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掠影

2020-12-17 蒼南新聞網

弘揚傳統美德 促進兩地交往

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掠影

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1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楊府信眾們。

 

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楊府信眾們。

 

活動現場,鯨頭楊府信眾迎接了臺灣楊府侯王塑身和信眾。

 

 

 

劃太平龍活動結束後,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信眾走進鯨頭楊府殿。

 

 

籤約活動結束後,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信眾再次進入蒼南鯨頭楊府殿舉行祭祀儀式 。

 

米塑藝人在製作米塑。

 

蒼南傳統民間工藝—彩扎。

 

蒼南道教音樂(道教正一派科儀音樂)。

■董希澤 文/攝

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習俗相近、民風相通,蒼臺兩地一衣帶水,同根同源,兩地文化交流源遠流長。2013年5月舉行的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月上,我縣積極發揮蒼臺兩地同根同源的優勢和特色,以舉辦經貿交流活動月為載體,開展「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會」、「第二屆浙臺(蒼南)媽祖文化節」、「浙閩臺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邀請部分駐華外交使節及夫人參加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推動一批重大籤約和在談項目進展,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促進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建設發展。

5月9日,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儀式在龍港鎮雲巖社區鯨頭楊府殿舉行,這是蒼臺兩地民俗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活動現場,鯨頭楊府信眾迎接了臺灣楊府侯王塑身和信眾。隨後,兩岸楊府信眾共同開展了祭祀楊府侯王活動,同時還舉行吉慶太平龍、蒼南馬燈舞、舞獅、道教音樂演奏、布袋戲、彩扎、米塑、夾薴漆器、點色剪紙等有蒼南特色的民俗表演活動。

據悉,楊府侯王是東南沿海最著名的神袛之一,廟殿共計500多座,其中蒼南縣鯨頭楊府殿是東南亞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殿宇,信仰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大陸第一批赴臺人員從鯨頭楊府殿請香灰「分香」供奉在船上,早晚拜祭後護送到基隆大德山的。

此次通過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將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楊府侯王見義勇為、不畏強暴、團結友愛、熱愛和平的傳統美德,促進蒼臺兩地交往、經貿文化合作,增進民眾感情。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舉行
    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圖片來源:溫州市臺辦)中國臺灣網5月27日溫州訊 日前,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85位臺灣鄉親應邀前來參加活動。
  •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盼增進鄉情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盼增進鄉情 2017-05-25我們要繼續搭造平臺,做得更深更好,將活動一直延續下去,讓祖孫後代永遠不忘記鄉音、鄉情。」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上,浙江省溫州市臺辦副主任張振宇如是說。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 溫州臺辦 提供 攝  此次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以「鄉親鄉音故鄉情,兩岸兩廟一家親」為主題,包括迎親、省親、座談會等活動。
  • 鄉音鄉親故鄉情 兩岸兩廟一家親 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馬站...
    鄉音鄉親故鄉情 兩岸兩廟一家親 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馬站舉行 發布時間:2019年05月2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5月23日消息:日前,「鄉音鄉親故鄉情兩岸兩廟一家親」第五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馬站玉蟾洞楊府殿拉開序幕,146名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信眾參加活動
  • 溫州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言摘錄
    這些都充分說明楊府侯王信俗在溫州早已深入人心,其文化底蘊極為深厚,特色鮮明,而蒼南的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在溫州傳統地力文化的表現尤為突出,對研究利用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日前,溫州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蒼召開,來自北京、福建、安徽、湖北等地的專家、教授和學者一百餘人在會上進行了深入探討,加強了合作和交流,推進了溫州歷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和發展。
  • 講溫情故事 敘兩岸親情
    5月20日-21日,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85位臺灣鄉親應邀前來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以「鄉親鄉音故鄉情,兩岸兩廟一家親」為主題,包括迎親、省親、座談會。分別在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舉辦了迎親活動。 活動現場,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用禮炮、禮樂、彩旗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鄉親。叩首、上香、祈福,獻花、獻果、獻酒,祭祀儀式逐項進行,兩岸信眾依古禮虔誠地祭拜楊府侯王,整個儀式莊嚴隆重,場面壯觀感人。
  • 除夕夜 蒼南這裡人山人海……
    2019-02-06 11:53 | 蒼南旅遊除夕之夜,看春晚是大家重要活動內容,可是「燒頭香」在浙南沿海一帶盛行,蒼南鯨頭的楊府殿尤為突出。每年鯨頭的楊府殿都有幾十萬的香客,平日香菸繚繞。楊府爺信俗是浙南民間影響最大的信俗,也是國內東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間神祗之一,奉祀神廟達500餘座,信俗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而蒼南鯨頭的楊府殿是其中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一座殿宇,來自浙江、福建、廣東、臺灣、香港、澳門、江蘇等地的香客絡繹不絕。
  • 春節習俗:溫州蒼南民間活動
    蒼南地處浙江東南,東瀕大海,西部多山,現有人口130多萬,大都為明清時期閩地移民後裔,閩、越兩種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形成了蒼南多元宗教信俗文化。春節、元宵節期間,蒼南民間信俗文化活動豐富而獨具特色。說唱「娘娘詞」時還有種種特殊的習俗與禁忌,具有十分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每年春節期間,蒼南民間都有邀請鼓詞藝人來唱「娘娘詞」的習俗。五、「陳府爺信俗」與藻溪「擺殿」活動藻溪「擺殿」活動源於陳府爺信俗,是浙南移民文化的重要遺存。每年元宵節前後,藻溪鎮的陳府爺宮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動。
  • 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
    (臺海觀瀾)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中新社福建寧德1月7日電 (記者 葉茂)在福建,媽祖、陳靖姑、閩王、開漳聖王等眾多與臺灣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信俗文化,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橋梁與紐帶。近年來,寧德市通過舉辦一年一度的陳靖姑文化節,以及陳靖姑金身巡遊臺灣、閩臺陳靖姑文化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不斷增進兩岸文化認同、密切兩岸同胞情誼、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促進兩岸共同繁榮。
  • 揭秘溫州本土信俗——千年楊府爺
    一、楊府爺的多重身份  楊府君,又稱楊府神、楊真君,民間也稱楊老爺、楊大爺、楊府爺,皇封「楊府侯王」,又稱「楊府上聖」。[這裡為了書寫一致,統一為楊府爺。]目前對於楊府爺的前身到底指誰,至今尚無準確的定論。其生平事跡、生卒年月亦不詳。
  • 鯨頭:民俗文化遺存豐富的古村落
    幾個世紀來就一直馳名於省內外,來進香朝拜的遊客,北起舟山、寧波、南到漳州、廈門以至臺灣、新加坡,每年都有五六十萬人次以上,楊府侯王尤為商人和漁民所尊崇,民間信仰的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  楊府廟後異峰突起,峻峭嶙峋,雄險拔俗。山上古樹參天。登上峰頂,群山深谷,莽莽蒼蒼,奔湧而來。山巔往西曲徑通幽,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林不大而茂盛,漫山遍野茂林修竹,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 臺青福州天后宮體驗端午節俗 網絡直播兩岸同源信俗文化
    臺青福州天后宮體驗端午節俗 網絡直播兩岸同源信俗文化 2020-06-25 20:51:40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6月25日電(記者 劉可耕)「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25日傳統端午節,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舉行的兩岸青年共同體驗端午節習俗主題活動,吸引在福州的臺灣青年前來體驗榕臺同源的信俗文化。參加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舉行的兩岸青年共同體驗端午節習俗主題活動的在榕臺青拜謁媽祖神像。
  • 蒼南圖書館:文化共享 書香飄逸
    今年3月20日,成功舉辦了由蒼南縣原政協主席、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會理事雷必貴主講的《蒼南畲族的傳統習俗》第二場報告會。2011年12月17日,主要面向青少年及家長的「紅杜鵑學堂」也開辦了首場講座,由溫州市第五幼兒園園長林豔作《小圖畫書裡的大世界——兼談親子閱讀交流》專題講座。今年2月26日,舉辦了《讀書讀人讀己:語詞中的愛與痛》第二場講座。這些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文化研究和閱讀學習的氛圍。
  • 浙江蒼南鯨頭楊府殿香客絡繹不絕 香火堆高達2米
    2月23日,大年初五,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雲巖社區楊府殿內也人頭攢動,來自蒼南、平陽、福鼎一帶數千人香客到此燒香祈福。  據悉,楊府爺信俗是浙南民間影響最大的信俗,也是國內東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間神祗之一,奉祀神廟達500餘座,信俗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
  • 「媽祖」信俗催熱兩岸文創融合
    「媽祖」信俗催熱兩岸文創融合 2016-06-08 16:58:1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福建莆田6月8日電 題:「媽祖」信俗催熱兩岸文創融合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在21日至25日,由中共蒼南縣委、蒼南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中共蒼南縣委宣傳部、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管委會辦公室等承辦的「海峽兩岸媒體走進浙江蒼南」活動中,來自海峽兩岸的近三十家媒體一同探秘在浙江「美麗南大門」的兩岸故事。
  • 慈濟文化連兩岸 文創大賽展風採 海峽兩岸(白礁)保生大帝信俗文化...
    12月3日上午,2020年海峽兩岸(白礁
  • 民俗薈萃鬧新春 溫州蒼南的傳統年味兒
    每逢過年,在浙江東南的小縣城——溫州蒼南,人們以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民俗活動歡度春節,不僅有「蒲城拔五更」、「太平龍迎新春」、「莒溪刀轎」等傳承百年的的傳統民俗活動,還有做炒米、搗年糕等民俗文化活動,可謂是民俗薈萃,年味滿滿。
  • 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的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吳丹紅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7日電 (王曉霞 吳丹紅)作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16日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環節組成。當天,冬雨淅淅瀝瀝,船政天后宮早早迎來了一眾香客,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
  • 柘榮縣的陳靖姑信俗文化
    陳靖姑信俗在柘榮傳承有600多年歷史,柘榮鄉村分靈宮廟多達24座。在全縣10餘萬人口中,信眾達到8萬之眾,其信俗活動中「還古願」、「兒童過關」、「演奶娘戲」等在閩浙一帶久負盛名。2017年,柘榮陳靖姑信俗被列入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