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要從觀光向休閒度假轉變」,這個口號喊了多年,但一直「雷聲大,雨點小」。每到節假日,遊客扎堆出遊,各地景區人滿為患,「門票經濟」依然堅挺……
日前,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的出臺,尤其是近期我省「帶薪休假」制度的強制執行,「旅改風潮」已經悄然拂動著我省養生、修學旅遊……
從「要我轉」到「我要轉」
一直在提景區破除「門票經濟」,多年來卻遲遲不見破題。8月,省內沂蒙山雲蒙景區和濟南九如山景區分別推出「80元降至30元」、「一次購票終身免票」門票新政,打造旅遊養生度假產業鏈條。在《意見》出臺之際,這成為近期省內旅遊景區拓展旅遊發展空間邁出的第一步。
「兩景區的『降價』是一次自我轉型發展的典型和嘗試,隨著帶薪休假的進一步普及,旅企、景區轉型休閒養生度假產業,是旅遊產業的一大發展趨勢。」省旅遊局國內市場處處長王春生說。
「蒙山一直以傳統觀光為主,如今我們正積極發展養生旅遊業,剛剛打造的『本源生機養生度假營』項目已經運行。」蒙山旅遊區管委會主任解東說,「帶薪休假等制度的落實,對於旅遊產業將是一次發展潛力的釋放。」
轉型養生度假,已成我省拓展旅遊發展空間的普遍共識。以煙臺為例,旅遊正在突破常規業態,向著休閒文化養生度假的新業態轉型。「從之前的文化觀光、自然觀光向複合型產業推進,打造以觀光、休閒度假、養生為主產品的複合型產業結構,不忽視觀光的重要性,將休閒的內涵做深做透,是我們今後努力去做的事情。」煙臺市旅遊局局長張叢說。
錯峰出行習慣逐漸養成
《意見》明確提出,應強化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8月下旬,多個省直機關開始將帶薪休假由「提倡」變為「強制」,緊接著,臨沂、濱州等地紛紛推出帶薪休假落實細則。目前,我省正在掀起一波「帶薪休假」小高潮,面對看得見摸得著的帶薪休假,遊客出遊方式也在變化著。
9月1日,學校開學、暑期結束,標誌著旅遊旺季由熱變冷的「降溫季」來臨。在省直某機關工作的朱先生向記者分享了他的「抄底遊」經驗:在這個暑期結束之際,他利用帶薪休假,與同事一起「錯峰」前往九寨溝旅遊。
正是得益於帶薪休假的落實,消費者自我調整、錯峰出遊的習慣逐漸開始養成。記者了解到,出遊不再期盼「十一」長假,將帶薪休假與中秋小長假聯合,成為這個中秋假日旅遊的一大亮點。
山東華信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文曉玲近日也頗有感觸。原來,有遊客來旅行社諮詢蓬萊長島方向線路,工作人員向其提供了固有的二三日遊產品,結果遊客不滿意。後經過與遊客協商,在原有線路上又加了沿海其他幾個景點,臨時打造了一個新的休閒度假養生類旅遊產品。
「有了帶薪休假,遊客出遊的理念和需求也有所變化,這也逼迫旅遊產品緊跟市場需要轉型。」文曉玲說。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省內的觀光遊產品更多處於遊客「已去過」和「沒興趣」之間,那種能讓遊客體驗互動的產品將成為市場一大熱點。
修學遊走向「私人訂製」
國務院《意見》專門就「積極開展研學旅行」作了規定,再加之帶薪休假的落實,將會有更多的學校、國學培訓機構和大型企業選擇在曲阜舉行修學遊項目。同時,高校可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安排放春假等政策,能夠有效啟動全年修學遊市場,讓遊客在更適宜的氣候、以更加理性的心態出遊。
「國家旅遊改革意見和我省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先後出臺,將對散客市場、自駕遊市場、高鐵市場帶來大幅拉動,使曲阜孔子修學遊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大發展的春天。」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長韓鳳舉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韓鳳舉表示,針對散客、團隊修學遊市場,曲阜將為其量身定做修學遊產品,以「六藝」為研修課程,將傳統國學、禮儀、音樂等與參觀景區、參加祭孔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等項目相結合,遊客可根據自身需求實現網上預約。同時,針對春季假期的出現,將著重推廣春季學童開筆禮、成人禮產品,在修學產品中增加遺產保護、論語誦讀比賽、踏春遊等內容,讓學生親近自然,釋放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