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國祚近800年,最後卻一統於秦,周天子是如何漸失地位的?

2020-12-17 馬少伯9

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建立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周朝。然後,便對周室諸公子、功臣良將大行分封制。這些人都擁有自己專屬的土地、黎民百姓甚至是政權和軍隊。這樣一來,這些人手中就擁有著很大的權力,關鍵是有著很大的自主權。這種制度在一開始的時候,仗著天子的威信和臉面,而且這些諸侯國君主之間關係還都比較親近,關鍵的是,他們之間是一種相互制衡的局面,誰也不敢先對周天子不敬,更不敢無緣無故地發動戰爭攻伐。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諸侯國君主之間以及他們與周天子之間的關係已經是越來越疏離了。他們之間偶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他們無論是在名義上還是在行動上,還是以周天子為共主。直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對各諸侯國進行了幾番戲耍之後,周天子在各諸侯國之間也就逐漸失去了威信以及相應的尊重。

周平王東遷之後,歷史進入了東周。這個時候周王室已經開始衰敗,無力主持正義,諸侯國之間開始恃強凌弱。陸續產生了五個霸主,即所謂「春秋五霸」。這個時期,雖然在行動上未必聽從周天子調遣,但是在名義上還是承認周天子共主之地位的。比如,首霸齊桓公之相管仲就曾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聯合各諸侯國共抗夷狄。而到了楚莊王時期,他還曾用兵北伐,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之輕重。可見其覬覦之心。這時,天下的話事權,已經從天下共主的周天子過渡到了不同時期的霸主們手裡了。

而到了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並分別派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心想,不承認也沒有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為了諸侯。然而,如此一來,周朝禮制遭到了破壞,諸侯之間吞併之風開啟,從此進入了更加攻伐不斷的戰國時期。

這期間,周王室由於內部弒君篡位以及公子叛亂等緣故,周王畿被分為西周國和東周國,各自為政。而秦國經過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變得逐漸強大起來。中原六國和東、西二周之君主都倍感壓力。於是,西周國於公元前256年,參與各諸侯國對秦的戰爭,得罪秦國。秦昭襄王大怒,派軍隊圍攻西周國,在其他諸侯國不敢援手的情況下,西周君奔秦,頓首謝罪,獻全部36城邑於秦,西周國遂亡。東周國於公元前249年,與諸侯謀秦,秦莊襄王派呂不韋徵討,盡收其國。至此,周人雖然仍保留祭祀之儀,但實際上周室已經滅亡了。

由此看來,那個時期,都是以實力來說話的,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就是那個時期的真實寫照。隨著各諸侯國經濟、政治、軍事等的發展和壯大,周室都是通過對霸主或強大諸侯國的示弱、縱容、仰人鼻息漸漸地喪失尊嚴和國祚的。周室的滅亡是分封制帶來的必然結果,若不是各諸侯國之間的相互制衡,周室應該不可能會存續近800年的時間。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到這裡,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讀者朋友在評論區留言,或批評指正,或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感謝閱讀。

我是馬少伯,關注我,討論更多歷史問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周朝有近800年的江山?
    周朝自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姬發創建起,自此於公元前256年秦滅周結束,經歷791年。是中國奴隸社會集大成者和封建社會的開端,是社會制度轉變的重要時期。周朝為什麼會有近800年的江山,而歷史上其他朝代為什麼不行呢?
  •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近800年,為何會稱為西周、東周還有春秋戰國
    周朝在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率領盟軍在牧野打敗商紂王軍隊(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商紂王在鹿臺自焚,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公元前256年被秦國軍事欺壓,又在國內欠下巨債的周赧王姬延終於憂憤而亡,成為周王朝最後一位周天子,至此周王朝覆滅,公元前249年秦國的莊襄王滅掉最後的東周國
  • 世人只曉周天子,卻不知尊貴的周天子他的下場何止一個「慘」字
    周朝周天子首先,周天子並不是指一個人,它是在當時周朝最高統治者的統稱,比如周武王姬發和周平王姬宜臼他們二人也是周天子。「周天子」這一稱呼又是怎樣得來的呢?周天子的大權旁落這就是後來七國互相打擊對方的原因之一。周朝是分為西周和東周,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朝代歌中有一段「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 八百年江山 周朝是如何取代商朝的?
    商朝末期的社會性質 商朝末期的中國,依舊是以部落為主導地位的部落聯盟制的社會。與此種觀點相對的,便是商朝末期已經有了民族、一統的思想觀念。學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歷史是很難蓋棺定論的。也許你今天有了確信的觀點,明天又出來一批新的文物來否決你的觀點。所以,說歷史時我們應該分析各類因素存在之可能性。
  • 周朝八百年的國祚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後世無法超越它呢?
    蒙學經典《三字經》在介紹周朝歷史時如是寫到。確實如此,周朝是延續時間最為久長的朝代。無論對比前代商王朝的500多年,還是對比後代宋朝的319年,唐朝的289年,亦或是明代的276年,周朝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除了商朝的國祚和周朝還比較接近,後代大一統王朝的國祚,其佼佼者連周朝的一半都比不上。那麼,周朝的「長壽秘訣」,又有哪些呢?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2、東周最後一位天子以及周朝東周公國的滅亡周赧王是周朝東周第二十五位君主,是東周最後一位周天子,也是周朝在位最長的君主,據說活了一百多歲。隨著秦國的日益強大,便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公元前307年,好武的秦武王不聽勸告,要來周赧王處舉鼎。
  • 周朝歷經八百餘年最終滅亡,最後一代周天子是個怎樣的人物?
    周朝末年,也就是戰國時期,周王室雖然還尚存一絲生息,可還是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這個時候周王室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手下的齊楚各國隨便拿出來一個,實力都要比周朝強盛。因此到了這個階段,經營周王朝相當於經營著一個夕陽產業。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君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周赧王、東周君、西周君、周朝、西周國 、東周國這些到底該如何區分。而不是將自己的記憶點僅停留在教科書上的那個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看到東周君為保留宗室血脈投降秦國,就想當然以為這個東周君就是周朝最後一位君主周赧王。
  • 周朝君王緣何被稱為「周天子」?原來是「分封制」的緣故
    周武王在推翻商朝的統治後,建立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奴隸制王朝——周朝。在之前的兩代王朝夏朝和商朝,君主一般都是稱君王或者商王之類的,沒有被稱過夏天子和商天子,而只有在周朝,才出現了「周天子」這一稱呼,這是為什麼呢?
  • 秦國滅周之後,周朝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是何待遇?
    秦朝統一全國的時候,已經沒有周天子了。周朝最後一任天子周赧(nǎn)王,在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昭襄王時期就已經掛了,談不上什麼待遇。
  • 吸收夏、商亡國經驗,推行有效的統治制度,周朝得以綿延800載
    借鑑夏、商兩朝的亡國經驗,周朝國祚綿延800年進入到國家文明階段之後,隨著武力統治機器的完善和發展,特別是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革命,不斷改變著國家政權,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由此導致了上層建築的一系列變化。
  • 周朝為什麼能存在近八百年?從西周說到東周,一文讀懂前後緣由
    武王克商,推翻紂王,建立周朝,從西周的興盛,到東周的衰弱,周王朝歷經近八百年的山河變化與興衰,於公元前249年,被秦國所滅 ,周朝從此結束。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長達800年之久,那麼為何周朝能存在近八百年?今天,我們從西周說到東周,一文讀懂前後緣由,一起來看看吧。
  • 周朝歷時將近800年,之所以如此長久,離不開這4個制度!
    周朝歷時將近800年,之所以如此長久,離不開這4個制度!文|執筆淺畫清秋先秦時期,周朝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大的王朝了,在歷史上是第三個王朝,大家現在所用的「華夏」一詞就是在周朝出現的,那時候華夏是代表漢族。周朝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周武王姬發確立的西周,另一個就是周平王遷都之後,就被成為東周了。
  • 諸侯國人才濟濟,周天子孤家寡人,是他願意如此還是另有隱情?
    但是,人們可能會覺得奇怪,各個諸侯國裡都人才濟濟,而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卻只是孤家寡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切呢?其實,在周朝,特別是周朝末期,周天子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高高在上,而這一切的原因,要從周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 山東六國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為何秦武王滅周,大家選擇袖手旁觀
    難道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周朝,再也沒有任何作用了嗎?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現象,看一看為什麼熱衷於從周天子那裡尋求利益的諸侯王會完全放任它的滅亡呢? 時代發展,周朝失去存在的價值 其中第一個原因,我們要從時代的發展趨勢上面來進行分析;我們上面說到戰國時期的戰爭是講究師出有名的,但這個師出有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戰國發展前期的時候,它們往往會打出為周天子服務的口號,或者表面上當作是獲得過周天子的支持而進行的討伐。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
    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認為秦國到處徵伐,破壞了當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於是舉天子之旗,聯絡東方六國,集50萬大軍合縱攻秦。大軍包圍秦之伊闕,秦國形勢危急。然而,秦昭襄王舉重若輕,他根本不救伊闕,也不理會西周君及六國聯軍,而是令嬴異人與嬴摎帶兵直取西周君老巢洛陽。
  • 歷史上周朝分封了很多諸侯,那麼周朝的國土到底有多大?
    歷史上周朝分封了很多諸侯,那麼周朝的國土到底有多大?文/號外歷史之成成 圖/網絡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時間是: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長達800年,這也是後世稱為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使得周朝可以延續800年的原因之一,西周採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國領土被分封制聯繫在一起,諸侯國家與周天子有著一系列複雜的義務-權力關係。
  • 同是分封,為何周朝存在近800年,後世王朝分封幾十年就亂?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很多人討論古代的分封制到底好不好,為什麼周朝分封讓周王朝存在了800年,但是後世王朝分封不到幾十年就發生叛亂。周朝之後有分封的朝代都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儘量加以避免。比如漢朝,為了防止出現周朝那樣異姓諸侯奪取江山,規定「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誅之」;晉朝為了防止諸侯強大發生類似漢朝七國之亂的叛亂,對封國的軍隊數量進行了限制;明朝繼續吸取教訓,除了限制藩王軍隊、財政,還有其他各方面的限制,朱元璋還令人編撰了《皇明祖訓》,對藩王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