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團漆黑,遠處星光點點,機車聲不時傳入耳中。洞內溫度與洞外嚴寒迥異,讓人明顯感到穿多了。
12月1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保康縣後坪鎮出發,駛過銀裝素裹的險峰,進入崇山峻岭中的分水嶺隧道。
這是一條全長6.3公裡、投資7億元的特長隧道,也是保神高速最後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分水嶺隧道剛剛實現雙幅貫通,標誌著保神高速已全線貫通。」湖北交投襄神公司總經理黃槐軒介紹。
投資67.5億元的保康至神農架高速公路,是湖北「十三五」重點項目,由湖北交投投資建設,是通往神農架林區的首條高速公路,也是湖北實現「縣縣通高速」的最後一段。這條穿行山區的高速,地質條件差,施工難度大,橋隧比高達85.24%。
戴上雙層口罩,步入分水嶺隧道,裡面一片漆黑,只見點點燈光移動,那是汽車車燈和工人的頭燈。濃烈的汽油味夾雜著粉塵迎面撲來。不一會兒,記者的安全帽上、臉上、衣服上敷上一層灰塵。
除渣車、攪拌車來回穿梭。「咚咚,咚咚……」在剛貫通的右幅隧道中段,工人們戴著頭燈、防塵口罩,站在二襯臺車上鋪土工布和防水板,有的僅穿短袖仍大汗淋漓。下面是一個12米長、11米寬、1.8米深的仰拱,攪拌車正傾瀉100多立方米的混凝土。
順著手指方向看,巖壁上,有的工字鋼已扭曲變形,明顯有重新加固的痕跡。
「罪魁禍首就是它。」襄神公司相關負責人申思然拿起一塊巖石,用手一捏就成粉末。據介紹,這種軟弱的V級圍巖最愛「變臉」,掘進後沒法支撐固定,就像「筷子插進豆腐裡」。分水嶺隧道施工3年多來,碰到大小塌方100多次,耽誤工期半年多。
如何攻克V級圍巖變形?項目部採取「早預報、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等措施,將軟弱的圍巖牢牢用鋼筋、混凝土「鎖定」。
分水嶺隧道「拖後腿」,怎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越是困難疊加,越要錨定目標!今年6月開始,湖北交投襄神公司組織施工單位超常規作業,從山頂打下一個長1100多米的斜井,再在斜井上打多個橫洞,把施工作業面由兩個增加到11個,僅大型臺車就增加到15臺。「這種長隧短打的方式好似『地道戰』,每天施工進尺由以前二三米增加到25米。」申思然說。「今天有1000多人在隧道奮戰。」目前,分水嶺隧道實行24小時作業搶工期,二襯施工僅剩100多米,仰拱還剩一個。
分水嶺隧道的全線貫通,為保神高速年底通車奠定堅實基礎。「全線正在收尾。」黃槐軒表示,全線3000餘名建設者有信心、有幹勁,按照項目年底建成目標發起全面衝鋒,決戰攻堅,確保「三年攻堅戰」圓滿收官。
2017年9月,保神高速動工,起於保康縣後坪鎮,與呼北高速公路相接,終於神農架林區陽日鎮,全長42.924公裡。保神高速年底建成,意味著工期提前9個月,屆時湖北所的縣市區全部通達高速公路,奮鬥多年的「縣縣通高速」成為現實,湖北高速通車裡程將增至7000多公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劉星亮)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