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使用筷子鍛鍊大腦(圖)

2020-12-22 搜狐網
  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保健專家滕紅紅建議:如果你的寶寶已經三四歲了,就應該讓他學習用筷子了。美國一位家庭醫生最近把使用筷子作為孩子必須學會的21種技能之一;而日本更是把8月4日定為筷子節。為何中國人天天用、頓頓使的筷子在國外受到如此青睞?
  3歲使用筷子鍛鍊大腦

  原來,他們認為是用筷子能幫助孩子提高協調性和做精細動作的能力,還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新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用筷子夾取食物的動作,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也是牽動著肩、肘、手腕、手指間各部位的30多個大小關節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處的50多條肌肉的運動,尤其做事以右手為主的人更是如此。管理和支配手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所佔的區域最為廣泛,尤其是大拇指。這些手部關節和肌肉只有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指令下,才能完成用筷子夾取食物的動作。

反過來,這些關節和肌肉夾取食物的動作,又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兒童大腦的發育。

  3歲以後,正是兒童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學習使用筷子,既可練習手指的各種動作,又可促進大腦發育,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訓練手腦並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這時的孩子也不滿足用小勺進餐,喜歡模仿大人吃飯的動作,有用筷子的要求,家長正好因勢利導,讓孩子學用筷子進餐。  

專家建議:

  1、選用竹筷,因為方形竹筷易夾住食物,而且無毒,輕便,易握緊。

  2、食物選用爆米花,很輕,上面有溝槽和裂縫,容易加起來,又會刺激孩子去練習。

  3、允許「作弊」。可在筷子尖上纏一根皮筋,增加摩擦力。特別強調,如一時夾不好,家長也不要責怪,對由此產生的吃飯時間延長、食物撒落等情況,應給與寬容。

(責任編輯:樸珺)

相關焦點

  • 使用筷子有助大腦發育,孩子多大可以使用筷子?
    用筷子進食是我們的民族特色,而且使用筷子可以及早進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建議在寶寶滿2周歲以後,家長就可以開始讓孩子學習使用筷子了。所以,幼兒使用筷子時,手部肌肉活動刺激了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活動,有助於大腦的發育,提高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自立筷子就像是人類手指的延長,學習使用筷子的過程中,寶寶越來越理解「利用工具幫助自己」這個原本抽象的概念,他也就更有信心獨立去做一些事情 4.擴大視野,嘗試新食物
  • 寶寶儘早學會使用筷子,不僅鍛鍊自主能力,還能變得更聰明
    前幾天吃飯的時候,俊俊和往常一樣,準備餵孩子吃飯,鄰居正好來到家裡看見這一幕,對俊俊說,你們孩子這麼大了還讓餵飯啊,我孩子三歲的時候都會自己拿筷子了。俊俊突然意識到得讓孩子自己吃飯了,不然會被人家笑話的。對大人來說,拿筷子吃飯也能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對剛開始自己吃飯的孩子來說,使用筷子還是挺不容易的,需要手和腦的配合才可以。
  • 幾歲教孩子使用筷子竟如此講究,太早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的
    文|秘籍君筷子是我國較為傳統的餐具,對於孩子而言,學習使用筷子不僅僅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還關係著孩子身體和智力的發育。科學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夾食物,需要牽涉身體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這對正處於精細動作發育中的孩子而言,可謂是最好的鍛鍊方法。
  • 如何鍛鍊2-3歲寶寶動手能力
    寶寶兩歲以後手的靈活性越來越強,大腦與手的協調性也越來越好,寶寶開始漸漸操作一些家用工具,學會一些基本技巧,這個時期寶寶的學習力和求知慾望非常強,而且動手操作的欲望也很強,這時候注重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寶寶手腦協調開發智力。如何鍛鍊2-3歲寶寶動手能力呢?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所說的3-6歲的孩子就是處於較準確操作物品的階段,此時孩子手部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更強了,手眼協調性也更好,孩子比以前能夠做很多複雜的手部動作。所以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時機,可以讓孩子平時多玩這6個遊戲。
  • 3歲學用筷子,孩子更聰明
    ■ 原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 張思萊筷子是我國的傳統餐具,對孩子來說,學習使用筷子不僅是傳承,更有利於身心健康。人們在使用筷子時,五個手指能很好地配合,帶動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關節和肌肉活動,並可有效鍛鍊大腦。
  • 育兒小秘訣 使用筷子有助於幼兒大腦發育
    今天分享一個育兒小秘訣:使用筷子有助於幼兒大腦發育。經常使用手和手指,有助於大腦發育。經常用手握筷子或用鉛筆寫字,就能活動30個關節和50塊肌肉,能給大腦神經提供各種刺激。如果使用叉子,那麼手部的活動量還不到使用筷子的活動量的一半。
  • 為什麼兩歲幼兒能夠熟練使用筷子?
    兩歲的小朋友能夠自己獨立使用筷子吃飯嗎?筆者在位於西安市雁塔區丈八東路的荔愛教育金泰社區分校驚奇地發現,這兒的小朋友沒有一個人用勺子吃飯,都能夠熟練地使用筷子吃飯。  兩歲幼兒使用筷子是「樂趣」,而不是「任務」  成年人總是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去學習未知能力,但是,對於小朋友來說,一項技能的掌握往往是在不經意間。例如,在兩歲的幼兒眼裡,使用筷子吃飯是「樂趣」,而不是「任務」。
  • 6個開發大腦、鍛鍊寶寶記憶力的小遊戲,特別適合2、3歲
    顯然,兒童的元記憶發展首先取決於遺傳因素,大腦奠定了元記憶發展的基礎;但隨後的發展則取決於有效訓練,而不取決於誰的大腦更優秀。6個鍛鍊記憶力的遊戲,既可以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又能開發寶寶大腦。兩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啦。
  • 孩子用筷子好處多,幾歲開始給娃用?不是二歲不是四歲而是這年齡
    所以父母可以在寶寶3歲的時候開始讓寶寶學習拿筷子吃飯,孩子太小大腦的發育還沒有完全,還會影響寶寶吃飯的質量,但是寶寶到了三歲之後,大腦的發育和心智就比較成熟,在寶寶3歲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候。寶寶幾時開始用筷子?
  • 孩子多少歲開始學用筷子?這個時間最好,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
    雖然咱們會用筷子,而且用得十分靈活,但對於那些幼齡的孩子而言,學筷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知道各位寶媽家的寶寶是從幾歲開始學用筷子的,我家二寶正好3歲開始學習使用筷子。這個時期,寶寶的各方面都發展得比較成熟,也比較有學習欲望,這時候讓寶寶學會用筷子,可以大大地提高孩子的智商哦!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3歲學呢?
  • 孩子多大開始學習使用筷子?教育部的標準是這樣的!
    使用筷子不僅要求肩膀、手腕的控制,還需要手指的靈活性和力量。這已經超出了3歲以內低齡幼兒精細動作鍛鍊的水準線。寶寶很可能用筷子夾半天也夾不起來啥東西。其實對於用筷子反應的精細動作能力,還真有標準。根據國家教育部發布的《3-6歲發展指南》,對發展手部動作靈活協調性能力的目標如下:3-4歲:能熟練地使用勺子吃飯。
  • 如何教孩子使用筷子 用筷子禮儀要知道
    原標題:如何教孩子使用筷子 用筷子禮儀要知道   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有五個手指的活動,而且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他肌肉活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但是,教孩子使用筷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雖說「用筷子」是激活大腦效果最好的運動之一,什麼時候、怎麼教...
    3歲開始學用筷子也不晚雖然不少娃兒在爸媽或家裡老人的要求下,2歲多甚至更早就開始用筷子了,但很多娃對筷子使用更偏向於「炫技」,比如能用筷子撈起東西、扒飯到嘴裡,而並沒有真正實現夾菜、運菜等一系列的成熟動作,並且握筷的方式也可能是用拳頭抓著筷子,動作並不正確。
  • 鍛鍊大腦、活化腦力的清單
    讀完了以後再看目錄當然不同,因為已經是完全理解後的內容了。在這些腦力活化術中,有些是一直在做的,比如散步、適當的遺忘、利用睡眠保存記憶等等,有些是以前沒有做從書中受到啟發的,比如一天畫一張圖和安排無行程的一天等。其實,整本書裡所說的內容,不外是:要不斷吸收新鮮的知識,不要墨守成規地生活,要給大腦新的刺激,使大腦保持和增強活力,不要一味追求輕鬆省事,加速大腦老化。
  • 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變得更聰明,這是真嗎?老外回答亮了
    它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掌握,實際上我們用筷子吃飯能讓手指更靈活。在國外有一種說法:使用筷子能促進大腦發育!在國外問答論壇上也有外國網民提問道:中國人很聰明是因為他們使用筷子吃飯嗎?我聽到有人這麼說,這是真的嗎?其實這個問題很像之前有老外提出的另一個類似的問題:中國人是因為吃魚而變得更聰明嗎?
  • 寶寶2歲還不會用筷子是太笨嗎?父母不要急於求成,當心得不償失
    筷子是我們大中國獨有的飲食文化,所以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家寶寶學習使用筷子「越早越好」,這樣不光能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還能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這時一些父母就會出現疑問:為什麼我家孩子都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太笨了嗎?其實並不是,寶寶還小,大腦發育未完全,所以並沒有到學習使用筷子的最佳時期。
  • 寶寶多大開始學用筷子?提升孩子智力的好機會,寶媽別錯過
    很多父母對於幾歲讓孩子用筷子不了解,不是兩歲或者四歲,而是在這個年紀。用筷子吃飯很難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少外國人在第一次使用筷子的時候,都感受到了使用的難度。在國內,也有很多成年人使用筷子不規範。在用餐的時候,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在夾體積比較大的食物的時候,即使使用的姿勢不對,也是能夠夾起來的。如果夾一些體積比較小的食物的時候,就需要採用正規的使用方式。
  • 7個方法鍛鍊開發自己的右腦功能,讓大腦聰明靈活!
    想要讓大腦聰明靈活,鍛鍊開發自己的右腦功能很有必要。因為右腦活躍起來有助於我們打破各種各樣的思維定式,提高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那具體要如何開發右腦,協調左右腦的功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我們大腦的效率呢?不妨試試下面的7種方法:1、畫知識樹在學習活動中,可以經常把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用圖表、知識樹、思維導圖、知識結構圖等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有助於建構整體知識結構,對大腦右半球機能發展有益。經常這樣做,本身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 298個迷宮圖分享,開發孩子右腦,鍛鍊多種能力,適合3-8歲
    孩子通過畫線,穿梭在迷宮之中,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鍛鍊書寫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這套迷宮書按照難易程度和年齡階段,分為了3本,難度和訓練能力逐漸遞增。文末可直接獲取資料3-5歲歡樂迷宮-認知力鍛鍊>以動物為主要原型的迷宮圖,富有趣味性的色彩和形狀,很適合鍛鍊寶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激發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