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廣東省英德市,放眼望去,一壟壟茶樹漫過山坡,綠意盎然。英德是「全國重點產茶縣」,隨著當地茶葉知名度不斷提升,來這裡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
▲農行廣東清遠分行在英德紅茶產業園設立的精準扶貧基地(攝影:何柏強)
然而,幾年前,這裡的村民還「守著金山過窮日子,守著美景卻無心看景」。在勤豐村,有位「金姐」名叫林觀金,就是其中一名貧困村民。金姐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兩個孩子。每到女兒開學時,就為學費發愁,她想法設法四處籌錢,幾年下來,周圍的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後來,兒子又查出患有慢性病,需要很大一筆治療費用。作為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兩個孩子的媽媽,沒啥技術的她只能一邊在家務農,一邊打零工,艱難地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那時候,每晚都睡不著,常常睜著眼到天亮。」金姐回憶著說。
▲在之前居住的老房子前,林觀金母女倆在洗菜(攝影:江勇軍)
▲已脫貧的林觀金在茶園裡務工採茶(攝影:何柏強)
前幾年,像金姐一家這樣的貧困戶,在勤豐村以及周邊十裡八鄉還有不少。2017年,他們的生活迎來了轉機。為幫助貧困戶脫貧,當地政府採取措施開展精準扶貧。作為當地的招商引資項目,英州紅茶葉有限公司落地勤豐村,利用這裡的自然優勢,在村裡發展茶葉種植及加工產業。
▲負責人李亞強在茶園向記者介紹茶園整體情況和公司發展規劃(攝影:何柏強)
▲產業園周邊的貧困戶通過農行「茶葉扶貧e貸」承包種植茶樹(攝影:何柏強)
▲在茶園務工的貧困戶(攝影:何柏強)
那時,金姐還不知道一家人未來會怎樣,但她知道在家門口打工能掙錢,山上是茶園,山下就是家,走路只需幾分鐘,這種機會很難得。金姐積極報名,經過培訓,在茶葉基地裡做了一名採茶工,每個月有了穩定的收入,日子也漸漸有了盼頭。
金姐肯學習,也肯用功,逐漸成了茶葉基地裡的「採茶能手」,僅採茶一項一年就有 3 萬多元收入。後來,她又參加了村裡的合作社,向當地農行機構申請了「茶葉扶貧 e 貸」,承包了一片茶園的經營權,由英州紅茶葉有限公司給予保底分紅,她的生活又多了一份保障。如今,金姐總算苦盡甘來,家裡蓋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一進門就是一臺 65 寸的液晶電視。「以前家裡窮,要什麼沒什麼。現在日子好了,在家門口打工就有收入,生活一點兒都不用愁了。」金姐說。茶餘飯後,金姐一家總喜歡沏上一壺新鮮的紅茶,圍著液晶電視,享受著幸福的生活。
▲農行在英德紅茶產業園設立的惠農e貸示範點(攝影:何柏強)
▲林觀金母女倆在家裡聊天(攝影:何柏強)
門外漫山遍野的茶園,那一片片小小的茶葉就像綠色的黃金,也是開啟幸福生活的鑰匙。勤豐村、美光村、光明村……正如當地這些村名擁有的美好寓意一樣,勤勞奮鬥終會讓每個人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關連結
通訊員 江勇軍 王淼怡 報導
視頻及圖片提供:農行廣東分行
文章刊於《中國城鄉金融報》7月8日A1版
編輯:農銀報業新媒體中心 胡蓉 強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