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新村街道社區中心得民心 "百姓會所"溫暖10萬居民

2020-12-22 東方網

  東方網2月26日消息:為老服務、青少年服務、家庭服務,三大板塊幾十個項目,在楊浦區延吉新村的社區睦鄰中心,各個年齡段的居民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公共服務。兩年來,延吉新村街道投入公共財政1000萬元相繼開出的3個社區睦鄰中心,累計已服務近20萬人次,被居民開心地稱為「百姓會所」,目前第4個正在建設中。

  和上海很多老社區一樣,延吉新村街道原先公共服務能力不足,想新建服務場所卻難覓空間。面對近10萬社區居民日趨多樣的需求,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積極尋找突破之路。他們調查發現,社區裡有幾千平方米公建的商業配套設施,此前絕大部分出借給了私人商販,於是下決心由公共財政出資把這些房屋租下來,調配整合成4個面積各1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區睦鄰中心,將其建成17個居委會的居民最多只需步行10分鐘就能到達的「百姓會所」。好點子得到了楊浦區委、區政府和各部門的鼎力支持,社區以每天每平方米1元的低廉租金獲得了這些國有房源的使用權。社區還培育和引進了「青年家園」等12家社會組織,以購買服務方式,委託他們為「百姓會所」提供各項專業服務。街道黨工委書記尤進宇說:「問題是石頭,辦法是榔頭,租賃場地一榔頭突破了公共服務場所匱乏的困局,也使社區裡無序的小商業得到治理,優化了社區環境,大大減少了消防、治安等隱患。」

  為了在來之不易的空間裡提供有效服務,街道向全體居民發出意見徵詢表,還召開居民代表會議,群策群力之下,確定了「百姓會所」的各種服務項目。

  記者來到延吉四村58號延吉社區第一睦鄰中心,在這個1300多平方米的「百姓會所」內,有被稱為「星空劇場」的多媒體放映廳,空調等設施齊全,36張藤製沙發椅分6排整齊排列,每天都為社區老人播放影視片;附近是近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此時正舉辦社區居民戲曲演唱會。

  「百姓會所」服務多樣,信息苑內的近10臺電腦供居民免費上網,志願者每周兩次前來開辦電腦普及培訓課;200平方米的室內健身苑裡有3張桌球桌和其他設施;廚藝苑定期組織居民廚藝交流活動;140平方米的「老來客會館」專供老人們聊天、下棋、看書、讀報;百多平方米的用餐中心既是「空巢」老人的食堂,也用於居民生日聚餐、家庭聚餐;每周6天開放的「親子園」為社區裡的幼兒提供安全活動空間,還有專業社工來為孕期婦女和新生兒父母講解優生優育知識……

  這兒還有為外來媳婦辦的生活輔導課,為孤殘家庭組織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面向居民的法律諮詢和生活用品修配服務,為社區文藝團隊安排的演出活動,為社區青少年開辦的國學講讀,甚至有為社區未婚青年組織的交友派對等等。街道主任邱紅對記者說:「『百姓會所』是個大平臺,原先不相往來的居民們在此相互結識,『生人社區』正逐漸演變為『熟人社區』,促進著和諧社區、文明社區建設。」

  ■記者手記

  要的就是那一片歡聲笑語

  記者被延吉新村的「百姓會所」打動:這裡沒有氣派的裝潢、沒有豪華的設施,卻充滿歡聲笑語,有足夠的人氣。

  創新社區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眼下大家正共同探索。但有些地方口號不少,花錢更多。其實服務與管理,貴在有實效,能貼近實際,滿足居民們不斷變化著的多層次需求。漂亮的建築固然要建、先進的設備固然要配,但如果裡面冷冷清清,居民敬而遠之,那就事與願違了。

  延吉新村街道是一個普通居住區,沒有高檔小區和高檔會所,也沒有空間可以建造大型氣派的「中心」,但根據社區居民需求建起來的「百姓會所」,使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便利、豐富了內容,還促成了相互交流、增進了鄰裡關係……那一片歡聲笑語,才是對創新社區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的實際效果的肯定。建「百姓會所」,公共財政投入1000萬元,看似花費不小;但換個角度,以社區10萬居民來衡量,投在每位居民身上的花費為100元,可說是花小錢辦實事,「性價比」很高。

相關焦點

  • 楊浦延吉新村街道舉辦2020年社區睦鄰中心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延吉新村街道黨建顧問劉建軍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與睦鄰家園建設為主題進行了專題解讀。  市民政局基金會管理處處長馬國平、延吉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何勁松共同為睦鄰「暖心」基金揭牌。
  • 延吉新村街道社區志願服務中心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東方網通訊員陳連琛、記者鬱婷藶12月10日報導: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普及志願服務理念,在社區營造關心、支持、參與志願服務的濃厚氛圍,助力全國文明城區創建,近日,延吉新村街道社區志願服務中心在延吉社區第三睦鄰中心組織開展了以「文明創建,志願同行」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
  • 延吉新村街道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服務社區公益
    延吉新村街道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服務社區公益 2011年4月17日 這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居住社區樣本—— 2.04平方公裡,戶籍人口8.2萬,60歲以上人口佔27.88%,延吉新村街道是楊浦區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區
  • 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開展項目化黨建聯建服務社區群眾
    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黨工委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理念,結合社區實際、結合群眾需求,積極搭建項目化的社會廣泛參與社區治理的有效載體,努力推動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共治格局形成。  開展打造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大討論。召開延吉新村街道黨建聯盟分會「楊浦打造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專題座談會。
  • 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黨員群眾手繪「黨群海報」過主題黨日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孫雲)近日,延吉新村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辦起一次特殊的微型海報展,這些海報的創作者就是社區的黨員和群眾。在幾天前的主題黨日活動中,大家發揮創意,集體創作出一幅幅以抗疫為主題、反映社區抗疫工作的主題海報,用這些主題鮮明的「黨群海報」弘揚延吉社區正能量。
  • 延吉新興街道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8月17日,新興街道民盛社區居家養老活動中心的院裡,一場助力創建文明社區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得熱熱鬧鬧。居民忙著領資料、聽宣講、解疑惑、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雖然場地不算大,但是居民們覺得活動貼近百姓需求、接地氣,不出社區就可以現場向律師等專業人士諮詢法律問題。
  • 上海楊浦延吉街道舉辦傳承志願服務精神系列主題活動
    在3月5日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4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延吉街道在社區黨建服務中心舉辦系列主題活動街道在延續品牌活動「雷鋒精神紅色集藏展示」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雷鋒生前連長進社區」、「英雄連長上黨課」、「聆聽最真實的雷鋒故事」等活動,讓黨員教育接地氣、聚人氣、入人心,激勵廣大黨員堅定政治信仰,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為建設美好的睦鄰家園添磚加瓦。
  • 五泉街道——冬至,為社區居民端上一盤熱騰騰的餃子
    12月16日上午,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了五泉街道下屬各社區活動室的餐桌,老黨員、低保戶、轄區一線幹部職工一邊品嘗美味,一邊聊著家常,與社區工作人員提前過起了冬至節。    「我們早上8點就來了,和平新村社區、蘭山村社區和五泉村社區的幹部們分工合作,有的洗菜切肉,有的拌餡兒,有的和面,已經包了2000多個餃子了。」
  • 北侖新村居民懵了 社區街道和網絡公司回應
    6月17日傍晚,北侖區新碶\街道北侖新村的居民給寧波晚報新聞熱線87777777打來電話,說因為文明檢查發現小區網線拉得亂七八糟像蛛網,被剪了。整治網線亂象沒錯,但事先沒有通知,影響居民上網不妥。昨天,記者到現場進行了採訪。
  • 長春市農安縣和諧街道:社區居民一家親 清潔紗窗暖民心
    長春市農安縣和諧街道:社區居民一家親 清潔紗窗暖民心 2020-08-28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託恢復運營 楊浦延吉老人齊樂
    據楊浦區消息:2020年5月25日上午,位於延吉一村16--17號延吉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的第三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恢復運營了!  由於疫情緣故,三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自年前至5月中旬一直無法正常開放。
  • 硬體堪比健身會所 百姓健身房是否應該收費?
    記者日前走訪了滬上首家「樣板房」——宜川社區百姓健身房,在了解健身房給居民生活帶來變化的同時,也引發了是否應該收費的思考。  硬體堪比健身會所  來到宜川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三樓,250平方米的健身房內,擺放著50多件進口的有氧和無氧器械,包括跑步機、橢圓機、功率自行車、腰腹訓練機等,其配置絲毫不亞於滬上一些健身會所。
  • 北侖區新碶街道紅梅社區大港新村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在北侖區新碶街道紅梅社區大港新村居住了20年的沃介民談起小區的變化,言語之中是滿滿的幸福感。    大港新村建於1995年,共有居民樓9棟、居民256戶。由於建成時間早,有著老舊小區諸多的通病:外牆斑駁、路面坑窪、雜物亂堆、車棚住人、車輛亂停亂放、空中「飛線」從天而降、小區休閒娛樂功能缺失……回憶起小區之前的樣子,沃師傅有數不完的缺點,「一句話總結,就是又髒又亂又差。」
  • 社區會所變「長者照護之家」引質疑 街道業主回答不一致
    居民抗議 居委會改建小區會所卻不知情  據小區業主吳先生介紹,過去小區會所基本上是閒置狀態,僅一樓部分區域是居民活動室及物業、居委會的辦公室,其餘二樓區域過去一直由開發商委託物業公司長期出租給一些外來人員。
  • 媒體看陽泉 | 陽泉城區北大街街道:黨建微幫站 溫暖居民心
    媒體看陽泉 | 陽泉城區北大街街道:黨建微幫站 溫暖居民心 2020-12-16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解決落實172個突出問題 小龍坎街道以實際行動暖民心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重慶沙坪垻區小龍坎街道淬鍊初心,情暖民心,以「黨員在身邊」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實際行動溫暖民心,凝聚人心。據悉,主題教育開展至今,小龍坎街道圍繞群眾所思所盼所想所需,重點解決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暖心事。
  • 新村街道「心理工作坊」系列活動進社區
    為緩解社區幹部的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引導他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近日,豐臺區新村街道社區建設辦公室聯合北京星月小船健康管理中心為社區書記、主任開展心理減壓主題活動,各社區書記、主任積極參與,用心體驗,真誠交流。
  • 下水通了 民心暢了——大興街道北市場社區網格工作紀實
    12月8日,大興街道北市場社區負責人帶領居民代表來到先鋒物業長春分公司昇平物業站送去錦旗,感謝物業公司連日來為解決居民用水難的溫暖付出。百姓用水難 網格急吹哨11月16日,大興街道002網格員反映北五道街114號1單元2樓一居民家因下水管道堵塞返汙水,將控制整個單元上水的自來水閥門關閉,導致全單元24戶居民家中停水。
  • 渝北:龍山街道龍脊新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扶貧夢想課堂...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17時訊(通訊員 王小燕 黃文靜)渝北區龍山街道龍脊新村社區根據轄區情況開展扶貧夢想課堂的主題內容是——啟動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幫助群眾解決一部分基本生活所需,調動各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以及轄區各方面力量,廣泛開展送溫暖活動,保障轄區居民過暖冬、過好年。
  • 市北區臺東街道:「三中心」聚力民生 打造幸福臺東
    便民服務中心全力打造便民服務「直通車「。便民服務中心以」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目標,竭盡所能為百姓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家門口的營業廳」縮短了辦事距離,更拉近黨群關係。「以前辦理業務,得跑三四趟,還不一定能辦好。現在網站上都會公示辦事流程以及所需材料,辦事所需的材料也精簡了許多。提前準備好材料去辦業務,很快就能完成,真是太方便了!」剛剛辦完業務的居民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