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護731遺址群 還原歷史真相(人民眼·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2020-12-18 人民網

  學術立館

  「深刻揭露了以731部隊為代表的侵華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和人體實驗的犯罪史實」

  「日本投降前,731部隊幾乎銷毀和轉移了所有檔案,許多細菌實驗的詳細情況不為人所知。」金成民說,「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作家森村誠一揭露731部隊犯罪事實的《惡魔的飽食》一書在日本引發強烈震動。而在彼時,因遺址受破壞,加之日本和美國對於這段歷史的刻意遮蔽,中國學者的研究境況並不理想。」

  從1982年哈爾濱市平房區文物管理所成立伊始,首任負責人韓曉便提出了「學術立館」的理念,至今已伴隨陳列館走過38個春秋。

  在金成民的記憶裡,不論寒暑,韓曉總是獨自騎輛自行車,到周邊鄉下搜集勞工證言和731部隊罪證實物。「731部隊周圍5公裡都是特別控制的『無人區』,勞工成為唯一見證相關情況的中國人。」金成民說,「韓曉先後訪問了190位勞工,其中30多人提供了重要證言。」

  731部隊對外高度保密,勞工所見所聞有限。「731部隊有多少成員?確切的人體實驗受害者有多少?這兩個繞不過去的基本問題,長期以來學界難以給出精確答案。」金成民說。

  金成民逐步把重點放到了發掘整理各類原始檔案上。他在學術生涯中的第一項重大成果,當屬1997年「特別移送」檔案的發現。

  「1938年1月26日,日本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警務部下發第58號文件,其內容為:憲兵對逮捕的『犯人』,可在審訊後不經法律程序直接移送到哈爾濱的憲兵隊。1943年再次下發文件,把『特別移送』人員劃分為『間諜』和『思想犯』。」陳列館副館長、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楊彥君說,「當時的警務部長齋藤美夫證實:所謂『特別移送』,就是把犯人『押送到石井四郎的細菌部隊』。」

  1997年冬天,金成民一頭扎進黑龍江省檔案館,找尋日偽時期的檔案文件。「頭一個月一無所獲,到12月底的時候,竟然找到了一件『特別移送』檔案。」3個月時間,金成民找出來400多頁近16萬字的「特別移送」檔案。

  「『特別移送』檔案的發現,有助於了解人體實驗受害者的確切人數和具體來源。」之後20多年,金成民團隊大量查閱各地檔案館館藏日偽檔案和相關史料。截至目前,共找到731部隊人體實驗受害者1549人。

  2011年,楊彥君前往美國國會圖書館查閱解密檔案時,找到了石井四郎向美軍提供的大量原始實驗報告書,包括731部隊對細菌戰的總結文件和調查報告。其中最核心的資料,是731部隊成員撰寫的3份解剖報告書,即炭疽菌感染實驗《A報告》,鼻疽菌感染實驗《G報告》,鼠疫菌感染實驗《Q報告》。

  「3份報告書是能夠證明731部隊開展人體實驗的直接證據。」楊彥君說,「它們詳細記載了731部隊人體實驗的情況,包括解剖數據、彩色解剖圖、器官感染路徑和感染程度等。」

  隨後,楊彥君所在課題組又多次前往美國和日本查找館藏文檔及民間保存史料,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細菌戰口述史料、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和日本細菌戰檔案資料三大資料庫,共錄入口述史料100餘萬字、檔案文件2.5萬多頁。

  楊彥君的另一重要學術成果,當屬《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留守名簿》的發現、整理和研究。「731部隊對外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名簿》詳細記載了731部隊3497人的姓名、出生時間、原籍、編入731部隊時間等信息,涵蓋部隊將官、佐官、技師、僱員等各類成員。」楊彥君說,在此之前,囿於資料不足,大量731部隊核心成員信息鮮為人知。

  「2015年11月,我們前往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查找資料時,偶然在索引目錄裡查閱到《名簿》的調卷目錄信息。因備註有『要審查』字樣且之前並無調閱記錄,可初步認定,我們拿到的是第一手史料。」楊彥君團隊成員、哈爾濱市社科院副研究員宮文婧介紹。

  「因資料原文涉及大量人名、地名和時間信息,文字為手寫日文舊體字,且部分人員信息重複,我們足足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整理工作。」宮文婧說,「最終確認《名簿》實有3497人的信息,基本釐清了731部隊的編成狀況、人員構成、人員來源、整體規模等重大基本史實問題。」

  「在國內學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對731部隊細菌戰和人體實驗問題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以中外館藏檔案、口述歷史、軍事法庭審判材料為核心的較為完備的史料體系。」楊彥君表示。

  2015年,陳列館與哈爾濱市社科院聯合推出60卷本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行實錄」叢書。金成民介紹,這套叢書資料收集工作歷時10年,編撰整理工作歷時兩年,收錄了大量珍貴文獻資料和學術研究成果,其中珍貴文獻檔案2萬餘頁,文字量近千萬,「深刻揭露了以731部隊為代表的侵華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和人體實驗的犯罪史實」。

  「今年還將推出14冊的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行史料文集,這些檔案和研究成果多數是首次公開的新證據、新發現。」金成民說。

(責編:王帝元、謝龍)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 砥礪前行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75年前的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對日作戰的勝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各地紛紛通過聆聽烈士的英雄事跡、抗戰歷史等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圖為8月27日,民眾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的晉元紀念廣場彈孔牆壁前參觀拍照留影。
  • 今天,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作者:孔浩 姚慧子來源:棗莊日報全媒體2020-09-03 17:34:409月3日上午9時,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同業內同行館同步開展紀念活動
  • 銘記歷史 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人民日報北京9月3日電 9月3日,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組織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湖北等23個省份和加拿大、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80餘家相關紀念館、博物館,以多種形式,聯動開展主題紀念活動。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京舉行——讓歷史告訴未來「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勝利成果之一,我們必須要對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給予高度的評價。」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於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李義虎在會上做出這番發言。建構兩岸共同歷史記憶臺灣同胞在長達50年的抗日曆程中,先後有數十萬人為國捐軀,以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民族史詩。
  • 各地舉行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本報北京9月3日電 9月3日,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組織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湖北等23個省份和加拿大、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80餘家相關紀念館、博物館,以多種形式,聯動開展主題紀念活動。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各地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今天全國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人們銘記歷史,砥礪奮進。重溫先輩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崢嶸歷史,今天,位於湖南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前,600多羽和平鴿飛向天空;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來自河北各界的幹部群眾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表達哀思;在浙江寧波,大家走進浙東抗戰老兵紀念園緬懷先烈,致敬抗戰精神。 浙江寧波市五鄉中學學生:我們也更應該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 湖北英山縣溫泉小學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英山縣溫泉小學結合學校實際,充分發揮校園陣地教育的宣教作用,廣泛開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系列活動。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第四中學: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臨西縣第四中學師生通過系列紀念活動,緬懷先烈豐功偉績、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抗戰偉大精神。通過專題課,開展主題教育班會,撰寫「告慰英烈書」等,帶領學生回顧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無數英勇軍民身先士卒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抗戰偉大勝利的歷史,讓學生銘記民族記憶不能忘,吾輩當自強,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該校負責同志表示「我們紀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遠不忘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民族精神,永遠不忘他們的遺志和追求!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連雲港75名中學生共同揮毫作畫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連雲港75名中學生共同揮毫作畫】今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海州區錦屏高級中學舉行「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主題繪畫活動,75名中學生共同揮毫作畫,悼念犧牲的同胞,銘記歷史,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民族精神,表達愛國情懷。
  • 我市各學校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銅陵臺、APP豚雲訊(記者 高虹)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珍惜當下、砥礪奮進,我市各學校開展了各項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上午10點,十二中濱江校區組織全校思政課教師、初二年級學生和班主任近200人集中收看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師生們跟隨著儀式集體唱國歌、默哀。難忘的歷史再次激發了師生們的愛國情懷。
  • 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各省市多形式開展活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中國為此舉辦了高規格、隆重的活動。當天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出席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的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引發國際媒體廣泛關注。
  • 南陽開展系列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我市各地開展多種活動,銘記歷史,緬懷英烈。9月3日上午,鎮平縣各中小學校通過開展升國旗、召開主題班會、觀看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電視直播等形式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 鎮平開展系列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9月3日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鎮平縣開展系列活動紀念這一神聖而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 在鎮平縣涅陽二初中,通過開展升國旗、召開主題班會、觀看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電視直播等形式,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9月2日,在廣安區北辰小學6年級1班,該班教師正在給學生講述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引導學生以史為鑑面向未來。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9月2日,廣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廣安區北辰小學聯合開展了「以史為鑑 面向未來」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請來抗戰英雄講述抗戰故事專題講座、各班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國防意識,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 東嶽觀鎮中學組織觀看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活動盛況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日上午,慈利縣東嶽觀鎮中學組織全校師生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活動盛況,旨在教育全體師生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激發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
  • 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 聽他們講述崢嶸歲月
    三湘都市報9月7日訊(通訊員 謝瑩蘋 任俊樺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歷史不能忘卻,正義不容挑戰。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要向這些偉大的英雄先烈致敬,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一天值得我們永遠銘記。」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校發動機維修1906班退役軍人陳思遠在主題班會上的陳詞飽含深情。
  •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舉辦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棗莊在線:9月3日上午9時,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同業內同行館同步開展紀念活動,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75周年抗戰家書展的基本情況。
  • 淮安品藝軒書畫學校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為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了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表達對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對廣大少兒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8月19日下午,淮安市品藝軒書畫學校(校外輔導站)與朝陽社區關工委一起,在師生中開展了一場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猜謎語比賽活動。
  •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銘記抗戰精神意義—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有感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銘記抗戰精神的意義—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有感這也正是我們銘記抗戰精神的意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讓我們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銘記抗戰精神。01維護和平與正義維護和平與正義,一直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與最高責任。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嶽池縣各校開展紀念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緬懷抗戰先烈的光輝事跡,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嶽池縣各校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更好地引導廣大學子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