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140(模擬考作文推送):以運動之我,助體育強國

2020-12-13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原題】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與之不相稱的是:中小學體育課,經常被佔用;強度稍高的運動項目,被移出了校運會;中國青少年的體質連續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項指標下滑……

這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電視臺為此舉辦「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請嘉賓們各抒己見。應邀嘉賓有:朱女士(女排隊員),林先生(體育專欄記者),方女士(學生家長),王老師(高中班主任),康同學(高三學生)。觀眾席上有學生、家長和其他感興趣的市民。

請你以其中一位嘉賓的身份,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貼合情境;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作文標杆卷

1號文:

以強健之體魄 築強健之中國

各位嘉賓,臺下與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榮幸受邀參加此次論壇。作為一名高三學生,「青少年體育話題」的主體,我雖是在此抒發一己之見,也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聽見高三學生共同的心聲。

少年何以強?(在)體育強國目標逐步推進的背景之下,至於問題的答案本是不言而喻(顯而易見)的,少年自強離不開體魄之強,青少年體育是鑄就少年強健體魄的重要一環。我認為,體育不僅是對我們身體素質的鍛鍊,也是對我們精神品質的鍛鍊,不僅利於個人的全面發展,而且利於社會的長足進步。」欲有強健之國格,必先有強健之人格,強健之體魄」。青少年的體育不能缺席。正(這是)因為青少年體育不僅關乎個人發展,更是牽繫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然而,就我的親身感受而言,當下青少年體育開展情況並不樂觀,進入高三,書山學海的學業任務迫使運動時間「讓位靠邊」,體育課從頻頻被佔到最終取消,讓回憶中田徑場上風馳電掣的身影和成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失望,出於安全考慮,強度稍高的運動項目在校園中漸漸消失,天台球場上沒有了扣籃的矯健身姿,綠茵場上沒有了射門進球的歡呼,運動會上再也見不到長跑健兒浸滿汗水的笑容……更何況,疫情期間連續的網課加重了視力負擔,居家隔離的缺乏運動空間帶來了髀肉復生的尷尬,在青少年體質連續多年下降的趨勢之下,這樣的境況只會讓青少年體育的形勢日益嚴峻。

我能夠理解並共情(理解)家長、老師的擔憂與關切。我也明白學校面對高三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時的苦衷。但是,青少年體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體育強國建設的步調絕不能讓青少年落後(讓青少年失去鍛鍊體魄的時間)。因此,我仍然希望再次發出這一份呼籲暢言,為了青少年體魄之強、精神之強、人格之強,我們能做些什麼?作為學生,我們應當自覺運動,樂於鍛鍊,不讓電子產品,搶佔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讓學業壓力成為不願運動的藉口。對於家長老師與學校,請你們相信我們,支持我們,讓我們在動靜兼備、勞逸結合的調和之中更加高效地學習,而對於社會各界,青少年體育的現狀需要大家的共同關注、持續推進,為青少年強身健體提供更積極的支持和更良好的環境。

方才朱女士的發言讓我回想起與同學一同觀看女排比賽視頻時的時光。十連勝的消息傳來。我們為女排的光榮而歡呼,為女排的付出而感動,為國家競技體育的輝煌而心緒激動。我們也盼望著不久之後的將來,少年體育的步調跟上體育強國的步伐,我們可以同懷體育強國的夢想。同創體育強國的榮光。以強健體魄,共築我強健之中國。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評分等級:20+19+19=58

標題「以強健之體魄,築強健之中國」採用「1+1」的形式,表明了「少年強」和「強國」之間的關係。

文章開頭點明發言背景和發言者身份。第二段闡述了體育鍛鍊對於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的作用,並進一步論述了青少年的強健體魄和人格,與強健之國格、與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的關係,切合「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的主題。第三段結合親身感受分析了學生體育鍛鍊不如人意的現狀。第四段從學生、學校、家長、社會的角度提出了呼籲與倡議,希望重視和加強體育鍛鍊,為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五段聯繫朱女士的發言,再次強調「以強健之體魄,共築我強健之中國」的希望與決心。

文章結合材料和個人體會,重點分析了「少年何以強」,即如何解決問題,符合舉辦此次論壇的主題與目的。分析了「少年強」和「國強」之間的關係,使文章具備了一定的高度。本次作文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側重分析為什麼要加強體育鍛鍊,忽視舉辦論壇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文作者審題準確,抓住了命題意圖,重點突出,詳略得當。語言生動,有真情實感。書寫美觀。

文章如果能增加典型的論據,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有更具體一點的措施,則更佳。

2號文:

強健青春之體,澎湃少年之心

——「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嘉賓,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雜誌的體育專欄記者林先生。

聽完林女士的演講,相信大家和我一樣,為中國女排取得的輝煌即自豪,同時也充滿了對新一代少年健將的希翼(冀),但我在最近的採訪中卻發現孩子們的身體素質並不樂觀,許多學校也存在一些輕視體育鍛鍊的現象,(。)對此,我的觀點是:強健青春之體,澎湃少年之心。

近期,我採訪了一些中學的體育老師,他們反映有時考試、拖堂或講座常常佔用體育課的時間,孩子們的運動也不多(。因此,體育鍛鍊就)十分被動,家長與校方也總因過度擔心不讓學生們接觸強度稍高的運動項目。這些現象顯示體育鍛鍊的不受重視。教育部門一直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段,少年們也不應忘記強身健體。校方也應保障學生的額定運育時長,家長需多配合鼓勵學生運動。

青春之體強健,成長之路順暢。

(毛)主席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習與成長也需要一副強壯的體格,在座的同學們,有沒有在學校暈倒、嘔吐過的?這麼多呀。(!)對你們來說,生病不僅意味著身體不適,還意味著學業受影響。運動不僅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更能放鬆心情,,緩解壓力,比如晨跑,就能讓人精神充沛,思維敏捷。

少年之心澎湃,精神之力剛毅。

毋容置疑,運動能夠鍛鍊人的意志力,老實說,學生時代的我也不熱愛體育鍛鍊,但成人後,我發現運動有太多太多好處,我開始接觸馬拉松、高爾夫、網球,甚至成為了一名體育專欄的記者。我想告訴大家,運動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體質,更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馬拉松的堅持,籃球的團隊協作,撞球的耐心等等,都是我們在手足伸展,頭腦運轉中對心靈的塑造。

當然,培養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並不能一蹴而就(,更)需要多方的努力,例如校方開展更好(有)趣、參與度更好的運動項目;家長老師共同參加、謀劃;學生們自組小組,在彼此的陪伴中健身等。近期疫情中的網絡體育課就是非常棒的例子。

體育強國,少年以強健體魄強,以剛毅之心強,在此,希望所有的中國孩子,強健青春之體,澎湃少年之心!

我的演講到處結束,謝謝大家!

評分等級:18+19+19=56

本文的題目採用對稱式結構,有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形式上的美感;關鍵詞「強健」「少年」貼合論壇的主題,表明了寫作內容與體育、少年、健康有關,內容上與寫作的大方向保持一致。

文章主體分三個層次進行論述。首先從記者視角闡述了學校和家長在觀念和行為上對學生體育運動的輕視,並針對此現狀提出了改進建議:學校要保障運動時間,家長要配合和鼓勵學生運動。接著從學生的身體狀態並結合自身體驗,分析了體育運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勵學生參加各項運動,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精神面貌。最後向校方、家長、學生提出加強體育運動的建議,並升華主旨:體育強國,少年以強健體魄強,以剛毅之心強。

本文的寫作身份明確,符合記者的職業特徵。有較強的場景感和對話感,如開頭表明自己的發言是在朱女士的講話之後有感而發,講話時和學生有互動,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學生交流等。語言有對話的親切感,表達流暢,書寫美觀。

不足:一是對「何以強國」的論述不夠豐富,對「少年強」和「國強」之間的內在聯繫只點到為止,缺少深入分析;二是「青春之體強健,成長之路順暢」「少年之心澎湃,精神之心剛毅」,這兩句話單獨成段,顯得突兀,不如去掉,文章更流暢。

3號文:

年強體育 各方當助力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賓、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作為一名資深體育專欄記者,我非常榮幸能在此發言。 今天的主題是: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 為何有此疑問?眾所周知,中國早已擺脫「東亞病夫」之名,這與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毛主席多次批示青年要注重身體鍛鍊,小平同志時期更是提出「體育強國」的口號。但如今我們遺憾的看到,與政府的努力相背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注重體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人們體育素質也在持續下滑。 這是一個可怕的事情,須知體育強,國家(則)強。張伯苓先生作為北洋水師覆亡的見證者,餘生都在宣揚奧運精神和體育強國。他深切的認識到身體素質不如別人,可能帶來一個民族的墮落和災禍,而少年的體育素質更是重中之重,少年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和未來的希望。梁啓超先生作《少年中國說》指出:少年強,則國強。五四的星星之火,也正因青年人而點燃。這個問題不得不重視,少年必須強。 少年何以強,即憑著什麼強,我認為從原因入手,據我多年的經驗,應當號召各方助力。 親愛的教育者和市民朋友們,請收起你們的功利之心,為了孩子和國家長遠發展,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教誨一直流傳世間,卻鮮有人重視。文化固然重要,但身體是文化之支撐,若是本末倒置,沒有強健的體魄,恐難以支撐高強度的學習。沒有這些基石,想成就學術的高樓大廈,恐也不那麼容易吧? 親愛的家長們,請收起你們的溺愛,讓孩子無憂無慮的玩耍吧。我深知,一孩政策曾經推行多年,人們都將唯一的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容不得半點風雨侵擾。恰當的監管愛護是必須的,不能讓孩子涉險,但過度的溺愛會適得其反,溫室的花朵一旦離開庇護便受不住自然社會的風吹日曬而枯萎,而生長在室外只是防止重大危險的花兒卻不那麼嬌嫩,能堅持到最後。請讓孩子強身健體,體育固然有危險,但不鍛鍊並非長久之計,縱使護得一時,亦不一定能護一世,切記! 親愛的孩子們,請收起你們的電子設備在體育中獲得快樂吧,沉湎娛樂令人麻木,不僅失去上進之心,還會將你們身體拖垮,過度娛樂代價太大,不值得。請聽叔叔一言,體育中的快樂更真實、更美好,為了你們的身體健康和將來能有美好前途,叔叔希望你們增強體質,在力量、速度、耐力提升中收穫快樂。 少年強,國才強。少年體育強,國家民族才有偉大復興的希望,很高興看到政府」強基計劃「對青年體育的推動,也更希望看到更多主體關注並參與到體育強國上來,只有匯集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助推少年體育強,少年何以強體育,各方當助力。謝謝大家的聆聽!

評分等級:19+18+18=55

本文緊扣作文材料,能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正確地解讀材料,有效地分析「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這一核心問題。

本文中心突出,說理邏輯清晰。考生針對「少年何以強」這一中心問題展開論述,從多維度說理論證。文章主體部分首先以本次論壇的主題切入,引出作文材料中涉及的目前青少年體育存在的問題,讓後文的分析論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然後簡要闡明少年之身體素質對於國家的重要意義。緊接著從教育者、學生家長、學生本人三個層面重點分析了目前體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及解決辦法,呼籲各方「助力」讓少年強起來。最後再次強調少年強國才強,少年強各方當助力。文章較好的體現了考生的思維廣度,也有一定的思維深度。

本文能夠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任務指令。寫作者身份明確,「作為一名資深體育專欄記者」「據我多年的經驗」等很好的體現了寫作者的身份特點。主體部分以面對面交流的形式與教育者、家長、學生溝通,寫作對象感強,寫作情境真實。文章既能言及考生個人對材料的認識和思考,又能提出希望和具體可行的建議,內容豐富充實,語言簡潔流暢。

不足:「一名資深體育專欄記者」的身份特徵在關鍵內容中體現不夠,身份具有可替代性;「少年何以強」這一關鍵問題中「何以」的分析還不夠突出;個別語句表達不夠準確。

4號文:

以運動之我,助體育強國

——在「體育強國」主題論壇上的發言

敬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作為學生代表與諸位分享感想。

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回憶一番:北京奧運會上金牌榜榜首的輝煌,中國桌球隊在領獎臺上揚起三面五星紅旗;世界盃上女排姑娘們戰無不勝,無往不利,以全勝戰績捧回冠軍獎盃……我們的中國在競技體育的最高舞臺上已經有逐鹿爭鋒之力,是實打實的競技體育強國。

然而,倘若把眼光放寬放遠呢?當我們將關切的目光投向中國的未來,花朵們——我們青少年們,一則一則令人無奈的新聞佔據了我們的視線;比之昔日,中國青少年的體質持續下降,多項指標與十年、二十年前對比產生明顯下滑;學習的壓力與負擔,擠佔了體育課堂的時間,電子產品的應用讓孩子們少有欣喜於自然運動的機會,美食、飲料的豐富造就了更多的「小胖墩」,家長的呵護使高強度體育項目鍛鍊日益減少……作為高三學子,我也親身領會到,想要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擠出大塊時間進行純粹的鍛鍊,的確是很有難度的一件事。

即使我們面臨著這樣多的困難和外界條件的幹擾,體育仍然應該排除諸多困難而進行。「體育強國」是中國自建國以來七十年不改的國策,無論是五十年代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提升人民體魄的需要,還是二十一世紀推動「全民健身」,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麥田裡新冒芽的麥穗,是奔湧著的「後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唯有我們見過體體育強校,強社會,才能建設體育強國。

以我,一名高三學子而言,體育運動揮汗如雨,帶來的是純粹的快樂,解放的是肩上的重壓。就我及我的同學們的經歷而言,體育運動不必與高端的運動場館,精巧的運動器械緊密掛鈎,它可以是很簡單的——一隻鍵球的傳遞可以帶來歡聲笑語,一雙跑鞋和公園綠道的搭配便可以激發內心深處對運動的熱愛,一對桌球拍、一條跳繩、一個排球……推進體育運動阻礙雖多,但跑、跳、動本是孩子們的天性,只要加以引導,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我相信陽光下會有更多享受著的、躍動的步伐。

希望在成長過程中的青少年朋友們,都能領略到流下汗水的單純的快樂,擁有強壯而健康的體魄。希望我們的新一代能共同鑄就全民的體育強國!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評分等級:18+17+17=52

本文思路清晰,詳略得當。文章先寫「體育強國」,再寫「青少年體質下降」,最後寫「何以強」——為何要提高青少年體質和如何提高青少年體質。這是一個緊貼命題的思路,最容易構思成文,也最容易切合題意。

文章用一個文段略寫「體育強國」,明確了討論問題的背景,之後立刻進入「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寫作。這兩部分都是相對略寫的內容。「何以強」是本文詳寫的部分。考生把「體育強國」和「提高青少年體質」聯繫起來,談二者之間的關係,首先解決了「為何要提高青少年體質」的問題,然後解決「如何提高青少年體質」的問題。「為何要提高青少年體質」部分談「青少年與國家」的關係,體現了文章的高度,是文章的增分點。

本文以學生身份寫作,身份感清晰。「作為高三學生,我也親身領會到……」「以我,一名高三學生而言……」這些內容清晰地體現了行文的身份感。

文章具有一定的現場感。除格式語言之外,在行文中也有所體現。如「請大家跟我來回憶一番」「當我們將關切的目光投向中國的未來,花朵們」等等。

本文內容豐富,排比手法突出,語言有個性特點,有文採。如「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麥田裡新冒芽的麥穗,是奔湧著的『後浪』」。

不足:1.「如何提高青少年體質」強調的是個人的體育鍛鍊,偏離了題目中的「校園體育」。2.現場感不夠強。如原文第三段首句「倘若把目光放寬方遠些」,可以改為「倘若我們把目光放寬放遠些」。這樣就和上一段首句「請大家跟我來回憶一番」呼應,強化現場感。

5號文:

從體育強國到體育大國

各位觀眾:

大家好!很高興能與大家一同交流關於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相關問題,我是體育專欄的林記者。

近年來,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迅猛,一躍成為體育強國。但令人痛心的是,中國青少年的體育發展情況並不樂觀,體育課被佔用的情況屢有發生,中小學生的體質有所下降。我們都知道——「青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體育發展值得社會關注,從「體育強國」到全民積極參與的「體育大國」,我們依然任重道遠。

首先,我呼籲所有人都能轉變一下舊有的思想。

體育運動並非無意義的消遣,它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運動並非成績的敵人,而是與其相伴而行的摯友。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體育在青年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要想成為體育大國,絕非是少數人的拔尖而能完成的,它需要全民的參與,而這第一步要完成的便是思想的轉變。

其次,要切實促進青年人的體育發展,需要政府、學校與家長的協力配合。

長久以來,選擇人才唯成績,學校因此促使學生一心學習,家長成為「幫兇」的惡性循環一直上演著,學生的運動時間並不由自己掌控,被剝奪殆盡,這使得體質下降幾乎淪為必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若無家校政府配合之下的「體育之魂」,又何談青少年體育強國的心呢?這誠應引起政府、學校、家長的深思,打破惡性循環,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體育環境。

最後,我想對本次講話針對的主體——青年學生們說,希望你們負壓前行,熱愛體育,擔起建設「體育強國」「體育大國」的重擔。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這是偉大哲人尼採的吶喊,也是每個時代、每個人共同的吶喊。縱使你們身處在一個不那麼注重體育的環境中,也要努力去克服它。你們身上有著最珍貴的東西,那便是生力。也許就是抓緊課後的半個小時去跑跑步,利用體育課去打打球,「知其善而孜孜求之」,便是所謂生力。

這是我作為一名體育專欄記者的社會視角,我衷心希望能見到青少年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但正如上面開頭所說的,要想從體育強國邁向「體育大國」,我們依舊任重道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共同努力,從青年人、中小學生開始,打造一個運動、體育大國吧!

謝謝大家。

林先生

某月某

評分等級:18+17+17=52

本文做到「三合」: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貼合情境。

首先標題扣住「體育強國」題眼。開頭點明記者身份和發言主題。第二段指出競技強國和中國青少年體育現狀的衝突,引發「中國由體育強國到體育大國任重道遠」的思考。接著考生從三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是轉變舊有思想,體育運動很重要,需要全民參與運動;二是需要政府、學校、家長等協同合作;三是青少年要負壓前行,熱愛體育。最後以一個體育欄目記者身份再次強調青年運動的重要性,並提出希望。全文結合材料,中心突出,重心在寫如何做才能「少年強」,扣住少年和體育強國的關係,符合記者身份,代入感強,有情境意識。

不足:命題者強調的是「體育強國」,不要自己再生造一個「體育大國」的概念;要認識到現在我們已經是競技體育強國,但是不是體育強國;三種解決問題的角度可以再落實具體些,更有說服力;記者身份體現再明顯一些;結尾不需要落款和日期,格式扣1分。

6號文:

強健體魄助少年精神

——「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發言

親愛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是林先生,是一名體育專欄記者,私以為我的職業與經歷十分符合今日「體育強國」的主題,故我想在此結合我之所見淺談我的觀點,正如我今日發言的題目《強健體魄助少年精神》。

自去年以來,體育專欄熱點層出不窮,我有幸親見這些事件中的感人一瞬:2019年12月29日,中國女排在排球錦標賽中勇奪第11冠,成功奏響國歌。與此同時,我猶記起家中最下面的一沓報紙上印著郎平教練的十年前的宣言:「我們每一場比賽的目標都是升國旗。」2019年底,中國登山極限挑戰隊再攀高峰時期,17人聯手共創世界極限登山記錄。最忘不了還是中國女籃賽前的鼓勵吶喊:「當一個人站出來時是勇敢,當一群人站出來時是擔當,出現在賽場上就是最大的意義……」

於是,我將女排場上奮力救球中的家國情懷刻入心底,將山峰頂端的蒼白臉龐與汗水裡的攻堅克難鑄進腦海,將存在體溫的那個籃球珍藏在記憶的深處,寫上「團結合作,勇於擔當」。這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名為「體育」的有力載體上熠熠生輝,展現出驚心動魄的力量與難以想像的價值,我們人人都要學習其中的品質,更何況承載中國希望的各位少年?我想體育是助鑄少年精神的強大力量。

或許有人覺得這些離我太遠了,我不需要體育,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注重體育鍛鍊,在我國體育課更是不足為奇,體育項目因高強度被移除也是習以為常,可是你們大錯特錯。

中國早已成為體育大國,體育的發展與中國少年的進步有莫大的關係,疫情尚未大捷,其中著名的院士鍾南山在多年前的報導中曾評價體育給人的三大財富:培養團結合作能力,培養競爭精神,培養高效率。可見,拋開高攀的品質,強健體魄也對少年人成長有莫大的促進作用,有助於培養競爭力。而早在上世紀,毛澤東就表示,在擁有精明的頭腦前,必先野蠻其體魄,可見我們不能對體育稍有輕視,還更要加以看重,像搶佔體育課,移除本合理的運動項目更是萬萬不可取!

學生們,家長們,看到多年來連續下降的青少年體質指標,是時候將潛在的擔憂化為迫切的行動。廣大市民們,是時候反思我們對待體育的態度和強健體魄的重要性,唯有大家的重視,才能讓中國青少年的體質發展得到實際的幫助。

強健體魄助少年精神。故,少年何以強?比以其精氣神兒強,精氣神由何而來,必先強健其體魄。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發言人:林先生

評分等級:16+18+16=50

本文思路清晰。主體部分的第二段、第三段從一名體育專欄記者的角度列舉了當下中國作為「體育強國」的種種現象,闡述了體育在當下中國的重大意義,很好的的照應了作文材料中「中國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強國」,為後問的論述提供了背景。接著話題一轉,聯繫當下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結合現實論述體育之於青少年的重要意義,最後提出希望,提及解決問題的辦法。

寫作任務完成好。文章結合材料中涉及的談話背景和核心問題展開論述,有說服力。對話性感召力兼具,作者始終具有強烈的身份意識,能夠契合體育專欄記者的身份與論壇發言的文體特徵,與預設的聽眾進行平和、得體而深入的思想交流,語言有文採,有溫度,感染力強。

不足:前文關於體育強國的內容分析多,後文針對當下體育存在的問題的論述,尤其是「少年何以強」的分析不夠,重點不突出。

7號文:

體(校園體育):青少年,強中國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你們好!作為一名高三學生,我很高興能在這個論壇裡作為青少年體育現狀的親歷者,與大家分享我對青少年體育的感受與思考。

體育對青少年成長與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似乎無需多言。體育課上的適量運動中,我們舒緩積累的課業壓力,好讓自己為複習備考調整狀態;在一年一度的校運動會上,我們盡情展示自己的體育素養和技能,在競爭與合作中體味課桌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滋味,在日常的鍛鍊之中,我們學會了忍耐與堅持,更強健了體魄,讓身心得到了全面發展。美國一項研究展示了從小做家務、跑兼職的孩子能夠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體育活動也是一樣,我們在田賽和徑賽間,在個人與團隊的平衡中培養了更優秀的自己。

同時,作為未來的國之棟梁,青少年的體育狀況更能深刻地影響社會的發展,被戲稱為「五道口體校」的清華大學的體育精神深刻影響了一代代師生,他們在爭取為國家工作50年的口號下全面發展,以強健的體魄,作為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的基礎,將自己最絢爛的青春年華獻上。這些老當益壯的各界優秀人物,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激勵著我們用青春助力家國。

然而,這些無需多言的意義竟被社會無視和遺忘了。學生的身份似乎讓我們變成了捆綁在課桌前的書呆子,體育課成了最常被佔用的「副課」,校運會中再難再見到強度高的運動項目。同學們的體力、耐力也遠不及健康的水平,這些變化讓我們學生無奈、更痛心。

親愛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各位關懷青少年的叔叔阿姨們,我們想要的,是在勞累的學業中也能用陽光下的汗水排解壓力;是在校運會上能盡情地挑戰和拼搏。我們想擁抱更多元、更精彩的生活,更想保有健康的體魄,用自己的青春奮鬥築夢中國。體育,並不與學業相對立,它是生活的潤滑劑,更是逐夢的助力器。我們希望學生也能有更多投入體育運動的時間和精力,希望體育作為「德智體美勞」中不被忽視的,與其他各方面素質同等重要(的部分)。

今天論壇的主題是「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我的答案是,體育強國絕不僅是競技賽事上的名次,更重要的是形成全民體育的氛圍,讓體育成為每個人熱愛和自豪的品質,這,正當以少年抓起!讓我們以體育育少年;用行動,圓中國夢。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評分等級:16+16+16=48

本文以「青少年體育」為中心寫作,中心明確,符合題意。第二段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寫校園體育,真切可感。第三段把「青少年的體育狀況」與國家未來、社會發展聯繫起來,確立了寫作的思想高度。第五段「親愛的爸媽和老師,各位關懷青少年的叔叔阿姨們」,既突出了發言者的身份,也與現場進行了互動。寫作中,「校園體育」比較突出。

不足:1.競技體育、大眾體育、校園體育,三個概念還比較模糊。本文的重點應該是「校園體育」,而在第六段發言結尾卻說,「更重要的是形成全民體育的氛圍」,「這,正當從少年抓起」,「校園」被拋棄了。2.一些素材論述不夠清楚。如第二段「美國一項研究」,第三段「清華大學的體育精神」。這些素材與「青少年何以強」之間的關係還不夠清楚。

(來源:閱而優語文)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輔導124(模擬考作文推送):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
    與之不相稱的是:中小學體育課,經常被佔用;強度稍高的運動項目,被移出了校運會;中國青少年的體質連續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項指標下滑……這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電視臺為此舉辦「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主題論壇,請嘉賓們各抒己見。
  • 高考作文輔導149(模擬考作文推送):變與不變 殊途同歸
    濟寧市2020年5月模擬測試23題作文閱卷分析(兗州區)01原題回放【原題回放這就對作文的寫作起到了限制作用。針對新冠疫情,觀察思考它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題目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做出了引導,大致圈定了考生同學作文立意的基本立場和情感傾向,重點突出考查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立意選擇上的空間,但也大大降低了立意的難度。
  • 高考作文輔導136(模擬考作文推送):科學道德素養與戰勝災難
    02命題說明命題說明:本題來自2020年鹹陽市高考模擬檢測二近年來,高考作文的核心價值觀和「立德樹人」的思想一以貫之,在此核心思想指導下,本題涉及「大愛」「責任擔當」「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常見話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四個任務指令的選擇是有考量的。
  • 高考作文輔導152(模擬考作文推送):點亮青春,領航未來
    【情境任務】作文設置的情境因素有三:一是「五·四」青年節這個含有歷史、文化、思想因素的時間背景,考生由此聯繫到愛國、奮鬥、擔當等與青年相關的話題;二是生活情境,學校組織「學子論壇」主題是「點亮青春,領航未來」,寫一篇發言稿,則規定了作文的「核心」內容、考生寫作身份。試題將情境設計與任務按排融為一體。
  • 40年,我們寫過的作文——高考作文記錄高考之變
    原標題:高考作文記錄高考之變   1977   恢復高考制度後首次高考   作文:《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考生:張秀梅   當時身份:北京手扶拖拉機廠翻砂工   高考前,我在大北窯附近的北京手扶拖拉機廠鑄工車間當翻砂工
  • 高考作文輔導73:體育鍛鍊,你的疫情護身符
    (60分)防控疫情期間,強華中學校園網絡平臺的「體育鍛鍊大家談」論壇上,推送了三則與之相關的材料,鼓勵全校師生參與討論。 ①鍾南山從小就喜歡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有涉獵。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輕時舉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臥推可以達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讀書期間,他參加學校運動會曾創下幾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 成俊傑|高考英語140好的作文應該是一個富有靈性的生命體
    在高考英語140+的學生中,他們雖然各施其法,但也有一些共性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這些學生無論是天賦異稟還是交了好運,但無一不是努力有心之人。以前一直站在教學者的視角去指導英語學習,接下去一段時間將邀請這些學生談談他們的學習心得,從學習者視角去體會去觀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既是對前人的經驗總結,記錄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也是對後人的一種經驗啟發,是件比較有意義的事。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爆:開辦作文指導講座,出高考作文輔導書
    早前,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一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篇作文通篇都是晦澀的詞語,文中引用大量國外名家論述,以及晦澀生僻的詞語,一公布就立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直呼看不懂,高考閱卷組長陳建新也做了點評:這作文文字的老道與晦澀同在,思維深刻與穩當俱備。
  • 2020高考英語作文:12大熱點預測及範文,高考成績突破140!
    英語考試中,作文是壓軸題,也是分值相當高的一個題型,在英語考試中,它的地位與語文的作文相同,只有作文寫得好,你才有考高分的資格。作文寫得不好,就算基礎題全部答對,也考不到140分以上。作文這道題就是拿來提高學生成績上限的東西,之所以那些學霸能把語文考到140分以上,就是因為人家作文寫得好。當然,作文這種東西,不是你想寫好就能寫好的,因為它不僅能檢測學生們的詞彙量,還要求學生們能正確地使用語法,儘量的把文章內容寫得盡善盡美,這樣才能拿高分。對很多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難度不可謂不高。
  • 高考作文輔導147(模擬考作文推送):芳華正揚帆,奮楫新十年
    >閱讀以下材料,根據要求作文。我手中握有拼搏做的船槳,信念制的風帆,我願以下一個十年為期,不負芳華,不負重託,於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奮勇航行,為我的祖國開拓一片更廣闊的全新海域——這是我的誓詞。(本段作者思緒再次從對過去追思回歸到現實,既總結前文「受恩於國,自當湧泉相報;前人引路,亦應追隨前行」,又通過自己的誓詞強調通過奮鬥塑造自己未來十年時代印記的主旨。
  •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我做過!」「學習強國」獲師生紛紛點讚!
    在今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後,東聯現代中學的學子個個臉上掛著興奮的笑容,走出考場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向送考的老師和家長匯報考試情形。「我們語文老師真是神了!」「作文寫過啊!」「知道嗎?作文題被我們押住了!」
  • 高考作文輔導114:野蠻其體魄,體育健康(時評、真題)
    高考作文預測丨野蠻其體魄,學校體育與全民健康(大報時評、真題範文)2019年高考全國一卷作文考「勞動」,「德智體美勞」,2020年考「體育」「美育」?「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習近平說:「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鍊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 高考作文輔導137(模擬考作文推送):承時代風談,迎旭日東升
    古有嶽飛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今有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古有戊戌六君子為民赴死社烈從容;現有抗疫青年醫者白甲出徵「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華夏血脈綿延至今,熾烈的忠義報國血紅從未褪色,民族生生不息,愛國之心如娟涓細流淌於青年心中,他們以國為志,為國致力,不惜生死,他們以心為筆,以血為墨,一片丹心載入史冊。身為時代未來,百卉萌動,以愛國為要義方可指引你我:投身祖國事業,使中華山崛起,華夏重展風華。
  • 高考作文輔導268:2020高考大市名校預測作文筋骨句(速閱)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2020高考大市名校預測作文筋骨句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全國宏觀把握各地大市名校預測作文題,快速形成作文立意、構思,謹搜集部分省、市,預測作文筋骨句,供大家參考。7.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0屆高三月考作文題題目:用「雅俗與共」守護我們的民族語言分論點一:一曰:傳承應當雅俗共賞。分論點二:二曰:創造應當兩者並進。分論點三:三曰:運用應當雅俗有別。
  • 陳子航|高考英語140正比於精力投入
    因為40分的高考英語作文是不可能給滿分的,繼而一個學生若能拿到140以上的高分,需要考試各題型得分的完美結合,這不僅需要實力,也需要運氣。而若能拿到這個分數,那麼也就註定了這個學生擁有了追逐國內頂尖高校的資格,有了考取狀元的可能。在這些140+學生中,他們雖然各施其法,但也有一些共性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這些學生無論是天賦異稟還是交了好運,但無一不是努力有心之人。
  • 高考作文題引發熱議:勞動的青春最美麗
    今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給全社會帶來了一堂生動傳神的勞動教育課。   6月7日上午,2019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揭曉。今年的作文題別出心裁,體裁為此前較少涉及的演講稿,主題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對考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體育強身,科技強心(2020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範文升格點評)
    ‍‍‍2019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8月出爐,買買買!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
  • 高考作文輔導141(模擬考作文推送):湖北八校聯考第二次作文
    材料中有兩個地方值得關注:一是話題中心詞「新偶像」「新偶像觀」;一是職業,與之相應的內容有科學家、醫務工作者、基層工作者,「專業判斷」「職業操守」「職業成色」【提示語】提示語的位置多位於作文題目材料和要求之間。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因此,如果只是片面的強調押對了作文話題,而忽略了作文題目的具體情景和具體任務要求,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與其猜高考作文題,不如鍛鍊自己的審題能力。  其次,與其猜高考作文題,不如研究高三模擬作文題。高三一年我們也寫了很多次作文,很多類型的作文,老師一般也都會講解每次考試的優秀作文。與其去猜測今年高考作文是考疫情,還是考新中國成立70周年,都不如將這一年的模擬考試作文進行認真分析。
  • 廣東高考作文題引熱議:勞動的青春最美麗
    今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給全社會帶來了一堂生動傳神的勞動教育課。   6月7日上午,2019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揭曉。今年的作文題別出心裁,體裁為此前較少涉及的演講稿,主題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對考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