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洛陽家長慎買

2020-09-09 洛報教育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


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


兩歲的女兒最近經常肚子疼,家長以為是腸胃有問題,結果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女孩體內有4處腸穿孔。家長既害怕又不解,為何孩子會腸穿孔?原來家裡有一款名為「巴克球」的磁性珠子玩具被女孩誤吞,醫院最終通過緊急手術將磁珠從女孩體內取出……這是最近媒體上的一篇報導,這家醫院最近一個多月收治了7例誤吞巴克球的患兒。

此前報導圖片

這並非兒童玩具傷人的唯一報導,巴克球也並非唯一傷人的兒童玩具。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或新奇或好玩,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網紅」玩具,很多時候成為傷害孩子的危險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負責對市場上的各類產品進行缺陷調查和輿情監測,並發布消費提示,對問題產品進行召回處理。


記者梳理發現,在其官網發布的消費提示中,包括玩具在內的兒童相關產品幾乎佔了三分之二。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兒童用品安全教育主題活動上介紹,2008年以來,我國實施兒童用品召回1189次,佔消費品召回次數的49.6%,涉及數量接近600萬件,平均每兩次消費品召回就有一次是兒童用品召回。


這些在設計或質量上存在缺陷的玩具等兒童用品,為了吸引兒童,過度追求趣味性而忽視安全性。尤其是在網絡上引發關注、帶有「網紅」效應的新奇玩具,安全隱患更是不可忽視。


巴克球與磁鐵筆:小小磁珠,「穿腸破肚」

巴克球是一種直徑5毫米左右、帶有磁性的珠子,多顆巴克球可以藉助磁力隨意組合成各種造型,被商家宣傳為「益智玩具」,頗受兒童和家長的歡迎。


與巴克球有著類似設計的還有磁鐵筆,這也是近年來一款新興的網紅產品。這種筆除了正常的書寫功能以外,兩端鑲嵌有磁鐵,再加上配套的鋼珠,可利用磁力實現多種組合玩法。然而,巴克球和磁鐵筆這種好玩的創意產品,其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圖源:「都市快報」微信公眾號

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曾公布這樣一個案例:貴州一名13歲少年在課堂上玩耍磁鐵筆的時候,將一枚磁鐵吸到了嘴裡,又用另一枚磁鐵去吸引口中的磁鐵,結果兩枚磁鐵先後順著食道進入腹中。到醫院檢查發現,兩枚磁鐵隔著胃肌層緊緊相吸,還鑿出一個0.1釐米的穿孔。


「此類磁鐵傷害案例不在少數,而且大都集中發生在1至10歲左右的兒童群體。」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在消費提示中指出,磁珠等磁性小零件被兒童誤吞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進入氣管,會造成窒息的危險;如果進入消化道,輕則引起嘔吐腹痛,重則導致腸胃損傷;尤其當吞食兩個及以上的磁鐵時,磁鐵在消化系統中會隔著腸胃壁互相吸附,並持續產生壓力,可能引起腸胃穿孔或腸梗阻,嚴重時會危及生命。一般情況下,這些磁性小零件均需要通過手術才能移除,對兒童的消化系統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提醒,市面上銷售的磁鐵筆多種多樣,但大多為三無產品,不僅無廠名廠址和產品合格證,在筆身和包裝上也均無警示說明,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建議不要購買此類產品。


水晶泥等「泥」類玩具:硼砂中毒,不可小視


磁鐵玩具的魅力在於組合玩法的創造性體驗,與其類似,「泥」類玩具也有這樣的功能。近年來,各種軟軟的、黏黏的,像果凍一樣的「泥」類玩具走紅於校園周邊與網絡平臺。它們有著不同的名稱,如「水晶泥」「史萊姆」「泡泡泥」「棉花泥」「戳戳泥」「雪花泥」等,但有著共同特性——五顏六色、觸感柔軟,能變換各種形狀,還可以用來吹泡泡、畫畫等,深受小朋友喜愛。


然而,它們並不是真的泥,而是由許多化學物質製作而成。這些「泥」裡,含有一種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質——硼砂。


據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介紹,利用溶解在水裡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和交聯劑硼砂(也稱助凝劑)發生化學反應,溶解狀態的聚乙烯醇被硼砂的陰離子拉到一起,形成網狀結構的水凝膠;在此基礎上添加洗手液、乳液、色素、小珠子、黏土等,就成了各種水晶泥等「泥」類玩具。


被包裝成飲料形狀的水晶泥


這些「泥」類玩具顏色豔麗,類似果凍,且通常自帶吸管,標稱可吹泡泡。兒童在用吸管吹泡泡時,產品與口部近距離接觸,會發生硼砂中毒的風險。


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解釋,硼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極大,短時間內過量攝入,會出現噁心、嘔吐、憂鬱、驚厥、皮膚潮紅、循環衰竭等症狀。若長期過量攝入,會引發多臟器的積蓄性中毒,造成肝、腎、腦、肺等器官的損傷。硼砂的成人中毒劑量為1至3克,成人致死量為15至20克,兒童致死量為5克。


目前,許多國家禁止將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並對硼的攝入提出了限定。我國《生活用水衛生標準》國家標準(GB5749-2006)規定飲用水中硼的限值為0.5毫克/升。歐盟對液體、顏料、膠狀物等材料玩具的硼含量的要求限量為300毫克/千克。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曾對隨機購買的10款成品水晶泥產品進行測試,發現8款產品的硼含量超過300毫克/千克,最高的一款達到了1336毫克/千克,遠超各國對硼含量的安全限定。兒童在用這些水晶泥吹泡泡時一旦誤食,有可能發生硼砂中毒的危險。


或許是意識到這種直接添加硼砂的玩具容易被人發現問題,一些商家又推出了所謂的「無毒水晶泥」產品,在含聚乙烯醇的膠水中加入一些日化產品來代替硼砂,如洗衣粉、洗衣液、沐浴露、瓜爾膠等。「這樣做其實非常具有迷惑性,因為這些日化產品本身其實就含有硼砂成分,兒童玩耍過程中同樣具有誤食中毒的安全隱患。」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在消費提示中指出,任何含有硼砂的玩具都是不符合我國規定的。


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還特別提醒,相比成品,自製「泥」類玩具更加危險,兒童玩耍過程中會直接接觸大劑量的硼砂和其他化學配料。皮膚長時間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容易引起化學燒傷、過敏或積累性中毒;若兒童玩耍期間濫用配製容器,如用裝過硼砂的杯子喝水,或玩耍後未及時洗手都易誤食硼砂或其他化學配料,導致中毒的危險。


對於水晶泥等玩具,尤其是自製「泥」類玩具,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給出的建議是:不要購買!


網紅氣球:會發光,也可能會爆炸


這個暑期的夜晚,在廣場或公園裡經常能看到亮閃閃、發出彩色光芒的氣球,很受小朋友的歡迎。這種氣球最初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被很多人稱作網紅氣球。不過,網紅氣球雖然漂亮,但暗藏危險。據媒體報導,江蘇某地曾發生網紅氣球爆炸事件,4人不同程度燒傷住院。


氣球怎麼會爆炸?危害到底有多嚴重?

據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介紹,這種可以發光的氣球主要由透明氣球、五彩燈帶和電池盒組成,構造十分簡單。透明氣球表面纏繞著一串細細的五彩LED燈帶,牽引繩尾端拴著一個小電池盒,電池放在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網紅氣球」波波球


氣球本身是一個壓力容器,再加上這種設計和構造,安全風險因而更高。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測試發現,網紅氣球多採用塑料材質,一旦接觸高溫熱源(如火爐)或明火(如打火機),氣球就可能發生爆燃。


一方面,高溫下熔化的塑料表面溫度非常高,塑料熔化滴下的塑料液體,粘在人體皮膚上會造成嚴重的燒燙傷。另一方面,氣球爆燃時會產生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可能會對人體呼吸道造成灼傷等傷害。此外,由於電線裸露,在使用中有可能產生火花,引發氣球爆炸。


還有專家指出,網紅氣球內部的氣體也可能成為安全隱患。出於安全考慮,氣球一般以氦氣等惰性氣體為填充物,氫氣因易燃易爆而早被禁止用於為氣球充氣。不過由於氫氣比氦氣便宜,一些不法商家仍可能以氫氣來為網紅氣球充氣。在媒體報導的一次網紅氣球爆炸事件中,專家分析後指出,「從傷者描述這個氣球爆炸的威力來看,他們購買的這個氣球很可能是用氫氣冒充氦氣的」。


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提醒,兒童應在家長看護下玩此類氣球;玩氣球時應遠離火源、熱源和尖銳物品,也不要使用打火機等去燒氣球的牽引線;天氣酷熱時最好不要購買此類氣球,因為高溫天氣更容易引發氣球爆炸;不要拿著氣球乘坐汽車、地鐵、電梯等,一旦發生爆炸,封閉空間的衝擊力會非常大。


雷射筆:可對眼睛造成永久損傷

光芒耀眼,藏著危險。網紅氣球如此,雷射筆更甚。


不知何時起,在課堂教學、會議講解等場所用作指示器的雷射筆,成了許多兒童的玩具,危險的玩具。於是,媒體上出現了許多這樣的報導:「雷射筆一照,7歲男孩眼睛看不見了」,「8歲男孩玩雷射筆,眼睛造成永久損傷」,「網購兒童雷射筆抽樣檢測全超標,有害視力損害不可逆」……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稱,根據產品傷害監測與網絡輿情監測,近年來涉及雷射筆的傷害事故頻發。


雷射筆又叫雷射指示器,是一種使用電池和雷射模組(發光二極體)發出可見光束的可攜式設備,主要用於遠距離準確指示目標物。我國按照輻射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將雷射產品分為以下等級:1類、1M類、2類、2M類、3R類、3B類、4類。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指出,雷射產品如果使用不當,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特別是3R及以上等級產品。網絡上售賣的雷射筆,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功率,甚至可以點燃火柴、香菸、衣物等。



功率竟然高到可以點燃衣物,如果照射眼睛,後果可想而知。專家介紹,由於眼睛成像的特性,當雷射穿過眼睛時,雷射會被聚焦在視網膜上非常小的一點,導致溫度瞬間增加,破壞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如果雷射的能量足夠強,在尚未引起眨眼反射的情況下(通常時間不足1秒),就會對其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需要注意的是,較小功率的雷射也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某些高強度雷射即使是經過物體表面散射後仍然對眼睛有很大的傷害。發育階段的兒童眼部組織比較嬌嫩,視網膜很薄,更容易受到傷害。


雷射筆不僅會對眼睛造成直接傷害,而且會干擾正常的視物,可能導致其他事故。比如,用雷射筆照射車輛、飛機等,可能會影響駕駛員和飛行員的正常視物,造成嚴重事故。


當然,雷射筆並非不能用,而是要科學、安全使用,根據不同使用場合和使用者,謹慎選擇相應輻射等級的雷射筆。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提醒,課堂教學、會議講解等需要使用雷射筆類產品的場合,可以使用3R以下級別產品。兒童玩具中的雷射器,應滿足1類雷射輻射功率限值的要求。


「市場上作為玩具售賣的雷射筆,大都高於此限值要求,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不能給兒童購買和玩耍。」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強調。(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家長慎買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
  • 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家長慎買!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
  • 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家長需慎買
    「網紅」這個詞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有的人是網紅,有的店是網紅,有的景點是網紅,當然最近也出來不少所謂的網紅玩具。它們或新奇或好玩、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但是要提醒大家,在追逐有趣的「網紅」玩具時要特別關注在設計或質量上存在缺陷的玩具等兒童用品,舉個例子:1、水晶泥等「泥」類玩具:硼砂中毒,不可小視。
  • 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巴克球也並非唯一傷人的兒童玩具。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或新奇或好玩,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網紅」玩具,很多時候成為傷害孩子的危險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負責對市場上的各類產品進行缺陷調查和輿情監測,並發布消費提示,對問題產品進行召回處理。
  • 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兩歲的女兒最近經常肚子疼,家長以為是腸胃有問題,結果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女孩體內有4處腸穿孔。家長既害怕又不解,為何孩子會腸穿孔?
  • 「網紅」玩具頻傷人 暴露多方責任缺失
    來源:北京青年報巴克球、水彈槍、彈力軟軸桌球……這個暑期,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網紅」玩具,成為不少孩子在家玩耍的新寵。雖然名氣大、買家多,但一些「網紅」玩具其實是粗製濫造的「三無產品」,媒體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諸多安全隱患。
  • 玩具越「網紅」,越要警惕傷人
    從記者調查來看,頻頻傷人的「網紅」玩具至少存在三大問題:一是質量不過關,系「三無產品」;二是產品未標註適用年齡,無風險提示;三是電商銷售環節存在漏洞。這就是說,從玩具質量到產品說明再到玩具銷售環節,基本是全鏈條存在問題。 孩子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群體。
  • 「網紅」玩具隱患多 家長選購需謹慎
    進入暑期,兒童玩具迎來銷售旺季,市場上各類玩具令人眼花繚亂。日前,記者在走訪玩具市場時發現,水晶泥、水彈槍、彈力軟軸桌球、發光氣球等玩具在屢受追捧的同時,一些「網紅」玩具傷人事件也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不慎誤食」「險些傷眼」「雙手蛻皮」……玩具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
  • 「網紅」玩具頻傷人「帶娃神器」還是「坑娃利器」?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題:「網紅」玩具頻傷人 「帶娃神器」還是「坑娃利器」?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曉潔 毛一竹巴克球、水彈槍、彈力軟軸桌球……這個暑期,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網紅」玩具,成為不少孩子在家玩耍的新寵。
  • 網紅玩具頻傷人亟待加強監管
    2020-09-14 04:06:11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兵)近期,被社交平臺帶火的眾多網紅玩具受到孩子們的青睞。然而,一些地方不時爆出網紅玩具傷人事件,讓各界對網紅產品的質量及安全產生了質疑。
  • 警惕網紅兒童玩具傷人
    【警惕網紅兒童玩具傷人】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
  • 警惕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聊健康】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
  • 這款網紅玩具,送2歲孩子進了ICU,看似普通危險性卻極大,家長慎買
    幸運的是20多天後,靜靜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這為期一個月的治療,讓孩子差點沒命,媽媽即心痛又後悔,後悔當初為什麼要一時興起買這個網紅玩具。所以在這裡就要友善提醒有娃的家庭,玩具一定不要隨便買,尤其是網紅玩具,除了巴克球,還有這些網紅玩具都存在危險,家長購買需謹慎。 據統計,中國兒童死亡原因裡26.1%為意外傷害,其中30%的意外傷害來自孩子手上的玩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些「暗藏殺機」的網紅玩具家長一定不能買。
  • 存安全隱患部分為三無產品 網紅玩具頻傷人怎麼管?
    原標題:不少屬於「三無產品」,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網紅玩具頻傷人亟待加強監管工人日報訊 (記者劉兵)近期,被社交平臺帶火的眾多網紅玩具受到孩子們的青睞。然而,一些地方不時爆出網紅玩具傷人事件,讓各界對網紅產品的質量及安全產生了質疑。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左先生告訴記者,一款網紅玩具差點讓他的孩子釀成危險。這款玩具叫桌球自練器,產品主體是一根鋼絲軟軸,一頭插在底座上,另一頭插在桌球底部的小孔裡。桌球可以隨揮拍的節奏來回搖擺,而無需撿球。目前,這款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其銷量顯示「已拼10萬+ 件」。
  • 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網紅玩具頻傷人亟待加強監管
    近期,被社交平臺帶火的眾多網紅玩具受到孩子們的青睞。然而,一些地方不時爆出網紅玩具傷人事件,讓各界對網紅產品的質量及安全產生了質疑。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左先生告訴記者,一款網紅玩具差點讓他的孩子釀成危險。這款玩具叫桌球自練器,產品主體是一根鋼絲軟軸,一頭插在底座上,另一頭插在桌球底部的小孔裡。桌球可以隨揮拍的節奏來回搖擺,而無需撿球。
  • 家長們注意了!巴克球、水晶泥,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
  • 巴克球、水晶泥…… 警惕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新華社發【聊健康】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
  • 巴克球、水晶泥……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  兩歲的女兒最近經常肚子疼,家長以為是腸胃有問題,結果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女孩體內有4處腸穿孔。家長既害怕又不解,為何孩子會腸穿孔?原來家裡有一款名為「巴克球」的磁性珠子玩具被女孩誤吞,醫院最終通過緊急手術將磁珠從女孩體內取出……這是最近媒體上的一篇報導,這家醫院最近一個多月收治了7例誤吞巴克球的患兒。  這並非兒童玩具傷人的唯一報導,巴克球也並非唯一傷人的兒童玩具。
  • 家長注意!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特別關注
    吸引了很多家長 不少地方甚至還有相關比賽 商家對平衡車的宣傳 大多突出材料的環保安全 但這些兒童平衡車 真的安全可靠嗎
  • 巴克球、水晶泥……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來源:光明日報圖集 【聊健康】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