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姐:誰說雙非二本不能進四大了,學歷不夠,能力來湊。
能拿到畢馬威OFFER,身邊人都非常意外。二本非財會專業畢業,績點3.37。自從大一拿過一次三等獎學金,就與獎學金再無緣分。
大三下,以436分,低空飛過CET6級。在上海,以這樣的簡歷去面試,可能連網申都過不了。不過好在我的實習經歷比較豐富。
我用實習來做職業規劃
大一的時候,我就知道,正在學的專業並非我所喜愛的,而且從畢業了的學姐學長來看,第一年的薪水也就剛剛夠溫飽。那時候,我雖然不確定未來想做什麼,但我確定,一定不想從事當下專業的工作。
於是從大一開始,我就在網上收集各大知名企業的實習項目。從網際網路BAT,到當地知名的媒體公司,從銷售,到新媒體運營。只要是我能接觸到的,都投了個遍,其中就包括四大的暑假實習生計劃。
雖然這些實習項目我並沒能都參加,但通過他們的網申和面試,我對這個行業的工作性質有了大概的了解。這也為我後來的擇業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綜合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發展平臺,我決定,為四大拼一把。
背景不夠,證書來湊
因為自己非財會專業,想要進四大必須得有證書來證明我的專業能力。當時本科還沒畢業,不能考CPA,於是我就先從ACCA開始。
當時決定考這個證書的想法是:第一,它的知名度比較大,認可度高;第二,全英文考試的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我的英文能力。
決定考ACCA之後,每天除了上課,我都在圖書館度過,用一年的時間通過了前7門。
現在想來,對於我們這種,專業背景不夠硬的人來說。想要翻盤,證書和實習經歷很重要。如果你想進的是,四大這樣的國際知名公司,那麼證書和實習的含金量將要求更高。
和其他的學霸大神不一樣。作為一名二本渣,網申和筆試才是我最怕的環節。網上有博主統計過,每年畢業季,申請四大的人數超過20萬,其中只有不到1萬的人能夠拿到最終的OFFER。
其中筆試刷人的比例簡直高得嚇人,據說每年有70%的人都掛在筆試上。
四大的招聘流程和大多數名企差不多。網申-筆試-評測中心(群面)-經理單面-合伙人面試-offer發放。實習還是全職,流程基本一致:
(*註:實際流程以郵件通知為主,可能會有所變動)
秋招網申通道一般會在每年的8月到9月陸續開放。為了提高通過率,我直接註冊了五個郵箱號,就怕收不到事務所的OT。
筆試才是二本生翻盤的關鍵
四大的筆試時間非常短。第一是給的完成時間特別短。從收到OT開始算起,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要求必須在3天內做完,德勤要求2天。
另一個是每道題的作答時間非常短在「複雜的題型、海量的題目」面前,每道題給你的時間只有30s-1min!當時有個小夥伴,參加完筆試後,在微信瘋狂發圈吐槽。
不管筆試的機制有多變態,該刷的題庫我一個都不敢偷懶。因為即使進了面試,也有可能被要求重新做一遍筆試。面對這麼多名校大神,筆試可能是最有把握加分的項目了。
這幾年,四大屢屢更換題庫,提升難度:去年德勤把英語測試板塊中的多項選擇題,變為最新的英語在線寫作題;畢馬威將自己原有的題庫換成了Cut-E。
面對這些變化,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刷題、刷題、刷題。雖說題庫換來換去,但主要還是來源於SHL和Cut-E,題目類型基本也都圍繞圖形推理、數理邏輯、Verbal這三大類型,還有一定的重複率。
只要你提前準備,多花時間刷刷近2年的真題,說不定就能碰到原題!目前而言,四大各家在今年春招和實習招聘中的在線測評方式都各有千秋。
1.EY
安永以前使用過SHL題庫,但從15年開始,就開始以cut-e題庫替換。實際上一點都不cute的cut-e題庫比起SHL,更考驗速度和對材料的熟悉度。
2019安永春招OT題目
cut-e是一家2002年創立的在線人力資源測評工具供應商。除了安永,cut-e也是戴爾、漢堡王、高露潔管培生的筆試題庫。
從18年起,安永的暑期SLP(Summer Leadership Program,領導力訓練營)項目將筆試環節改成遊戲測評。
2.DTT
DTT很早之前用的是SHL的題型,現在已經換成ACE(GraduACE)題庫。ACE題庫的材料和cut-e題庫相比更加簡單明了一些,cut-e的材料都是分6個選項卡。
2019德勤春招OT題目
3.PwC
普華永道使用的是CEB題庫,而之前的SHL題庫屬於CEB題庫的一部分。
CEB 題庫,和四大其他三家的區別在於多Written English,主要考察應聘者的英語能力,題型包括N + V + L + Written English + 性格測試。
4.KPMG
KPMG和安永一樣,從17年開始也用了cut-e題庫。並且K記的題量和難度都是最大的。
2019畢馬威春招OT題目
實際上四大都先後使用過SHL題庫,除了PwC目前仍沿用跟SHL所屬的CEB題庫,其他三家都另尋「新歡」。
來源:本文為直通四大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