近日,小區樂撤出鄭州的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小區樂是一家比較知名的社區團購平臺,隸屬於以社群營銷起家的環球捕手。
這件事為何引起強烈關注?更大的原因可能在於,大家都想知道,經過跑馬圈地、「千團大戰」之後的社區團購,是不是由盛轉衰了?以及社區團購下一步如何發展?呂翠平/文
小區樂退出鄭州,去年12月進駐
鄭州小區樂的280天,今晚說再見,清掃下垃圾、拖拖地……體面的走~
2018年10月,懷著破釜沉舟的勇氣飛往杭州加入培訓營,競聘,通過後又崗前培訓。
2018年12月,一人拉著行李箱,面對熟悉又未知的鄭州。
激戰數月,有辛苦,有榮譽,有歡樂,有遺憾,有不舍。
感謝兄弟們,鄭州幾百個小區長,對不起,我們先撤了,拋棄了你們……
結束,是另一個開始。
既往不戀,縱情向前,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郭大俠
7月10日,小區樂鄭州運營負責人郭輝在朋友圈裡,宣布小區樂社區團購平臺撤出鄭州市場。此時,距離小區樂2018年12月進入鄭州市場,僅僅過去7個月。
4月底,在冷凍食品傳媒舉辦的社區團購沙龍上,郭輝還分享了小區樂的運作模式,表示該平臺在鄭州市場正處於快速擴張中。他介紹,小區樂進入鄭州以來發展迅猛,3個月內,啟用團長500多個,其中動銷團長400多個,還創造了三分鐘賣掉48000個雞蛋的紀錄。
如今物是人非,難免讓人唏噓。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冷食傳媒,小區樂並不算真正撤出鄭州,只是改變了運作模式,鄭州地區將由加盟商來做。經冷食傳媒查詢發現,「小區樂」小程序仍正常運營,有產品在售,只是不再顯示附近的團長。
行業知情人士透露,小區樂以後將採取一件代發的模式,成為京東那樣的電商平臺,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在線上購物,但是不再做落地配。業內人士張強(化名)也表示,小區樂將加大線下活動力度,聯合廠家在小區裡做產品推廣等活動。
對很多人來說,小區樂退出鄭州在意料之中。因為其團長數量始終不多,落地配做得也不是很好。
「大多數社區團購平臺採用的都是前置倉模式,在各地設置分倉,消費者拼團後,根據訂單直接從臨近的前置倉配貨。小區樂採用的卻是一件代發模式,雖然輕資產運營費用低,但失去了社區拼團快的優勢。」張強說。
其實,小區樂退出鄭州市場還有一個背景:鄭州的社區團購平臺競爭日趨激烈。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中原地區的社區團購平臺已有30多家,競爭程度可想而知。
下半場洗牌加速,併購、退市或成常態
不論是真的敗退鄭州還是戰略轉移,小區樂退出社區團購領域是個不爭的事實。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這種情況還可能會陸續上演。
經歷過2017年、2018年的瘋狂融資後,2019年社區團購已不再是最熱風口。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18年社區電商領域共計19家公司獲得投融資,而2019年時間已過半,僅有4家公司獲得投融資。
當瘋狂的燒錢不再,就到了考驗各平臺核心競爭力的時刻。
「當前的社區團購危機四伏!團長要掙錢,平臺要利潤,消費者要便宜,那麼利益點在哪裡?社區團購已經進入尾聲,要麼轉型要麼死亡……」有人這樣預言社區團購的未來。
事實似乎也如此。就在小區樂退出鄭州市場時,據創新零售社消息,松鼠拼拼或將併購你我您。不過這一消息被你我您董事長劉凱否認了,他表示你我您一直在正常運營,新一輪融資已經到位。
有人認為,儘管小區樂不算真的敗走鄭州,松鼠拼拼併購你我您的消息也被闢謠,但不可否認的是,社區團購平臺的競爭在加劇,洗牌在進行中。
對於平臺之間的併購,業內人士張華(化名)表示並不意外,這種事一直在發生。「行業競爭加劇,一旦老大和老二打架,受傷的一定是老三、老四和更小的平臺」。在他看來,以後像大魚吃小魚等情況可能會成為常態。
供應商該如何選合作平臺
作為一種帶貨能力很強的新零售業態,社區團購平臺吸引了眾多供應商參與,既有經銷商也有廠家。
知情人士透露,小區樂在戰略轉移時,給供應商結清了貨款,不過這仍給不少人提了個醒:控制風險很重要。
供貨商王軍介紹,剛開始,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和供應商都是現款結帳,後來隨著部分品牌和相關供應商的合作逐步深入,開始出現帳期問題。剛開始是T+1,後來是T+10甚至T+30。如果出現像小區樂這種突然撤出的情況,可能會給供應商帶來不少麻煩。
麥營銷諮詢首席顧問陳海超指出,在和社區團購平臺合作時,供應商要睜大眼睛,從以下幾點分辨:第一,加強對平臺背景的研究。後臺有風投,一般抗風險能力比較強;第二,在實際運作中控制風險。先小規模供應,結算周期正常的情況下再加大供應;第三,動態管理。多跟業界供應商溝通,社區團購平臺付款不正常的話,業界都會有傳聞,屆時供應商需進行調整,降低或規避風險。
(據冷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