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套路多,部分「農產品滯銷」竟是賣慘營銷?

2020-12-20 東億企劃

你有沒有在短視頻平臺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某貧困山區老農,面孔上滿刻著飽經風霜的皺紋,受天災或疫情影響,家鄉水果滯銷,只能指望賣出去才能存活;體面的老闆,在辦公室默默抹眼淚,受疫情影響,外銷的產品被退單發不出工資,只能虧本甩賣,原價999現價只要99元;堅強的寶媽,被丈夫拋棄,帶著孩子頑強拼搏,現在靠著兼職賣化妝品、面膜維持生活,希望可以得到大家支持。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其實多數是一些電商團隊所營造的「賣慘」營銷場景,是一種商業老套路罷了。

01好產品不如慘故事?

營銷學認為,如果企業的營銷活動能使得人的大腦釋放催產素,產生同情,人們就會覺得品牌或產品比較可信,從而建立信任關係。

好產品不如慘故事,賣慘營銷的本質就是,利用人們對弱者的同情心來獲得利益,怎麼能引起惻隱之心怎麼來。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來認識一下這位大爺:

「滯銷產品千千萬,大爺還是那個大爺」!不知道的還以為大爺有良田萬畝,運氣太背畝畝滯銷?

這位大爺也被網友戲稱為「滯銷大爺」,還有網友惡搞P圖,我帶你們感受一下:

實際上圖這位大爺是於2011年,正在勞作時,被一位攝影師偶然拍下的,並不是為了銷售滯銷的水果。

因為典型的飽經風霜農民伯伯形象,被電商團隊利用,故而營造出一場場悲情賣貨。

而早在幾年前,據媒體報導,廣東徐聞的菠蘿、安徽的蜜橘、山西臨猗的蘋果等農產品,都曾被採用這種方式進行營銷,宣傳語不乏「果農心急如焚」、「欲哭無淚」、「幫幫我們」之類字眼。

打著直銷助農、降低利潤的稱號,號稱架起了和用戶之間的橋梁。

產品如果沒有問題還好,出了問題只會讓消費者成為冤大頭。

微博@少俠決定放飛自我

「悲情營銷」利用的是人們的同情心以及這種同情心背後的物質資源,但這些從來都不是無限的,愛心終會耗盡,等到真正需要援助的個例發生時,人們的同情心已經磨出一層繭子了,不再敏感了。

02賣慘營銷套路並不新鮮

「賣慘營銷」套路早在許多年前就已經被用膩了。

「爸爸,我想去參加中國好聲音。」「算了,還是等我死了你再去吧,不然連海選都過不了」

這是一則針對以前綜藝節目的搞笑段子,起初我們對身世悽慘但天賦異稟的選手予以同情,後來哭天抹淚的人實在太多,同情心都不夠用了。

他們賣慘營銷主要有三個套路:

窮。一定要窮,最好是「窮+苦+慘」三合一,出生農村,來大城市漂泊,住地下室,吃泡麵,只為實現夢想,一切都值得。病。家人病重,自己有病最好,都是能抓住評委和觀眾的催淚點。醜。如果無法滿足前面兩點,只能另闢蹊徑,比如長得醜,從小受到歧視,內心自閉,只有音樂才能拯救。

2016年,網絡上一篇爆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刷屏,相信大家都有聽聞,而後被發現其實是一次簡單的「賣慘」營銷,求助者的家庭條件比讀者想像的要好的多(深圳東莞三套房),而這篇文章為羅爾帶來了幾百萬的收益。

2018年,一篇爆款題為《痛心!四川大涼山眼看大雪封山,50萬斤脆甜醜蘋果搶收不及,求你幫老人孩子渡過這個難關!》,後經調查發現,當年蘋果產銷兩旺,經銷商都在搶貨,文章是廣東一家公司編的,惡意引導消費者。

2020年6月,B站擁有20多萬粉絲的博主「虎子的後半生」被曝靠賣慘獲得粉絲同情,鏡頭前他是一個肺癌晚期、家境慘澹、家裡欠債、父母重病的人,而後被網友曝出餐廳高消費、住五星酒店、還有一輛寶馬車,原本視頻裡的暖心鼓勵變成了嘲諷和謾罵,生命的後半段,伴隨他恐怕不止是病痛。

這種營銷手段何嘗不是一種變相的道德綁架,未來商家們或許得準備好如同唐伯虎進華府般的比慘故事,才能用網友們的口袋裡掏出點碎銀子了。

03狼來了的故事重演?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部分地區真的會因為天災或事故而造成產品大批量的滯銷,從而向外尋求幫助,這是事實。

今年到疫情影響,部分地區農副產品滯銷,在官方的背書下,許多市長縣長走進直播間,為本地產品直播帶貨助農惠農,掀起了一陣直播帶貨風。

直播電商風口正盛,而各大平臺紛紛入場,但多多少少由於平臺監管力度不足、缺乏引導之類的原因,導致演戲炒作賣貨、賣慘營銷等內容低質畫風的現象再次出現。

還有一些營銷策劃團隊專門針對個體打造個人IP,會為主播提供一套完整的直播流程和培訓方案,以便迅速建立與該人設相符的受眾群。

隨之而來便是各種人設下的網紅變現,或打賞或賣貨,而各種賣慘人設的直播也就不足為怪,畢竟,不會帶貨的網紅不是好主播。

現代社會本質是一個信任社會,沒有信任,一切難以為繼,畢竟,現在看到路邊老人摔倒的我們,也依舊有人不一定敢扶。

狼來了的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但是狼來了的故事,仍然每天都在上演。

產品信任靠的不是「慘」故事,這樣的行為只會使好人心寒,愛心耗盡,那個時候,才是真的沒人會關注,也會淹沒那些真正的呼聲。

相關焦點

  • 市長、縣長「直播帶貨」忙,這些農產品滯銷變脫銷
    近日,商務部辦公廳發文稱,電商企業要通過直播帶貨等多種渠道提供流量支持,拓寬滯銷農產品銷路。業內人士認為,農產品上行亟需解決信任問題,縣長「直播帶貨」不但能與消費者建立起很強的信任聯繫,也有望解決傳統農產品銷售環節多、鏈條長的問題,讓更多讓農貨直達餐桌。
  • 農產品滯銷急哭果農!直播帶貨、百億補貼,京喜上線新玩法
    他在西安經營了4年草莓採摘園,8個大棚,6萬多斤草莓,僅賣出三分之一。物流運不出去,價格提不上去,最便宜的時候才賣7-8元/斤。去年,草莓30-40元一斤,全能賣完,過年期間收回成本,還能掙個10-20萬元。每天上百斤草莓爛在地裡,要麼餵雞,要麼扔掉。侯師傅最大的心願,是剩下兩批草莓「把成本收回來」。
  • 縣領導「直播帶貨」農產品滯銷變熱銷
    連日來,民權縣的一些農產品銷售公司、農業合作社紛紛給「縣領導網上當主播帶貨去賣農產品」的事點讚。3月17日,民權花生深加工企業河南南乳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顯朝說:「在當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我們公司的訂單『逆勢上揚』,這幾天我的電話、微信都『井噴』了,真要感謝房縣長給咱當主播賣產品啊!」
  • 直播帶貨「割韭菜」套路調查:靠賣慘賺同情收割粉絲
    直播帶貨「割韭菜」套路調查直播賣慘收割百萬粉絲轉賣帳號打傳銷擦邊球售賣假貨快速套現● 靠賣慘來吸睛的主播不在少數,主要有以下兩類:病例賣慘型,主要描述病人的日常;受害者求助型,主要描述被性侵者、被網暴者等人的經歷● 網紅直播變現的法律隱患屢屢變成現實
  • 一句「噢買瓜」帶火了直播的梵大爺,農民直播帶貨成為主流趨勢
    因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有大量的農產品沒有辦法進行一個更好的銷售,成為了當地農民的「心病」,但在甘肅華池縣有一個農民開始以「噢買瓜」的方式開啟直播帶貨。 梵大爺是甘肅華池縣的一個農民種植戶,山村偏僻,沒有購入產品的經銷商,加上運輸上的問題,使得他很多的農產品滯銷在家,在當地也賣不出去,偶然看到了電商直播這一方式,便自己著手開始直播帶貨
  • 成都大學生疫情期間變身「直播賣橘哥」,3天幫全村帶貨6000斤!
    受疫情影響,學校還未開學,而肖欽仁家裡的橘子也因沒有果商前來收購而滯銷,為了幫家人賣出這滯銷橘子,肖欽仁最後走上了直播之路,觀看人數從最初的十幾人到幾百人再到幾千人,每天連續7個小時的直播,賣完了家裡的2000斤,又幫親戚賣,總共幫村裡帶貨6000斤。接下來,如果村民有需要,他還會繼續幫村裡賣橘子,「爭取成為全村的希望,爭取成為全村之光,加油!」
  • 網紅直播帶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網紅直播帶貨網紅直播帶貨能給經濟帶來利好,讓農產品有了新銷路!時下,一些自媒體主流平臺,短視頻在直播間進行網絡直播帶貨,這不僅讓產品有了新的銷路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直播帶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介紹,近年來,新零售和新業態快速發展,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促進農產品銷售已經成為了新潮流新亮點,是農產品營銷的創新,
  • 瀘州納溪:網紅帶貨直播 紅薯「滯銷」變「脫銷」
    四川新聞網消息(龍婧 陳揚 文/圖)「這款紅薯粉絲精選優質紅薯,純手工生產,食品安全有保障……」12月11日上午10點,一場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在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黃桷壩村開啟。抖音網紅「明二哥」帶著手工紅薯粉走進網絡直播間,為上馬鎮特色農產品「代言」。
  • 乳山特色農產品成了搶手貨——網紅直播帶貨再傳銀灘美名
    今年以來,隨著當地電商平臺建設力度的逐步加大,越來越多的網紅成為網上直播帶貨的助力,讓更多當地農產品賣到大江南北。每周三、周六晚上7點,徐家耩村「網紅村支書」陶新霞準時出現在乳山濱海新區智創孵化器直播間,利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直播「帶貨」。 「乳山綠茶生長期長、滋味濃鬱、耐衝泡、湯色嫩綠明亮、並帶有獨特的板慄香,回味甘醇,且具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2小時的直播中,陶新霞同時擔任導購、試吃、客服等角色,購物袋裡的商品很快被粉絲們搶購「下架」。
  • 華高朋友化身最強「帶貨官」,市長、縣長、區長直播帶貨成果驚人
    本期【華高關注】聚焦:實力帶貨多地派出「最強陣容」,華高朋友化身最強「帶貨官」,市長、縣長、區長直播帶貨成果驚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部分地區因交通不暢、線下渠道受阻等因素影響,農產品價格下跌,局地出現滯銷,陷入農民「賣難」、市民「買難」困境。為了破解鮮活農產品滯銷,不少領導幹部走進直播間,為當地農產品「帶貨」。
  • 縣長直播帶貨 1小時賣7噸米
    直播中,馮紅雲還介紹了精心培養的直播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能量是無限的,希望我們縣的直播隊伍越來越強大,幫助農戶銷售更多農產品。」不愁賣的商品也缺好渠道「這是專門準備的『一生兩熟』三碗大米。」馮紅雲向記者介紹,其中一碗是煮熟後晾了兩個小時的「冷飯」,「就算冷卻了,米飯依然晶瑩剔透,不硬、不回生。」
  • 「陝貨淘寶直播購物節」今啟動 12位官員為陝農產品帶貨
    4月29日,「陝貨淘寶直播購物節」啟動。陝西的12位縣(區/市)長走進直播間,與淘寶主播共同推薦陝西農特產品。這也成為阿里巴巴集團與陝西省商務廳籤署「春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後,落地陝西的首場活動。據悉,「陝貨淘寶直播購物節」的啟動,旨在努力緩解疫情影響,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消費需求,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更好地賦能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做出貢獻。這也並不是阿里第一次合作陝西農產品,無論是2015年籤署的戰略合作,還是抗疫期間一起幫助農戶銷售滯銷產品,到今天阿里與陝西省商務廳籤署了「春雷計劃」,雙方合作越來越深。
  • 要把滯銷變暢銷!電商打響「農產品保衛戰」,全國老鄉直播賣蔬果,但...
    來源:國際金融報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全國各地都實行了嚴格的交通管控,尤其作為防疫重點地區的農村也在實行封路,這導致部分農產品的「暢」銷之路被切斷,也直接影響著部分農貨產地的農民收入穩定。「蘆筍和香椿,都是這段時間的應季中高檔蔬菜,從現在開始,蘆筍能賣到6月,香椿能賣到5月。
  • 「賣火箭」的直播帶貨女王——薇婭,曾幫袁隆平賣海水稻
    「最強帶貨天團」為了向粉絲推薦西雙版納的菠蘿,紛紛舉著菠蘿賣力宣傳。據了解,這是薇婭直播間目前出鏡嘉賓最多的一次直播,吸引了大量粉絲觀看,僅持續一小時的直播就有高達1950萬的觀看。最終,9個西雙版納特色農產品全部上架即售罄,總引導銷售額達到520多萬,將惠及西雙版納195個村莊的1750位村民。
  • 「寧波媽媽」愛心助農 直播賣貨40多萬元
    近日,「寧波媽媽」張亞芬和女兒走進鄞州區178網際網路創客中直播間,與網絡大V「西門町吃在寧波」團隊的主播們一起為受疫情影響的農戶吆喝賣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三八紅旗手、省道德模範、市人大代表、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營業班班長張亞芬和女兒一起通過發起愛心款募集、值守門崗等多種方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母女倆還發動身邊的鄰居、同事、朋友為寧波本地滯銷的農產品「拼單」。
  • 有沒有可能,直播帶貨是下一個電視購物
    種種情況都在告訴我們,直播帶貨正在經歷的不是全盛時期,而是砸錢造勢階段,賠本賺吆喝。因為本質上這種模式並不是剛需,即使沒有它,對生活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你不看我不看,吐槽那麼多,直播帶貨卻這麼火,很大程度上是瘋狂砸錢造成的假象。有錢就有流量,有流量才能變現,如何把流量做起來,是目前爭奪的焦點。
  • 「網紅縣長」直播:火翻天的直播帶貨,你嘗到甜頭了嗎?
    受疫情的影響,湖北農產品都滯銷了,央視主持人小尼李思思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中,昔日嚴肅的新聞主持人朱廣權也搖身一變成湖北美食的帶貨主播。淘寶聯名中央視頻發起直播專場。不僅僅是主持人,有些地方的縣長也開啟了直播帶貨的模式。而江西鄱陽的縣委常委、副縣長沈忠春在直播平臺上展現地域風情和人文歷史。既「賣」景也賣貨。
  • 湖南益農社聯合「網紅」鎮長直播帶貨,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
    「寶寶們,我是陳登高,我為楊林金盆柚系列農產品代言,你下的每一份單,都在為脫貧助力,奧力給!」5月5日晚8點,嶽陽縣楊林街鎮鎮長陳登高走進直播間,開啟「同心聚力 脫貧攻堅」直播帶貨首秀活動。嶽陽縣是農業大縣,農產品資源豐富,今年受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的問題比較突出。
  • 大學生開發賣菜小程序 直播帶貨幫助農民銷售50萬元農產品
    團隊成員正在直播售賣農產品。受訪者供圖回來後,兩人便商量將這些農產品加入「菜高八鬥」平臺,幫助農民打通銷售渠道。他們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學院的支持,平臺迅速搭建並投入運營。記者了解到,山東煙臺棲霞素有蘋果之鄉的美譽。受疫情影響,今年蘋果銷售壓力比較大。
  • 「復工在行動」不一樣的春「播」:農民網上直播賣貨忙
    新華網北京2月25日(陳劍)受疫情影響,全國部分地區出現農產品滯銷問題。僅海南一地,急待上市的蔬菜水果,就達數十萬噸。為了不讓蔬菜水果爛在地裡,穩定農民收入,近日,政企聯合出招,各大電商平臺推出愛心助農活動,以網上直播賣貨等形式帶動農產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