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胎,是一個專有名詞,指性別不同的雙胞胎,即雙卵雙胎。發生的概率很小,一般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左右。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擁有一對雙胞胎是很多準爸媽的希望,要是龍鳳胎,人生就更圓滿了,但胎數在懷孕初期是無法準備判斷的,一般是孕7周以後通過彩超檢測才能確定,不過自然受孕的雙胞胎概率較小,能懷上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孕媽孕檢後被告知是雙胞胎,幾周後卻只剩一胎了——
幸孕姐在《每日郵報》上看到一則特別新聞,說是美國有一位28歲的孕媽在孕檢時檢測出自己懷的是雙胞胎,而且還是一對十分罕見的龍鳳胎,家人得知這個好消息後都非常高興,無比期盼新成員到來。
但孕媽過了幾周後再次去孕檢的時候,醫生卻嚴肅地告訴她,說只能監測到一個寶寶的胎心,而且B超上顯示兩個胎兒大小有明顯差異,其中一個要小很多,醫生說有一胎可能已經停止發育了,孕媽非常難過,但經過幾次檢查後,結果都是一樣的。
等到第13周產檢,孕媽的B超上只能看到一個胎兒的影像了,醫生解釋說那個發育異常的胎兒應該是被這個正常生長的寶寶給吸收了,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剩下來的胎兒發育一切正常,而且平安出生了。
最令人驚訝的是,寶媽發現寶寶的大腿上居然有一塊胎記,顏色非常深,竟與孕檢B超影像上消失的那一胎十分相似,於是寶媽便把這個胎記稱之為「愛的胎記」,認為這是被孩子吸收的親姐姐留在弟弟身上的禮物。
其實生活中這種「雙胎變一胎」的情況也偶有發生,懷孕6-7周左右通過B超查看胎芽可以確定是單胎還是雙胎,如果其中一胎停止發育,有可能就會自然流產,被另一個吸收,若是剩下的那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還會長得更好。
為什麼會出現多胎變一胎的情況?
醫學上將這種情況稱為雙胎消失症候群,出現的具體原因目前還沒有準確定論,有專家認為,主要是由於遺傳或染色體發生異常,其中一胎本身基因質量就存在問題,母體發覺胚胎發育有異樣後把它「淘汰」掉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這也是人類為保障優生優育的一個自然生理現象,被流掉的那一胎會逐漸被母體或者是剩下的那個胎兒吸收。
通常情況下,發生雙胎消失症候群的機率在21%-30%之間,30歲以上的高齡孕婦出現概率較高,如果是雙胎以上(三、四胞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發生雙胎消失症候群的可能性更大。
出現這種情況,對孕媽和另一個寶寶會產生哪些影響?
1、發生在孕早期
理論上來說,雙胎消失症候群出現的時間越早,對孕媽肚子裡剩下的那個寶寶影響就越小,如果發生在孕早期,胎兒體積還很小,一般會被胎盤、另一個胎兒或者母體完全吸收,基本上對孕媽和剩下的寶寶有太大影響。
而且孕媽也可以繼續妊娠,正常採取自然分娩的方式,無需使用另外手段幹預,也不容易出現併發症,倖存下來的寶寶還是可以在母體內繼續生長發育,直到平安出生。
2、發生在孕中晚期
此時胎兒已經發育一段時間了,體積較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對另一個胎兒的生長發育有重大影響,有可能會導致剩下的寶寶因吸收不完全而引發畸形,以及出現皮膚發育不良甚至腦癱的情況。
而孕媽在分娩時也會面臨早產、傷口感染和產後出血的風險,增加產婦生產難度,危及健康。
另外,若是同卵雙胞胎出現了雙胎消失症候群,不管是在懷孕的哪個時期發生,都會對剩下的寶寶產生較大影響,很有可能會造成多條腿、多出器官等畸形現象,主要由於同卵雙胞胎共用一個胎盤,生長聯繫更加緊密。
延伸閱讀:那些曾經發生過雙胎變單胎的真實案例——
1、第一次孕檢B超顯示2個胎芽,最後卻只存活下來了一個。
2、可以看出胚胎2發育明顯晚於胚胎1,所以最終被「淘汰」了。
3、這位寶媽也是同樣的情況,原本能聽到2個胎心搏動,後來變成了一個。
4、兩次B超檢查僅隔10天,第一次發現其中一胎發育異常,再次檢查就「消失」了。
5、原本正常發育的兩個胚胎,在優勝劣汰的作用下也只留下了一胎。
【幸孕說】這種情況的出現是胎兒發育優勝劣汰的結果,多發於30歲以上產婦,基本不受準爸爸和準媽媽控制,所以也無法提前預防,作為想孕育出健康寶寶的準媽媽,最好還是保持飲食營養均衡的飲食,多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一旦發現身體有異樣,及時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