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這個詞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有的人是網紅,有的店是網紅,有的景點是網紅,當然最近也出來不少所謂的網紅玩具。它們或新奇或好玩、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但是要提醒大家,在追逐有趣的「網紅」玩具時要特別關注在設計或質量上存在缺陷的玩具等兒童用品,舉個例子:
1、水晶泥等「泥」類玩具:硼砂中毒,不可小視。
近年來,各種軟軟的、黏黏的,像果凍一樣的「泥」類玩具走紅於校園周邊與網絡平臺。它們名稱很多,如「水晶泥」「泡泡泥」「棉花泥」「雪花泥」等,但都有著共同特性——五顏六色、觸感柔軟,能變換各種形狀,還可以用來吹泡泡、畫畫等,小朋友們都很喜歡這種玩具。然而,它們並不是真的泥,而是由許多化學物質製作而成。這些「泥」裡,含有一種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質——硼砂。硼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極大短時間內過量攝入,會出現噁心、嘔吐、憂鬱、驚厥、皮膚潮紅、循環衰竭等症狀。兒童在用吸管吹泡泡時,產品與口部近距離接觸,會發生硼砂中毒的風險。
2、網紅氣球:會發光,也可能會爆炸。
晚上在廣場或公園裡散步時,經常能看到亮閃閃、發出彩色光芒的氣球,很受小朋友的歡迎。這種氣球最初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被很多人稱作網紅氣球。不過網紅氣球雖然漂亮,但也暗藏危險。這種可以發光的氣球主要由透明氣球、五彩燈帶和電池盒組成,構造十分簡單。透明氣球表面纏繞著一串細細的五彩LED燈帶牽引繩尾端拴著一個小電池盒,電池放在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這種網紅氣球多採用塑料材質,一旦接觸高溫熱源(如火爐)或明火(如打火機)氣球就可能發生爆燃。所以,兒童應該在家長的看護下玩這種氣球;玩氣球時應遠離火源、熱源和尖銳物品,也不要使用打火機等去燒氣球的牽引線;天氣酷熱時最好不要購買此類氣球,因為高溫天氣更容易引發氣球爆炸;不要拿著氣球乘坐汽車、地鐵、電梯等,一旦發生爆炸封閉空間的衝擊力會非常大。
3、巴克球與磁鐵筆:小小磁珠,「穿腸破肚」。
巴克球是一種直徑5毫米左右、帶有磁性的珠子多顆巴克球可以藉助磁力隨意組合成各種造型,被商家宣傳為「益智玩具」,但實際上它是國外流行並進入國內的成人解壓磁性球,絕非宣傳的「益智玩具」,與巴克球有著類似設計的還有磁鐵筆,這也是近年來一款新興的網紅產品。這種筆除了正常的書寫功能以外,兩端鑲嵌有磁鐵,再加上配套的鋼珠,可利用磁力實現多種組合玩法。然而,巴克球和磁鐵筆這種好玩的創意產品,其實都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磁珠等磁性小零件被兒童誤吞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進入氣管,會造成窒息的危險;如果進入消化道,輕則引起嘔吐腹痛,重則導致腸胃損傷;尤其當吞食兩個及以上的磁鐵時,磁鐵在消化系統中會隔著腸胃壁互相吸附,並持續產生壓力,可能引起腸胃穿孔或腸梗阻,嚴重時會危及生命。一般情況下,這些磁性小零件均需要通過手術才能移除,對兒童的消化系統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4、雷射筆:可對眼睛造成永久損傷
現在雷射筆也成了許多兒童的一種玩具了事實上,雷射產品如果使用不當,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網絡上售賣的雷射筆,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功率,甚至可以點燃火柴、香菸、衣物等。功率既然高到可以點燃衣物,那麼如果照射眼睛,後果可想而知。需要注意的是,較小功率的雷射也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某些高強度雷射即使是經過物體表面散射後仍然對眼睛有很大的傷害。發育階段的兒童眼部組織比較嬌嫩,視網膜很薄,更容易受到傷害。雷射筆不僅會對眼睛造成直接傷害,而且會干擾正常的視物,可能導致其他事故。比如,用雷射筆照射車輛、飛機等,可能會影響駕駛員和飛行員的視物,造成嚴重事故。
以上4類「網紅」玩具,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但並非不能購買使用,而是要根據不同使用場合和使用者,科學、安全地使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