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大同城牆:雖然是近些年復建還原的,但與古蹟作用相同

2020-12-13 小喵奇談

本文介紹大同市的古城牆,這是一個原本已經是斷壁殘垣,但是已經復建還原的地方。

大同市的古城牆經過復建之後的效果很好,堪稱是美輪美奐,並且其實遊客也看不出來這裡面是是不是古蹟,而且取消門票之後,這裡面其實又增強旅遊功能。

大同古城牆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平城區,大約也就是大同市區西北部的地方,如下面地圖所示。

大同古城牆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最早進行建設的,而在明朝又進行了新建。

在新中國的事情,大同古城牆其實已經被大量拆除,包括了北城門、東城門、西城門,這裡面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斷壁殘垣。

在公元2008年,大同市開始復建古城牆,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下面照片也就是復建之後的大同古城牆。

大同古城牆重新建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城牆,原本的斷壁殘垣已經補足,這裡面看起來就是保存完好的古城,也是一個很完整的古蹟。

下面是大同古城牆的一角,看起來也是很完整的結構。

顯然,如果僅僅從外觀上面分辨,其實很難看出來大同古城牆究竟是一個後來建設的產物,還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古蹟。

經過復建的大同古城牆,又迎來了另外的一個好消息,這裡面已經變成了一個免門票的地方,這其實又給這裡的旅遊增加了一些能量。

對於遊客來說,大同古城牆究竟是什麼時期建設的,其實並不重要,這個地方好玩才是重要的。

目前的大同古城牆,其實已經好於原本的老城牆——雖然它不是真正的古蹟。

相關焦點

  • 大同城牆,是一個古蹟復建理念、旅遊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曾經去過大同的朋友知道,大同在大同市區有一個``凸''形的牆。在古代,城牆無疑是一座堅固,協調良好,防禦力強的城市,並且已經成為外國入侵和該國城邦的敵人。在現代,經過「修復」和「重建」的城牆無疑是旅遊勝地,美術館和文物保護區。在這裡,我們使用兩個詞:「修復」和「重建」。大同的古城牆遭到嚴重破壞,城牆遺址周圍有棚戶房屋。
  • 山西省的大同城牆實現了逆時代復興:與西安明城牆相比並不算遜色
    在近十多年以來,山西省的大同城牆實現了逆時代復興,在很多地方都是拆除城牆的情況下,大同市卻重建了城牆。經過努力的重建之後,大同的城牆與西安明城牆相比並不算遜色,而且還起到了與現代交通相結合的特點。大同的城牆為何能浴火重生?這其實與大同城牆規模較小、發展較慢有很大關係,當然另外一方面,積極的復建,也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照片就是復建之後的大同城牆,這裡面已經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結構。在中國的各個古城當中,保存比較好的其實是西安的城牆,也是明城牆。
  • 重建、復建與再建:看待中國文物古蹟物質性再造問題的新思路
    對於文物古蹟的物質性再造,近年來在國際、國內都得到了特別的關注與討論。雖然《文物法》從法理上禁止物質性再造,但此行為卻仍然在中國大範圍存在。這類工程在實施層面存在四個共性的問題,即對原始遺址的破壞、闡釋不明、復建設計和決策過程中對內部梁架的忽視、以及公眾參與度不足。
  • 民國1937年大同地圖中的代王府遺址:2011年起復建,至今還未完工
    明代嘉靖年間《大同縣誌》中記載的大同城池內重要古蹟的分布來看,出現在當時地圖中的正是在明代大同城中赫赫有名的代王府。但是在清代所著的《大同縣誌》中,當時的代王府卻變成了另一番模樣,原本完整出現在圖中的代王府,變成了一條條街道。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山西大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不僅戰略地位重要,歷史上是拱衛京師的屏障,還曾經做過近百年的都城,留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古蹟。到大同旅遊,大同古城牆是必去的旅遊景點之一。公元398年,南北朝時期的北朝第一個王朝,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天的大同市),大同進入了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在接下來近百年時間裡,這裡都是北魏的首都,直到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作為一處戰略要地,城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
  • 有人說大同古城牆修復後可以和西安古城牆一比高下,你認為如何?
    大同作為北方的軍事重鎮,古城自然是非常的氣派也很有歷史,在經歷過近代的失落之後,大同古城在耿彥波市長的堅持下,重新修葺復建,最終成為了大同市的一座新的城市名片。大同古城牆的底蘊很深厚,它的夯土城牆有北魏,遼金元朝的遺存,明代在大將軍徐達的主持下,截去城池的南之半,增築南城牆,形成流傳至今的大同古城牆格局。
  • 古都大同城牆下一座白色寶塔,無人知曉它的年代,也沒人敢打開
    中國九大古都之一的山西大同,很多人只知道這是個產煤的地方,卻不知道它曾經的輝煌和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耿大爺一軸雙城,復建古城的偉大工程,將深藏在民間的寶貴文物都發掘出來加以保護,並儘可能復原了文物本來的規模。
  • 自9月初免費開放以來,大同城牆景區已接待遊客40萬人次
    2016-11-26 21:28 來源: 澎湃新聞 大同日報 伴隨著11月18日大同古城牆全面合攏、護城河全線貫通,今年大同市古城保護與修復取得顯著成果。
  • 大同古城氣勢恢宏,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復建古城中最成功的一座
    大同古城牆為明洪武二十五年(即1372年)由大將軍徐達,在北魏、遼、金、元等朝代的舊城基礎上增築而成,整個城牆的總周長為7.24公裡,擁有一整套完善的防禦體系,是大同古城牆最為顯著的特點
  • 大同城牆 :城牆之內是歷史,城牆之外是未來
    大同城牆 :城牆之內是歷史,城牆之外是未來 2019-09-11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大同古城牆之行
    2018年9月,想出去賺點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風塵僕僕的坐上飛機去了山西大同,到了直接開始上班,上了幾天,感覺挺累的,就忙裡偷閒地安排了兩天時間休息,休息不能呆在被窩裡,就決定出去遊玩遊玩,經朋友介紹說,大同古城牆還不錯,於是決定去看看,就打了個滴滴車就到了古城牆。
  • 古都大同城牆下有座不起眼的小寺院,名字卻很響亮來頭也不小
    山西文物看大同,大同古城修復工程讓很多文物古蹟得到了保護,特別是很多流落在民間隱藏在民居裡的快要消失的文物古蹟,以它本有的原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今天驢姐姐帶大家到大同城牆下的一處小寺院裡逛逛。這座小寺院坐落在大同城牆東門和陽門外,臨著護城河邊上,紅色的外牆上「南無阿彌陀佛」幾個大字特別顯眼,路過的人都知道這裡是一個寺院。看到寺名有點不解了,這裡怎麼也叫「華嚴寺」?我們都知道上下華嚴寺是全國著名的遼金古建,那是大同作為遼代陪都西京時的皇家宗廟,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的,規格和規模自然不小。
  • 武宏文赴大同古城牆景區現場調研
    10月5日下午,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武宏文深入大同古城牆景區,現場調研景區業態運營等情況。大同古城牆巍峨壯觀,特別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夜景更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燈光,將古城牆秀麗的樓閣、偉岸的輪廓點綴得更具魅力。
  • 遊覽山西大同:城牆上走一圈是什麼體驗,看完就知道了
    《花木蘭》這部影視劇大家一定不陌生,雖然有多個版本,但無不是圍繞北魏文化所展開的,劇中所提到的平城便是今天的大同,對於一座古時常年經受戰火荼毒的城池而言,堅固的城牆是它的標配,兵強馬壯是它的名片,曾有「大同兵馬甲天下」的說法。
  • 藏在大同的神秘古堡,古蹟眾多荒草叢生,遊客感嘆:太冷清了
    山西大同的美不同於尋常,它擁有著北方古城浩氣磅礴之雄風,也蘊含塞上名都之古韻,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懷,讓每一位遊客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這歷經千年的風霜印記,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得勝堡是明長城大同鎮重要關隘,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北約45公裡。古堡始建於明初,是外長城重要的隘口,自古為聯結晉北與內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大同城牆上榜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原標題:大同城牆上榜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月25日,記者從山西省旅遊政務網發布的公告獲悉
  • 淺談遊山西大同古城牆的感受
    大同的古城牆始建於明洪五年,現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後人修復的,所以當看到它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古城牆並不古老啊!當我從清遠門進入月城時,被它高大的城牆所折服清遠門月城留影上到城樓,看到寬寬的路面,晃如在大馬路上一樣好奇心驅使我一直順著城牆走了很遠,因為我想知道這個城牆有多大,但最終也只走了三個門
  • 遊山西·讀歷史|組圖:漫步大同古城牆 這裡的傍晚也很醉
    9月24日,已近黃昏,在夕陽的映襯下,大同古城牆顯得雄偉高大、氣勢壯美。雖然雁北傍晚的氣溫只有10度,依舊有許多遊客爭相登上古城牆,或飄逸舞動留影定格,或一行幾人騎著腳蹬遊覽車,愜意地遊走在城牆上,沉醉其中,用腳步丈量著古城牆的歷史。
  • 大同一勝過西安城牆的古建築,位於市中心,卻有些尷尬,門票免費
    大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山西省最北部,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被譽為「中國煤都」,這座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雲岡石窟」和「懸空寺」,這些都是長期歷史演變留下的文物,今天說的是大同一勝過西安城牆的古建築,位於市中心,卻有些尷尬,門票免費。
  • 大同超越西安城牆的古建築,身處市中心,卻特別尷尬,現門票免費
    在大同的這座城市的市中心,曾有一座由明代大將軍徐達在公元1372年建造起來的古城牆,這在我國都是非常有名的,一點都不亞於網絡走紅的西安城牆,它雖然身處市區最繁華的地帶,但卻特別尷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