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在內地褪色?香港八大院校內地生申請人數下降引發議論

2021-01-10 觀察者網

香港各大專院校近日陸續公布新一年錄取的內地生名單。據多個院校反應,今年接獲的內地生申請人數均較往年減少,不少內地高考狀元寧願放棄香港的獎學金,都要選擇留在內地升學。有分析認為,近年陸港矛盾升溫、內地院校國際化優勢日趨明顯,令香港大專院校在內地的光環開始褪色。

據香港《大公報》19日報導,香港八大院校內地錄取工作陸續結束。與去年相比,各校所錄取內地生並無太大波動,但高考狀元選擇來港升學人數減少,三甲亦不多見。其中,香港中文大學今年錄取內地各省市三甲生人數從去年的42人減到17人,校方沒有透露當中是否有狀元考生。

近年香港特區政府鼓勵各所大學招收非本地生。但是去年遼寧省高考狀元劉丁寧入讀港大一個月後,因不適應而返回內地讀書,引發熱議。不過,像劉丁寧這類不適應香港生活的個案,並不是少數。香港《成報》14日報導,香港高校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聯席會議日前對在港內地生休閒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內地生平時的休閒生活有兩大問題:社交圈封閉和缺乏規劃。今年21歲的梁田,3年前從浙江省遠赴香港升讀大學,目前正在樹仁大學就讀新聞系。她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剛到香港,最不適應的是語言。老師在課堂上是用廣東話授課,她一句話也聽不懂,只好厚著臉皮問同學借閱筆記。此外,兩地學生在宿舍的作息時間也不一樣,「在內地我們一般晚上十一、十二點就睡覺,香港學生卻在一兩點後才休息,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梁田稱,香港同學經常會在宿舍舉辦很多活動,包括定期的「宵夜糖水會」,但她覺得和學習沾不上邊,一次也沒有參加。由於和香港同學沒有共同的話題,她在香港的朋友圈裡的都是內地生。

各種原因導致香港大專院校在內地光環開始褪色

值得注意的是,內地生也避不過近年升溫的兩地矛盾。香港《明報》此前報導稱,城市大學內地生李望2012年剛來港時,一次與爸媽在旺角逛街,突遭一名20出頭的香港女人以不純正普通話大罵「大陸狗、大陸賊」,「我都不知自己做錯什麼,後來才知道陸港矛盾」。李望說,入讀城大會計系後,跟港生相處融洽,但他認識的內地生卻開罪了港人。有一次,一批穿著城大迎新營T恤的內地生坐在港鐵興奮大聲談話,沒留意附近有一名孕婦站著,孕婦表達不滿,他們立刻道歉及讓座,但對方時候仍向校方投訴,同學最後應校方要求向孕婦寫道歉信,令李望感受到港人對內地存在偏見。

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香港大專院校在內地魅力不斷減退。出上文提到的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內地「尖子生」人數銳減,香港浸會大學早前公布,今年新學年的內地本科生招生計劃申請人數約為3900人,較去年少1000人;香港理工大學今年的申請人數也由4000人下降至3500人

對此,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雖然不敢說中大「尖中之尖」人數下降是「警號」,但肯定值得留意,「是不是香港院校對內地生的吸引力下降呢?是不是香港院校對比海外院校有所褪色呢?」協助內地生來港升學的機構、在深圳的新通教育負責人姜老師也表示,今年通過該機構申請赴港升學的內地生人數,大跌五成,他認為與有不少港人排斥內地人的新聞有關,而且隨著內地經濟起飛,不少家長願意多花數十萬元讓子女到歐美留學。

不過,很多正在香港就讀大學的內地生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都表示,不認為香港院校光環開始在內地褪色。來自廣州的楊津表示,香港是國際大都市,社會具有多元文化.而且具備世界級的教研水平,所以他一直沒有考慮內地及外國的大學。到了香港兩年,他在校方協助下,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

梁田也表示,雖然日後不會待在香港,但她也很喜歡香港的生活文化。她舉例說,香港人打的或者去超級市場購物,都會自覺排隊,司機看到有乘客插隊,也會拒絕讓他上車。相比之下,大部分內地人都沒有這個意識。她認為,內地年輕人越來越自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不少人選擇不到香港升讀大學,並不意味著赴港讀大學的熱情已經冷卻下來。

相關焦點

  • 香港八大院校將迎約1600名內地新生 生源多元化
    自全國31個省份全面向港校開放以來,多所院校今年收到的入學申請創歷來新高或大增四、五成,生源背景亦趨多元。  參與內地統招、以「提前批」取錄的香港中文大學,共收內地生305人,他們的高考成績在所屬省、市或自治區皆排名前0.1%之列,當中位列省市三甲的有49人,包括28名省市級「狀元」。  香港高校招收內地本科生始於1998年,而國家教育部在2003年批准港校在內地自主招生,距今整十年。最初港校招生範圍僅限於京、滬、粵、浙、蘇、閩6省,至去年擴展至全國31個省份。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9年新高,要火
    今年報考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9年新高!話說,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算是煞費苦心,爭破腦袋還不一定能上到心儀的名校。但如果你有香港身份的話,就不會這麼被動了!持有回鄉證的港籍學生可以用DSE成績報讀內地大學,難度和要求遠遠低於內地高考。
  • 今年港校面向內地招生人數總體有所下降
    這段時間,面向內地招生的各大港校陸續前來進行招生宣講,今年有12所港校面向內地招生,總體的招生人數有所下降。據悉,這12所面向內地招生的港校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和珠海學院。
  • 內地生赴港讀大學不需再讀預科 過二本線可申請
    繼香港科技大學在農曆大年初六舉行2012年內地本科招生開放日後,近日,香港多所高校公布了招生計劃,今年均增加內地招生計劃,但學費不漲。記者獲悉,從今年起,香港的大學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內地生赴港讀大學不需再讀預科。
  •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很充實!」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部分新增的院校開辦了香港高校未能提供的課程,為港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  「我們班上有香港同學,有時候在選修課上也會遇到不少。」在校園裡,黃諾晴不時碰到香港同學的身影。她說,在學校其他活動中也認識了一些來自香港的學長。
  • 內地師範院校免試招收港生
    四所免試招收港生的內地師範專業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每年學費為5000人民幣,並有港澳華僑專項獎學金及內地免試收生助學金可供港生申請。兩萬港幣的高起薪點,令教師成為本港學生的熱門選擇。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PGDE)一直是本港大部分學生從事教職的必經之路。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港籍的便利可不止這些!
    小德昨天看到了這條熱搜:#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每年都有大量內地學生來香港求學。其實,每年也有不少香港學生"北上"求學!今年,又有一大票內地知名高校到港招生,幾乎所有的985/211都來了!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截至6月1日,今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778人,其中文憑試收生計劃有3993人進行了確認。,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起2019年增長了13.7%。連通港澳臺聯招、北大清華等6校自主招生,港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超過萬人。
  • 香港高中生申請內地大學比例創新高,TOP20高校全部為港生敞開大門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3993名香港文憑試考生報名申請到內地升讀大學,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2019年增長了13.7%。資料圖 和冠欣 攝連同港澳臺聯招、北大清華等6校自主招生,港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超過萬人。
  • 2016年高考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名單及學費一覽
    據悉,今年共有12所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比去年的17所有所減少,預計招生人數也會有所下降。港校招生面試是錄取與否的關鍵,專家建議,應屆高考生用一模成績預估高考成績,合理定位目標港校,現在就要做好面試準備。
  • 香港八大高校收約1590名內地新生 學校稱質量優秀
    儘管各高校學費普遍上漲一至兩成,但內地生求學香港熱潮持續,有學校指「今年的生源質量特別優秀」。  在八所院校中,除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循「統招」途徑招收內地高考生外,其餘高校實行自主招生。經記者統計,六校今年共收到約3萬份內地生報讀學士學位課程的申請,當中香港大學(港大)收到逾1.25萬份,為歷年最高。
  • 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降 赴內地升學仍具吸引力
    7月10日電(記者張雅詩)相當於內地高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將於7月13日放榜。專家指出,近年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下滑,連帶報讀內地高校的人數也呈下降趨勢。然而,到內地升學對港生仍具相當吸引力。  受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響,近年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和參加文憑試的考生人數大幅下滑。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數據,文憑試考生人數(不包括自修生)逐年下跌,今年的人數由去年約6.2萬,減少約5000人至5.7萬,是歷年最低。
  • 港大內地報名人數猛降 廣東考生最愛香港中文大學
    原標題:港大內地報名人數猛降   申請者由2013年的12513人降到今年的9400人 多所港校情況類似   2003年起香港大學開始獨立在內地招生,2005年報名人數達4848人,2006年、2007年、2008年報名人數超過10000人,2009年首次出現了下滑,報名人數降到8016名。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院校
    一般而言,香港學生到內地升讀大學,主要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一是「全國聯招」,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相當於教育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專門設計的高考;二是「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內地部分高校可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三是小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原標題: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3993名香港文憑試考生報名申請到內地升讀大學,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起
  • 港生赴內地深造成「優選」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港生赴內地升學總報名人數為10778人,當中通過「文憑試招生」的報名人數為3993人,港澳臺僑聯合招收香港學生報名人數為2650人,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為4135人。為何赴內地升學成為港生熱門選擇?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分析,2019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社會出現的亂象,對學生和家長的求學選擇產生一定影響。
  • 香港報讀內地院校考生破萬!20年香港碩士申請即將全部關閉申請!
    中國香港放榜啦撒,中國香港報考中國內地院校的考生破萬,到達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呢 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香港成為了那座「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中國香港報考內地院校的考生破萬
  • 聚焦港校招生:香港高校狂攬內地15名高考狀元
    香港高校 狂攬內地15名狀元香港大學招走6名,香港中文大學招走4名,香港科技大學招走5名港校內地招生將結束 最高分者南飛成焦點 據統計 香港大學6名 香港中大4名 香港科大5名香港高校 招走15個高考第一名申請人數與錄取名額增加 本市文理科「冠軍」全部
  • 啟德發布中國香港留學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報告對2018-2020三年的三萬餘份啟德學生香港求學申請及錄取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內地學生在香港八大院校的申請/錄取佔比分別為香港城市大學(23.73%/24.09%)、香港中文大學(17.60%/15.68%)、香港理工大學(15.90%/13.62%)、香港浸會大學(13.35%/17.60%)、香港大學(12.10%/7.06%)、香港科技大學(10.07%/8.06%)、香港教育大學(4.59%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
    將繼續增加面向港生的招生院校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共有380所內地(大陸)高校具備招收港澳臺學生資格,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其中廣東地區共有52所本專科院校可招收香港學生,就讀港生近8000人。
  • 內地生在香港求學是怎樣的體驗?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在開放招收的最初幾年,港校的招生模式與如今有很大差別,是以委託內地合作高校「代招」的方式進行的。招收的內地學生人數很少,被控制在一百人左右。如港大1998年僅招收了29名內地生。2003年,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八所香港公立大學可以面向內地招收自費本科生,這一年被稱作港校內地自主招生「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