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清代詩,短短四句就描繪了無比絢爛的星月夜

2020-12-20 詩文大觀園

在古代的夜晚,沒有現在的燈火輝煌,入夜時分,夜深人靜之時,無聊之時只能望著天空看星星,看月亮,欣賞著寂靜的星月夜。對於漫漫長夜,其實古人也有許多消遣的方式,比如「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漆黑的夜晚,獨自在竹林裡悠然地彈琴,享受這麼高雅的情趣令人羨慕。如此良夜,何不秉著遊?面對漫長的黑夜,和情人夜晚花前月下秉燭夜遊,享受浪漫時刻,才算不辜負良辰美景。

夜晚沒有白天的溫暖陽光,漆黑的夜空下,總會令人陷入無限沉思,今天給大家分享寫夜晚的詩,查慎行的《舟夜書 所見》。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漆黑的夜晚不見月亮,只見漁船上的燈光,在茫茫的夜色中發出向螢火蟲一樣微弱的燈光。這是詩人夜晚坐在小船上看到的情形,夜裡沒有月亮,漆黑的一片,眾所周知,每到農曆十五,有月亮的夜晚,又大又圓的月亮的光芒定會照得整個院子如同白晝。月光就是這樣光芒四射。

這裡詩人說「月黑見魚燈」,沒有月亮,自然顯得分外漆黑,漆黑的夜空中只有一點點的漁燈,那是河上的打魚的船上的燈火。詩人在夜裡輾轉反側睡不著,遙望 漆黑的夜空,看到的是只是一點漁燈。

魚燈像什麼呢?詩人說:「孤光一點螢」,微弱的燈光就像是螢火蟲。螢火蟲是夏夜裡特有的景色,螢火蟲的光亮非常得微弱,就像螢光棒似的,顯得非常柔和。漆黑的夜空微弱的燈光,感覺此刻的詩人內心非常地安靜,就像江上的漁燈,微弱的螢火。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微風陣陣,河水泛起了層層巨浪,漁燈的微光在水面上散開,好像無數的星星散落在河面上。「簇」寫波浪簇擁的樣子,微風吹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掀起了層層浪花。

夜色中沒有皎潔的月光,也沒有什麼星星,微風簇起的浪花,寫波浪簇擁著浪花的感覺,細細地波浪返照在河面上,就像滿河都有星星,詩人將浪花的返照造比作星星,唯美又富有詩意。

「月明星稀」,月黑更能顯出星星的明亮。詩人只是盯著魚燈看,可是突然間微風吹起,光芒四射,才發現河面上 處處都是星光,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杜甫有首詩《旅夜抒懷》,也寫了一幅星月夜的畫面,「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上面美麗的星光,下面是一望無盡的原野,星光下原野也顯得特別寬廣。上面的月亮的倒影映在波濤之中月亮也隨著波浪翻滾,造就了一幅一幅天上地下的美妙星月夜。

本文這首詩中寫了舟上微微的燈光,好似螢火蟲。詩人將在舟中將夜晚的所見細膩地描繪了出來,螢火般的漁燈,淡雅柔美,投射到河面上,滿天的星辰又顯得絢爛無比,不輸杜甫的《旅夜抒懷》中的星月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清代詩人的一首詩,短短四句連用九個「一」字,令人大開眼界
    詩詞界有一種特殊的題材,名為「題畫詩」。 例如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就是題畫詩。 惠崇就是北宋著名的「九僧」之一,擅長繪畫。 他曾畫了兩幅春江晚景圖,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
  • 杜甫描寫雨的一首詩,短短四句話描繪一個故事,卻讓人身臨其境
    大家在中學時期都學習過杜甫等著名的詩人的詩。杜甫的這一首詩是有關於描寫雨,在這短短的四句中描繪了一個 杜甫去成都的一個小鎮上的一個故事,其中描繪的整個故事中雨的描寫讓人是身臨其境。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甫少年的時候,曾經遊歷吳越和齊趙,之後又在自己35歲的時候在長安參加應試。
  • 李白一首詩短短四句,包含五個地名,唯有杜甫這首絕句更勝一籌
    唐詩絕句,僅有四句詩,多則二十八字,少則二十字。篇幅短小卻要承受很大的信息量,自然會對語言的精鍊度要求極高。詩論家曾有言:詩中絕句、詞中小令,一句一字不得閒著,末句最當留意,須有不盡之意。可見,絕句雖短,卻要小心翼翼不能浪費一字一句,歷來詩人作絕句也是務求精煉。
  • 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而詩人生性淡泊,更愛青山綠水,所以當他離開喧鬧的都市,再次聞到鄉村中荷風送香、聽到露滴清響之時,頓時就將煩惱和惆悵拋到了九霄雲外。元代一位才子也曾仕途失意,更經歷了家國的變遷,心中更有無盡的憂愁。下面介紹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王維是唐朝最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在他的筆下,往往可能只是一些很平常的風景,或者是事物,但是經過詩人細膩的描繪,卻是推陳出新,寫出了新意,變得生動無比,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王維的偉大之處,他的很多作品都看似很平常,初讀時會覺得很平淡,可是只要讀進去了,卻是會發現詩作中
  • 「初唐四傑」盧照鄰的一首思鄉詩,短短四句28字,寫盡無限鄉愁!
    古往今來,遠遊他鄉的人都會有過思鄉的情懷,在唐詩中思鄉詩更是佔了很大的比例,留下了很多寄託鄉愁的詩句,比如,崔顥在《黃鶴樓》中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說「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等。
  • 張籍鮮為人知的一首詩,情感真摯,短短四句話,卻涉及三位詩人
    也許你擁有時並未感覺它的價值,失去時卻覺得無比惋惜,這就是朋友間的真情。唐代有很多詩人一生境遇悲催,但是他們卻一直在苦中作樂,甚至在詩書贈答中相互調侃。下面介紹張籍鮮為人知的一首詩,情感真摯,短短四句話,卻涉及三位詩人。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鮑照有一首《朗月行》,開頭四句寫道:「朗月出東山,照我綺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佳人對月吟歌圖。到了唐朝,李白沿用「朗月行」這一樂府舊題,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古朗月行》,雖然是沿襲鮑照的「朗月行」,但是在詩意上卻寫出了新的境界,沒有襲舊的味道。
  • 朱元璋的一首勵志詩,只有短短四句,充滿鬥志,振奮人心
    朱元璋是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人,他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卻極有不服輸的氣勢,他曾經寫了一首特別勵志的詩。《詠雪竹》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這首詩很像簡單,普通人讀起來也能明白易懂。短短四句詩,充滿了昂揚的鬥志,也是一代開國皇帝的氣魄,所謂「歌以詠志」,這大概就是朱元璋能夠從底層窮苦人,成為萬人之上皇帝的原因吧。 竹子高潔,不向積雪低頭,能被壓彎卻不能打垮。人也一樣, 能打敗你的只有自己,即使遭遇不幸,即使錢途暗淡,只要保持積極向上的鬥志,就一定能夠迎來命運的曙光。
  • 楊萬裡的這首小詩,僅僅四句,卻寫出了每個人都羨慕的夏季
    比如李白的一首《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可謂裸奔消暑,極為疏放;宋詞中蘇東坡的一首《減字木蘭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溼衣」卻是清涼無比,炎夏讀之宜人無比;還有楊萬裡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更是寫出了六月夏季的豔麗無邊之景。
  • 李白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五個地名
    小編今天就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獨特的一首詩,說它獨特其實主要還是在表現手法方面,那便是他的這首《峨眉山月歌》,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通篇卻是包含了五個地名,這也正是李白最具獨創性的地方,一首詩能夠寫得如此的有氣勢,也只有李白才能夠做到。
  •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寫出了勞動者的樸實無華
    對於老百姓來說,「民以食為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無比艱苦,卻樂在其中。故而歌頌勞動人民的詩句也就有不少,有的是體現勞動人民生活的困苦的,有的是則體現勞動人民田間生活的悠閒的。在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眼中,勞動人民的生活艱苦無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元稹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堪比白居易的《長恨歌》
    《行宮》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元稹借宮女的無窮哀怨之情,抒發了自己的盛衰之感,以小見大的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這首詩也以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具有深邃的意境,歷來評價很高,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 一首經典唐詩,短短28字卻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人人皆知
    這首詩今人耳熟能詳,詩僅四句,便將其進士及第後的開心與感到終於可以一展抱負、一逞胸懷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還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春風得意」「走馬觀花」。今天我們再讀到這首詩,仿佛依然可以看見那個將憂鬱愁悶一掃而空,風光一時的得意士子,尤其後兩句,實在深入人心。
  • 孟浩然很有畫面感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描繪出一幅初春景象
    而且孟浩然生活在盛唐的時代,因而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美好的山水風景,形成一幅很美的畫卷。今天帶來的這首詩也是他的一首山水詩,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卻把一個初春早晨的景象描繪了出來,而這首詩就是《春曉》。這首《春曉》是作者在隱居的時候所創作的,這個時候的詩人已經放下了自己內心的執著,專心於自己的隱居生活。
  • 古代最著名的一首新婚詩,只有短短4句,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對於這樣重要的時刻,文人墨客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優秀作品,比如唐代詩人朱慶餘便寫過一首名為《近試上張水部》的洞房詩。雖然這個作品非常直白,並且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 「詩鬼」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詠馬詩,短短20字,驚豔無比
    有詩鬼之稱的李賀曾作《馬詩二十三首》,通過詠馬來明志,通過描寫駿馬的遭遇來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這一組詩歷來評價極高,方扶南(清代詩論家)給《李長吉詩集》作評時對這一組詩做了如此評價:「此二十三首,乃聚精會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辭,猶有老杜(詩聖杜甫)諸作之未至者。」
  • 清代最考驗智商的一首詩,短短幾句引網友集體解題,數學老師笑了
    曾有人做了一個唐詩難度排行榜,其中李商隱的《錦瑟》名列前茅,畢竟這是一首全文的字我們都認得到,就是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的絕美古詩。但《錦瑟》要是和東晉才女蘇蕙給丈夫寫的《璇璣圖》比起來,還是算容易的了。畢竟這篇841個字寫在錦緞上的詩,讓明代學者康萬民,研究了一生,終於找到了讀法,裡面竟含有4206首詩。看起來古人確實是打算將我們折磨到底的!
  • 清代詩人高鼎的這首《村居》,把鄉村美景描繪的生動細膩!
    詩歌上的成就反不如小說,但是高鼎的這首《村居》,應當說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村居》清代: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字象一,清朝後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今天浙江杭州人,他的詩作,大部分都取材於鄉村,往往可能只有寥寥的數語,但是同樣的寫得很是優美,那他的這首《村居》,便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
  • 詠雪詩中一首奇葩之作,應考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奇葩詠雪詩,考試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唐詩作為傳統文化園圃中的最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以詩歌來記錄他們的生活,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