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防控疫情期間,強華中學校園網絡平臺的「體育鍛鍊大家談」論壇上,推送了三則與之相關的材料,鼓勵全校師生參與討論。 ①鍾南山從小就喜歡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有涉獵。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輕時舉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臥推可以達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讀書期間,他參加學校運動會曾創下幾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②最近一次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視力下降率、肥胖檢出率繼續攀升…… ③有同學說,學業壓力這麼大,哪些閒心體育鍛鍊?有老師說,課時這麼緊,還要讓學生打球跑步嗎?有家長則認為,花時間運動不如參加數理化培訓性價比高。
請結合材料內容,從學生、教師中任選一種身份,寫一篇發言稿,在論壇直播中發言,向在線師生闡述你的觀點,並提出具體的建議。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和含意作文;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分析】本題考查作文寫作的能力。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同過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爭議性的實事或態度、材料往往體現時代價值觀多元化特點、材料帶有明顯的任務驅動。故寫此類作文,一要明確寫作要求,弄清任務;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實,明確是非;三要選好角度,圍繞是非,確立觀點;四要圍繞材料就事說理,類比論證展開寫作。對於防控疫情期間「體育鍛鍊」問題,題目給了三則材料,材料一以鍾南山院士的例子說明運動鍛鍊不會妨害學習;材料二的報告說明全國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突出,暗示體育鍛鍊的必要性;材料三是學生、老師和家長不願意學生體育鍛鍊的原因。思考三則材料的關聯,材料是要呼籲學生積極鍛鍊,增強體質。考生注意以學生或家長的身份寫發言稿,觀點明確且要求有明確的建議,言語最好簡潔明快。
參考立意:
我鍛鍊,我抗疫。
體育鍛鍊,你的疫情護身符。
體育鍛鍊,增強你的體質。
適度體鍛,健康你我。
【範文】
關於「我鍛鍊,我抗疫」的發言稿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三(3)班的一名學生,藉助「體育鍛鍊大家談」這個論壇,想和大家說說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期間體育鍛鍊的必要性。
是的,2019年年底以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瘋狂肆虐,從中國到韓國,從東亞到歐洲……為了響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號召,最美「逆行者」日夜奮鬥在前線,而我們大多數人只能宅在家足不出戶,吃吃吃、睡睡睡、手機手機……網課以來,老師們的教和學生們的學也是坐著埋頭苦幹。馬上就3月中旬了,你稱重了嗎?你胖了15斤還是25斤?你真的不打算體育鍛鍊,助力抗疫?
首先,大家要充分認識體育鍛鍊的重要性。放心,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體育鍛鍊不會影響大家的工作和學習。鍾南山從小就喜歡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相當厲害,北大讀書期間,他在校運會創下的幾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你看他的體育鍛鍊一點沒妨礙他成為中國最傑出的醫生和院士。
大家要知道,經常而充足的體育鍛鍊能調節機體代謝,助力苗條身姿;有助於調節情緒、消除網課的學習和工作壓力,改善睡眠、提高自信心和幸福感;還能降低師生可能有的冠心病、腦卒中、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危險。再說,最近一次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視力下降率、肥胖檢出率繼續攀升……所以我們是需要好好體育鍛鍊的。
其次,有了意識,就要行動起來,所以如何鍛鍊呢?其實這裡所說的體育鍛鍊,不僅僅是指運動鍛鍊,只要能增加能量消耗的骨骼肌活動都包括在內,做家務、走路、澆花、除草都可以。給大家一些可行的小建議吧,大家試試看:
1.走著、跳著看電視,輕鬆活動6000步。看電視別坐著,而是來回走著看、跳著看、原地跳著繩看。要知道,跳繩3分鐘消耗的能量,相當於走10分鐘路消耗的能量喲。你看,這樣既放鬆了心情,又鍛鍊了身體,一舉兩得。
2.手機控們可以充分利用手機裡教的小視頻學跳舞,把你的能量消耗消耗,沒準一不小心就練出了一枚舞蹈新星來呢。
3.和家人一起做平板支撐。想鍛鍊肌肉力量,可用啞鈴、水瓶、彈力帶鍛鍊;想鍛鍊身體柔韌性,可以打太極、練瑜伽,這兩樣都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且練習50分鐘左右,就相當於走路6000步,絕對對你的身姿和氣質都有提高。
好了,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我鍛鍊,我抗疫!
【點評】結構:
本作文需要考生寫發言稿,考生先要確定發言稿身份是教師還是學生,但對象都是強華中學校園網絡平臺「體育鍛鍊大家談」論壇的師生。考生要把握三則材料之間的關聯點,確定材料暗含的情感傾向,呼籲大家抗疫期間,別一味讀書、玩耍,而應適度體育鍛鍊,並闡明理由、提出建議。如寫「體育鍛鍊,你的疫情護身符」這一立意,考生可先講明發言稿的緣由,並闡明為何呼籲體育鍛鍊,即體育鍛鍊在疫情期間對人情緒、身姿、健康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體育鍛鍊的建議,可如下:利用跑步機鍛鍊、在房間之間快慢跑、戴著口罩爬樓梯訓練、仰臥起坐或伏地挺身、親子遊戲之協作單腿深蹲與旋轉爬行、用紙杯或塑料瓶玩家庭版「保齡球」、客廳瑜伽等。結尾呼籲大家行動起來,鍛鍊身體,保護自己,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