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有什麼道理

2020-12-17 坦然LJ淡定

農村俗語:「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反應的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在不同的處境,思維方式不一樣,言行結果就自然不相同的規律體現。有些人誤傳:「窮人算命會富,富人燒香更富」,「窮人燒香窮,富人算命窮」,把個人命運,完全寄託於命運玄學和信仰,更是「鑽牛角尖」,大錯特錯了。

一、窮人為什麼愛算命

算命問卜

大凡窮人,肯定是工作、生活及婚姻狀況等不順利、不如意。心裡想不通,個人素質和各方麵條件不比別人差,為什麼自己娶不到媳婦?掙不到錢?日子過得不盡如意?自然而然還要跟熟知的人做比較,越比越想不明白,找不到明顯的因果關係,就把問題的結症歸咎於:是不是自己的生辰八字命造不好?宅院陽宅或者祖墳陰宅出了什麼問題?一連串的困惑,種種疑慮,苦思冥想、窮則思變,希望改變自己的現狀。這種思維,心態和動機,就會促使這類群體去第一次算命。

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周易》等算命、風水學說,源遠流長、經久不衰、不滅。我個人觀點認為,不能拿簡單的封建迷信一概而論,去全盤否定。算命等學說,至少有其一定的規律性和機率,有些讓人不得不信服的地方。當然也有很多包羅萬象的邏輯套路,導致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心服口服的「點」,對上自己的「病」,因而不得不信。即便有些「不準」,將信將疑之際,也會另尋「高人」點撥。完全迷信的人更是這樣。這就會有一次次愛算命的行為結果。

二、富人為什麼愛燒香

燒香祭祀

同樣的道理,一般富人,從出生就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即便是不怎麼特別聰明伶俐、出類拔萃,但基礎條件可能會促成他們在升學、婚姻、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一路暢通無阻,一帆風順。這類群體,有一種天生俱來的優越自豪感,往往都比較自信。認為自己命好、陰宅祖德旺、陽宅風水好。當然,大多數富人,肯定有自己獨特的長處和自身優勢,智商素質較高,精明強幹,但自信、自豪,感恩於自己命運好,陰陽宅風水好的思維和心態都會有。

窮人去算命,會付十元、二十元或五十元酬謝,繼續沉迷於一次次去算命問卜。或者也有算命師,察言觀色,把握對方這種心裡,留一些懸念,出一些類似「符咒」的破解的方法,致使窮人多出些錢,還樂此不彼常來。

富人去算命,往往氣度、做派和言談舉止與窮人大不相同。算命學說的規律性和機率,或者算命師的投其所好技巧,往往命相和風水大多數上乘,富人自然出手大方,加倍奉送酬謝,二三百、五六百都不在話下。這樣導致富人更自信,更感恩於祖先和神靈,逢年過節上墳祭祖,更虔誠,更不敢絲毫懈怠延誤,外出遇寺廟也會燒香拜佛,感恩神靈保佑庇護。愛燒香成為習慣,一般不會再去一次次繼續算命了。

三、算命燒香靠不住,命運和幸福需要自己把握

命運要靠自己把握

算命也好,燒香也罷,都算不來溫飽衣食,燒不出幸福命運。自己的命運,需要自己把握,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勤勞付出。

窮人和富人是相對的,窮人通過辛勤勞動,也會發家致富。富人好吃懶做,也會走到窮途末路。

算命沒有任何明確的科學性依據。可能存在有一定的規律性東西或機率,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現象,我們不反對一些人去探討研究。大眾不可以盲目迷信,甚至把個人命運寄託於未知的玄學不能自拔,不然,肯定會貽害終身。

燒香祭祖禮佛,是傳統禮儀和文化信仰。沒有必然的因果報應依據。我們提倡文明祭祖,鮮花寄哀思。從防治大氣汙染和森林草原防火的相關政策要求,嚴謹野外用火,燒香紙的行為習慣應該改變。倡導移風易俗,文明時尚。

相關焦點

  • 俗話說:「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少越富」,是什麼意思?
    有些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喜歡去找算命先生,以為這樣就可以找到好辦法,或者可以讓自己致富一樣,但往往都是越算越窮?有句話叫做:「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燒越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人常說:「窮算命,富燒香」這其中有什麼寓意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古代農村中讀書人不多,很多農民不識字,那農民的智慧都是從何而來呢?這都歸功於口口相傳的俗語。千百年來,祖輩們傳下的這些俗語,不僅幫助了農民的耕作生產,還教會了他們為人處世。但是,現在的農民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對於這些俗語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很多農民聽到的俗語也越來越少。下面這幾句俗語,你們聽說過嗎?一、窮算命,富燒香自古以來,算命、燒香都是農村很常見的事情。時間久了,農民就下了這麼一句結論「窮算命,富燒香」。
  • 俗語:「窮人燒香越窮、富人拜佛越富」,啥意思?有道理嗎?
    無論是窮困之人還是富貴人家在佛祖面前都是平等的,可為何古人會有「窮人燒香越窮、富人拜佛越富」這一說法呢?難道所謂的誠心是根據捐了多少香油錢來進行評判的嗎?首先燒香拜佛並不能夠幫助你改變命運,這只是人們尋求心靈慰藉的一種方式,因而不要把自己的希望都寄託於命運之上。窮人燒香是為了實現什麼願望呢?
  • 為何「窮人越拜佛越窮,富人越燒香越富」這其中的關鍵是什麼?_手機...
    在中國,每逢初一十五,寺院就香火旺盛,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這其中有窮人也有富人,有的事業不順利了,會去燒香拜佛。有遇到大考的,也去燒香拜佛的,讓佛祖保佑自己金榜題名。還有的家庭遇到變故的也去燒香拜佛,保佑一生平安。燒香拜佛真的有那麼靈驗嗎?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廣為流傳的俗語是形形色色,各個方面的都有,比如預測天氣的,形容生活的等,但最有價值的還是那些針對人性方面的,幾乎一針見血道出了現實問題,這些都是古人生活的經驗智慧的總結,有著非常深刻的道理。比如「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生動闡釋了窮人和富人兩個不同的形象,給人啟迪。
  • 農民說:窮算命,福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有道理沒?你認同嗎?
    在農村,任何一個農民都能隨口說上幾句俗語,而一般這些俗語聽起來俗,很押韻,細細品起來都還有那麼一些道理。一直以來這些俗語也作為農村的一種文化代代相傳,很多被大家認可,覺得有道理的更容易被傳下來。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句,大家看一下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窮人乍富挺腰,富人乍貧難行」,人人都該懂的道理!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影響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指導作用。不同行業當中有屬於自己行業的俗語,在工匠行業裡有「木匠看尖尖,瓦匠看邊邊」,在農業生產者心目中有「會施施一丘,不會施施千丘,千丘不如一丘」,甚至在盜賊行業裡都有「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雪」的說法……足以證明,俗語正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行各業裡。「窮人乍富挺腰,富人乍貧路難行」,講的是窮人和富人兩個類型的人在經歷了人生的大波折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的狀態。
  • 俗語:「富人愛養『二姑娘』,窮人愛養『日日忙』」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愛養『二姑娘』,窮人愛養『日日忙』」。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思考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富人愛養「二姑娘」所謂的「二姑娘」,其實,指的就是鸚鵡。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鸚鵡被叫做「二姑娘」。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沒毛,富人腦頂方光」,意思非常現實!
    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就經常能聽到老人說當地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有些粗鄙,但經常細細回想,其中的含義往往非常現實,令人深省。這些俗語沒有官方的記載,通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能夠流傳至今,已經足夠證明他的經典。
  •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說過很多智慧名言,一定要學會聽從,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這可是凝縮了幾代人,數十代人的精華,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句歷史名言,「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存在著什麼樣的用意呢?
  • 為什麼有人說,富人愛喝茶,窮人愛喝酒?
    茶文化和酒文化都是我國傳統且優秀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有悠久的制茶和飲茶歷史,而我國製酒歷史同樣源遠流長,而且酒類與茶類一樣繁多,從古至今誕生了不知多少的名茶名酒。古人愛飲茶喝酒,今人也是如此,茶文化與酒文化就像是一條紐帶連接著古今,茶酒文化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創作,我們很難離開它們。不過有好事者常說,富人愛喝茶,窮人愛喝酒,用非常狹隘的眼光把茶文化與酒文化對立起來,這是不對的。
  • 窮算命,富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
    民間自古就有「窮算命富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的說法!「窮人算命,富人燒香,窮命算不富,富人燒香可以改變心智和命運」。做為一個學習命理預測的人來說,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功能不同!算命解決的是「知道」,而燒香解決的是「保佑」,至於客觀上是否真能解決,那是另一回事,至少有很多人是相信的。 第二:心態不同!窮途末路的人,最想知道自己的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誰能回答呢,只有找算命先生!
  • 怎麼看窮算命富燒香,這個說法
    窮算命富燒香,這是過去農業社會的說法,現在好像不太一樣。現在窮人富人怎麼分的呢?城市中月入一兩萬的算是窮人還是富人?至少不太窮吧,他們中也有很多人常常找算命先生算一下。現在,很多找先生算命的都是紅塵中的紅男綠女,這些未必是窮人,但是人生遇到了困難武人可以傾訴。所以只有求助於在中國有千年傳承的命理。只不過這個行業是個灰色地帶,很多人即使算了,也不會到處張揚。
  • 農村話「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是真的嗎?有何含義?
    專門收集農村俗語,才發現農村的傳統文化真的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有的農村俗語雖帶有唯心的思想,卻又有幾分教育意義;有的農村俗語具有很強的唯物觀,能夠給我們的生產活動帶來很強的指導意義。不過今天這條農村俗語,叫做「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我還真沒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就去請教了村裡的長者,長者說這句農村俗語應該這樣去理解:一、俗語裡的「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鳥類剛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還以為「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人類
  • 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什麼意思?你是哪種人?
    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窮人和富人在任何時代都普遍存在,就像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老病死一樣正常。在很多時候,我們喜歡講「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這句俗語,它是什麼意思呢?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又是哪種人呢?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俗語「窮人無好朋,富人無好鄰」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最珍貴的寶藏,這些傳統文化也讓我們有了民族的自豪感,在這些諸多的文化當中「俗語「就是其中一個。這些俗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成,是先人們在長久的實踐生活中總結而來的,在時間的沉澱中俗語了發出了燦燦的金光,讓人們從中學習到了書本上未記載的知識,有闡述人情的,有記載故事的,有批駁揭露的,有教導農事的等等,可謂是保羅萬象,今天老農就和大家分享幾句經典俗語。
  • 佛教:前世各修因,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
    寺院的建立之後,僧人就不需要經受居無定所的苦,也有了一個穩定的修行之所而,寺院作為佛國對應在人間的象徵,裡面的氛圍和清淨深受人們的喜歡,都會在特定的日子裡去禮佛燒香。人們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
  • 「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這俗語什麼意思,快照照鏡子
    文章「寧嫁老頭,不嫁小猴」,這俗語有無道理,說盡婚姻現實系俗語小故事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俗語能在百姓之間廣為流傳,也是因為俗語的通俗易懂,以及老百姓的口耳相傳。直到今天,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以及工作中,也都還是能零零散散的接觸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也漸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今天我們的說的俗語就是「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這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