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輔食怎麼吃才有營養?父母這樣安排寶寶的飲食,娃長得好

2020-12-20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對父母來說,寶寶的吃喝拉撒是頭等大事,俗話說,吃得好,長得好!嬰幼兒的身體發育處於這輩子最快速的時期,所以,寶寶的營養問題一直備受父母們的關注,大家都想自己的寶寶吃飽吃好,長高長胖。

01那麼,嬰幼兒怎麼吃才有營養呢?

寶寶一歲之前主要是「學吃」階段,主要營養來自於奶,吃得是否營養均衡還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當寶寶過了1歲,奶變成了輔助食品,固體食特變成主要的營養來源。父母就要合理地安排寶寶的一日三餐,做一些既好吃,又營養,又適合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

充足而全面的營養是保證嬰幼兒健康成長的物質基礎,為了維持嬰兒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每日必須供給嬰兒六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

02不同階段嬰兒的輔食有什麼特點?

寶寶添加輔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父母要根據的寶寶不同階段的特點,合理科學地安排輔食,讓娃吃得更營養。我們來看看不同階段的輔食特點;

0~3個月寶寶0~3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大腦進入了第二個發育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要以母乳餵養為主。寶寶第一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胃很少,僅30毫升左右,應該按需哺乳。到了2~3月,寶寶的進食量開始增大,而且進食的時間也日趨固定。每天要吃6~8次奶,每次間隔3~4個小時,夜晚則間隔5~6小時。

0~3個月的寶寶,要以吃全乳為主,可在新生兒晚期輔加維生素D。 在氣候條件許可的情況下,2~3個月的嬰兒可以在戶外試見太陽光數分鐘,或在室內打開窗,直接接觸日光中的紫外線。隔著玻璃或不暴露皮膚曬日光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4~6個月寶寶4個月之後,寶寶體內的鐵儲備已消耗完,而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鐵又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此時如果不添加含鐵的食物,寶寶就容易患缺鐵性貧血。6個月以內的寶寶,主要食物都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其他食物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物。這個階段,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吃他不喜歡的輔食,以免為日後添加輔食增加難度。

專家建議,從寶寶4個月後,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就可以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以刺激寶寶的口腔觸覺。父母給寶寶做父母時,要以半流質為主,先從嬰兒米粉開始,然後可以給果泥,如蘋果泥、香蕉泥、胡蘿蔔泥、梨泥等。

7~9個月寶寶寶寶到了這個階段,主要營養來源還是母乳或是配方奶,同時添加輔食。這時可以餵米粥或麵條,為了保證營養,還可以餵肉泥(如雞肉泥、牛肉泥、魚泥等),但一餐只餵一種。 也可開始試餵肉菜混合泥,但菜必須是纖維少的,可用胡蘿蔔、南瓜等,不用芹菜、韭菜,土豆只能用小量,植物蛋白較豐富的豆腐是一種較好的輔食。

10~12個月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正處於長牙的高峰時期,而鈣和磷可促進人體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因而在本階段,媽媽要注意在飲食上多餵寶寶一些鈣和磷含量較高的食物,保證寶寶攝入身體所需的鈣與磷。比如做輔食時,多選用奶製品、蝦皮、綠葉蔬菜、豆製品,蛋類等。

在這個階段,米粥、麵條等主食是寶寶補充熱量的主要來源,肉泥、菜泥、蛋黃、肝泥、豆腐等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纖維素,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消化。每天要變換花樣,增進寶寶食慾。

1~2歲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處在長骨骼和牙齒的重要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要重視給寶寶補鈣。保證寶寶每天有400毫升以上的配方奶,因為乳製品是鈣質的主要來源。此外,寶寶還要吃一些蝦皮、紫菜、綠葉菜等,也能很好地補充鈣質。

這一階段嬰兒在8顆上下切牙的基礎上,已長出新的牙,慢慢學會咀嚼,但消化能力還是比較差。仍然還要吃些細、軟、爛的食物。寶寶的一天的食物中,應包括谷薯類、肉、蛋、豆、蔬菜、水果和奶類,營養搭配要適當。

2~3歲寶寶2~3歲嬰兒逐漸出全部乳牙,咀嚼力強,喜歡吃較固形食品,一日三餐的習慣已經基本養成,但仍需在上、下午各增食小點心或小食品一次,量宜小,味宜清淡,所供熱量均不宜超過全日的5%。各類食物之間調配要合理,即葷素食、粗細糧食攝入比例適當,不能偏食,保證營養均衡。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6~12個月是寶寶輔食添加的關鍵階段,爸爸媽媽們要根據不同月齡來進行安排嬰兒食譜。

小書蟲媽媽,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11~12個月是寶寶快速生長期,父母這樣安排飲食,娃長得好又健康
    見證寶寶的一天天成長,妹妹感到非常感動。由於第一次當媽媽,她想知道寶寶的這個階段需要怎麼調整餵養方式?11~12個月是寶寶快速生長期,父母這樣安排飲食,娃長得好又健康11~12個月是寶寶身體快速生長期,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 6~12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媽媽每月這樣安排輔食,娃吃得香長得好
    比如添加輔食的時間不對、添加輔食的方法不對、添加輔食後餵養方式不對 等。為了幫助新手父母解決這個問題,我整理了這篇文章,新手媽媽只要按照文中的方法,每個月按嬰兒輔食計劃表做,可以使輔食添加過程更順利,娃吃得香、長得好。6~12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每個月的輔食添加也會不一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每個月怎麼吃才更科學合理。
  • 寶寶吃得多卻不長肉?營養專家教你花式搭配,讓娃吃得好長得棒
    萌寶的飲食營養,是寶媽們關心的頭等大事。不過,不少寶媽就納悶了,每天換著花樣準備飯菜,小神獸也吃得挺多,怎麼就是不長肉,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錯?講真,寶寶吃得多,並不等於營養好,今天咱們特別邀請到了國家註冊營養師何婉儀,為大家科普「寶寶營養」的那些事兒,讓寶寶們真正吃得好,長得棒!
  • 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你家寶寶都餵的啥好吃的啊?把小人兒餵得這麼壯實、可愛!"鄰居張姨羨慕地問。「呵呵,都是孩子媽媽的功勞,懂得科學餵養,每天搭配不同的營養輔食餐!」奶奶自豪地說。原來,豆豆的媽媽是一位兒科醫生,自從豆豆出生後,就一直堅持科學餵養。現在豆豆已經10個多月,身高已經有82釐米,體重已有25斤,已超過很多身邊同齡寶寶了。
  • 寶寶輔食怎麼吃才長得好?四個原則五步走,兩歲前營養基礎要打牢
    寶寶的食物偏好和飲食習慣都處在塑造期,如果家人採用的方式方法不當,比如輔食添加初期讓寶寶有不好的體驗、提供的輔食不符合寶寶口腔發育需求、不注重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等等,都會為寶寶今後的「吃飯難」埋下隱患。因此,家人的正確引導才是讓寶寶好好吃飯的關鍵因素。
  • 寶寶添加輔食怎麼吃?遵循「四個一」原則,寶寶吃得好還有營養
    總之就是種類得多,營養要高,味道要好。我說,你這難倒我了,我們以前小時候哪裡有養的這麼精細,大米磨成粉煮一煮也能吃,而且小嬰兒剛開始餵養輔食,根本不需要特別複雜的食材。畢竟凡事都有循序漸進的過程,添加輔食也一樣,所以父母們千萬別走進一些輔食餵養的誤區。
  • 小米粥曾養活一代人,卻不適合寶寶吃,營養好輔食可以這樣做
    一碗養活一代人的小米粥在很多北方人的記憶裡,似乎總有那麼一碗冒著騰騰熱氣的小米粥,一碗下肚,感覺整個人都舒坦了。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老媽生完孩子,因為營養不足,奶水也很有限,所以父母選擇了小米粥來養活自己娃。在那個條件落後的年代,一碗小米粥已經算得上很有營養的食物,但是放在現在,拿小米粥給孩子做輔食,卻是錯的。
  • 1.5~2歲寶寶能吃什麼輔食?營養師:輔食這樣安排,孩子更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軒軒一歲半了,已經長了12個牙齒了,能吃的輔食種類也從單一的米糊變得越來越多樣了。也正是這個原因,如何給寶寶選下一種新輔食,如何做出美味又營養輔食,就成為了軒軒媽媽最苦惱的事情。這個時期的寶寶大多能獨立行走,與周圍環境接觸的機會較多,活動增加,牙齒長得很快,醒著的時間逐漸延長,睡眠的次數相應減少。這時理解能力和生活能力明顯增強。
  • 十一帶娃出行,輔食寶寶飲食怎麼安排,提前準備很重要
    有娃的家長都深有體會,帶娃出行是一件比較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帶年齡較小的孩子,出門一趟要帶的東西很多。平時在家中,一些媽媽在為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會用很多的輔食工具來幫忙,但是出門以後就要儘量準備得簡單一些了。
  • 斷奶後寶寶吃什麼好?父母安排飲食避開四個誤區,娃長得好又聰明
    她的女兒斷奶後,胃口一直挺好的,各種輔食都能吃。她擔心女兒長大後有個苗條的身材,於是,她讓女兒多吃蔬菜,少吃主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她發現女兒雖然也會吃得很多,每天胃口不錯,但體重增長卻十分緩慢。為什麼孩子總進食量並不少,卻長得不好呢?這是由於嬰兒飲食中最為重要的營養素是宏量營養素,即收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最容易被轉化吸收。
  • 寶寶輔食怎麼吃?如何培養嬰幼兒良好飲食習慣?聰明媽媽這麼做
    很多年輕的父母不知道小孩子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受到影響的,既然嬰幼兒時期的飲食習慣是如此的重要,影響是這麼地深遠,那做父母的到底該如何幫忙嬰幼兒,使其從小就能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呢?,會不會轉動頭部,閉嘴,推開食物表示「不要」,如果寶寶有以上表現的話,就代表可以開始添加輔食啦~添加輔食的原則:添加原則:一種到多種:每次添加一種,適應3-5天後再添加另一種。
  • 7月寶寶吃湯泡飯進醫院?有些輔食看似有營養,實則「害娃不淺」
    我的大胖孫子吃得真香。」剛下班回家就看到婆婆給兒子吃「湯泡飯」,寶媽施施就氣不打一處來,強忍住內心的「怒火」,提起微笑對婆婆說:「媽,怎麼又吃湯泡飯?他才7個月!」婆婆理直氣壯反駁說:「這個怎麼不能吃了?見一次說一次,你還沒完沒了了,你又沒帶過孩子懂什麼啊!以後不吃了行了吧!」話畢,婆婆也不管孫子轉身就回屋了,施施才開始重新給兒子做吃的。
  • 寶寶滿一周歲,可以跟大人「一桌吃」嗎?嬰幼兒每日飲食參考
    我家大寶滿一周歲的時候,我媽給孩子精心準備了生日會,還安排了「抓周」,搞得特別隆重,她是真的打心眼裡把一周歲過出了儀式感。第二天,這位寵溺孩子的姥姥,就開始向我提建議了:「寶貝能跟咱一桌吃飯了吧?能吃大人飯了吧?」
  • 娃3歲了還嚼不動肉?想要孩子牙齒有勁兒長得好,輔食注意別吃錯
    前幾天帶娃在樓下玩,遇到了幾個媽媽,聊天中,一個媽媽發愁地說「我家閨女3歲多了,現在還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細細的肉末,蘋果要吃果泥,就連麵條都要搗爛之後才吃。」她話音剛落,另外幾個媽媽也點頭回應到,自己家的娃也有類似的問題,孩子都挺大了,就是不喜歡咀嚼,不愛吃硬東西。
  • 嬰幼兒不能吃的7種輔食,每一個對寶寶都是傷害,父母要了解
    作為父母他們最擔心的便是孩子的成長,尤其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寶寶,一舉一動都在牽動著父母的心。育兒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如果每個嬰幼兒們吃不好,那麼不僅會影響孩子營養的吸收,還有可能會讓孩子出現不良反應。
  • 1歲寶寶不會「吃飯」,奶奶著急帶娃就醫,醫生:飲食吃得太精細
    她每天都精心給寶寶準備飯菜,因為擔心孩子被噎著,許多固體食物陳奶奶都碾碎弄成泥狀再餵給寶寶吃,這樣寶寶就不用咀嚼了。然而前不久,陳奶奶發現,自己的孫子不會「吃飯」、不會咀嚼。吃飯的時候都是抿兩口就吞,硬一點的食物,如玉米粒、火腿粒等就直接吐出來不吃。
  • 寶寶長得好不好,用體重來衡量可以嗎?飲食營養常見誤區有哪些?
    嬰幼兒期是腦、身體發育最旺盛和最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營養不良將影響一生的健康與智力,甚至其後代。因此,如何改善嬰幼兒營養不良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人口素質的提高和壽命的延長。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發生與其父母營養知識,態度,飲食習慣行為和生活條件不同有高度的相關性。
  • 符合三大飲食標準,才是真正吃得好、吃得對,才能讓娃贏在起跑線
    或許會有家長問,3歲前的孩子路走不利索、話也說不完整,天天除了吃就是睡,怎麼「投資」呢?其實,只需要做好一點——「吃」!上面提到的父母認為「贏在起跑線」,所涉及的智商發育、身體發育、四肢精細發育都離不開「吃」。
  • 多吃雞蛋娃更聰明,長的更好?雞蛋,給娃怎麼吃更有營養?
    大家都知道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再加上雞蛋的做法多種多樣,雞蛋又比較軟,特別適合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食用,可以說每天做一種雞蛋的美食,說不定一個月都可以不重樣,那麼今天就來說說雞蛋,怎麼給娃吃才更有營養!一、寶寶吃雞蛋有哪些好處?
  • 長牙期的寶寶營養很重要,寶媽這樣安排輔食,孩子長得快又好
    文 | 小書蟲媽媽「你的寶寶長了幾顆牙了?」寶媽們聚在一起總會聊到這個話題。長牙,意味著寶寶可以吃需要咀嚼的食物。寶寶用剛長出來的牙齒磨碎食物,不僅有利於攝取多種營養成分,對寶寶牙齒的發育也非常重要。使用那些柔嫩的部分給寶寶做輔食,這樣既不會引起寶寶的抵抗,也不會引起腹瀉。(3)給寶寶補充水果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將水果拿在手裡吃了。寶媽可以將水果洗淨削皮並切成小塊後,再讓寶寶拿在手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