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很多俗語都膾炙人口,讀來朗朗上口,細品別有韻味。就像兔子不食窩邊草本是褒義,誇兔子勤快留草掩蓋洞口跑遠處覓食。可是經久流傳卻出了貶義。暗指男女關係中不要對身邊的人下鹹豬手。但是從何時起這句話又有了下文呢?而且還使一人成為了上百年的大笑話。說起這個俗語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清朝的商業巨鱷胡雪巖。此人是清朝歷史上的風雲人物,是現代商界的楷模他的家書被譽為當代企業的教科書。
胡雪巖原名胡光墉,祖籍安徽是徽商的代表人物,為人正直出身貧苦人家,少年時在錢莊給掌柜當學徒,因為勤奮好學,肯吃辛苦被掌柜視為己出,臨終將商號託付於他,而胡雪巖也並未讓掌柜失望。自此翻身投入商海。他作為一個商人是很有民族氣節的,清朝腐朽外敵入侵,民族危亡百廢待興的時刻,他卻能挺身而出,為民族大義犧牲一己私利。鹹豐十一年,太平天國運動鬧得國無寧日,在太平軍攻打浙江一帶時,他從上海偷運軍火糧食支援清朝官兵。此舉備受當時的軍機要員左宗棠的青睞。左大人有意拉攏他一起抵抗太平軍也得到了他的首肯。
隨後他就協助左宗堂創建了常捷軍。創辦了福州船務局。為支持抵禦外侵他先後借款兩千萬兩以供軍需。為民族振興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也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官居二品賜黃馬褂一件。可見他不僅是一代巨賈還是傑出的政治人物。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偉大的傳奇人物,卻做了一件讓後人貽笑百年的荒唐事。在古代男人妻妾成群也是稀鬆平常之事,但是卻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朋友妻不能欺。喜歡哪家的姑娘可以明媒正娶或是錢人交易這都無可厚非,甚至青樓窯子裡隨便投擲千金買回便是。但是不能動身邊人的心思這是規矩。
胡雪巖卻破了這規矩,也就給後人留下了詬病的把柄一日他的朋友有難,把妻兒託付於他,但是思慮頗多恐自身難保不知道何日能歸,又不放心把妻兒長期交於他人之手,就和胡雪巖說出了自己的心事,胡雪巖不但答應代為照顧還向其保證肯定不會越矩,戲稱兔子尚且不食窩邊之草。但是說歸說,日子久了不免心生情愫,那朋友之妻還頗有姿色,況且那人一去就音信杳無,總讓這娘子獨守也於心不忍,一念之下就成了女子的入幕之賓。並納其為妾常伴左右了。這可是犯了交友的大忌。
後來不知道怎麼這件事被口耳相傳弄得是滿城皆知,也把胡雪巖的戲言編排了下一句窩邊若有草何苦滿山跑。瞬間成為百姓飯後的談資。讓這位商業巨賈顏面盡失成為笑柄。一個民族的英雄,商界的奇才,政界的人傑因為一把窩邊草而落得了人生的敗筆。真是令人唏噓。
其實這件事如果是發生在平常百姓之家,也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奇聞,只不過主人公是一代儒商國之肱骨,所以國人對他的日常行為就有了嚴格的評判標準。認為他不可以逾越任何由他人設定的道德底線。可是人無完人,當時他在助朋友脫難之時也從未想過其他,只不過日久生情也是男女常態,尤其在男子為天的古代,人們根本就分不清楚知己與紅顏的界限。對崇拜偶像妄自下枷鎖也是古今常事,就像現在的觀眾對娛樂圈裡的明星,簡直就是嚴加看管,本來是取悅大眾的明星,最後都成了不敢見天日,整日緊張猥瑣生怕被鐵嘴的網友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