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高檢新一批正當防衛案例有感,司機遇到囂張碰瓷的能不能撞?

2021-01-10 道長半緣君

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其中崑山於海明反殺醉駕劉某一案也入選其中。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表示,允許防衛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損害,甚至可以致傷、致死。

最近,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遇到電動車肆意橫穿馬路的事件有很多,雖說減速慢行,注意禮讓是每個駕駛員的必修課,但總還會遇到囂張跋扈的行人,故意挑釁找茬的路人。

如:載人電動車闖紅燈,主幹道正常行駛的轎車緊急剎車,因險些撞到電動車,電動車車主下車怒砸轎車前擋風。有很多網友抱不平,想假裝害怕一腳油門撞倒電動車車主。

又諸如:騎電動車在過路口時遇上了一輛著急的小轎車,你不走我不走,你要走我也走,就擋在你面前和你槓,電動車主料定了你不敢撞他,氣的轎車車主想罵人。

對方已經侵犯了你的權利,那駕駛員到底能不能撞呢。這其中有一個判斷你能不能撞的界限標準,即如何認定你的行為是正當防衛。

根據刑法第20條的規定,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採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損害的制止行為。

正當防衛分為特殊防衛和一般防衛,特殊防衛是面對暴力犯罪,危機人身安全時的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可以致傷,致死。

而駕駛員面對囂張跋扈,碰瓷耍賴路人的狀況一般都是一般防衛,存在防衛過當問題,若防衛措施的強度與侵害的程度相差懸殊,則成立防衛過當,負刑事責任。

所以在一般防衛中,要注意防衛措施的強度應當具有必要性。

即在面對這些無賴時,沒有人身安全,沒有嚴重影響交通,沒有危害公共利益,沒有巨大財產損失情況下,只能自保,報警,不能採取傷人舉動,哪怕是過失傷人也不行。

身為一個好公民,必須向善,懂法,自治。面對侵害,要第一時間報警,勇於採取防衛措施,但不能鬥氣,失去理智,更不能蓄意傷人。

所以司機面對無賴的情況,如果實在忍無可忍,還是建議打開雙閃,做好警示措施,然後馬上報警。如果撞人,這交通事故就大了,但你可以下車攔住無賴行人,注意減少肢體衝突,儘量還是讓交警來協調,懲治他們為好。

相關焦點

  • 什麼叫正當防衛?最高檢剛剛發布了這些案例
    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19日印發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社會普遍關注的於海明正當防衛案入選其中。最高檢下發的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分別是陳某正當防衛案、朱鳳山故意傷害(防衛過當)案、於海明正當防衛案、侯雨秋正當防衛案。
  • 【以案釋法】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供有效指引。
  • 要聞 | 最高檢發布六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分別是甘肅省涇川縣王某民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江西省宜春市高某波正當防衛不起訴案、湖北省京山市餘某正當防衛不起訴案、安徽省樅陽縣周某某正當防衛不起訴案、湖南省寧鄉市文某豐正當防衛不起訴案。
  • 最高檢發布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
    最高檢發布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19日印發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社會普遍關注的於海明正當防衛案入選其中。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最高人民檢察院27日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再次表明檢察機關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2020-11-29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典型案例中,江西省宜春市高某波正當防衛不起訴案是關於對暴力傳銷的防衛。苗生明:支持遭受傳銷組織不法侵害,特別是暴力傷害的公民進行自救自衛,增強人民群眾勇於反抗的信心和決心。
  • 中國發布丨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中國網12月1日訊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供有效指引。
  • 最高檢明確正當防衛界限!2種情況下你就是正當防衛
    如果你遇到了有人行兇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應符合>> 防衛過當: 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
  • 從近期公布的案例看正當防衛
    同日,最高檢的微信公眾號發表了題為《「淶源反殺案」細節首次公布 激活沉睡的正當防衛條款》的文章,最高檢的發聲,以及近期持續被披露的案件,使關於正當防衛的討論進一步深入。01正義不能向不正義低頭最高檢工作報告中提及的三個案例分別提出了三個問題:江蘇崑山於海明案:當自己遭到壞人侵害時,能不能勇敢自衛?福州趙宇案:路見不平,能不能拔刀相助?
  • 「崑山反殺案」成指導性案例!正當防衛的法律適用最高檢有話說
    法制日報記者 董凡超今年8月,輿論風頭浪尖上的江蘇崑山「反殺案」,即於海明正當防衛案,將「正當防衛」一詞置於公眾視野的焦點。雖然,最終偵查機關認定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但關於正當防衛的法律適用問題,仍然在法律實務界持續研究討論。
  • ...檢察院:正當防衛!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正義網訊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非法傳銷往往伴隨著對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嚴重侵害,容易滋生黑惡勢力違法犯罪,防衛人往往力量對比明顯失衡,面對不法侵害如不採取防衛行為將可能遭受嚴重侵害。對於伴隨嚴重暴力的傳銷犯罪,一方面要依法嚴厲打擊以震懾犯罪,遏制傳銷犯罪的蔓延;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案例和普法宣傳,支持遭受傳銷組織不法侵害特別是暴力傷害的公民進行自救自衛。
  •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之二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 最高檢最新發布:面對非法強拆被拆遷人有權實施正當防衛
    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其中的「案例二: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詳見文後連結)系一起被拆遷村民阻止非法暴力強拆過程中致強拆人員兩人重傷的案件。最終,耿某華持農用分苗刀亂揮亂捅的行為被認定為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那麼,通過這起典型案例的發布最高檢針對拆遷中的正當防衛行為強調了怎樣的判定原則和限度呢?
  • 路見不平敢出手,最高法的正當防衛新規,做你堅強的後盾
    被人打了不敢還手,怕被警察認定為互毆;看見別人犯罪,正義感爆棚,卻不敢拔刀相助,害怕事後被追責;別人跑到你的家裡,你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能不能進行正當防衛;賣家強賣錢買,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你卻不知道此時出手到底對不對;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擺在你的面前,正當防衛,仿佛只是口頭上和書面上的保命技巧。
  • 何為正當防衛?如何正當防衛?請看權威解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報告中還有一段文字,也讓大家印象深刻——「針對校園暴力發布案例,明確成年人遇到未成年人欺凌弱小,制止無效,可以對正在施暴者進行正當防衛,不應視而不見、路過不管。」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法公布7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法公布7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今天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最高檢等三部門發布正當防衛適用意見。發布會上,還公布了七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趙宇正當防衛案」,七起案件如下(最高人民法院;LX)
  •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供有效指引。
  • 最高檢:強拆中這種抵抗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捕不訴
    前言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其中一例為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最高檢:公民住宅權不可侵犯「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法律對私產、私宅的保護,即使是國王也不得隨意侵犯。
  •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非法傳銷往往伴隨著對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嚴重侵害,容易滋生黑惡勢力違法犯罪,防衛人往往力量對比明顯失衡,面對不法侵害如不採取防衛行為將可能遭受嚴重侵害。對於伴隨嚴重暴力的傳銷犯罪,一方面要依法嚴厲打擊以震懾犯罪,遏制傳銷犯罪的蔓延;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案例和普法宣傳,支持遭受傳銷組織不法侵害特別是暴力傷害的公民進行自救自衛。
  • 正當防衛的防衛界限和「度」該如何把握?最高檢權威解讀
    新京報快訊(記者 何強)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了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是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就此次下發指導性案例的背景、主要內容和意義作了介紹。孫謙表示,總的看,立法設計正當防衛的初衷在司法實踐中並未得到充分實現。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就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民之所欲,法之所從」,明確正當防衛的界限標準,回應群眾關切,是當前司法機關一項突出和緊迫的任務。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最高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的背景是什麼?主要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