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124(模擬考作文推送):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

2020-12-13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5月7日2020深一模作文分析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與之不相稱的是:中小學體育課,經常被佔用;

強度稍高的運動項目,被移出了校運會;中國青少年的體質連續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項指標下滑……

這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電視臺為此舉辦「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請嘉賓們各抒己見。應邀嘉賓有:朱女士(女排隊員),林先生(體育專欄記者),方女士(學生家長),

王老師(高中班主任),康同學(高三學生)。觀眾席上有學生、家長和其他感興趣的市民。

請你以其中一位嘉賓的身份,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貼合情境;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一、解讀材料和任務:

作文命題,以高考立德樹人的考試目標為指針,緊扣社會熱點和焦點,從目前中國的體育現狀特別是青年體育現狀出發,意在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表達對現實和自我的思考。

(一)解讀材料:

第一段列出兩種不相稱的現狀:一是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二是中小學體育課不被重視、學校學生運動項目簡單化、中國青少年的體質不斷下降。這裡有三句話,用分號隔開,第一句中小學體育課經常被佔用,指出中小學不重視體育課;第二句「強度高的運動項目被移除校運會」,學校學生的運動項目簡單化;第三句指出中國青少年的體質連續多年下降,強調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項指標下滑。三句話中既有並列又有遞進,體育課不被重視、運動項目簡單化是導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不斷下降的原因。最後是省略號,表明還有相類似的情況存在,只是不能一一列出來而已。考生可以略有補充。

這裡需要把「競技體育」這個概念和「全民體育」「學校體育」等等概念聯繫起來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含意。「競技體育」是指在全面發展身體,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人(個體或群體)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潛力的基礎上,以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運動活動過程。競技體育屬於體育活動的範疇,追求運動成績最大化,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體能力,不斷突破和創造優異成績,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在運動競賽中分出勝負。競技體育不同於「全民體育」和「學校體育」,具有激烈的競爭性、排他性、功利性、不確定性和娛樂性。我們要重點理解好「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的關係,寫作重點是「學校體育」。

第二段「這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這」主要是指前面的「與之不相稱」的現狀:中小學體育課不被重視、學校學生運動項目簡單化、中國青少年的體質不斷下降

(二)解讀任務:材料的第三段+提示語:電視臺為此舉辦「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請嘉賓們各抒己見。應邀嘉賓有:朱女士(女排隊員),林先生(體育專欄記者),方女士(學生家長),王老師(高中班主任),康同學(高三學生)。觀眾席上有學生、家長和其他感興趣的市民。這是對寫作情境和任務的創設,

提示語:請你以其中一位嘉賓的身份,寫一篇發言稿。

結合材料第三段和提示語,解讀以下任務:

1、內容:(1)主題限制:寫作主題方向是「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對這個主題語的理解,「體育強國」這個「體育」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競技體育」,還應該包括「全民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等等,是一個寬泛的體育範疇。「少年何以強」,就是青少年憑什麼強大起來的意思。按照題目的環境設置,這裡的「強」更強調的是身體的強壯,精神的剛健。既要寫「體育強國」的重要性,又要寫清「少年何以強」,兩者緊密關聯,就是要寫清在作為體育強國的背景,少年何以強

(2)內容限制:「為此」「這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結合材料」意味著必須要在材料的範圍內作文,因此結合體育強國背景,對材料中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進行分析與探究,並對「少年何以強」這個主題提出對應的建議或提出措施是寫作剛需。

2、對象:(1)寫作身份:以其中一位嘉賓的身份——①朱女士(女排隊員)②林先生(體育專欄記者)③方女士(學生家長)④王老師(高中班主任)⑤康同學(高三學生)。(2)讀者(交流對象):觀眾席上有學生、家長和其他感興趣的市民及在場的嘉賓。

3、交際情景:電視舉辦的「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

4、文體:發言稿

(三)解讀要求:注意新要求(傳統:三自四不)

要求: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貼合情境;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1.結合材料:要求考生必須結合材料展開寫作,不能脫離給出的材料,不能離開「中國體育現狀」去泛泛而談「少年何以強」。

2.貼合情境一個是這個活動的情境,這是一個公開性的活動,需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這是一個電視節目,時間安排是比較緊湊的,要注意發言的簡潔。另一個是話題情境,這是圍繞「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這個主題的論壇活動,發言就要圍繞這個主題進行,你的觀點,要指向「少年何以強」,要以解決這個問題為目標。

3.切合身份:要求考生寫作者的身份是對應的嘉賓身份,要注意身份特徵。發言的內容,要符合你選擇的嘉賓的身份特點。

①朱女士(女排隊員),她應該是競技體育的代表,是國家女排隊員,又是「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的最好代表。

②林女士(體育專欄記者),這是媒體代表,媒體代表更關心社會問題。

③王老師(高中班主任),這是學校教育者的代表。

④方女士(學生家長),這是學生家長代表。

⑤康同學(高三學生)。這是學生代表。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這一影響終身的考試,高三學生代表,有典型性。

⑥觀眾席人員的構成主要有學生、家長和其他感興趣的市民,這是交流對象

4.自擬標題:文章要求有標題。

二、評分標準:

分解任務:

1、內容:(符合材料+主題任務)結合材料中競技體育強國背景,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圍繞主題「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發言,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2、文體:發言稿,注意格式,同時要對話意識,要有現場感。

3、對象:①寫作身份是對應的嘉賓身份,要注意身份特徵。發言的內容,要符合你選擇的嘉賓的身份特點。②交流對象:觀眾席人員:學生、家長和其他感興趣的市民

4、情境:①電視臺組織「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的論壇活動——要圍繞主題發言;②競技體育強國和與之不相稱的學校體育現狀——社會背景

三、立意層次和打分細則。【參考2019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廣東)】

(一)最佳層次:四個寫作任務要全面落實,有重點地落實。「我是誰」的身份意思是否明確?選擇一個適合自己表達的身份非常關鍵。我們要看考生是否對這個選擇的發言者、寫作者的身份有足夠的理解。「我給誰寫作」,面向嘉賓,面向現場觀眾,也要面向電視觀眾,要能夠預想其他嘉賓大致的觀點做好應對的準備。「要達到怎麼樣的表達效果」,結合材料圍繞主題發言,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1、一等文(54分以上):四個任務完成好;思想好、表達好、思路好;

結合體育強國背景,結合材料,對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進行深入分析與探究,並對「少年何以強」這個主題提出對應的建議或提出措施,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切合身份,貼合情境,文體特徵明顯,材料典型,內容充實,語言流暢。

2、二等文 (48-53)

類型1:51分至53分:四個任務完成好,寫得較好,亮點可少些。

結合體育強國背景,結合材料,對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進行分析與探究,並對「少年何以強」這個主題提出對應的建議或提出措施,身份特徵比較突出, 有一定的情境意識,能落實各項任務,

類型2:48-50分:四個任務完成 ,但寫得一般。

結合材料中,對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進行分析與探究,並對「少年何以強」這個主題提出對應的建議或提出措施,身份特徵比較突出, 有一定的情境意識,能落實各項任務,

(二)基本層次(三等文,42分—47分):兩類四個任務都有所涉及,但完成不全,甚至顧此失彼基本符合題意。

①完成了任務1 ,能結合體育強國背景,結合材料,對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進行分析與探究,並對「少年何以強」這個主題提出對應的建議或提出措施,但其他任務沒落實好(忽略演講稿、現場感、身份特徵、情境意識,泛泛而談「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45-47分)

②完成了任務1,談「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但是不結合材料,任意拓展,甚至寫成話題作文(42-45分)

③涉及了任務1的一部分,只對對材料中與之不相稱的做法和現狀進行分析與探究,就事論事,有相應的建議,但忽略了主題「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42-45)

…………

(三)跑偏層次(四等文,36分—41分):沒有很好的完成任務1

(1)完全脫離材料

①拋開材料談體育的意義,以「體育」為話題作文;

②拋開材料談「青年強則國強」

.....

(2)不落實主題任務:

①只圍繞材料就事論事,完全不談主題「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大談中國體育的發展與成就或猛批「學校體育教育」現狀②圍繞材料寫寫「中國青少年的身體狀況」......

四)其他注意事項

(1)不能脫離材料的作文。不結合材料的均屬於跑偏題。得分上限為36分;根本不提原材料的在25分以下;結合具體材料而沒有做現實拓展內涵延伸的屬於偏題,得分上限42分。

(2)情景交際意識和身份特徵要特別突出,沒有體現這一點的,一概打入45分以下。比如:沒有對話感,沒有現場感,沒有展示身份特徵......

(3)沒有發言稿的格式一律45分以下;發言稿格式錯誤扣2分。

(4)五類文,35分以下

(1)完全拋開材料與驅動任務,不寫「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另立話題進行寫作(如寫「時代精神」「強國」)

(2)殘篇:

400字以上的,按標準打分,每50字扣1分。(若低於600字一般不會高於30分。)

200字到400字的,20分以內。

200字以下的,10分以內。

(3)只寫標題,1分。

(4)有標題,有個別語句。(1-2分)。

(5)白卷。(0分)

(6)抄襲的。(抄論述類文本和非連續文本的情況。)10分左右。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輔導140(模擬考作文推送):以運動之我,助體育強國
    作為一名高三學生,「青少年體育話題」的主體,我雖是在此抒發一己之見,也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聽見高三學生共同的心聲。少年何以強?(在)體育強國目標逐步推進的背景之下,至於問題的答案本是不言而喻(顯而易見)的,少年自強離不開體魄之強,青少年體育是鑄就少年強健體魄的重要一環。
  • 大考臨門⑨|2020年深圳市一模作文題+下水作文+評析
    (60分)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與之不相稱的是:中小學體育課,經常被佔用;強度稍高的運動項目,被移出了校運會;中國青少年的體質連續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項指標下滑……這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電視臺為此舉辦「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請嘉賓們各抒己見。
  • 高考作文輔導149(模擬考作文推送):變與不變 殊途同歸
    濟寧市2020年5月模擬測試23題作文閱卷分析(兗州區)01原題回放【原題回放這就對作文的寫作起到了限制作用。針對新冠疫情,觀察思考它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題目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做出了引導,大致圈定了考生同學作文立意的基本立場和情感傾向,重點突出考查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立意選擇上的空間,但也大大降低了立意的難度。
  • 高考作文輔導152(模擬考作文推送):點亮青春,領航未來
    【情境任務】作文設置的情境因素有三:一是「五·四」青年節這個含有歷史、文化、思想因素的時間背景,考生由此聯繫到愛國、奮鬥、擔當等與青年相關的話題;二是生活情境,學校組織「學子論壇」主題是「點亮青春,領航未來」,寫一篇發言稿,則規定了作文的「核心」內容、考生寫作身份。試題將情境設計與任務按排融為一體。
  • 高考作文輔導136(模擬考作文推送):科學道德素養與戰勝災難
    02命題說明命題說明:本題來自2020年鹹陽市高考模擬檢測二解題本題是指令多元化的任務驅動型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引導青年學生關注社會現實,關注個人發展,培養擔當意識。本題目語料貼近現實,體現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寫作理念。
  • 高考作文輔導268:2020高考大市名校預測作文筋骨句(速閱)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2020高考大市名校預測作文筋骨句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全國宏觀把握各地大市名校預測作文題,快速形成作文立意、構思,謹搜集部分省、市,預測作文筋骨句,供大家參考。7.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0屆高三月考作文題題目:用「雅俗與共」守護我們的民族語言分論點一:一曰:傳承應當雅俗共賞。分論點二:二曰:創造應當兩者並進。分論點三:三曰:運用應當雅俗有別。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爆:開辦作文指導講座,出高考作文輔導書
    早前,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一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篇作文通篇都是晦澀的詞語,文中引用大量國外名家論述,以及晦澀生僻的詞語,一公布就立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直呼看不懂,高考閱卷組長陳建新也做了點評:這作文文字的老道與晦澀同在,思維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作文輔導169(模考作文):躊躇滿志啟程,歸來仍是少年
    (來源:炎德英才大聯考聯考長郡中學2020屆高考模擬卷)22. 閱讀下面的漫畫與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7月26日,(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在全區公檢法系統競職筆試中,突破常規思維,聘請18名少先隊員擔當「監考官」,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學生「秉公執法」,當場抓住25名作弊考生。
  • 高考作文輔導114:野蠻其體魄,體育健康(時評、真題)
    高考作文預測丨野蠻其體魄,學校體育與全民健康(大報時評、真題範文)2019年高考全國一卷作文考「勞動」,「德智體美勞」,2020年考「體育」「美育」?「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有識之士對國人身體羸弱有切膚之痛,尤其是本該活力無限的青少年,梁啓超曾大聲疾呼:「少年強則國強。」青年毛澤東也曾在《新青年》雜誌上刊文,大聲疾呼「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新中國成立67年來,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國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
  • 「作文解析」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
    ① 「凡德道以修己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體育為本。」(蔡元培)②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毛澤東)③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羸弱」之人何以接力大任?2.體育強,則國強。3.為清華對學生遊泳不合格說「不」叫好!4.讓體育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5.培養人們的體育情懷。
  • 40年,我們寫過的作文——高考作文記錄高考之變
    我和其他住校生沒有回家,集中在學校複習,校長還給我們送來好吃的,安排老師專門輔導。   考前,同學們重新聚在一起,老師清點人數時還感慨了一句:「你們都回來了!」   當年高考,為了考生的健康,降低考生密度,考點由90個增加到200個左右,每個考場人數由30人調整至20人。我們都戴著口罩赴考。填報志願也從考前調整至出分後。
  • 高考作文輔導137(模擬考作文推送):承時代風談,迎旭日東升
    02審題審題評析(鹿邑一高 張月)審題評析此題驅動型任務的單則材料作文形式03優秀作文01優秀考場作文少年易學總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是大儒朱熹對青年人的告誠。人生二八如百並萌動,新發於硎,初升驕陽,應拼撼進取,砥礪前行。扶貧幹部黃文秀致力扶貧事業,用青春書寫奮鬥華章;港澳珠建設團隊潛心研究,奮手拼搏,實現自主突破,築就世界奇述;女排隊員,揮酒青春為國加冕,贏得世界注目。他們職業有別,但都以奮鬥為楫,激浪遠航,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模擬考「押中」高考英語作文題 學生「表白」英語老師
    昨日下午,晉江首峰中學考生走出考場時,再也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一個個或發朋友圈,或打電話「表白」英語老師——在剛剛結束的英語學科考試中,他們驚喜地發現,書面表達題目和學校最後一次英語模擬考的書面表達題目幾乎一模一樣。  「假如你是李華,暑假在倫敦學習,得知當地美術館要舉辦中國畫展覽。請寫一封信申請做志願者。」
  • 高考作文輔導141(模擬考作文推送):湖北八校聯考第二次作文
    2020屆高三湖北八校聯考第二次考試(5月)作文導寫主題:青年偶像觀 原創導寫+寫作素材【原題回放】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材料中有兩個地方值得關注:一是話題中心詞「新偶像」「新偶像觀」;一是職業,與之相應的內容有科學家、醫務工作者、基層工作者,「專業判斷」「職業操守」「職業成色」【提示語】提示語的位置多位於作文題目材料和要求之間。
  • 高考作文輔導147(模擬考作文推送):芳華正揚帆,奮楫新十年
    01原題呈現點評人:南寧二中 崔雲峰作文原題>閱讀以下材料,根據要求作文。02作文點評考生作文點評二、情境創設,書寫真心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強調要在核心價值引領下,以關鍵能力為抓手,依託必備知識和具體情境,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的發展水平。明確了要基於學科真實情境的命題框架,即「無情境不成題」。本篇作文在寫作要求裡為考生創設了一個「20屆成人儀式」的現實情境。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陳建新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8月10日下午,湖北武漢市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告訴澎湃新聞,他8日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實名舉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陳建新既擔任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9日下午,我接到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收到我的舉報材料,已著手調查」。
  • 高考作文輔導245:高考作文的臨場平衡術
    我曾經也這樣指導過學生,將數百個作文題目關鍵詞分類梳理,逐個排除,偶爾也會猜中,比如2018年江蘇高考作文題「語言」,就赫然出現在我高考前講座時給出的作文題目梳理表中。——但,這樣的猜題只適合於由一兩個關鍵詞組成的「後話題作文」。對於命題愈發複雜的情境型或關係型作文題,即便猜中了大致方向,也不會有幫助,有時,反而會有負作用。
  • 高考滿分作文與往年滿分例文相近?輔導書還是閱卷組長寫的
    近日,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一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8月9日,浙江省教考院回應,確實有人實名舉報閱卷組長陳建新,稱其一邊批閱高考作文,一邊編撰作文輔導書,教考院已經開始調查此事。陳建新已經擔任了21年高考作文閱卷組長,不僅編寫高考作文輔導書,還在考前開辦高考作文的指導講座。8月2日,某平臺發表了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文章引用了許多的名言和典故,陳建新點評該文章,文字老到和晦澀同在。同時還附上了閱卷老師的打分結果,第1位閱卷老師給作文打了39分,後2位閱卷老師都給作文打了55分,而審判組最後的評分為滿分。
  • 80後作家蔣方舟談今年高考感受:作文不好寫
    2008年高考剛落幕,網絡上就出現了《「80後」作家蔣方舟拿高考當遊戲》的新聞。其實每年高考結束後,蔣方舟都會被多家媒體競相邀請模擬寫當年的高考作文。今年6月7日,這個19歲的少女作家「真刀實槍」地上了高考戰場。昨日,蔣方舟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
  • 高考模考作文|讀中國精神,做強國少年
    其中既有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孫中山的《國事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繼續努力」)、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也有入選中學教材的林覺民《與妻書》、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