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149(模擬考作文推送):變與不變 殊途同歸

2020-12-14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濟寧市2020年5月模擬測試23題作文閱卷分析(兗州區)

01原題回放

【原題回放】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世界各地蔓延。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事情較之疫情之前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疫情改變了這個世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眼光、視野、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且這種改變還在不停地延續著。我們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始終沒有改變:中國人民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勇氣沒有變,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精神沒有變,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品質沒有變,推己及人、命運與共的美德沒有變……是的,有些東西可以變,也必須變;而有些東西不會變,也不能變。

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參加學校舉行的以「疫情下的變與不變」為主題的徵文比賽,表達你的觀察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02命題意圖

【命題意圖】

作文題目命制鎖定了2020年的最大實際情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世界各地蔓延」以及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線上學習」,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深遠、學生直接參與其中的重大事件,凸顯對時事熱點的觀察思考,體現對學生生活體驗的重點關注。這就對作文的寫作起到了限制作用。

針對新冠疫情,觀察思考它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題目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做出了引導,大致圈定了考生同學作文立意的基本立場和情感傾向,重點突出考查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立意選擇上的空間,但也大大降低了立意的難度。

03問題分析

【問題分析】

試題由材料、提示語和要求三部分組成。

①材料部分:

材料共五句話。

第一句交代了寫作的背景,「新冠肺炎疫情還在世界各地蔓延」,創設了寫作的實際情境。

第二三句交代疫情背景下的「變化」的一面:「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人們的眼光、視野、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而且還在繼續變化著。從「變」的角度看,這本質上是一種面對困難時人們主動地、積極地謀求發展的一種表現,眼光、視野、思想觀念的轉變,正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

第四句寫出生活中「始終沒有改變」的東西——民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勇氣,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精神,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品質,推己及人、命運與共的美德……,從「不變」的角度看,中華民族的這些優良傳統始終沒有改變,這是一代代人的傳承和發揚,中國今天的發展也正是在這種不變中屹立於世界之林。

第五句總結二三四句,「有些東西可以變,也必須變;而有些東西不會變,也不能變」。

綜合所給材料,寫作時,必須兼顧「疫情背景」,辯證地看待變和不變的內容,處理好二者關係。所謂「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眼光、視野、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所謂頑強、團結、奉獻、助人的精神品質,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 作為新冠疫情親身經歷者,結合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品味,結合各種媒體報導,能夠從中發現有價值、有內涵的「材料」,用具體鮮活的生活內容讓這些概念「活」起來。

②提示語:

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觀察與思考。

這句話直接地給學生寫作以提示,又進一步設置了具體情境, 寫作指令是寫一篇「參加學校舉行的以『疫情下的變與不變』為主題的徵文比賽」,作文的文體類型和格式沒有具體限制。題目只是要求參加徵文比賽,並未在文體上作具體規定,能夠讓考生發揮個人才智和寫作特長。

04評分細則

【評分細則】

評閱切入分44分。

一類卷53分以上,佔比20%,對不變之精神能從民族精神、個人品質、公眾美德幾個層面扣住材料中關鍵詞放在社會生活中闡釋讚美;能分析疫情下具體改變了什麼以及如何彰顯科技力量凝聚力自信力或思想觀念轉變等原因闡釋。變與不變二者之間關係闡釋清楚。結構清晰,語言簡潔有力。書寫整潔。

二類卷52—43分,佔比60%,只從表面看變與不變,缺內在思考,未深思變與不變帶給我們怎樣的生命體驗怎樣的民族情結怎樣的精神力量。結構較清晰,散句多缺氣勢。書寫較工整。

三類卷43分以下,佔比20%脫離材料及任務,結構不清,語言鬆散,書寫潦草。(僅供參考,可根據考情適當調整。)

05參考立意

【參考立意】

【存在問題】

1.用立意定檔次,儘量按照所給比例打分,不過分要保險分;要拉開差距,同類中要敢於打高分,特別是二類卷。

2.全篇圍繞「疫情」「變化」「不變」來寫,但是格局太小,談到疫情背景、變和不變三個要素,變和不變只是羅列現象,它們之間沒有必然聯繫,給起評分。

3.只寫題目給2分,沒有標題扣2分。

4.錯別字1字1分,不累計,上限3分。

5.字數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600-400字,35分左右;400-200字的,25分左右;200字以下的,15分以下。

6.抄襲:全篇抄,10分以下;抄襲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無關內容,在五類文中酌情賦分。

7.標點符號錯誤多,酌情扣分。

8.對於立意準確、思路清晰、語言有特色的文章要敢於打高分。

9.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擴展,不得高於40分。

優點:

1.大部分學生能夠兼顧材料和任務要求,圍繞「疫情」「變化」「不變」三個要素,並且在變化裡挖掘不變的東西,將變與不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給53以上。

如:疫情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從線下見面轉移到了線上溝通。究其原因,還是人們情感溝通的需求沒有改變。

2.部分學生內容能夠扣住中心,提綱挈領,層次清晰。談到上述三個要素,同時談到了變的必須性和不變的必然性。

3.部分學生語言精煉,善用古詩文,讓人眼前一亮。

不足:

1.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體現明確的思路,雖出現了 「疫情」「變化」「不變」等關鍵詞,但段落之間缺乏聯繫,層次混亂。

2.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文中有「變」和「不變」,但未能明二者辯證關係;或者脫離疫情背景,空談「變」和「不變」。

3. 一部分學生只談到了疫情背景+變或疫情背景+不變的,也就是三個要素談到兩個,或者三要素只談其一。

4.少數學生只是材料的擴寫,極個別的同學完全脫離材料。

5. 部分學生卷面混亂,書寫極差,語言雜亂。

06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

1.注重對學生寫作思路及思辨性的訓練,以求論證分析材料全面深刻,層次清晰。

2.引導學生重視材料的分析,注重整體理解、綜合分析。

3.注重分析與優秀範文的差距,尋找45分到48分,48分到52分之間的提分技巧。

4.加強對標題和開頭的針對性訓練,力求找到突破口。

5.在立意準確的基礎上做到新、深。

6.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特別是對事例的分析要到位,要深刻,與觀點相吻合;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避免空喊口號。

7.端正學生態度,認真對待寫作訓練。

8.繼續加強學生卷面規範,書寫訓練。

07參考例文

【參考例文】

變與不變 殊途同歸

鄒城一中 某生

我們都變了,我們面戴口罩,保持距離,開口閉口都是「防疫」「消毒」。我們又都沒變,共克時艱的精神古今一體,家國天下的團結信念始終如一。變與不變,都是向著同一個信念,為著同一個目標:打敗新冠,護我河清海晏,家國平安。二者,殊途而同歸。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有些東西可以變,也必須變,舉國上下都為之做出犧牲。

2020年春節前,除夕夜,數萬醫療大軍星夜馳援武漢。無數醫療工作者改變了原來陪伴家人過節守歲的習慣,奔赴到抗疫一線。他們知道,為了祖國,這點必須變。14億人,居家隔離,飛必需不得外出,這場人類史上規模最長最嚴的隔離,前後時長將近兩個月。所有人的生活習慣:晨練、夜跑、聚會、遛狗……都被改變。但我們心甘情願,我們知道,為了護佑生命,為了家國,這也必須得變。甚至在全球範圍內,人們開始嘗試網上學習,網上辦公,自己做飯……每個人都在變。開學歸來,身邊的同學雖不能像從前那般親密無間,但對老師,對校內為同學們服務的人員,理解增加了許多——這也讓我們一下子成長起來。

中國很幸運,她總是被中國人中最勇敢的一些人保護得很好。中國人恆久的勇氣、精神,在基辛格筆下,在本次疫情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只因中流多砥柱,故能千古振英聲。良知、感動、理性、正直,這樣的品質從未改變。正是這些材料和元素,構建了一個個「裡厄」,不論是掛帥出徵,挺身逆行的鐘南山院士,直言發聲的李蘭娟院士,抑或是護士、職員、記者這些默默無聞的人物,他們都是結實的生命力量,以情義豐滿的血肉之軀,構築了武漢的精神城牆。

這是中國的不變。上至孔、孟,中述顏真卿、海瑞,下至陳天華、孫文,家國一體,榮辱與共的精神不變;從「兼濟天下」到「粉身碎骨渾不怕」,再到「兩彈一星」精神、女排精神,擔當奉獻的品質不變。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中國人是不畏艱險、勇克時艱的龍的子孫。這事實,千年不變。

變體現的是一種力量和智慧,不變體現的是一種心性和信念。變與不變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相輔相成。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精神。變與不變,雙管齊下,既靈活變通,又執著堅守,方能正確回應疫情之下「覓渡覓渡覓何處」的嗟問,護我家國平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冬日裡,不做逐波逐流者,不做無謂堅守者。如此,方能在春回大地時嘆一句:明媚春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來源:濟寧市2020年5月模擬測試23題作文閱卷分析 兗州區)

相關焦點

  • 40年,我們寫過的作文——高考作文記錄高考之變
    原標題:高考作文記錄高考之變   1977   恢復高考制度後首次高考   作文:《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考生:張秀梅   當時身份:北京手扶拖拉機廠翻砂工   高考前,我在大北窯附近的北京手扶拖拉機廠鑄工車間當翻砂工
  • 高考作文輔導136(模擬考作文推送):科學道德素養與戰勝災難
    02命題說明命題說明:本題來自2020年鹹陽市高考模擬檢測二解題本題是指令多元化的任務驅動型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引導青年學生關注社會現實,關注個人發展,培養擔當意識。本題目語料貼近現實,體現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寫作理念。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 今年高考作文如何考,你準備寫些什麼?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今年高考作文如何考,你準備寫些什麼?今年的高考,我覺得高考作文十有八九與疫情防控有關。按說,非它莫屬了。高考考試,本身考的就是社會,社會上什麼最熱,就是什麼就是最熱的話題了,今年的疫情防控不但影響了經濟,而且也影響到了高考,原本學生們要好好在春節期間要複習考試,結果疫情影響了他們後,就在家複習上課。而且也影響到了的是高考的時間,原本要6月7日的考試,卻推遲到了7月7日,這本身就是一場疫情防控的考試。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爆:開辦作文指導講座,出高考作文輔導書
    早前,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一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篇作文通篇都是晦澀的詞語,文中引用大量國外名家論述,以及晦澀生僻的詞語,一公布就立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直呼看不懂,高考閱卷組長陳建新也做了點評:這作文文字的老道與晦澀同在,思維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作文輔導124(模擬考作文推送):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
    5月7日2020深一模作文分析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一、解讀材料和任務:作文命題,以高考立德樹人的考試目標為指針,緊扣社會熱點和焦點,從目前中國的體育現狀特別是青年體育現狀出發,意在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表達對現實和自我的思考。
  • 法國「高考作文」高冷路數經年不變:考對哲學命題的思辨能力
    法國「高考作文」高冷路數經年不變:考對哲學命題的思辨能力 張曼 姜楠/新華網 2017-06-08 19:06
  • 高考作文輔導137(模擬考作文推送):承時代風談,迎旭日東升
    02審題審題評析(鹿邑一高 張月)審題評析此題驅動型任務的單則材料作文形式03優秀作文01優秀考場作文02優秀考場作文櫛風沐雨,與時偕行七十年來櫛風沐雨,七十年來披荊斬棘,七十年來砥礪前行這一切都在變化,但始終不變的那顆「中國精神」與時偕行的赤子之心。中國精神紅的讓人鬥志昂揚。
  • 模擬考「押中」高考英語作文題 學生「表白」英語老師
    昨日下午,晉江首峰中學考生走出考場時,再也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一個個或發朋友圈,或打電話「表白」英語老師——在剛剛結束的英語學科考試中,他們驚喜地發現,書面表達題目和學校最後一次英語模擬考的書面表達題目幾乎一模一樣。  「假如你是李華,暑假在倫敦學習,得知當地美術館要舉辦中國畫展覽。請寫一封信申請做志願者。」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陳建新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8月10日下午,湖北武漢市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告訴澎湃新聞,他8日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實名舉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陳建新既擔任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9日下午,我接到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收到我的舉報材料,已著手調查」。
  • 高考作文輔導147(模擬考作文推送):芳華正揚帆,奮楫新十年
    01原題呈現點評人:南寧二中 崔雲峰作文原題>閱讀以下材料,根據要求作文。02作文點評考生作文點評二、情境創設,書寫真心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強調要在核心價值引領下,以關鍵能力為抓手,依託必備知識和具體情境,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的發展水平。明確了要基於學科真實情境的命題框架,即「無情境不成題」。本篇作文在寫作要求裡為考生創設了一個「20屆成人儀式」的現實情境。
  • 高考滿分作文與往年滿分例文相近?輔導書還是閱卷組長寫的
    近日,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一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8月9日,浙江省教考院回應,確實有人實名舉報閱卷組長陳建新,稱其一邊批閱高考作文,一邊編撰作文輔導書,教考院已經開始調查此事。陳建新已經擔任了21年高考作文閱卷組長,不僅編寫高考作文輔導書,還在考前開辦高考作文的指導講座。8月2日,某平臺發表了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文章引用了許多的名言和典故,陳建新點評該文章,文字老到和晦澀同在。同時還附上了閱卷老師的打分結果,第1位閱卷老師給作文打了39分,後2位閱卷老師都給作文打了55分,而審判組最後的評分為滿分。
  • 縱覽各國高考作文:澳大利亞英文作文甚至連考幾天
    中廣網北京6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7日)早上正式開戰,在剛剛結束的語文考試中,備受關注的作文題目終於揭曉。海南的作文題是同學間的人際關係;北京作文題目是,愛迪生回到21世紀,他對手機怎麼看;四川省的高考作文是,過一個平衡的生活……  這些天,有關「高考」的話題在微博上不斷升溫。
  • 高考作文輔導141(模擬考作文推送):湖北八校聯考第二次作文
    2020屆高三湖北八校聯考第二次考試(5月)作文導寫主題:青年偶像觀 原創導寫+寫作素材【原題回放】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題目評述】精彩指數:★★★★題型形式:新材料+情境化+任務驅動材料由疫情引出「新偶像」,並引導學生樹立「新偶像觀」;題目貼近校園生活實際,創設具體化情境,以任務為驅動,以疫情為教材,在「認識與思考」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作文
  • 高考英語作文輔導:英語寫作要「拽」感覺
    高考寫作的實質——變相的考察句型與詞彙的靈活應用   英語寫作不同於語文作文的寫作,如果說語文作文是一個自由發揮的舞蹈,那麼高考英語寫作就是帶著枷鎖在跳舞。我之所以這樣來形容,是因為高考英語寫作的內容都已經通過文字、表格、圖片這三種形式給定大家了,內容方面,不需要學生進行發揮,大家所需要發揮的就是給這個不變的內容不要老去穿毫無變化的校服(簡單句),而要去穿一些不一樣的衣服,讓它顯得不那麼單調,讓判卷老師能看到不同,而那些所謂的衣服也就是多變句型與詞彙。   2。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閱卷組長出版的「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由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8月10日下午,湖北武漢市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告訴澎湃新聞,他8日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實名舉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陳建新既擔任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9日下午,我接到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收到我的舉報材料,已著手調查」。
  • 高考作文輔導152(模擬考作文推送):點亮青春,領航未來
    【情境任務】作文設置的情境因素有三:一是「五·四」青年節這個含有歷史、文化、思想因素的時間背景,考生由此聯繫到愛國、奮鬥、擔當等與青年相關的話題;二是生活情境,學校組織「學子論壇」主題是「點亮青春,領航未來」,寫一篇發言稿,則規定了作文的「核心」內容、考生寫作身份。試題將情境設計與任務按排融為一體。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按照「不可重複、不能怪誕、穩中有變、變中有穩」的命題規律,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避免言之無物、大而無當。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影響局面下,在新課標修訂和新高考改革的鋪開局勢,疫情影響下的高考作文命題,前所未有的會「穩字當頭」。  2020年高考的命題範圍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去揣摩和準備:  (一)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 求精中學老師押中高考作文題
    高考前一周,求精中學語文老師蘭燕輔導作文題《行走》,與高考作文題《走與停》如出一轍 本報訊(記者黃曄)「蘭老師,今天考的作文題被你押中了,考完後我一定要請你吃飯。」昨日中午,求精中學高三(1)班的同學,滿面春風地走出考場,許多同學爭相對語文老師蘭燕說。
  • 湖南一線名師解析今年高考作文題:考作文就是考做人
    齊桓公管仲鮑叔,挑誰寫更易得高分 湖南一線名師解析今年高考作文題:考作文就是考做人,一次傳統文化的徹底回歸 根據材料,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寫一篇發言稿——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公布後,引起不少網友刷屏。有人覺得「出乎意料」,有人覺得「不好寫」,也有人覺得題目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考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幾位湖南名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題進行解析,請他們來談談要怎麼寫好這篇文章。
  • 高考作文|來自最新模擬卷的作文寫作指導(07-09)
    (來源:炎德 英才大聯考長郡中學2020屆高考模擬卷二)09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來源:2020年全國高考統考語文模擬試題)(註:相關分析和立意源於原題參考答案。)| 來自最新模擬卷的作文寫作指導(04-06)13.高考作文 | 來自最新模擬卷的作文寫作指導(01-03)12.高考作文 | 2020屆高三衛冕聯考(衡水聯考試卷三)語文「善良」主題作文快送11.高考作文 | 「脫貧攻堅與全面小康」(作文原題+解讀+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