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聯出版社 豐子愷 著
中國近現代文藝大師、中國漫畫的創始人豐子愷深受弘一法師的影響,認為人生可分為三層樓:一層物質生活,二層精神生活,三層靈魂生活。
勉人為善
阿三中頭彩
大年夜前幾天,大家準備過年的時候,上海傳來消息,白鴿票開彩了。歪鱸婆阿三的一條,正中頭彩。他立刻到手了五百塊大洋,(那時米價每擔二元半,五百元等於二百擔米。)變成了一個富翁。鹹鯗店裡的小麻子聽到了這消息,用手在自己的麻臉上重重地打了三下,罵了幾聲「窮鬼」。歪鱸婆阿三沒有家,此時立刻有人來要他去「招親」了。這便是鎮上有名的私娼俞秀英。俞秀英年約二十餘歲,一張鵝蛋臉生得白嫩,常常站在門口賣俏,勾引那些遊蜂浪蝶。她所接待的客人全都是有錢的公子哥兒,豆腐司務是輪不到的,但此時阿三忽然被看中了。俞秀英立刻在她家裡僱起四個裁縫司務來,替阿三做花緞袍子和馬褂。限定年初一要穿。四個裁縫司務日夜動工,工錢加倍。
到了年初一,歪鱸婆阿三穿了一身花緞皮袍皮褂,捲起了衣袖,在街上東來西去,大吃大喝,濫賭濫用。幾個窮漢追隨他,問他要錢。他一摸總是兩三塊銀洋。有的人稱他「三兄」「三先生」「三相公」,他的賞賜更豐。那天我也上街,看到這情況,回來告訴我母親。正好豆腐店的主婦定四娘娘在我家閒談。母親對定四娘娘說:「把阿三脫下來的舊衣裳保存好,過幾天他還是要穿的。」
《歪鱸婆阿三》
木銃阿三
住在涼棚底下的一個老太婆叫作莫五娘娘。這莫五娘娘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莫福荃,在市內開一爿雜貨店,生活裕如。中兒子叫莫明荃,是個遊民,有人說他暗中做賊,但也不曾破過案。小兒子叫木銃阿三,是個戇大,不會工作,只會吃飯。莫五娘娘打木銃阿三,是一齣好戲,大家要看。莫五娘娘手裡拿了一根棍子,要打木銃阿三。木銃阿三逃,莫五娘娘追。快要追上了,木銃阿三忽然回頭,向莫五娘娘背後逃走。莫五娘娘迴轉身來再追,木銃阿三又忽然回頭,向莫五娘娘背後逃走。這樣地表演了三五遍,莫五娘娘吃不消了,坐在地上大哭。看的人大笑。此時木銃阿三逃之杳杳了。這個把戲,每個月總要表演一兩次。
《四軒柱》
勉人為善,說理精當
抗日戰爭期間,我避寇居重慶,有一次乘輪東下,到酆都去遊玩。入市一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行人熙來攘往,市容富麗繁華,非但不像陰間,實比陽間更為陽間。尤其是那地方的人民,態度都很和氣,對我這來賓殷勤招待。據他們說,此間氣候甚佳,冬暖夏涼。團體機關,人事都很和諧,絕少有糾紛摩擦。天時、地利、人和,此間兼而有之,我頗想卜居於此。
我與當地諸君談及外間的謠言,皆言可笑。但據說當地確有一森羅殿,即閻王殿,備極壯麗。當年香火甚盛,今則除極少數鄉愚外,無有參拜者。僅有老道二三人居留其中,作為古蹟看守而已。諸君問我要去參觀否,我欣諾。彼等預先告我,入門時勿受泥塑木雕所驚。我跨進殿門,果有一活無常青面獠牙,兩眼流血,手執破扇,向我撲將過來,其頭離我身不及一尺。我進內,此活無常即起立,不復睬我。蓋門內設有蹺蹺板,活無常裝置在一端也。記得我鄉某廟亦有此裝置,嚇死了一個鄉下老太,就拆毀了。此間則還是當作古蹟保存。其中列坐十殿閻王,雕塑非常精美,顯然不是近代之物。當作佛教美術參觀,頗有意味。
《酆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