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香港稱大陸為內地 我們也稱內地是不妥的

2020-12-11 海外網

原標題:「內地」稱呼在臺引爭議(臺灣在線)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北市府近日在地鐵刊登「臺北市競爭力」廣告,稱大陸為「內地」,卻遭有人質疑「自我矮化」。連市長郝龍斌也不得不出來回應,解釋廣告是引用香港人的用語,並答應更新。對此網友也是議論紛紛,不少人吐槽。有手機用戶留言:「唉!『內地』怎麼了?臺灣也是中國的啊!」有鳳凰網友更點出:「部分臺灣人不要老是『小鼻子小眼』。」而網友sinm覺得,改為「祖國大陸」更好。

有人認為「不妥」

臺北市政府表示,廣告稱大陸為內地,是要呈現三位網友針對臺北競爭力排名的對話討論,所用的對話用語,都是模仿常見的網友互動用語。將「內地」兩字修改為「中國大陸」後,會重新刊登。

近年來兩岸交流時,有些臺灣民眾特別是藝人,習慣用「內地」這個詞彙來形容大陸地區。而這引發臺灣「陸委會」的「關切」,並以「不利國家認同」為由要求演藝人員「修正」用詞。

爭議之下,連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也不得不出來表態:「我們要釐清,內地跟我們稱中國大陸的差別在哪裡,比如說,臺灣在日本殖民的時候,稱日本為內地,現在的香港稱大陸為內地,以我們現在的立場上,我們稱大陸為內地,是不妥當的。」

本是地理名詞

不過有學者批駁說,內地這個詞的概念,在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在大陸,這個詞甚至只包括非沿海省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內地是一個很模糊的相對的地理詞語,它與歷史上的特殊涵義不同。

若從歷史稱謂上追溯,明清時,大量漢人從福建、廣東移居到臺灣,這些移民和後代稱祖居地叫「唐山」。1895年後,臺灣社會說內地,指的是日本本土。對大陸的稱呼,用的是祖國或大陸,當然也不乏親日分子,跟隨日本人用蔑視的稱呼——支那。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在往後幾十年的時間裡,基本都用大陸這個名稱。2000年民進黨上臺執政後,綠色媒體開始將大陸改稱中國,然後再逐漸蔓延影響到民間社會。目前,臺灣社會用大陸這個稱呼,基本上還算普遍。

用詞潛藏意識

臺灣演藝圈改用內地這個詞,可能是受到香港演藝圈的影響。港澳在回歸前,也多用大陸這個稱呼,少數人用內地或中國。回歸後,媒體和官方文件一律使用內地,這自然影響到港澳民間的用語。

龍應臺說,她認為內地是不適合的,但同時反問:「是不是要規定,演藝人員用了內地,你要罰他嗎?把他關起來嗎?你要怎麼樣呢?」話語中似乎又充滿了無奈。

用詞和稱呼,當然潛藏著人們的意識。如今,臺灣演藝明星和娛樂傳媒,普遍地使用內地這詞,已經沒有日據時代稱日本為內地的被殖民意涵。其實臺灣「陸委會」憂心的也不是「日據殖民」的理由,而是演藝明星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和港澳一起稱內地所散發出的「與大陸一體」的意涵。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阮次山:龍應臺稱大陸內地有別是「沒事找事」
    核心提示:阮次山: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對於臺灣的有些藝人經常把大陸稱為內地認為不妥,透露出來臺灣方面尤其是馬英九政府方面對於跟我們之間的關係,他是非常的小心翼翼,他是存在著在打心眼裡面存在著那種就是兩國的態度。
  • 龍應臺香港演講:文化保存不是為了緬懷過去
    記者:您曾提到,香港城建規劃中有一種「中環價值」,對於很多有歷史的老街區就是簡單一個「拆」字,其實這也是很多內地城市城建遭到最多詬病的地方。  龍應臺:這個「拆」字後面,其實隱藏著對「現代化」這個概念天大的誤會。
  • 香港國泰航空空姐拒掛中文名牌 稱"不討好內地客"
    (圖據香港東網)  海外網6月11日電繼「簡繁之爭」後,香港社會近日又鬧出「中英之辯」。香港國泰航空於5月底對外宣布,欲將香港及臺灣空中服務員掛在胸口的名牌,從原來的只有英文名改為中英文名對照。更有甚者,直斥這項決策有「討好內地客」之嫌。事件最終以國泰航空擱置計劃而暫告一段落。  有港媒評論認為,國泰員工對於「隱私」的疑慮不無道理,可是「討好內地客」一說值得商榷。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雖然英文在該地區的使用頻率比大陸和臺灣都要高一些,但別忘了,中文仍然是它的母語。即便有人強調「粵語」才是香港的母語,卻繞不過粵語的載體仍是中文。
  • 人社部、國家醫保局就《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障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的權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 港校在內地褪色?香港八大院校內地生申請人數下降引發議論
    香港各大專院校近日陸續公布新一年錄取的內地生名單。據多個院校反應,今年接獲的內地生申請人數均較往年減少,不少內地高考狀元寧願放棄香港的獎學金,都要選擇留在內地升學。有分析認為,近年陸港矛盾升溫、內地院校國際化優勢日趨明顯,令香港大專院校在內地的光環開始褪色。據香港《大公報》19日報導,香港八大院校內地錄取工作陸續結束。
  • 林鄭請求內地醫護支援?香港護士協會竟發聲明稱「反對」
    (觀察者網訊)香港新冠疫情持續惡化,醫療資源瀕臨崩潰。香港商報日前報導稱,特首林鄭月娥向中央求助,協調內地醫務人員來港提供緊急施援。香港護士協會23日發聲明表示「反對」,稱此舉不符合香港有關規定。而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給出的理由就更好笑了:因為香港醫護都是使用英文交流,而內地講普通話寫簡體字。
  • 內地女生遭本地生襲擊,被辱罵為「大陸婆」|香港一日
    1 城大內地女生校內遭淋液辱罵今天的這條港聞讓直新聞憤怒不已,再有內地學生被香港本地生襲擊侮辱!據「香港01」報導,香港城市大學傳出內地女學生被欺凌施襲事件。然後她走出廁格,發現一名33歲本地女子,懷疑是向她淋水的人,對方更辱罵她為「大陸婆」;事主企圖阻止對方之際,施襲者疑用手拍打事主手臂。內地女生不堪受辱報警,警方展開調查後,以涉嫌普通襲擊拘捕該名33歲女子。被捕女子獲准保釋候查,須於十月中旬到警署報到。案件交由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8隊跟進。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
    這份答覆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對香港學生的招收培養工作力度,為香港青年在內地就學、就業、生活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增強他們在內地發展的安全感、歸屬感和獲得感。 一般而言,香港學生到內地升讀大學,主要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一是「全國聯招」,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相當於教育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專門設計的高考;二是「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內地部分高校可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三是小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
  • 日媒稱香港迪士尼每況愈下:內地遊客嫌冷清不光顧
    信息 日媒稱香港迪士尼每況愈下:內地遊客嫌冷清不光顧 該樂園去年9月迎來開園10周年,但由於經濟發展放緩等背景,佔入園總人數40%的大陸遊客人數日益減少。由於出現營業虧損,香港迪士尼被迫裁員。6月16日,上海迪士尼開園,可能導致香港迪士尼客源加快流失。香港迪士尼期待通過擴大規模吸引遊客,但想要重振旗鼓相當困難。  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29日報導,「本來以為會更熱鬧一些呢……」。
  •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就《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障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的權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 內地視頻網站封鎖香港用戶 港網民「翻牆」追看內地劇
    據香港《星島日報》27日報導,由於內地視頻網站對版權問題愈來愈重視,陸續限制其他地區的用戶觀看內地電視劇集,導致香港社會掀起一股「翻牆潮」,許多網民用盡方法,把計算機IP變成內地用戶,方便追看內地電視劇。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院校
    圖/圖蟲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共有380所內地(大陸)高校具備招收港澳臺學生資格,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其中廣東地區共有52所本專科院校可招收香港學生,就讀港生近8000人。
  • 香港商標可以在內地使用麼?
    從內地註冊人的角度來看,個人和企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提出申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自然人(個人)想在中國大陸註冊商標,必須提交個人營業執照。但是註冊香港商標就可以不需要。 2、成本較低 香港商標履行一標多類的,即商標證書可以代表多種類型的商標。在一標多類中,第一類是一個價格,第二類可以享受半價。
  • 龍應臺形容香港"以卵擊石"被駁:只見雞蛋不見炸彈
    將普通香港青年與暴力極端分子混為一談,既美化了暴力,也捆綁了大多數善良市民,這是對暴力的縱容,也是對大眾的不公。我們不能只看聲勢,不問是非;不能只有觀點,不講事實。因此,龍應臺的「雞蛋」中到底藏的是什麼?是一貫的偏見。對這場長達近三月的騷亂,龍應臺視而不見,完全將矛頭對準了內地,挑唆香港和內地的關係。說什麼不了解香港篳路藍縷的艱辛歷史。
  • 香港城大內地女生遭女黑暴襲擊,被罵「大陸雞」
    鄭重提醒:近期,被「取關」嚴重,為防你被取關而失聯,請提前關注「俠客棧」之前,有個內地女生考了高分卻沒被適合的學校錄取,然後香港大學就拋來橄欖枝,願獎勵該女生百萬港幣錄取女生。很多人為這個女生不平,認為這個女生選擇到香港上學是正確的,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教育。其實,韜哥對這個事是持保留意見的!原因只有一個:目前香港大學內的港毒黑暴依然猖獗甚至是比國安法生效之前還要猖獗。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內地女生到香港大學是要早冒一定的風險的,其人身安全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也沒人保障。
  • 香港女大學生疑襲擊及辱罵內地生「大陸妹」,被校方下「禁足令」
    據香港「東網」9月20日報導,香港城市大學一名女生疑在校內兩度襲擊同一名內地女生,包括液體淋向對方及以言語指罵,而消息稱該涉襲擊同學的女生,早在今年7月也曾向另一名內地男生淋潑液體。據悉,城大已向該涉事女生下「禁足(禁止外出)令」。城大回複查詢時表示,校方正按既定的程序和機制嚴肅跟進和處理任何違反學生行為守則的事件及個案。
  • 香港國泰航空空姐拒掛中文名牌 甚至有人斥責「討好內地客」
    據香港媒體報導,不少員工之間的群組都熱議新政,批評建議此舉不必要,令員工的隱私毫無保障,認為政策只為討好內地客,感到相當氣憤。 事件擾攘3天,最終以國泰航空擱置計劃而暫告一段落,但關於「討好內地客」和「隱私」的討論依然不斷。 海外網引述境外媒體稱國泰員工對於「隱私」的疑慮不無道理,可「討好內地客」一說值得商榷。
  • 人社部、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就《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障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的權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 香港政務司長稱擬承認內地高校學歷
    請問唐司長,香港政府能否在今後的就業中承認暨大的學歷,或者政府在招聘公務員時,給予暨大學生與香港高校學生平等的地位?」唐英年說:「事實上,內地很多大學都有很高的規格和水平。目前階段,香港公務員方面對內地生的認識的確不夠多。我會在回港之後,跟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進行討論研究,承認包括暨大在內的內地高校的學歷,多點認識內地港生。你放心,這個事情我一定會跟進的。」
  • 龍應臺「點評」香港問題 人民日報:為何只見雞蛋不見燃燒彈?
    如果任憑騷亂遷延,香港才有巢傾卵覆之虞。將普通香港青年與暴力極端分子混為一談,既美化了暴力,也捆綁了大多數善良市民,這是對暴力的縱容,也是對大眾的不公。我們不能只看聲勢,不問是非;不能只有觀點,不講事實。因此,龍應臺的「雞蛋」中到底藏的是什麼?是一貫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