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人,從來胸不由己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11 澎湃新聞

原創 晏非 新周刊

很難想像,這是100年前的中國女性。

沒有一片葉子能大得足以掩蓋人類的墮落,但總有一塊馬賽克能拖住文明的步伐。

中國乃至東亞女性的胸,在何時是真正由自己掌控的?答案可能是:沒有。

大胸者飽受充滿色情意味的凝視,小胸者則會收穫「不夠有女人味」的揶揄,不穿內衣者更是會遭到全方位的質疑與嘲諷,仿佛顯露出乳頭就等同於浪蕩。

微博用戶@賽冬者 有感於Girls Girls Girls雜誌的短片Be a Lady, They said!而拍攝的視頻。

不穿內衣的韓國女星崔雪莉,被罵「風騷不檢點」;穿低胸吊帶的中國女星熱依扎,被罵「袒胸露乳」;穿吊帶裙上杭州地鐵的姑娘,也因「衣衫不整」,被要求披上外套。

圖麼,當然更見不得。一時尚博主不過上傳了一張上世紀的月份牌,只因圖中有凸點,直接遭平臺屏蔽。直到討論度逐步攀升,平臺方才想了又想,又悄悄恢復了圖片的顯示。

輿論環境之不友好,甚至逼人自查自糾。某男星不過穿了一件印了裸體油畫圖案的襯衫,就惶恐得用膠布蓋住了「關鍵部位」,還得到了來自一眾粉絲「哥哥真可愛」的評價。

我們太習慣於傳統觀念下「不要太出格」的規訓,乃至都忘記了,在一百年前,中國人曾那麼熱烈地呼喚女性胸部的釋放,更不吝嗇於在報刊上展現屬於女性的獨特美感。

背負了家國重責

仍然難被接受的「天乳」

不管是在古畫還是古詩詞中,中國女性的形象大多是扁平纖細的。因弱不禁風,更惹人憐惜。

克己復禮的傳統氛圍下,袒胸露臂的穿著風格不為世人所接受,自然的胸部曲線反而被視為一種「誘導犯罪」的存在。

婦女們只得用長布條、小背心束緊胸部,阻止其發育。日常行走也常低頭駝背,生怕凸顯出一絲線條。久而久之,疾病叢生。

「傷足為人身之害猶小,傷胸及肺為人身之害更大更深也。」1915 年上海《婦女雜誌》的創刊號裡,就對女子束胸的行為提出了批評。

性學家張競生更是奔走呼號,宣揚天乳之美,鼓勵女子擺脫傳統觀念束縛。

在他看來,束胸有礙於人體之美,又給女性的胸、背、肺、胃等帶來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有可能限制母體泌乳,進一步對後代乃至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造成影響。

《良友畫報》,1926年第3期,第15頁。/大成老舊刊全文資料庫

事關種族興衰,人們終於開始重視。1927年,廣東省政府通過並推行了《禁止婦女束胸的提案》,以婦女解放、健康審美、國族振興等名義「整飭風化」,強令全省女子不許束胸,違者罰款。若是20歲以下的女子觸犯,父母亦要遭罰。

為什麼廣東成為了第一個官方響應「天乳運動」的地區?

這裡的婦女運動基礎相當深厚。1919年就出現了廣東女權運動會,到1927年已有70多個具有社會或政治運動力量的婦女團體,實力位居各省前列。

但不管是民間的聲音,還是官方的勸導,宣傳重點還是落在束胸對後代的影響上。1920年上海《民國日報》更是從生理學角度剖析,得出「婦女束胸無異於滅國」的結論。

1938年,一群穿著旗袍的姑娘在紐約街頭為抗戰募捐。

即便如此,也無法輕易撼動根深蒂固的觀念。傳統的平胸審美下,放開天乳並不體面,只有忙於農事的「村下婆」無暇顧忌。故而在當時的大多數女性眼中,「天乳」幾乎等同於粗鄙。

來自家庭的阻礙亦不可小覷。一衛姓女士曾試圖扔掉束胸帶,遭到家人阻攔,結果出門就吃了一記罰單,家人從此不許她出門。沒想到某日一婦女組織上門突擊檢查,衛女士再次被罰款,家人這才不再管束。

而當真的放開了天乳,女性又陷入了矯枉過正的迷思,開始追逐完美胸型的塑造。有人在報紙上詢問促進胸部發育的辦法,有人在扎胸窄衣裡填進棉絮做出一對「完美」假乳,更有商家藉機推廣豐胸藥物。

20世紀30年代,鋼圈文胸才剛在英美國家風靡起來,大洋彼岸的中國姑娘們就開始搶購「阮玲玉同款」,用「義乳」塑造旗袍下的豐滿曲線了。

當時「蹭熱點」的廣告。/《新晨報副刊》1929年3月3日

今天看來,「天乳運動」固然有其啟發的意義,但依然脫不開「女性身體對國權及夫權讓位」的意味。對於無法感同身受的男性倡導者而言,「強種保國」成了他們最強有力的論點。

而來自女性內部的反抗與不理解,讓天乳運動走進了死胡同。一部分人執著於平胸,一部分人懊惱於生不出天乳。束胸帶與束身衣齊飛,舊銬未落,又加新鎖。

任人打扮的中國女性的胸部

從古至今,讚頌女性身體之美的詩文不少,但敢於直視女性胸部者卻寥寥。

《詩經·碩人》中的美人莊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作者將其上半身誇了個遍,細緻入微到牙齒,卻偏偏沒有提到胸。

「鬢垂香頸雲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民風豪放的唐朝,多看重女子胸前的那一抹雪白。

張萱,唐,《虢國夫人遊春圖》局部。

「羅衣解處堪圖看,兩點風姿信最都,似花蕊邊傍微勻玳瑁,玉山高處,小綴珊瑚。」明清文人對女性胸部的偏好,依然脫不開對「精緻」審美的執念。而這與「三寸金蓮」「楊柳細腰」的風氣,一脈相承。

「在中國詩裡,『可憐』是『可愛』的代名詞。」張愛玲在《更衣記》裡寫穿緊身背心的女性,「看上去不大像個女人而像一縷詩魂」。

而不斷演化的傳統內衣,也從未考慮女性身體發育的需求。從兜肚到抹胸再到小馬甲,對胸部的壓制是越收越緊。

民國早期的女性形象。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社會思潮湧動的時期。1919年的五四運動,掀起了有關「男女平權」的討論。直指婦女解放的「剪髮運動」「放足運動」接連興起,緊隨其後的卻不是「天乳運動」,而是「女著長衫」。

1920 年,文章《女子著長衫的好處》這樣寫道:「女子剪了發,著了長衫,便與男子沒有什麼區別,男子看不出是女子,就不起種種壞心思了。或者女子在社會上的位置,更高得多呢。」

如此觀點一出,也無怪乎束胸行為禁而不止,且格外受到知識女性的推崇了。

傳統禮教的約束與兩性平等的訴求不謀而合,反而呈現出極其相似的表現形態。一時間,人們竟分不出熱衷束胸的女子,究竟是保守還是激進。

但一味靠模仿男子來爭取權益的行為,並不具備十足的說服力。「天乳運動」倡導者就直言:「解放的聲浪這樣高,何以自己壓迫乳房的東西,竟不肯解放呢?」

轉機來得比想像中猛烈。1927年3月8日,以金雅玉為首的17個風月女子,因職業而接連失去進入武漢中央軍校女生隊和婦女幹部培訓班的機會,憤而赤身裸體衝進了婦女節遊行隊伍表達不滿,口中不忘呼喊「中國婦女解放萬歲」。

本是花花公子的一句玩笑引發的衝動之舉,卻意外掀起了婦女運動的高潮,更在無形中推動了武漢婦女組織的壯大及平權運動的發展。

《DE VRIJHEID LEIDT HET VOLK》 (1830) /EUGÈNE DELACROIX

在媒體、廣告與文藝作品的推波助瀾下,更為開放的著裝風格開始為人們所接受。

大膽性感的好萊塢女星形象頻見報端,民國女星也跟著穿起了斜肩、V字領、一字領設計的晚禮服。而民間遊泳運動的流行,則讓泳裝由連體式逐步走向了分體式,更讓世人見識到了屬於女性的健康美。

「小,耳欲其小,乳房欲其小,足欲其小。」這是民國時期廣州報紙刊載的八條美人標準之一。而這標準的制定者,是男性。

「年來女界風氣已開,但仍有以束胸為美觀者,不知歐美各國女子無不注意胸部發達,並以豐滿隆起為合衛生,而美觀者。」這句寫在《禁止婦女束胸的提案》裡的審美倡議,也來自男性。

瑪麗蓮·亞隆在《乳房的歷史》一書中寫道,乳房「在嬰兒的眼中代表食物,在男人眼中代表性。在醫師的眼中看到疾病,商人卻看到鈔票。宗教領袖將它轉化為性靈的象徵,政客要求它為名利場服務,心理分析學者則認為它是潛意識的中心」。

長在女性身上的乳房,偏偏不屬於自己。美的標準的制定,也從來都不掌握在女性手上。

舊時的她們作何看法,如今已再難考究。不過最起碼,在拋開束胸帶的路上,女性終於有機會脫下長久以來的身外負累,丟開千百年來沉重的審美框架,在迷霧中探得一點光,一步步奪回身體的自主權。

阮玲玉與李麗華。

身體何辜,要承擔人類之罪?

遺憾的是,相比過去,我們留給天乳的領地似乎越來越小。

1914年,李叔同首先引入了裸體模特寫生教學。1915年-1924年間,上海美專校長劉海粟用三次裸體寫生畫展,引來了社會各界的罵聲,也招來了江西警廳的勒令禁止。但「人體藝術」存廢的討論,更因此愈演愈烈。

劉海粟 1931年作 裸女 布面油畫 80×50cm

有數據統計,當時出版近 1600期的《北洋畫報》中,共刊登裸體女像 500 餘幅,共 135 期的《良友》刊登全裸或半裸的人體女像作品亦有 200 多幅。

畫作與影像的魔力究竟有多大?

1979年,首都機場出現了一幅含有裸體少女畫像的壁畫《潑水節——生命讚歌》,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卻讓香港商人霍英東大為振奮。嗅到時代的開放氣息後,他下定決心,創辦了建國後第一家內地與香港合資的五星級酒店——白天鵝賓館。

有人在人體畫像中看到欲望,但也有人看到藝術、看到機會、看到希望。

當年勇於聲援的媒體,冒天下之大不韙宣揚時代思潮。他們或許不會想到,百年後的今天,網友上傳的露點名畫會被屏蔽,電影《水形物語》中裸背的女主角要被迫「穿」上「小黑裙」,博物館裡的雕塑在上了電視之後也要慘遭打碼。

觀眾認為藝術不需要打碼,但平臺不這麼覺得。

何止是胸部,我們甚至正在失去直視身體、正視身體的機會。但這並不新鮮。

16世紀到19世紀,歐洲宗教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藝術改革。

先是歐洲南部的教庭頒布了特倫特法令(the Council of Trent forbade),禁止在教堂藝術中描繪生殖器、臀部和乳房。

「無花果葉運動」(Fig Leaf Campaign)緊隨其後,從新創作的作品到所有裸體雕塑,一個都不放過。連拉斐爾的《亞當和夏娃》、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也都被無花果葉覆蓋住了關鍵部位。

被遮以無花果葉的「大衛」。/《Fig Leaf》

正如《古怪的身體》中所提到的,被藏起來的身體部位本不該讓人感到羞恥,而被「隱藏」起來的,正是比身體部位更重要的東西。

藏起來的是什麼?

如果說性是一種罪,那麼或許所有宗教相關的作品都不該留存於世。畢竟與傲慢、貪婪、嫉妒、憤怒、怠惰乃至殺戮相關的題材俯拾皆是,它們哪一個不比性更可怕?但藝術存在的價值,從來不是催生禍端,而是帶來反思。

沒有一片葉子能大得足以掩蓋人類的墮落,但總有一塊馬賽克能拖住文明的步伐。

歷史是一條河流,總有人願意乘風破浪,但也有人想拽著大家急流勇退。如果我們註定成不了時代的領航人,最起碼,不要成為往回走的那一個。

[1]劉正剛,曾繁花.解放乳房的艱難:民國時期「天乳運動」探析[J].婦女研究論叢,2010(05):66-72.

[2]程淼淼. 近代婦女身體解放進程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5.

[3]梅潔. 民國時期「天乳運動」及其女性服裝變化的解讀[D].北京服裝學院,2016.

[4]徐霞輝.廣東天乳運動對「天乳」的審美建構[J].暨南史學,2018(01):170-177.

[5]張華.民國時期女性美的科學建構(1920—1930)——以「天乳運動」為中心的討論[J].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16,17(00):146-165+294-295.

[6]英二,裸體的古今文化:無花果葉,2010-09-13

[7]Alexxa Gotthardt,Why Fig Leaves Cover the Private Parts of Classical Sculptures,2018-04-05

[8]吉奧喬·阿甘本,裸體,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02-28

[9]鷲田清一,古怪的身體,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10

[10]張巖巖. 20世紀初裸體寫生事件與中國藝術教育現代化進程[D].上海師範大學,2019.

作者 | 晏非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原標題:《中國女人,從來胸不由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