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的景泰藍

2020-12-19 中國電動車網

在北京諸多工藝美術廠被迫賣掉地皮用以開發房地產之時,景泰藍等國寶工藝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

遠山

沒事的時候,張同祿會坐上36路公交車,一直到終點站,下車,往回走一站地,就到了北京市潘家園古玩市場。

66歲的張同祿,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景泰藍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傳承人。在古玩市場上,他關注的主要品種正是景泰藍。和其他淘寶者不一樣,贗品才是他的主要揣摩對象。有一個問題困擾這位大師已經很久了:為什麼珍品少人問津,贗品反而有人趨之若鶩?

民族絕品命運跌宕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工藝品,因為其釉色主調發藍且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故得名。對於景泰藍的美,僅存於世的兩位景泰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之一錢美華描述稱:「完美,絕妙,無法言傳。」

張同祿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景泰藍在明朝宣德年間工藝趨於成熟,此後在明清兩朝一直是皇宮御用貢品,只有皇室才有權使用和收藏景泰藍製品。清朝後期,琺瑯工藝開始衰落,直到鴉片戰爭以後,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景泰藍受到西方的歡迎,此後民間景泰藍生產快速發展起來,並且迎來了又一個發展高峰。

民國初年,景泰藍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和芝加哥萬國博覽會都獲得了金獎,這進一步增加了海外需求。民國年間,僅當時較有名氣的「老天利」一家製作工廠,僱工就達350人,全行業的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

在解放初期,由於多年的戰亂和經濟衰退,景泰藍的發展也到了最低谷。當時北京有大小景泰藍作坊200餘家,大的不過二三十人,小的只有兩三人,從業人員不足千人,整個行業處於萎縮狀態。政府採取了搶救、保護和扶持的政策,發放貸款、訂貨、收購,使行業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景泰藍在1975~1980年迎來了一個井噴式的發展。當時由於大量國家與中國建交,中國一方面需要向頻繁來訪的各國代表團贈送禮品,另外也需要能夠換取外匯的貨物。這個時候,包括景泰藍在內的整個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

但隨後的形勢急轉直下,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各種原因,中國工藝美術品的海外訂單急劇下滑。到了1998年,北京工藝美術廠已經由鼎盛時期的4000人下降到不足300人。

2004年12月,北京工藝美術廠由於資不抵債(債務4000萬元),被北京西城區法院裁定破產,走完了46年的歷程。由於北京工藝美術廠是工藝美術「四大名旦」——景泰藍、玉器、雕漆和牙雕的集大成者,這個企業的倒閉,也標誌著一個行業的危機的來臨。

「原先北京工藝美術廠有1500多名職工,其中有四五百人是從事景泰藍生產的,廠子破產後,能繼續從事這個行業的只有十幾個人,剩下的只有另謀出路,去掃馬路或者賣白菜,也有的遠赴外地『打工』。」張同祿說。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現存的工美大師和製作大師,已經由解放初的1600人減少到不足100人,曾經以「燕京八絕」為驕傲的北京工藝美術行業正在快速萎縮,其中瀕臨失傳的宮廷藝術門類有17個,已經失傳的有15個。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正面臨一場生與死的考驗。」一位專家痛心地表示。

市場化:工美行業的輓歌?

對於景泰藍、北京工藝美術廠乃至整個工藝美術行業的衰落原因,業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其中一種說法是對景泰藍的智慧財產權缺乏保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競爭對手通過參觀和「挖人」,將大部分的工序工藝甚至各種必須用到的獨特原材料的選取,都學過去了,由此掌握了景泰藍的製作工藝,並且通過價格戰將中國的海外客戶拉走。

但是張同祿對此種看法並不認同。在他和茅子芳等大師看來,將多年受到政府保護的特殊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一下子置於市場化的環境,是導致景泰藍乃至整個北京工藝美術廠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

張同祿從1958年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廠,曾經擔任副廠長兼總工藝師,一直到2004年工廠破產,整整待了46年。他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於景泰藍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北京工藝美術廠這樣的大廠接下來的訂單做不過來,加上當時國家對鄉鎮企業的扶持政策,大量的訂單被轉給加工點。所謂的「加工點」,是指在北京郊區鄉鎮設立的工藝美術小廠。

最初這樣做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問題。一方面,為了保證質量,當時北京工藝美術廠這樣的大廠會派出技術人員到加工點進行指導監督;另外一方面,由於當時對外出口貿易的權限並沒有放開,這些加工點和大廠是合作的關係,加工點生產的景泰藍必須銷售給北京工藝美術進出口公司。

張同祿回憶說,由於出口渠道單一,當時對出口產品的質量檢查也比較嚴格,但是隨著對外貿易渠道的放開,這些加工點與大廠直接形成了競爭關係,開始以價格戰來爭取訂單,由此也拉低了產品質量。「就是這些加工點把我們毀了,也把中國景泰藍的名聲毀了。」張同祿表示。

1989年,張同祿隨團訪問德國,德國代理商抱怨,中國景泰藍在溫度不是很高的燈光下也會出現「流水」的現象。張同祿一開始不信,拿過來一看,原來加工點生產的景泰藍,在點藍工序因為工藝水平低而導致釉面開裂,然後又用蠟抹平了裂痕。溫度一高,蠟就化了。

北京工藝美術廠這樣的國有大廠,為什麼打不贏價格戰?張同祿解釋,「因為加工點不交稅,沒有場地租金成本,工人工資也低。」這樣一來,在傳統一般競爭性領域內,市場化導致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上升而價格下降的現象,在景泰藍這個行業完全失效了。

「藝術品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產品質量的好壞普通客戶無法分辨。」張同祿說,景泰藍之所以珍貴,首先與其生產製作工藝極度奢靡、繁複有關。可以說,像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這樣的東西,之所以在中國成就了百年風光,和中國人對手藝極盡精緻、不厭其煩,非要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不可的心態有關。加工點不管這一套,自然能以低成本、低價格打開市場。

保護國寶刻不容緩

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的衰落,還被歸咎為管理的混亂和政策的失誤。改革開放後,有一段時間提倡「船小好掉頭」,北京工藝美術廠被一分為六;後來又提倡「船大抗風浪」,又被合六為一,「由一個廠變成六個廠容易,因為加官容易;由六個廠變成一個廠難,因為減官不容易。」張同祿說。

1999年,在「讓民間藝術回到民間去」的提法下,北京大大小小的工藝美術廠紛紛劃撥至各區進行屬地管理。而這些都有五六十年歷史的「世紀老廠」,位置都處於二環之內及二環三環之間的黃金地段,「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大小工藝美術廠無奈紛紛破產,廠址地皮被賣掉,用來發展房地產。

對於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景泰藍工藝,張同祿很擔心後繼無人。景泰藍的全部工序加起來有上百道,光學下來就要花上數年時間。而在目前這樣一種不景氣情況下,沒有年輕人願意學。眼下北京整個景泰藍行業的從業人員年齡都已有50多歲,總人數不過數十人而已。

「關鍵還是要政府的支持。」張同祿認為,景泰藍在解放後能夠迅速恢復,與當時國家將老藝人集中起來成立合作社進而成立工廠,對這些傳統工藝美術技藝進行保護有關。

張同祿還認為,日本的例子可以借鑑。日本具備一種與景泰藍相似的工藝美術品種——七寶燒,燒是日語中陶瓷的意思。對待七寶燒的特級工藝大師,日本政府給予「國寶」待遇,他們的作品由國家收藏,家人也由國家供養。

對傳統工藝美術,日本形成了三個層次的保護系統。第一層次是「人間國寶」,即已經不再生產但技藝很精到的傳統工藝與藝人。獲這類榮譽的藝人數量全日本也就四十幾個,享受政府終身津貼,評審條件苛刻、體系嚴格,死一補一;第二個層次,是「傳統工藝士」,也就是現在還能夠生產、進行供應的傳統手工藝產品與從業藝人;第三個層次是在日用品、禮品等領域具有藝術性但達不到傳統技藝要求的品種,政府用「傳」字商標進行管理,享受稅收、原材料購置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北京工藝美術廠破產後,張同祿帶著原來的幾十位同行成立了「祿穎藍釉藝工藝品公司」。目前公司運轉還算不錯,但憶起老廠破產的往事,老人還是感到痛心,「很多優秀的人才流失了,可惜啊。」

相關焦點

  • 通俗易懂——快速了解景泰藍及景泰藍畫
    今天開通了百家號,以後藉此平臺,將會把我在景泰藍掐絲畫領域的心得感悟,形成圖文,想了解或嘗試這一手工藝品的愛好者,如能因此獲得幫助,天命之年,我心足慰。好了,言歸正傳,景泰藍,是什麼意思呢?當時,這種工藝多用藍色釉為主,等到清代的時候,景泰藍,這一叫法才正式沿用至今。「景泰藍」,非中國本土原創的技術,是忽必烈連工匠帶技術,直接拿回來的,後來皇家更是設立了國營製造廠,專門生產這一手工藝品,滿足元朝貴族們的日常需要。現在,景泰藍一詞,既是指景泰藍製作這一工藝名稱,也指景泰藍工藝品,既是行業名稱又是產品名稱。
  • 理財-景泰藍收藏價值怎麼樣如何鑑別景泰藍?
    景泰藍被稱為北京工藝品的四大名旦之一,是工藝美術世界裡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麼,景泰藍收藏價值怎麼樣?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工藝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現在就去向大家分析下景泰藍的收藏價值。
  • 景泰藍的發展史
    是「景泰藍琺瑯瓶」還是「景泰藍琺瑯瓶」呢?中國過去的文字中沒有標點符號,要靠前後的意思和你讀書的能力去判斷。那麼從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判斷掐絲琺瑯是否在雍正時期就被稱為「景泰藍」了。這條記載說明,至少在清後期,景泰藍的名字就蔓延開來,社會接受了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那麼,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它為什麼叫景泰藍,而不叫景泰綠、景泰紅、景泰黃呢?這是因為掐絲琺瑯以藍色基調為主。景泰藍是一個外來文化,從中東阿拉伯地區傳進中國,阿拉伯文化的主色調崇尚藍色。大家有機會去阿拉伯國家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建築中,藍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色調。元代景泰藍
  • 景泰藍簡史
    掐絲琺瑯也不例外,也有個中國名字:景泰藍。明代很多工藝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這些名字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呢?一般先強調年號,然後再強調東西本身。比如永樂漆、宣德爐、成化杯、萬曆櫃,這些都是當朝出現並流行的。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現,而是在元代就進入了中國。到了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使它,發揚光大,聲名鵲起,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
  • 理財-景泰藍手鐲價格是多少如何鑑定景泰藍手鐲?
    景泰藍手鐲是一種美術工藝品,始於明代景泰年間,景泰藍手鐲的質地是景泰藍。那麼,景泰藍手鐲價格是多少?景泰藍手鐲就是採用景泰藍的工藝手法,通過掐絲、點藍的技術製作而成的手鐲。肯定有很多人想知道景泰藍手鐲價格是多少,現在就由小編為向大家介紹。
  • 張同祿「中國景泰藍第一人」 講述景泰藍工藝
    我在這方面在異形上下功夫,比如這件鳥杯,就利用朱雀鳥的尾巴,向上撅起來,加上翅膀,孔雀的頭和它的冠組成一個完整的朱雀鳥的造型,可以說在我們景泰藍史上的一個經典之作。  解說: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從元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 再來說說景泰藍和景泰藍掐絲工藝畫
    以前我們學的語文教材裡有一篇葉聖陶先生寫的《景泰藍的製作》,文章詳細介紹了景泰藍製作的六道工序過程。今天再來擴展一點景泰藍和與其相關的內容。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金屬工藝品之一,在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這種製作工藝達到頂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當時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燻等,後來才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因為釉彩多為藍色,後人便稱這種工藝品叫「景泰藍」。現如今我們說到景泰藍就是指「銅胎掐絲琺瑯」。因為黃金太貴,金胎製作的景泰藍專供皇帝個人享用,銅胎就成為製作景泰藍的首選。
  • 景泰藍與琺瑯是什麼關係?景泰藍為什麼又叫「奇寶燒」?
    北京南鑼鼓巷一間店鋪內的景泰藍工藝品。景泰藍與雕漆、玉器、象牙被稱為北京工藝品的四大名旦,它是工藝美術世界裡一顆璀璨的明珠。(王子瑞 攝)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景泰藍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
  • 學習景泰藍的知識
    景泰時期的工匠在產品顏色的創新方面費了很多工夫,所以研製成功後人們對景泰藍非常鍾愛,所有宮廷的陳設物、裝飾物都用景泰藍製造。成化皇帝繼位後仍然繼續燒制所以景泰、成化兩朝製造的景泰藍器物最多。所以在質量和數量上都不能和景泰、成化年間製作的景泰藍相媲美。萬曆以後偶然才會燒制,並沒有把以前設官置廠的情況看成是例行事務,所以這一時期景泰藍製作極現在很難看到了。
  • 景泰藍之美
    不同於其他藝術,宮廷和民間都有製作,景泰藍工藝一直以來都是以皇宮為主導完成的,特別是明清兩朝,還分別設立了專門製作機構。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徵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朝宣德年間中國的景泰藍製作工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
  • 林徽因和景泰藍的不解之緣
    就像景泰藍。現如今說起景泰藍,中國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詞肯定會是國寶級文物和國禮。 可誰知道,這種華麗的傳統手工藝品,亦曾在漫長時間流逝中差一點點失傳?若不是林徽因拼盡全力地挽回,恐怕當下的我們,再也無法領略景泰藍的精彩。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七景泰藍製作工序解密
    工步營造深夜小面我們聊了半年景泰藍,那麼有朋友問,一件精美的景泰藍器具,究竟是怎樣製成的呢?裡面包括多少道工序?讓我們來仔細看一看吧。圖06磨光七、鍍金:鍍金:將磨平、磨亮的景泰藍經酸洗、去汙、沙亮後,放入鍍金液糟中,然後通上電流,幾分鐘後黃金液便牢牢附著在景泰藍金屬部位上了。再經水洗衝淨乾燥處理後,一件斑斕奪目的景泰藍便脫穎而出了(圖07)。圖07鍍金鍍好金的景泰藍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瓏剔透的硬木底託,更顯出景泰藍雍容華貴、端莊秀美的姿色(圖08)。
  • 景泰藍與鈞瓷的差別
    如今,景泰藍工藝品與鈞瓷工藝品憑藉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眾多收藏界玩家的追捧與喜愛,鈞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各國元首政要,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的工藝魅力,傳播了華夏人民獨特的民族文化。景泰藍和鈞瓷作為收藏界的新寵兒,它們有什麼差別?
  • 【香河非遺】景泰藍雜識
    為什麼叫景泰藍呢?雖然現在釉料已是各種色彩具備,但仍沿用「景泰藍」的習慣稱謂,朱祁鈺——景泰皇帝就這樣做了幾個世紀的景泰藍的「代言人」。 林徽因拖著肺部布滿空洞、一側腎切除、結核菌從肺轉移到腎腸的病體,在梁思成的陪同下,親自帶著他們到琺瑯作坊中去調查了解景泰藍的生產現狀,發動大家為景泰藍設計新紋樣新圖案,後來在林教授的鼓舞下,錢美華毅然選擇了景泰藍專業,為景泰藍藝術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和畢生心血,成為我國從事景泰藍專業設計的第一人。
  • 古代景泰藍拍賣過億,那麼當代景泰藍作品有收藏價值嗎?
    景泰藍,獨步皇宮數百年,是帝王御製的藝術品,其身份與地位非常尊貴,如今,景泰藍已經不再是只有皇家才能擁有的工藝品,隨著景泰藍收藏市場的火熱,人們也開始越來越關注景泰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很多人將目光投向景泰藍行業,但古代景泰藍已經成為古董文物,大多都是國寶級的收藏品,很少有私人藏品,而且藏品真假難辨、良莠不齊,收藏風險很大。綜合分析如今景泰藍行業及市場的發展走勢,眾多投資者把目光轉向現代景泰藍藝術品。
  • 景泰藍:宮內開花宮外香
    此詩讚美的是「燕京四絕」之一的景泰藍。景泰藍有玉石的溫潤,珠寶的光澤,瓷器的細膩,金銀的燦爛。景泰藍製作程序繁複,做工精美,民間有「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的說法,足見景泰藍的藝術價值之高。臨近國際博物館日,筆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琺瑯廠內的中國景泰藍藝術博物館。館內數百件展品中,既有元明清不同朝代的景泰藍高仿品,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景泰藍代表作品。
  • 景泰藍收藏的注意事項!
    下面小編就為廣大景泰藍愛好者講一講在收藏景泰藍的注意事項:一、 收藏景泰藍,除了認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選擇上應以人物、動物為首。景泰藍使用的主要顏料為琺瑯色料,偽造者為降低成本,往往用其它色料代替。景泰藍製作工藝繁複,有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108道工序,且全部用手工製作;景泰藍用料昂貴,相當於官窯瓷器的幾十倍,其價格卻比同時代的官窯瓷器低得多。由此可見,目前景泰藍尚處價值窪地,據業內人士估計,景泰藍精品價格三年內漲幅可達三成。
  • 雜項篇——東方奇葩景泰藍
    但是景泰藍不是當朝流行,景泰藍是在元代進入了中國。到了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發揚光大,才使它聲名鵲起,使它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非常通俗易懂,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景泰藍的叫法非常晚,它並不是景泰年間開始叫。明朝一朝都不叫景泰藍,清朝的初年到了雍正年間有這樣的記載,我們聽一下。雍正六年《造辦處活計檔》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藍琺瑯瓶花不好,欽此。
  • 為何國禮常用景泰藍?
    這已經不是景泰藍第一次作為國禮亮相了。2013年,習近平主席贈送給韓國總統一隻景泰藍花瓶「喜鳳瓶」;2014年,習近平主席贈送普京景泰藍工藝品「一帆風順」;2014年APEC 會議期間,向各經濟體元首贈送的「四海昇平」賞瓶,也是景泰藍。  為什麼景泰藍作為國禮頻頻出現在外交舞臺上?被西方稱為「中國藍」的景泰藍,究竟有著怎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感染力?
  • 景泰藍,特種手工藝的由來!
    那麼關於景泰藍被稱為特種手工藝的由來,您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關於景泰藍,特種手工藝的由來:故宮建院90周年戴嘉林《雀之翎》景泰藍瓶一、景泰藍屬於金屬工藝與琺瑯工藝複合的手工藝品。我國的景泰藍在形制、紋飾、功用、製作技巧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景泰藍工藝繼承並汲取了青銅藝術和錯金、錯銀鑲嵌藝術,以及陶瓷、織錦、刺繡藝術的精華,構成了絢麗多彩、富有民族氣息的獨特藝術風格。二、景泰藍製品形體可大可小,可繁可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