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搜暫時停更,讓多少群眾無從吃瓜,加上病毒又冷不丁給我們殺了個回馬槍,人們不禁又懷念起了那段在家隔離打麻將的日子……
而隨著地攤經濟的風靡,許多人下了班去擺地攤,抓緊賺錢之餘,來局麻將消遣疲乏,勞逸結合向來是可持續之計。
說到麻將的魅力,從尋常巷陌到螢屏明星,從普通人到大學者,從國內到國外,麻將幾乎上演了一場「全宇宙通吃」。
不知不覺間麻將以燎原之勢竄遍世界各地各階層,所到之處統統拜倒,難以「逃生」……
但喜歡歸喜歡,止於娛樂,不計較於輸贏得失,才更能把握搓麻的樂趣。
搓麻將的歡樂,連明星也難抵這檔子誘惑。
麻將曾是劉嘉玲人盡皆知的愛好,這位娛樂圈的「大姐大」,是「天后麻將團」的主力成員,團裡的王菲和那英都是妥妥的麻將迷。
據說劉嘉玲曾在採訪中爆料,王菲說可以說她不懂唱歌,但不可以說她不懂打牌,而劉嘉玲為了哄她,也會主動放炮給她。
對劉嘉玲來說,牌面輸贏是小事,交情為先。而娛樂圈除此以外,陳道明、張信哲、汪涵、徐靜蕾等人也都是公認的「麻將癮患者」。
如果明星以麻將作娛樂尚且平常多見,但你能想像文人學者也會沉迷麻將嗎?
論學術界最愛打麻將的,梁啓超應該是數得著的。
曾經有朋友約梁啓超去做演講,被他回絕道:「你們約定的時間我恰好有四人功課」,而這令人哭笑不得的四人功課,便是麻將局了,為了麻將推掉演講,在歷史上也是沒誰了。
梁啓超還有句調侃的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二者都可以全神貫注,可見麻將蘊含的娛樂性極大地符合梁啓超的趣味標準。
梁啓超大師也不是學術圈的個例,像新文化運動領導者胡適、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等都難以抵擋住麻將的誘惑。
畢竟麻將被稱為「國粹」,國人紛紛臣服也在情理之中,但你能想像歪果仁也為麻將痴迷嗎?
梁實秋在《麻將》一文裡這樣寫:
「科羅拉多大學有兩位教授,姊妹倆,老處女,請我和聞一多到她們家裡晚餐,飯後擺出了麻將,作為餘興。在這一方面我和一多都是屬於『四竅已通其三』的人物——一竅不通,當時大窘。兩位教授不能了解,中國人竟不會打麻將?當晚四人臨時參看說明書,隨看隨打,誰也沒能規規矩矩地和下一把牌,窩窩囊囊地把一晚消磨掉了。」
要說中國的文化名片,文有至聖孔子,武有中華功夫,在娛樂這方面,當屬中國麻將(Mahjong)了。
麻將在國外的吸引力與普及程度,大有超越中國之勢:歐洲成立了「歐洲麻將協會」,有14個成員國家;麻將班開進了孔子學院;在世界麻將錦標賽上,中國的隊伍也頻頻鎩羽而歸……
此刻只想喊一句,壯哉我中華麻將!健康搓麻,娛樂為主,這貫通古今中外的大樂趣,就在這一盤麻將局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