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讀大學與出國留學有什麼區別?中外合作辦學你了解嗎?

2020-12-16 高中生決戰

中外合作辦學最近幾年越來越火熱,尤其是今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考生都放棄了去國外留學的念頭,但是又想要享受國外大學的教育資源,這時候中外合作辦學就是這些考生可以考慮的方式。

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為了推動教育國際合作與國際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與國外高校進行科研、師資、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層次的合作,以提高學校國家化辦學水平。

今天三元高考將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外合作辦學院校與專業和普通的院校與專業都有哪些區別,需要注意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一、中外合作的辦學形式

中外合作辦學從辦學形式上來說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第二種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第三種是「中外合作辦學大學」。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國內的教育機構與國外教育機構共同合作的專業項目,一般情況下對於這種合作辦學項目,中外合作辦學的雙方不專門設立單獨的教育機構,而是附屬於某個大學的某一學科或者某個大學的某個專業,在這個學科或專業上直接展開合作。比如中國農業大學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合作舉辦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合作辦學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指經過教育部批准後,中國教育機構與國外教育機構共同合作辦學所設立專門的獨立教育機構。比如由北京工業大學與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合作辦學的北京工業大學都柏林國際學院,再比如由上海大學與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合作的上海大學雪梨工商學院等。

「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是是指經過教育部批准後,中國教育機構與國外教育機構共同合作辦學所設立專門的大學。比如西安交通大學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創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再比如由華東師範大學與紐約大學合作創辦的上海紐約大學,再比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設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等。

二、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模式

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模式一般分為「國內+國外」與「本土留學」兩種。

「國內+國外」很好理解,就是一部分時間在國內就讀,一部分時間在國外就讀,通常我們把這種模式稱之為「2+2」或者「3+1」模式。「2+2」模式是指大學的頭兩年在國內就讀,後兩年在國外大學就讀,而「3+1」則是大學的頭三年在國內就讀,最後一年在國外就讀。

「本土留學」模式則是採用的「4+0」模式,也就是說大學四年都不需要出國,所以被稱之為「本土留學」。對於這種模式來說,學生在國內學習外國合作院校提供的教材、師資,按照外國院校的本科計劃授課,最後獲得學士學位。

三、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

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計劃內招生」,另一種是「計劃外招生」。

「計劃內招生」其實就是指的被納入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的招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統招生」。考生與普通高考生一樣,需要參加高考,高考後正常填報志願。

「計劃外招生」則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習採取自主招生的方式招收學生,這種情況的考生不需要填報高考志願,只需要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生即可,不過很多學校也會參考考生的高考成績,尤其是英語的單科成績。考生會在中方院校修得相應的學分,然後再通過語言考試後方可被合作院校所錄取。

一般來說,只有「計劃內招生」的學生畢業後才能夠獲得國內認可的正式學位,或者國內外雙學位,而「計劃外招生」的學生只能夠獲得外方學校所頒發的文憑。

四、中外合作辦學的畢業文憑

中外合作辦學的畢業文憑有三種不同情況,分別是:只有中方文憑、只有外方文憑、同時獲得中方與外方的雙文憑。

只有中方文憑顧名思義,就是畢業只能拿到國內所認可的正常本科畢業文憑。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這個合作辦學的專業只提供中外雙方學校教師的教育和培養,或者部分課程採用引進的外方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授課,但並不提供外方文憑。還有一種情況是,學校提供中外雙方學校教師的教育和培養,同時具有中方的課程與外方課程,但學生只通過了中方課程的要求並未通過外方課程的要求(比如語言考試不合格,學分未修滿等)。

只有外方文憑指的是,學生在畢業後只能拿到國外所認可的外方畢業文憑,這種情況一般是「計劃外招生」的學校,因為學生沒有通過統招的形式報考院校,所以最後只能拿到外方學校所頒發的文憑。

同時獲得中方與外方的雙文憑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形式,即學生在達到了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培養方案規定要求後,同時獲得中外雙方學校的文憑和學位。對於學生來說,如果畢業能拿到雙文憑肯定是最好的,這樣在畢業後的找工作、讀研究生、出國留學等方面都能夠更具有優勢與競爭力。

五、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

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比起國內普通大學的學費要貴很多,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學費的費用都會不同。一般來說國內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普通的在五到六萬之間,而貴的也有十幾萬到幾十萬的情況,主要還是要看學校與項目。

雖然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比國內普通大學的學費要貴上太多,但考慮到學生如果出國留學的話,學生所要承擔的學費與開銷會更大,一般一年至少都是在20萬以上。但如果選擇中外合作辦學,五六萬的學費相比出國所需要20萬元以上的開銷則要划算太多。

總的來說,是否需要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完全還是要看考生的實際情況,如果考生的英語成績還不錯,家境還算殷實但到不了能夠出國留學的程度,且高考成績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三元高考認為選擇中外合作辦學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當然,也有很多大學打著中外合作辦學的名號進行騙錢的,考生對於這種大學一定要擦亮眼睛。首先所有的中外合作機構或者項目一定是要經過教育部批准的,批准的名單可以在教育部中外合作監管工作信息平臺、教育部網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查詢的到。

另外還需要多去了解一下不同的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或項目實際的教學質量,是否能達到國外大學的教學標準等等。

相關焦點

  • 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與普通本科有什麼區別?
    現在升學的途徑有很多種,學生也並不需要只通過高考這一種途徑來提升學歷,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那麼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與普通本科有什麼區別?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為您解答一下。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是國內的大學與國外的大學直接進行合作對接的留學項目。學生可以自由選擇「1+3、2+2、3+1、3+2」等模式,先在國內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再去國外進行餘下課程的學習。學生畢業之後,取得的是國外大學的學士學位,如果學生想要繼續攻讀碩士課程,那麼可以憑藉學士學位直接申請,完成學業後取得國外大學的碩士學位。
  • 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費用貴嗎?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作為自己的升學方式,一些有意向選擇此項目的學生想要知道,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費用貴嗎?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為您進行解答。相較於通過直申的方式出國留學,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的費用並不貴,學生在國內大學學習期間的費用大概在5~10萬人民幣一年,學生出國留學,如果去美國一年需要的花費大概在35~45萬人民幣左右,學生如果選擇去英國留學,一年所需要的花費大概在30~35萬人民幣左右。
  • 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中,什麼叫學分互認?
    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學生暫緩了自己的出國留學計劃。可是學習的時間是寶貴的,國外疫情暫時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有很多學生選擇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出國留學項目。在中外合作的項目之中,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實行學分互認的原則,那麼什麼叫學分互認?
  • 國內讀研、出國留學讀研究生和中外合作辦學碩士該怎樣選擇呢?
    很多本科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同學會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是選國內讀研、出國留學讀研究生和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其實最終選擇哪條路,還是看哪個更適合自身情況了。 一般國內讀研對考公務員、進入國家單位,事業單位幫助比較大,但考試難度大,研究生團體的擴大,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教學設施匱乏,教學質量的下降。
  • 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院校有哪些?
    在國外疫情遲遲得不到好轉的情況下,有許多的學生放棄通過直申的方式出國留學,轉而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那麼開設中外合作辦學留學項目的院校有哪些?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各位同學進行解答。北京外國語大學出國留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設了眾多的中外合作辦學的留學項目,包括2+2留學、2+3留學與留學預科等。
  • 教育部: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優勢,疏解出國留學就學難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各國(地)籤證、航班等政策限制,我國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就學受阻。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國際司(港澳臺辦)負責人就「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渠道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就學困難」問題,進行了有關工作答記者問。
  • 北京開設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的院校介紹
    目前北京地區已經有很多院校都開設了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為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提供了一條經濟實惠便捷的留學道路,那麼北京開始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的院校有哪些?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同學進行解答。首都師範大學出國留學首師大所開設的留學項目為3+2留學項目,學生需要在首師大接受為期三年的全日制學習。首都師範大學3+2留學項目開設的專業,有商科類專業和教育方向的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與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行綜合判斷與選擇。
  • 不出國讀中外合作辦學在職博士?社科院英國斯特靈創新領導力管理學...
    很多研究生畢業工作的人,都想在職讀一個中外合作辦學的博士,但工作所限卻無法出國讀博,那麼報考中外合辦在職博士院校的在職人員必須出國上課嗎?想要報考中外合作辦學的在職博士,但不想出國學習可以嗎?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辦創新與領導力管理學博士,為大家解決這個難題。
  • 中外合作辦學有什麼利弊
    我國先簡單了解一下現有的最有名的9所有獨立法人資格中外合作辦學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溫州肯恩大學,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位於深圳,是2014
  • 受疫情影響出國留學受阻怎麼辦?國內借讀、中外合作辦學擴招 教育部多措並舉
    教育部表示,將合理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遠程教育方式繼續完成學業,同時及時回應解決留學人員普遍關心的學歷學位認證等政策性問題,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留學生現在普遍情況就是在國內上網課。基本每個學校都有網課的安排,教學系統也很完善。」
  • 中外合作辦學招生
    學歷教育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招生計劃,考生必須參加高考,統一填報志願,畢業後可獲得由中方或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教育部承認且認證的學歷、學位證書。下面介紹一下中外合作辦學的幾種模式,家長和同學可以參考。1.「1+3」留學項目「1+3」留學項目,即在國內讀1年,在國外讀3年。
  • 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出國留學項目有什麼意義?
    現在學生想要前往海外留學的方式非常的多樣化,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就是其中之一,那中外合作辦學出國留學項目有什麼意義?下面有請上海立信國際財經學院的沈老師來給大家做一個解答。 1:提供了出國留學新途徑。
  • 中外合作辦學靠譜嗎?值得考慮嗎?
    由於很多限制因素,我國國內計劃內的合作辦學專業合作的國外院校一般不是實力頂尖的世界院校,一般是和處於中遊左右的國外大學進行合作。所以想通過合作辦學專業進入世界頂尖名校,這個目的恐怕是無法實現的。但是由於合作辦學專業是直接和國外共同教學,所以會獲得相對國際化的教育,從而使得學生出國深造更加的方便。辦學學制所謂的學制是指合作辦學專業的教育模式,最常見的模式是「2+2」或「3+1」模式。是什麼意思呢?
  • 準留學生:不想出國了,還能不能在國內讀大學?
    不利的海外留學形勢讓準留學生和家長把目光轉向國內。然而,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要想入讀國內的大學,必須要參加高考。這對於一直在準備出國考試,計劃直接留學的學生來說,是不具備的條件。因此,準留學生和家長在回國讀書的問題上「騎虎難下」,如果不想再花精力去準備高考,難道就只有「入學高職高專」了嗎?
  • 教育部回應出國留學難:90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將增加招生名額
    同時發布專門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二是允許國內高校提供短期學習交流機會。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三是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
  • 什麼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有哪些?
    中外合作辦學是很多家長都知道的,可以撿漏的好機會,其實中外合作也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學生。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來剖析一下中外合作辦學,我們從它的辦學性質以及它的優缺點一起來,看一下有哪些學生適合中外合作而又有哪些學生不適合中外合作,期待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外合作。
  • 出國留學遇阻怎麼辦?教育部: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適當增加招生名額
    三是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
  • 【西青宣傳】出國留學遇阻怎麼辦?教育部: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適當增加招生名額
    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三是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對高校其它各類招生不產生影響。據了解,目前各省各校正在積極穩妥推進相關招生工作。
  • 中外合作辦學是什麼?辦學方式有哪些?獲得的證書含金量如何?
    (1)中外合作辦學是什麼?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在了解了一些中外合作辦學的基本概念後,相信大家最想了解的就是有哪些大學開設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川招生數據是怎樣的?近幾年的分數線又是怎樣的?需要怎樣的位次才能上心儀的院校呢?
  • 教育部新政:允許中外合作辦學擴招受阻出國留學生
    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三是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對高校其它各類招生不產生影響。據了解,目前各省各校正在積極穩妥推進相關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