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被冒用,山東一女子莫名背上盜竊賣淫案底14年,法院改判為其正名

2020-12-21 民主與法制時報

2007年,「張偉華」在山東濟寧鄒城因盜竊被刑事拘留並被鄒城市人民法院判處緩刑時,她正在青島一家製鞋廠打工,兩地相隔460餘公裡。再往前推一年,「張偉華」曾以「張文娜」之名,在2006年因「賣淫」被鄒城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五日,而「張文娜」是張偉華的乳名。

張偉華不知道自己早在2006年就「犯過罪」。直到14年後,2019年6月,她才得知自己的姓名被冒用,還形成了兩條違法犯罪記錄。

12月18日,鄒城市人民法院重審「張偉華」盜竊案,當日判決撤銷原審判決,判處冒名者徐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張偉華終於為自己「正名」。

  蹊蹺背案底14年

如果不是一次無意中登記查詢身份證號碼,張偉華可能還不知道,早在2006年、2007年,她身上就背了兩個違法犯罪記錄:一起盜竊案,一起賣淫案。

今年33歲的張偉華是鄒城市太平鎮南亢村人。2019年6月,她去鄒城市看守所看親戚,但沒有帶身份證,便向民警提供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民警查詢後發現,她曾是在押人員,涉案罪名是盜竊罪。

這條犯罪記錄跟了她14年。而後她又得知,她還曾在2006年因「賣淫」被鄒城市公安局行政拘留5天。

讓張偉華背上盜竊罪案底的判決由鄒城市法院2007年4月16日作出。判決書顯示,據指控,2007年1月30日下午15時左右,「張偉華」在鄒城南關房家窯李某租住的房間內,趁李某外出之機,利用李某的鑰匙,盜竊李某現金2100元。

判決書中的被告人「張偉華」,與張偉華姓名相同,出生年月相同,家庭住址相同,身份證號也相同。但張偉華堅稱,她沒有犯過罪,2004年至2007年期間,她在青島一家鞋廠打工,其間並未到過盜竊案發生地,案發地離她打工的地方460餘公裡,她沒有作案時間,也不認識失主李某,更沒有去過失主的家。

2020年1月,也就是案發14年後,警方再次找到受害人李某,經辨認張偉華的照片,李某稱張偉華並不是盜竊其財物的人。

張偉華還發現,她在鄒城市法院複印的卷宗中,存在多處錯誤:判決書寫錯她與受害人李某的名字,訊問筆錄中母親和弟弟的姓名也是錯的。拘留通知書副本家屬籤字處有張偉華父親的名字,但張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沒有見過這份通知書,沒有籤過字,沒摁過手印。卷宗中一張繳款單據顯示張偉華交過4000元罰金,但張偉華稱她並沒有交過。

  誰冒用了我的身份姓名?

沒想到會被冒名,更沒想到冒名的人犯罪了,其中一條犯罪記錄還是讓人難以啟齒的賣淫案,「我光在新聞上看到這樣類似的事,從來沒想到這樣的災難會(發生)在我身上」。

為何會無緣無故背上兩條犯罪記錄?誰冒用了張偉華的身份信息?張偉華從判決書中被告人「張偉華」的曾用名「張文娜、徐姍」看出端倪。張偉華介紹,「張文娜」曾是她的小名,而「徐姍」則是弟弟曾帶回家的女友。

據張偉華的弟弟介紹,2004年他與徐姍在鄒城市人民醫院附近的一家網吧認識,後為同居關係。但已經十多年未與徐姍聯繫。

張偉華說,她與徐姍只見過三、四次面,最後一次是2004年,在奶奶的壽宴上。弟弟邀請徐姍來給奶奶祝壽,當天徐姍還出現在壽宴拍的錄像裡。在張偉華的印象裡,徐姍身高一米五八左右,推測當時只有十四五歲,笑起來有一對小虎牙。她聽弟弟介紹,徐姍曾是醫院的實習護士。但真實身份她並不清楚。

「當時經常去我家,但她對我不了解,我對她也不了解。」張偉華說。

張偉華懷疑是徐姍冒用了自己的身份。她將壽宴錄像中徐姍的錄像拍成照片交給民警,民警將照片給盜竊案受害人李某辨認後,李某辨認出照片中的徐姍即是作案人。

雖然確認了徐姍的身份,但民警找到徐姍頗費周折。

據鄒城市公安局今年1月15日在《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中的回覆,受害者李某稱,其曾與徐姍是朋友,但因盜竊一事已斷絕往來10餘年,無聯繫方式。徐姍曾在材料中供述,其家在鄒城市城前鎮劉莊村,但劉莊村村書記稱該村並沒有此人。案卷材料顯示的的可能是其使用的兩個手機號,也未查到使用機主。民警根據徐姍曾在2006年因賣淫被行政拘留5日的供述,前往鄒城市拘留所、看守所、鄒城市公安局檔案室,查詢案卷、照片、指紋等相關信息均未果,後在府前派出所檔案室查到「張文娜賣淫」的治安卷宗,但案卷中並無「張文娜」的戶籍證明及照片,民警推測應是徐姍化名張偉華的曾用名「張文娜」進行的賣淫,並以「張文娜」的名字接受的行政處罰。

徐姍仿佛人間蒸發了。

鄒城市公安局7月29日回復,今年7月15日,徐姍被鄒城市公安局民警抓獲,並對其實施盜竊犯罪後冒名「張偉華」的事實供認不諱。

直到此時,張偉華才知道徐姍的真名是徐某某。

  「他家閨女是幹小姐的?」

自從發現自己的身份被冒用,還背上犯罪記錄,張偉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曾經夫妻和睦,有一份做瓷磚美縫的工作,婆婆幫她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出事之後,婆家人不相信她是清白的,丈夫也不相信她。倆人因為此事經常吵架,鬧到幾乎要離婚的地步。

還是有一些閒言碎語傳到張偉華的耳朵裡。張偉華聽朋友提起,有鄰居提到她時曾問:「他家閨女是幹小姐的?」

「雖然當時沒有聽到,但現在知道後覺得接受不了。」張偉華說,「滿心的痛苦和委屈,處於黑暗中,怎麼也走不出來。」

內心的煎熬與痛苦直接反映在臉上。張偉華突然長出滿臉的痘痘,「最嚴重時臉上一塊塊的疙瘩,看不到一點好皮膚」。

她去專門的皮膚醫院看過,醫生說這是因為「生氣、熬夜加情緒不穩定導致的內分泌失調」。

接下來近兩年裡,她開始四次奔波,為自己「正名」。

原先沒怎麼出過遠門,她甚至不知道派出所、檢察院、法院在哪裡,只能打著車找。與丈夫鬧僵,她沒有錢,靠父母的接濟當路費。

直到公安機關證明筆跡和指紋都不是她的,婆家和丈夫才相信張華偉是清白的。2019年10月24日,經鑑定,涉盜竊案訊問筆錄中捺印指紋不屬於張偉華。同年12月18日,經鑑定,涉盜竊案卷宗材料中的籤名與張偉華筆跡不是同一人。

  未了局

2020年7月20日,張偉華和代理律師殷清利提起刑事申訴,請求鄒城市法院對張偉華盜竊案作出再審決定,撤銷張偉華的刑事判決書,認定張偉華沒有實施盜竊犯罪事實;請求鄒城市公安局對「張偉華」姓名、身份被冒用、形成兩條違法犯罪記錄進行刪除。同時,希望對冒用姓名身份、形成兩條違法犯罪記錄的相關15名司法工作人員進行刑事立案偵查。

12月18日,張偉被冒名的盜竊案再審開庭。法院以不侵犯被告隱私為由,決定不公開開庭審理。作為被冒名者,張偉華沒有被允許進入法庭旁聽。

此案當天宣判,法官電話告知張偉華判決結果:撤銷原審判決,冒名者徐某某犯盜竊罪,判決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徐某某已繳納的違法所得400元已經退賠被害人。

據法官介紹,此案宣判之後,徐某某當庭表示上訴。

據張偉華介紹,案件宣判後,因被冒用姓名身份形成的兩條違法記錄已經被刪除。

【民主與法制時報版權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姓名被冒用,山東一女子莫名背上盜竊賣淫案底14年,法院改判為其正名
    再往前推一年,「張偉華」曾以「張文娜」之名,在2006年因「賣淫」被鄒城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五日,而「張文娜」是張偉華的乳名。 張偉華不知道自己早在2006年就「犯過罪」。直到14年後,2019年6月,她才得知自己的姓名被冒用,還形成了兩條違法犯罪記錄。
  • 山東一女子稱莫名背上賣淫盜竊案底 卷宗中筆跡指紋屬於他人 法院:撤銷一原判決
    18日,山東鄒城的張女士表示,她在2019年偶然發現,自己曾有兩條違法犯罪記錄,包括盜竊和賣淫,但後來張女士請相關機構鑑定發現,原案卷中嫌疑人的籤名和指紋都不是自己的。嫌疑人實為張女士弟弟的前女友徐某。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張女士聯繫相關部門進行了維權。18日下午,張女士表示,她收到了法院的電話,她此前被指盜竊的案件經法院再審,原判決書被撤銷,改判徐某相應的有期徒刑,但徐某已當庭提出上訴。
  • 鄒城公檢法給好人安上「盜竊、賣淫」的犯罪案底應從嚴倒查追責
    有個成語叫張冠李戴,意為把張某的帽子錯戴在了李某的頭上,以此比喻那些處理事件時,搞錯事實和對象的現象,所以,這個成語的使用語境多是貶義。近日,《華商報》報導的山東鄒城女子張某華身份信息中莫名出現的「盜竊、賣淫」違法犯罪案底,便是一個典型的張冠李戴事件。
  • 女子被冒名「盜竊賣淫」:身份證被冒用為何頻頻發生?
    中國新聞周刊訊 因被「熟人」冒用身份信息,山東鄒城女子張偉華背上了「入室盜竊」和「賣淫」的案底。為此,警察曾質問她「在裡面蹲過」,周圍人也議論紛紛,甚至連她的丈夫也一度產生懷疑。 2019年6月,張偉華開始維權。
  • 莫名背上「盜竊獲刑、賣淫拘留」兩條違法記錄,山東鄒城女子「冒名盜竊案」18日開庭再審
    「莫名背上了兩條違法記錄,有一條還是賣淫,為了證明清白,我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多次到公檢法反映,明天案子終於要開庭審理了,不解的是法院為什麼不讓我出庭。」 山東鄒城女子17日上午向華商報記者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她 2019年6月前往看守所看望親屬登記時發現自己有兩條違法犯罪記錄,警方後來核查到犯罪嫌疑人應為弟弟的前女友,其涉嫌盜竊罪一案將於12月18日在鄒城市人民法院開庭再審。
  • 鄒城「冒名盜竊賣淫案」開庭 當事人希望徹底洗清罪名
    可她撲了一場空,「法警把我攔在外面,法院的人說這個案子涉及個人隱私,不讓我進去旁聽。」12月17日下午,山東鄒城女子張偉華向正觀新聞記者講述了事情發生的經過,「2019年6月,我去看守所看親屬,沒有帶身份證,誰知道看守所工作人員說我是在押人員,有盜竊和賣淫兩項罪名。
  • 身份證丟失,山東男子被冒名坐牢,「盜竊搶劫」案底背了11年
    楊立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希望身份證上的兩個「案底」儘早被消除,一是不想再被誤解,二是孩子即將上初中,不想讓孩子的未來受影響。兩個月後,「楊立學」又夥同他人在上海市中華新路619號閘北區中心醫院門口實施了盜竊。另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楊立學」用大力鉗剪斷車鎖,竊得一輛價值2120元的摩託車,在逃跑途中被抓獲。隨後,其因盜竊罪被判拘役5個月,並處罰金一千元。
  • 山東男子被「冒名坐牢」:丟失身份證後名下出現盜竊、搶劫罪名,案底背了11年還沒洗清
    之後檢方指控了搶劫和盜竊兩項罪名。上海警方把刑事拘留通知寄到楊立學的山東農村老家,父母看到後嚇了一跳,痛斥兒子為何沒做好事。他委屈地說:「我什麼都沒幹。」楊家人提心弔膽過了數日,卻沒警察上門。後來法院寄來一份判了實刑的刑事判決書,楊立學的人身自由卻未受影響,他外出打工了。他不知道的是,有個貴州畢節籍的男青年,正冒用他的身份,被羈押於上海市閘北區看守所。
  • 常州一男子莫名成了刑事犯,查詢才知自己竟然有15年的「犯罪案底」
    案犯另有其人!他的身份信息被「老鄉」冒用了 邵先生向現代快報記者提供的判決書(2004武刑初字第325號)顯示:2004年3月8日凌晨,邵某幹、邵某某至常州市武進區橫林眾力機械配件廠盜竊,後在運贓途中被公安民警抓獲。
  • 女子身份信息被冒名使用,檔案上出現盜竊罪和賣淫記錄
    早在2005年,她就換了第二代身份證,"我把所有的身份證都換了,怎麼成為犯罪後還用第一代身份證?"在律師的建議下,她到法院取回卷宗,得知被告人是"張偉華",化名為張文娜、徐珊。2007年1月30日,"張偉華趁李娜不在時,用李娜遺忘的鑰匙偷走了2100元現金。辦案後,警方追回了1100元,還給了失主。
  • 內蒙古一女子戶籍學籍被冒用13年 冒用者學籍已註銷
    內蒙古一女子戶籍學籍被冒用13年 冒用者學籍已註銷 2019-10-16 14:48:17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羨 2019年10月16日 14:48
  • 男子身份證被冒用背上757萬元債務 法院判決:不用償還
    【男子身份證被冒用背上757萬元債務 法院判決:不用償還】今年3月,陳某龍忽然收到一張法院傳票,原告是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信用社稱,2013年,陳某向該信用社借款490萬元,借款期限為5年,款到期後,陳某一直未歸還本金及利息。黃某、陳某龍對該筆貸款進行連帶保證擔保,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常州男子莫名成刑事犯 查詢才知自己竟有「犯罪案底」
    △邵先生和判決書檔案裡「長出」犯罪記錄,孩子連書都讀不了2019年5月,在常州打工的河南人邵先生遇到了件蹊蹺事。他在為8歲兒子辦理小學入學手續時,發現自己的檔案裡竟然有一條刑事犯罪記錄。 為了把事情搞清楚,邵先生先後向河南、江蘇兩地警方求助,最終通過河南省永城市公安局條河派出所查到了這條犯罪記錄的詳細情況:2004年,邵先生曾因盜竊被常州司法機關處理過。
  • 山東一女子明知有性病依然賣淫!在城區和多人發生關係,此前多次賣淫被捕
    近日,山東濰坊一女子因為明知自己有性病,但是還堅持賣淫,被公安機關起訴,最近濰坊市濰城區人民檢察院判處該女子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此前該女子已經因為多次賣淫被捕,據警方調查統計得知,該女子2010年7月28日,就因為賣淫被公安局拘留15日,並被罰款2000元;2011年4月26日,被濰坊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勞動一年,2015年5月15日,又因為賣淫被濰城分局逮捕,再次被拘留15日,並處罰金5000元。2020年7月3日,再次被公安機關逮捕,因為明知自己有性病,依然賣淫,被濰城分局取保候審。
  • 不如實交待姓名與前科可否認定為自首
    判決生效後,經公安機關查證,被告人系冒用他人姓名,其真實姓名姓劉且有前科,曾因搶劫罪於1996年8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於1999年6月刑滿釋放。因發現被告人有前科的新事實以及可能構成累犯,案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再審。 二、分歧意見 案件再審中對於被告人未報真實姓名及前科情況能否認定為自首及被告人是否為累犯,是否要改判,有兩種不同意見。
  • 山東男子身份證丟失!被人撿到冒名坐牢,男子人在老家莫名有案底
    從上海回鄉的3年裡,他一直在家鄉打工,一邊打工一邊學技術。在此期間,他在同鄉的介紹下認識並娶了妻子。2009年7月,楊立學拿到了畢業證書。然而,從2006年開始不曾出遠門的楊立學,卻在上海製造了一系列"犯罪"。
  • 懷化一男子身份被毒販冒用 因有「案底」多年不敢出遠門
    37歲的湖南懷化男子楊司好因身份信息被毒販冒用,致其多年因有「案底」在身不敢坐火車出遠門。今年4月,他打電話給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公安局反映情況,要求警方查清其身份被毒販冒用的緣由。到了2010年,楊司好一次跳槽換工作,被企業告知其有「案底」,不能聘用。迫不得已,楊司好只好回懷化老家待業。
  • 女子莫名背上23萬元貸款,原來是閨蜜暗中所為!判刑6年
    楚天都市報11月20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劉誠睿)家住洪山區的肖女士連續接到催還錢電話,感到莫名其妙,一查發現原是閨蜜使用自己的信息在多個借貸平臺借款。今日,記者從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以盜竊罪起訴涉案女子周某,周某獲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2萬元。2019年10月,肖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裡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是某借貸平臺,她在該平臺上貸款了,要求她立即還款。
  • 楊陵區法院:關某等14人組織賣淫、協助組織賣淫案一審宣判
    2020年9月10日,楊陵法院依法公開審判了關某,朋某某組織賣淫、王某等12人協助組織賣淫案。判決:被告人關某犯組織賣淫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被告人朋某某犯組織賣淫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被告人王某等12人犯協助組織賣淫罪,分別判處十個月至一年二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一千元至八千元不等的罰金;對追繳和退繳的非法所得及扣押物品予以沒收。
  • 涼山女子身份被鄰居冒用留下案底,扶貧女警自費幫忙討清白
    四川援涼民警覃馨熠在越西沙沙普村 本文圖片均為四川省公安廳供圖身份遭冒用成「吸毒人員」今年44歲的拉哈,一直在涼山州越西縣越城鎮沙沙普村生活,自覺安分守己,從未有過違法亂紀的行為。2014年,當她第一次離開家鄉,遠赴新疆探親時,一路上不斷被當成吸毒人員盤查詢問,她才發現,不知不覺中,竟然變成有吸毒史、又因入室盜竊而服刑的有前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