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美德 促進兩地交往
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掠影
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發布時間:2013年05月1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楊府信眾們。
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楊府信眾們。
活動現場,鯨頭楊府信眾迎接了臺灣楊府侯王塑身和信眾。
劃太平龍活動結束後,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信眾走進鯨頭楊府殿。
籤約活動結束後,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信眾再次進入蒼南鯨頭楊府殿舉行祭祀儀式 。
米塑藝人在製作米塑。
蒼南傳統民間工藝—彩扎。
蒼南道教音樂(道教正一派科儀音樂)。
■董希澤 文/攝
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習俗相近、民風相通,蒼臺兩地一衣帶水,同根同源,兩地文化交流源遠流長。2013年5月舉行的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月上,我縣積極發揮蒼臺兩地同根同源的優勢和特色,以舉辦經貿交流活動月為載體,開展「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會」、「第二屆浙臺(蒼南)媽祖文化節」、「浙閩臺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邀請部分駐華外交使節及夫人參加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推動一批重大籤約和在談項目進展,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促進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建設發展。
5月9日,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儀式在龍港鎮雲巖社區鯨頭楊府殿舉行,這是蒼臺兩地民俗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活動現場,鯨頭楊府信眾迎接了臺灣楊府侯王塑身和信眾。隨後,兩岸楊府信眾共同開展了祭祀楊府侯王活動,同時還舉行吉慶太平龍、蒼南馬燈舞、舞獅、道教音樂演奏、布袋戲、彩扎、米塑、夾薴漆器、點色剪紙等有蒼南特色的民俗表演活動。
據悉,楊府侯王是東南沿海最著名的神袛之一,廟殿共計500多座,其中蒼南縣鯨頭楊府殿是東南亞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殿宇,信仰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大陸第一批赴臺人員從鯨頭楊府殿請香灰「分香」供奉在船上,早晚拜祭後護送到基隆大德山的。
此次通過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將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楊府侯王見義勇為、不畏強暴、團結友愛、熱愛和平的傳統美德,促進蒼臺兩地交往、經貿文化合作,增進民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