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引擎能利用物理定律漏洞實現「超光速」,人類有可能實現嗎?

2020-12-25 失落代號

可能很多人看科幻小說都聽說過曲率引擎這個名詞,可是什麼是曲率引擎,卻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當然,如果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有研究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由於牛頓經典力學在太空中出現了很多不能解釋的問題,因此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了時空並非絕對而且也不是平直的,而是存在曲率的概念,人們的時空觀第一次受到了顛覆。曲率引擎,則是墨西哥物理學家明戈·阿爾庫貝利(也譯作阿庫別瑞)在1994年首次提出的,從此以後便經常被各種科幻小說、電影所引用,如小說《三體》、電影《星際迷航》。曲率引擎的「曲率」,便是時空彎曲偏離平直的程度表達。

阿爾庫貝利的曲率引擎,是基於相對論下時空不是平直的產物(當前已經有所驗證),它認為宇宙是一個彎曲(或者局部凹凸不平)存在曲率的時空。引擎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某種可以產生極為強大能量的裝置,通過對飛船後面的空間拉平(曲率變小,時空膨脹),使得飛船前方的空間彎曲更厲害(曲率更大,時空縮小)。這樣飛船就可以減小直線飛行距離,從遠處看來,就好像飛船在進行「超光速」飛行,更快地到達目的地。當然,實際上飛船還是沒有超過宇宙限速的極限,因為在飛船所在的「氣泡狀」時空還是平直的時空,沒有曲率。這樣,裝有曲率引擎的飛船速度沒有超越光速,但卻實現了「超光速」旅行。

便於理解,你可以自己拿一張折彎的紙,如果把後面曲率拉平,是不是前面彎曲率就更大?這樣平面兩個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就被縮短,飛船飛過去後,空間又重新被拉平。當然,這個在外面看是看不到空間彎曲的,而是認為飛船速度加快了。在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理論上認為飛船處於時空彎曲的「泡泡」中時候,或許不需要自身的動力,「泡泡」就會將飛船以極高的速度推動前進,好比人們在衝浪時候,浪頭推動著人前行。

要實現這樣的引擎,目前從理論上看是有可能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利用一套名為「「懷特-朱迪曲率場幹涉儀」的雷射裝置,已經實現了百萬分一尺度的時空擾動。雖然這個尺度和曲率引擎的要求相差十萬八千裡(或許還更大),但是至少讓人類看到這種未來的希望。

製造曲率引擎,最大的問題在於這樣的引擎如何實現。一是製造這種引擎的材料,目前毫無頭緒;二是實現空間彎曲所需要的能量,這個能量遠不是目前人類能掌握的。以阿爾庫貝利早期提出的曲率引擎的模型來計算,要實現這種穿越時空的飛行,需要將整個木星質量按照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轉換成的能量才可以實現。這種能量級別,對於人類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不過人類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科學家們經過研究,認為如果將阿爾庫貝利引擎形狀改為甜甜圈那樣的「圓筒形」,那麼其所需要的能量可能大為減小,而且他還發現時空彎曲的強度並不是固定的,或許還有其他辦法降低能量需求。這樣看來,要實現曲率引擎雖然還是遙遠,但是已經從虛幻看到了實現的可能,這無疑是人類邁向星辰大海的福音。

當然,我們又回到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目前天體導致時空彎曲是因為巨大的質量,巨大質量在時空上產生漣漪或者彎曲。而人造飛船肯定是不會有天體這麼大的質量,因此要實現改變時空,就需要產生巨大的引力,負能量或許是產生這種引力的唯一選擇。雖然負能量在實驗室已經被證實,但有什麼材料可以使用,目前還沒有概念。阿爾庫貝利認為來在上世紀40年代就被發現卡西米爾效應,可以滿足引擎對負能量的需求。不過西米爾效應產生的引力是保守力,也就是說真空零點能必須是有借有還的,這將無法為曲率引擎提供持續的動力,何況要產生導致時空明顯彎曲的引力,這要求差距也太大。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飛船需要有持續不斷的強大動力。曲率引擎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質量就是能量,能量產生壓力才能改變時空曲率,因此要產生持續強大的能量輸出,就必須實現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造小太陽)來提供能源。而就目前現狀看來,可控核聚變50年內是沒有希望的,至於50年後那是G知道的事情了。

因此,目前來說,從數學模型上來看,曲率引擎是可以實現的。從物理定律上看,阿爾庫貝利曲率引擎也沒有違反相對論,它是基於相對論下建立的一種時空度規。在量子引力沒有被研究透徹之前,可以認為它也是符合當前物理定律的。但是,就目前人類的認知和技術,距離製造曲率引擎,確實還差得很遠。

不過只要有希望,人類總會有實現的一天。就像幾百年前的人類一樣,他們也沒有考慮到幾年內後人類可以飛到太空,飛到月亮上去,你說是吧?

相關焦點

  • 光速和超光速飛行
    在狹義相對論中,不再使用伽利略變換,而是利用荷蘭物理學家洛侖茲(Hendrik Antoon Lorentz)提出的更普遍的變換,即洛侖茲變換,實際上,伽利略變換就是洛侖茲變換在低速情形時的極限.c=299792458m/s=299792.458km/s)成為許多場合下速率的上限值。
  • 超光速能實現?只要運動速度比光速快,人類就可以實現時間逆流?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一去不復返,但我們經常能在科幻電影裡看到關於時間穿越的場景,那時間可以逆流嗎?英國的一位科學家威爾遜認為,人類可以實現時光逆轉。只要運動速度比光速快,就可以實現時光倒流回到過去。但愛因斯坦卻曾經說過,人類是無法超過光速,他提出了質能方程式E=mc,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而c則表示光速。說質量是隨著速度變化而變化的,我們看到下圖這個方程式,它的分母是有個根號下1-V/C。那為什麼愛因斯坦說速度不能大於光速呢?
  • 如果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就能實現瞬間移動嗎?物理學給出答案
    美國發現號航空母艦,是我們所見過的第一艘能夠通過孢子驅動的星際迷航飛船,孢子驅動比脈衝引擎和扭曲引擎都要快。如果宇宙中存在額外的空間維度,孢子驅動的想法可能在物理上是可行的,但它可能不會由迅速生長的孢子網絡提供動力。宇宙中有一些規則似乎永遠不會被打破。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曲率飛船的研究,進展不為人知
    阿庫別瑞 雖然這樣的曲率飛船可以超光速,但飛船實際上處於一個非常平坦的「曲率泡」裡,因此並不會出現狹義相對論的尺縮鍾慢等效應。曲率推進示意圖 1996年,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成立了突破性推進物理計劃,一部分經費用於了曲率引擎方面的推測性工作,但是由於高度的保密機制,沒人知道他們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功
  • 在宇宙中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嗎?
    那麼,如果說沒有任何物體的速度能超越光速,宇宙間就不會「超光速」的現象嗎?事實上,還真有。宇宙的膨脹速度。自從宇宙誕生以來,它就以遠超光速的速度在膨脹,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已經達到930億光年,但宇宙的歷史也只有137億年左右。
  • 人類能達到的最高速度是多少?我們能達到光速嗎?
    人類現在的速度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是相對於光速來說還不值一提。目前人類所能創造最高速度的裝置就是火箭。利用化學能給質量物體提供加速度對抗地球重力,也是現在人類唯一離開地球的方法。我們已經利用火箭給月球、火星、甚至是太陽系外發送了探測器。
  • 利用量子糾纏能實現超光速通信嗎?
    雖然量子糾纏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但我們卻無法利用它來實現星際超光速通信。雖然用一個巨大的雷射陣列將一個質量很小、僅有微型晶片大小的宇宙飛船以20%光速發射到另一個星球是可行的,但是我們還不清楚像這樣一個動力不足的小設備如何能跨越巨大的星際空間與地球通信。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設想:或許可以用量子糾纏來通信?  那麼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呢?
  • 人類有可能在2045年實現永生,科學家:納米機器人將代替人體
    人類有可能在2045年實現永生,科學家:納米機器人將代替人體人類對於永生的追求,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古代的貴族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去尋求所謂的長生藥,但是顯然,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而我們現代人呢?對此,很多人認為,永生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生命的誕生和終結,本身就是宇宙的規則之一,人類雖然可以利用規則,但是卻無法改變規則,所以在這樣的情況面前,人類也能夠選擇順從,比較數億年以來,在地球上面,也沒有誕生出任何一種可以永生的生物,只有不斷的生死循環,地球才能夠進入良性循環發展,而對於宇宙也是如此。
  • 人類能否以接近光速飛行?
    另外,如果人類通過利用現有物理學的漏洞或顛覆性的發現而獲得超光速的速度,那麼,也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   人體的耐受力是瓶頸   不管如何獲得超過40000公裡/小時的速度,我們都必須慢慢加速到這樣的速度。
  • 宇宙可能「禁止」人類觀察奇點,這是為什麼?可能是為了保護我們
    我們都知道,人類能夠有現在的美好生活,能夠有現在的科技成就,離不開各種物理定律的發現。在很多人看來,人類的物理定律適用於整個宇宙,適用於宇宙各個角落。可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卻提出了時空彎曲理論。正常的宇宙空間位置,雖然也有時空曲率的存在,可是影響非常小,並不會給我們的物理定律產生多大的影響,人類的物理定律仍然適用於這些宇宙空間。可如果是在時空曲率特別誇張的宇宙位置,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有可能讓我們的物理定律完全失效,沒有任何用處。那麼宇宙中存在這樣的位置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位置就是黑洞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奇點所在的區域。
  • 利用計算機,人類能發現「萬物理論」嗎?
    曾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把科學理論描述為「人類思想的自由發明」。但在1980年,著名的劍橋大學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有另一種想法。在那年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出,所謂的「萬物理論」可能是可以實現的,但它的最後實現可能要靠計算機來完成。
  • 光速並非宇宙最快速度,五個「超光速」現象,你知道幾個?
    但是相信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宇宙中還存在著許多「超光速事件」,這些超光速事件不管是從理論分析還是觀測結果來看,都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光速無法超越」這個定理出現錯誤了嗎?其實這個定理並沒有錯,錯的是大多數人沒有真正認識這條定理,或者說大多數人對這條定理產生了邏輯上的錯誤。
  • 人類究竟可以飛多快?理論上可接近光速
    另外一方面,如果通過對現有物理學的升級或是全新的發現,人類有朝一日能夠以超光速的速度飛行,那麼或許將會遇到意料之外的危險。埃裡克·戴維斯(Eric Davis)是設在美國德州奧斯丁的「高等研究所」的一名高級研究科學家,並參與了美國宇航局的「突破推進物理項目」,這是一項持續了6年時間,在2002年結束的技術研究計劃。這項梳理出了3種最具有潛力的未來推進方案,這些方案基於傳統物理學理論,並且一旦成功將可以讓人類太空人實現行星際航行。簡單來說,這三種方案分別基於核裂變,核聚變以及反物質推進。
  • 科學家稱:人類有可能在2045年實現永生,這是好事嗎?
    古時候的不少帝王為了實現永生,進行了各種嘗試,無奈最後都失敗了。在很多人的眼裡,生死法則是宇宙大自然賦予生命的規則,我們是沒有辦法打破的。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在人類沒有走進科學發展的道路之前,生死這種高大上的生命法則,我們的確沒有能力進行打破,只能順從。
  • 熱力學第二定律發現了一個漏洞!
    科學家以公式來表示一個數學定理,顯示牛頓第二定律可能至少有一個漏洞。2. 這項發現可能為未來的發現提供依據,也許讓我們能夠在遠端驅動裝置。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漏洞違反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陳述在一個孤立系統內的熵總是在增加,這個堅固的定律一直維持是真的有很長一段時間。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行星軌道速度與曲率半徑
    03-04-06_行星軌道速度與曲率半徑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以下天文領域中,星體的橢圓運動軌道中的特殊位置的運動速度和曲率半徑,這個問題其實是上一期內容求解橢圓運動軌道曲率半徑的一種常規方法,通過這個題目,同學們也能夠了解到對於一般的橢圓運動軌跡
  • 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和定律決定了永動機原理無法實現
    這個設計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複製出來,但從未實現不停息的轉動。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雖然右邊每個球產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個數少,左邊每個球產生的力矩雖小,但是球的個數多。於是,輪子不會持續轉動下去而對外做功,只會擺動幾下,便停下來。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和定律決定了永動機原理無法實現。
  • 人類有可能實現永生嗎?科學家用三種方式計算後,答案讓人們失望
    當人類有了自我意識之後,自然不甘心於受到生死法則的制約,期望著能夠長生不老,實現永生。那麼人類有可能實現永生嗎?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沒有什麼規則是不可以打破的,人類依靠科技的力量已經打破了一個一個規則,生死法則自然也是可以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