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逼近100萬人,約佔全球三分之一。
美國多名議員致信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要控制美國疫情,首先要關照低收入的非洲裔美國人。」
窮人,終於引起了關注。
數據發現:「窮人更易感染」
作為美國的疫情中心,僅紐約市的確診人數就超16萬,佔全美的六分之一,譚主拿紐約市的疫情地圖,跟當地貧困狀況進行比對發現:兩者分布趨同。
這意味著,從數據看,窮人比例越高的地方,感染情況越嚴重。比如在非洲裔美國人和移民聚集的布朗克斯區,每10萬人的感染數量接近2500人,而富人集中的曼哈頓地區,這個數字還不到布朗克斯區的一半。
分析認為,由於美國貧困人群的居住條件、工作環境和身體健康狀況更差,而且他們大多沒有防疫裝備,又沒能在疫情初期及時得到檢測,因此更容易被病毒感染並在群體當中擴散。
美國加州洛杉磯縣公共衛生局局長也在當地時間4月26日表示,低收入社區的居民死於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是較富裕社區的三倍。
據美國非營利性新聞機構ProPublica的說法,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縣的非洲裔美國人只佔總人口的26%,但他們新冠肺炎病例卻佔到感染者的近一半,死亡人數更是佔到總數的80%。
而對美國55萬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紐約時報》則用「定時炸彈」來形容他們。報導稱:僅在紐約,就有17000多人聚居在不同的收容所裡,在這裡,保持安全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據當地流浪漢服務部門統計,截至4月15日,已有27人死亡,460人病毒檢測呈陽性。在舊金山等大城市的收容所,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失業潮來了 窮人也是首當其衝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疫情給美國帶來了1940年以來最大和最快的失業潮,從3月15日到4月18日,五周上報失業超過2600萬人,早已抹平了美國近10年的新增就業。
五周的高位失業申請數據,直接將以往幾十年的曲線「拉平」。由於失業申報網站不斷崩潰,很多人仍未成功申請到失業金,因此,真實的失業數據可能遠不止於此。
譚主整理數據發現,多家機構曾調查失業人群狀況,並得出基本一致的結論:窮人的失業率更高。
麥肯錫在3月30日到4月5日期間的調查表明:低收入人群相比高收入者,減少的工作時間明顯更多。美國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窮人和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更容易失去工作。
美國勞工部前首席經濟學家海蒂謝爾霍茲則表示:比較麻煩的是大約2300萬打零工的美國小時工,以及美國的800萬無證非法移民,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已經失業,卻不能申領救濟金。
患病、失業,窮人只能靠「生扛」
目前在美國,窮人面臨患病和失業的雙重風險,這兩者哪怕出現一個,都可能讓他們的生活快速陷入困境。
美國職業諮詢網站Zety在日前的一個調查結果,讓人震驚。
當1000名在職的美國人被問到:積蓄可以撐多長時間?有六成的受訪者選擇不會超過3個月,甚至有12%表示撐不過一周。而且從調查數據看,一旦失業,他們並沒有好的解決方法,除了「變賣家產」,竟然有36%的男性選擇「賣血」。
而美國皮尤調查中心4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3%的低收入者稱支付本月帳單有困難。
積蓄少,在美國是短暫現象嗎 ?譚主找到了美國勞工部一個持續多年的消費者調查。
這張圖明確顯示:長期以來,美國60%的消費者儲蓄都在1萬美元以下,有四成人的存款為0,甚至債務纏身。這讓人看到美國貧困人群的基數有多龐大,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失業後會出現「變賣家產」甚至賣血的選擇。
一旦患病,能依靠醫保嗎?
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美國加州的一名17歲男孩,不久前因呼吸困難被送進急救中心,但因無醫保而被拒之門外,在轉去公立醫院的路上,他不幸去世。一周之後,才檢測顯示患有新冠肺炎,而他的父母也已感染。據報導,這個孩子也成為美國第一例未成年確診死亡病例。
每一個生命的逝去,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美國人口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數為2750萬。
富人往往享受到最先進的醫療保障,窮人通常會因為高額的治療費用放棄治療。
譚主查詢到這樣一組數據,根據蓋洛普2019年12月的調研,在年收入低於40,000美元的家庭中,延誤治療的比例高達36%。
根據之前歐巴馬醫保法案,政府會對低收入人群進行補貼,讓所有人都能購買醫保,但川普表示反對。這也就意味著,65歲之前的美國人,必須自己或者僱主掏腰包購買商業私人醫保,因此很多窮人無力購買。
昂貴的醫療費,讓人生病都不敢上醫院,這讓控制疫情難上加難。
總統說:「富人和名人有時會得到優待,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這次疫情波及面廣、治療費高,尖銳地將美國社會服務不均衡的問題再次暴露出來,窮人成了此次疫情襲擊的主要對象。
譚主從世界財富與收入資料庫找到一份這樣的統計。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富人的收入所佔比例持續增長,但窮人卻在下降。到 2016年,位於高收入前1%的人,獲得總收入的20%;而收入後50%的所有人,一共才拿到13%,富人更富,而窮人更窮。另有數據顯示:到2019年第三季度,美國收入前1%的家庭擁有32.2%的淨資產份額,後50%的人群僅擁有1.6%。
如此大的貧富差距,與美國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密不可分,這導致非洲裔美國人受教育程度大大低於其他人,更多的非洲裔人群在低收入領域就業。
聯合國報告就顯示:非洲裔美國人陷入貧困的機率是其他人的2.5倍、失業率是2倍,他們的家庭收入則要低很多。
這讓人想起,美國總統川普針對美國醫療體制的不公平,不久前回應說:「富人和名人有時會得到優待,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近日一個視頻在網絡廣泛傳播,一位非洲裔美國婦女講述「姐姐如何因得不到及時檢測而導致死亡」的經歷,並譴責他們得不到公平對待。
美媒日前刊文《窮人的命不算命:疫情下西方諸國的「功利主義陷阱」》稱,西方國家的新冠肺炎呈現出一種「富貴病」的表現,窮人則因為很難有能力在第一時間接受檢測,因此他們大部分被診斷為「流感」。
從三月中旬起,美國各級政府開始要求人們待在家裡,阻隔疫情傳播。譚主觀察到一個新的現象,美國的高收入群體使用電子產品工作、購物的用戶顯著增加,當他們利用新興技術和新的商業模式進入「防疫生活新常態」的時候,積蓄很少的低收入人群,在這一項使用數據的增長上卻明顯少得多。
曾任美國勞工部部長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賴希,4月26日在英國《衛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揭示了美國一種新的階級分化和不平等,四個新的階級正在形成:遠程工作者、基礎勞工、無薪者和被遺忘者。
美國《大西洋月刊》曾發表評論稱,社會階層分化讓美國陷入政治極化,從而進一步增加社會不平等,這一惡性循環讓美國社會治理陷入困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這個困境無疑還會被強化。美國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的救助措施,但這也可能只會是杯水車薪,沒有辦法彌合疫情撕開的美國社會這道巨大的貧困傷口。
【本期編輯:楊君君】
來源:玉淵譚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