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提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選擇不生?

2020-11-14 小小黑1

最近,專家建議開放三胎政策的事火了。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社會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衛生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並且經過了長期的抗戰,沒能控制好人口的增長,導致人口增長迅速。70年代開展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80年代,除少數民族外,其餘實行一對夫妻只能生育一胎的計劃生育政策。


十幾年過去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嚴重,勞動力明顯缺乏,改善工作者與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人的比例,即供養關係問題。 並且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增長過快,而是人口紅利消失、臨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失調等問題。 2016年又提出了「二胎政策」。 而且還出臺了生育二胎的相關獎勵政策。

但是人口也沒有得到增長,反而下降。而最近又有專家提出「三胎政策」。網友們紛紛表示生活壓力大,也有網友為我國的勞動力擔憂。


那麼生育多孩有什麼好處呢?

1.調節男女不平衡的平衡。

2.有助於緩解人口老齡化,並且有助於減少國家財政負擔和社會風險。

3.預防兒女發生以為。在我國,傳宗接代每個家庭都很重視,而現如今的社會環境汙染嚴重、各種意意外發生以及自然災害等情況去世的孩子數不勝數,所以以防萬一,二胎或者三胎也是有作用的。

4.提高我國的勞動力。我國近幾年的勞動力明顯缺乏,為了長久之計的經濟發展,提高人口量有助於解決勞動問題。同時也減輕了撫養負擔。

但是又為什麼有很多人不願意生呢?

1.生育成本太高,負擔不起。


要知道,不僅僅是生,還要養。懷孕時期各種檢查費用和營養費用;學齡前時期,尿不溼,奶粉,衣服,以及後續的各種檢查;上學時期,各種學雜費培訓班費等等。你以為大學畢業就好了?有的確實是,但是不是全部。我國現在還有大部分人的工資只有五六千,好一點的一萬左右。那麼你想要,娶一個老婆需要大概10~20萬的彩禮,加上房子車子,需要多少?要是一個人自己承擔這麼多,何年馬月才能娶到?所以這就需要父母在物質方面的幫助,如果一男一女還好,那兩個都是男的這得需要多少費用?想想這生力壓力得多大。

2.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

隨著人們的教育程度得到提高,防老的觀念也隨之改變,以及很多人想要自由不婚等導致了很多人不結婚或者不要孩子。


3.有生育恐懼。這種擔心來自女人。

懷孕太辛苦,育兒太麻煩。喪偶式育兒太心酸。因為育兒而耽誤事業不划算。沒有收入就失去生活主動權更是痛苦。有人說,如果把疼痛分為十級,那麼生孩子絕對是第十級。還有人描述說,生孩子那會兒痛得恨不得立馬就死去。

不管怎麼說母親都是偉大的。

順應國家發展是好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從實際出發,慎重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生與不生,是每個人的選擇,國家也沒有強制說要生。無畏的爭論沒有任何意義。畢竟現如今的社會已經不是以前的社會。

相關焦點

  • 二孩政策與中國經濟
    問題在於,在生育一孩時都沒有進行生育選擇的家庭,為什麼在生育二孩和三孩的的時候進行了生育選擇?為什麼二孩以及多孩出生性別比會逐漸偏高?這不只是中國獨有的情況,也是全世界共同的特徵。主要原因是生育成本的逐漸增加。
  • 二孩政策,「生與不生」難抉擇,看看這位寶媽怎麼說
    自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很多家庭在"生與不生"的問題上舉棋不定,始終無法做出抉擇。 有的頭胎是個兒子,花裙子、小辮子的夢想在召喚,就想再生個女兒; 有的頭胎是女兒,小棉襖已經擁有了,但是貪心不足還想要再來個"男子漢"養大。
  • 想生二孩,哪那麼容易
    ,2016年,2017年新出生人口稍有增加,但從2018年開始又出現了急劇下滑,迅速回落到政策出臺前以下的水平,也就是說,全面二孩政策並沒有改變我國新出生人口逐年減少的趨勢。,為什麼適齡人口就不想生了呢?
  • 最近生二孩的媽媽比初產婦還多
    在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二樓,市區的章女士正在等待自己第二個孩子的降生。章女士今年28周歲,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3周歲。她說,丈夫是獨生子,從小覺得沒有兄弟姐妹挺孤單,去年「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後,就跟她商量再生個孩子,公婆也說趁他們還有力氣帶趕緊生,她就決定再要個孩子。
  •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經濟學思考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這意味著實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結束,再也不受「雙獨二孩」 或「單獨二孩」政策的限制。文章從經濟學的視點出發,分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原理和意義,探討全面放開「二孩」應注意的問題,並對「二孩」政策給予相應建議。
  • 二孩不夠,還得生三胎?「催生」無果後,專家又提出新建議
    相信許多年輕人也會經常聽到父母的嘮叨,比如說讓早日結婚、早日生孩,或者說「你看某某家都生了兩個孩子了……」。可是現在許多年輕人覺得太累,一方面結婚買房有壓力,另一方面買了房子後還房貸還有壓力,如果生了孩子還擔心負擔不起,甚至許多年輕人的想法是等收入穩定了再考慮生孩子。
  • 多地相繼出臺"催生"二孩政策:發分娩、奶粉等補貼
    遼寧省政府近日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的政策,讓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各地「催生」二孩的福利政策廣受關注。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二孩出生增長顯著。然而,二孩政策還未得到育齡人群的普遍響應,一些家庭生育二孩的意願不強烈,並非不願意生,而是「不敢生」和「生不起」,在「想生」與「敢生」之間面臨著諸多躊躇。面對上述現實,自2017年以來,在各地普遍延長產假的配套政策基地上,全國多個地方還相繼出臺「催生」二孩的獎勵政策,遼寧省提出的完善全面兩孩配套政策只是近期的一個案例。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專家稱「二孩課」成學前教育新趨勢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孩子們躍躍欲試,報名參加「二孩辯論賽」,有的還嚷嚷要站在反方說話。活動引來不少媽媽專程請假觀摩,生或不生,難做決定。楚楚媽推著嬰兒車,帶著1歲的寶寶到園看老大的表現,「我很想聽聽他自個兒的意見。」  辯論賽一開始,反方先辯。「我不支持生弟弟妹妹,因為他(她)很煩,老把我東西搶走!」一個中班小朋友理直氣壯,逗得老師們笑得前俯後仰。
  • 二孩還在猶豫生不生,「三孩政策」又來了?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人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已經不那麼積極了。二胎之後連著"三胎"?隨著出生人口的下降,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開始凸顯。於是,就在大家二孩還在猶豫生不生的時候,有專家提出建議:北京在"十四五"期間開放儘快"三胎"政策。
  • 70後彷徨二孩:能生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而今,全面二孩的放開,70後成了受影響最大的一群人,也讓這個生育能力漸弱的群體陷入了集體彷徨——想生卻生不了的尷尬困擾著太多「奔五」的70後婦女和家庭,而無限逼近的生育極限也迫使他們與時間賽跑。  三個70後家庭的二孩之路  近日,「全面二孩」的消息傳出,標誌著獨生子女政策將在中國正式結束。
  • 「全面二孩」一年了,為何超半數家庭不想生二孩?
    北京市朝陽區全職媽媽陸女士是獨生女,按政策幾年前就可以生二孩,但是兒子今年都9歲了,她仍然不想要二孩。  陸女士的丈夫收入較高,父母住一個小區,身體也不錯,按理說再養育一個孩子的條件都具備。陸女士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生了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照顧好,給予好的教育,「這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 在保定生二孩 這些因素和成本你考慮過不?
    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生不生」一夜之間成了很多人的問候語。生二孩,這些因素和成本你考慮過不?    1975—1985的「年輕人」,成放開二孩的「受益者」。清苑區2590對「單獨夫婦」,只有近200對「要二孩」。
  • 一半以上育齡家庭拒絕生二孩!鄭州全面放開二孩5年,為啥遇「冷」?
    如果人生可以重做選擇,你還會選擇生二孩嗎?5年前,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長達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自此告終。5年後的今天,第一批二孩家庭現在過得怎麼樣?又是否如大家所想,社會上迎來了新一輪生育高峰呢?帶著這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在各級醫療機構、教育機構以及部分二孩家庭中進行了走訪。
  • 要為養娃減減負 讓全面二孩政策真正實現預期目標
    十年履職,名字始終與二孩緊密相連的他仍記得,2015年5月10日母親節,學校大門口門衛通知他,說這裡放了好多束鮮花,都是送給你的,還有一些明信片。當時他想,母親節怎麼會有人送我鮮花?看了明信片才明白,當時二孩還沒有放開,這些鮮花都是渴望生二孩的百姓寄來的,感謝他一直關注二孩問題,希望他繼續呼籲,不要放棄。
  • 二孩不夠,三孩被提上日程?「催生」無果後,專家提出新建議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後,2016年新生兒出生人口比2015年多了130萬。從2016年至今,多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催生」二孩政策。全國31個省份均延長了產假,普遍延長產假周期達到138天至158天,並有男方陪護假期,一般為15天至30天。
  • 二孩政策落地需多長時間 「搶生者」怎麼辦?
    在浙江,2014年實際出生1.6萬餘人,遠低於預期的8萬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友華認為,「單獨二孩是一個很好的實驗,證明了百姓的生育積極性不高。因此,即使實施全面二孩以後,人口的增長也絕不會失控。」人口專家、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也認為,放開「二孩」不會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數量的劇烈反彈,是因為社會轉型對生育起較大制約影響。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滿五年了,二孩家庭過得怎麼樣?
    2021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已滿五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家庭進入「二孩時代」,他們的生活苦樂參半,養育心態也在悄然變化。相比起生二孩來說,他們發現養二孩更需要勇氣,而老人的幫助成為他們最大的底氣。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五年: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
    二孩時代·五年(下)|生育率不升反降,人們為何不願生孩子  【編者按】  2016年的元旦,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持續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逐步淡出。這份符合國情民意的「政策大禮」被寄予厚望: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齡化加深、人口結構性問題能得到改善,期盼二孩的家庭也終於得以圓夢。  時隔五年,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2020年末,澎湃新聞採訪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二孩家庭成員,曾經篤定卻又放棄二孩的人們,以及長期研究人口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多名學者。
  • 「二孩」政策執行一年 赴美產子人數仍然暴增
    2016年1月1日,中國正式步入「全面二孩」時代。如今,「全面二孩」政策已滿一年,許多機構預測,2017將迎來「二孩」的高峰期。不過調查顯示,逾半一胎家庭沒有意願再生「二寶;與此同時,中國赴美生子人數卻節節攀升。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五年: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了?
    2016年的元旦,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持續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逐步淡出。這份符合國情民意的「政策大禮」被寄予厚望: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齡化加深、人口結構性問題能得到改善,期盼二孩的家庭也終於得以圓夢。時隔五年,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