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據星島日報報導,由香港《香港電影》雜誌主導、內地《看電影》雜誌協力的「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結集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三地近100位具權威性和知名度的影評人,憑專業的評判眼光和獨特的審美角度,為2008年度的華語電影選出兩組十佳華語電影以及八項個人獎項,旨在從專業的影評角度總結該年度的華語電影,為他們喜歡的華語電影評分兼詳列評語,給華語電影一個位置。
籌備一年的「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榮幸地邀請兩岸三地近100位著名重量級影評人擔任評審,經過多月收集評分及意見,除了「最佳編劇」及「最佳女主角」在兩組影評人評選下出現不同的結果,其餘獎項的得主均獲三地影評人一致認同。其中由許鞍華執導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獲大部份評審一致推崇為最佳導演及十佳電影「第一位」(即最佳電影)。
獲影評人高度讚譽為「可親、可愛、可信、可敬的傑作」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得到資深影評人舒琪力薦其不著痕跡的戲劇性鋪排,電影人兼影評人文雋亦高度讚賞許鞍華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的誠意和才華:「(許鞍華)用樸實的手法和真摯的情感,告訴華語影壇,甚麼叫無招勝有招。」
剛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張家輝憑《證人》再下一城,演技得到近百位影評人認同,成為「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影帝。香港影評人朗天評價張家輝「把創傷的裡裡外外,憤怒和善良的辯證呈露觀眾跟前。」
《天水圍的日與夜》的鮑起靜及《立春》的蔣雯麗,分別從港臺及內地影評人手中摘下影后桂冠,臺灣著名影評人兼本屆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對前者評價「彷佛某個時代女性的集體化身,生活般的演技,簡直渾然天成,讓整部電影無論在寫情或寫實上,都更具說服力」,後者則獲內地影評人周黎明嘉許「非常『奧斯卡影后』的一次表演,從外表到骨子做徹底改變,很有力度,也很震撼」。
「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導演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
最佳編劇 岸西《親密》(港臺影評人票選)
呂筱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內地影評人票選)
最佳男主角 張家輝《證人》
最佳女主角 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港臺影評人票選、內地影評人票選 )
蔣雯麗《立春》(內地影評人票選 )
最佳男配角 王學圻《梅蘭芳》
最佳女配角 陳麗雲《天水圍的日與夜》
最佳男新人 餘少群《梅蘭芳》
最佳女新人 徐嬌《長江7號》
三地三地影評人評選十部優質華語電影排名:
名次
港臺地區影評人票選 內地影評人票選
1 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的日與夜
2 海角七號 立春
3 葉問 梅蘭芳
4 非誠勿擾 海角七號
5 九降風 李米的猜想
6 文雀 葉問
7 證人 千鈞。一發
8 親密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9 李米的猜想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10 立春 文雀
兩岸三地近100位評審的專業評分及評語,將巨細無遺地收錄於稍後由《香港電影》雜誌整理出版的《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專集別冊內,為每個熱愛華語電影、研究華語電影的人士必然收藏的刊物,而「優質華語電影大獎」肯定會為華語電影地區的電影獎項,締造積極推動的新一頁。
「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的頒獎禮將於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下午於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有關頒獎禮詳情將於日內再作公布,敬請留意。
評審名單:
香港影評人(依筆劃排序)
文雋、王勳、皮亞、石琪、列孚、李照興、李焯桃、林奕華、林超榮、林錦波、卓男、紀陶、朗天、家明、馬家輝、張偉雄、陳志華、陳嘉銘、舒琪、翁子光、喬奕思、湯禎兆、登徒、黃國兆、馮若芷、鳳毛、潘國靈、鄭政恆、羅卡、羅展鳳
臺灣影評人(依筆劃排序)
王瑋、王曉祥、老嘉華、梁良、焦雄屏、塗翔文、楊元鈴、聞天祥
內地影評人(依筆劃排序)
子非魚、尹鴻、木衛二、毛尖、水木丁、牛二、王旭東、王泰白、王樽、司馬平邦、石川、江小魚、色色猴、李迅、李星文、李洋、杜慶春、赤葉青楓、卓別靈、周斌、周黎明、林明傑、林嘉澍、松卿竹友、表江、柏邦妮、眉間尺、紅袖添飯、孫孟晉、孫昌健、袁蕾、張小北、張江南、梁振華、畢成功、陳旭光、章柏青、曾子航、湖邊的魚、黃小邪、鈄江明、楊勁松、葉航、虞曉毅、賈磊磊、圖賓根木匠、寧財神、綠妖、趙寧宇、趙衛防、潔塵、範小青、衛西諦、韓松落、韓皓月、魏君子、譚飛、關雅荻、蘇七七、顧小白
評獎細則:
十佳華語電影:
內地及港臺地區影評人分別選出心目中的年度十大華語電影,並進行第一至第十名的排序,按第一名計10分、第二名計9分……第九名計2分、第十名計1分的方式計算及統計,最後根據每部電影所獲的總分,評出兩組影評人票選的十大華語電影名單,並進行名次排位。
個人獎項:
內地及港臺地區影評人分別選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新人、最佳女新人,按照每張票作1分的計分方式進行統計,最後根據每個電影人所獲總分,評出兩組影評人票選個人類獎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