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生申請內地大學比例創新高,TOP20高校全部為港生敞開大門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3993名香港文憑試考生報名申請到內地升讀大學,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2019年增長了13.7%。

資料圖 和冠欣 攝

連同港澳臺聯招、北大清華等6校自主招生,港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超過萬人。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學術與培訓部主任鄒重華表示,香港近期發生的暴亂讓很多家長和學生考慮去學習環境更穩定的內地讀書。

上述「文憑試」又稱為「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即香港學生可根據他們的中學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來報讀內地加入該計劃的高校,「免試」的意思為免除內地的聯招考試。

這一計劃開始於2012年,當年共有63所內地高校參加在港免試招生。隨後,加入這一計劃的內地高校數量逐年增加。

2020年,又有11所內地高校加入了「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行列,由此,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增加至122所,分布於內地22個省市區。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隨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加入,中國內地TOP20高校多數已加入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行列,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

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曾在2019年11月表示,教育局會繼續與內地商討,讓更多內地知名學府參與計劃,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途徑和投身國家發展的機會。文憑試收生計劃將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並免除他們額外應考內地聯招考試,減輕同學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有3200多名香港學生申請了「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其中約一半學生獲得錄取。

若按照前述披露的3993名香港文憑試考生報名申請到內地升讀大學,總申請人數比2019年增長13.7%,可推算2019年的申請人數約為3512人。這也意味著,近幾年香港文憑試考生申請內地高校的人數在穩步攀升。

延伸閱讀: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很充實!」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2019年8月報導:新學年即將開始,莘莘學子忙於為開學做準備。近年,越來越多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他們期望藉此拓寬視野,並為未來發展鋪路,其中就包括在廣州中山大學修讀考古專業的港人黃諾晴。

「在這裡讀書感覺很充實,最開心是可以經常參加學校舉辦的考察活動。」2019年讀大三的黃諾晴告訴記者,在內地讀書期間曾到過北京、上海、西安、敦煌、青海、桂林等地考察學習,了解國情。

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入讀中山大學的黃諾晴認為,內地高校專業種類多,是吸引香港學生的原因之一,例如考古學就是香港高校沒有的。

免試招生計劃於2012年開始推行,內地高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學生。參與這計劃的學校數目由最初63所增至目前的112所。部分新增的院校開辦了香港高校未能提供的課程,為港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

「我們班上有香港同學,有時候在選修課上也會遇到不少。」在校園裡,黃諾晴不時碰到香港同學的身影。她說,在學校其他活動中也認識了一些來自香港的學長。

負責處理免試招生計劃申請事宜的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參加免試招生計劃的港生人數增加9.2%,佔報考中學文憑考試考生人數的6.25%,是自2012年免試招生計劃推出以來的新高。

香港漢華中學校長關穎斌告訴記者,最近該校有部分同學報讀內地大學,2019年就有同學成功考上上海復旦大學航空航天學專業。

對於近年越來越多香港學生願意赴內地升學的這一趨勢,關穎斌說,內地一些專業位於世界排名前列,加上內地發展機會較多,同學們也希望把握機會為國家作出貢獻。

作為過來人,黃諾晴坦言,像她這樣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學生,最初會較難適應內地校園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模式,幸而內地同學都很樂意提供協助,例如教授普通話,慢慢地就能適應下來。

對於打算到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黃諾晴提醒,內地與香港的數學課程度有差異,香港同學若想選修數理科相關的專業,可以先參考內地高考的相關教材和題目。「另外,要愛惜光陰,珍惜讀書的機會,在宿舍沒有父母管著,就更加要自律。」她說。

2019年7月,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在港舉辦免費講座,向香港同學介紹在內地讀書和生活的情況。應屆香港中學畢業生呂同學參加了那次活動。她說,到內地讀書是一個好選擇,除了為自己預備多一個升學途徑外,更讓她有機會接觸更多新事物和建立人脈。

在華南師範大學修讀歷史專業的港人唐李驊,特意在暑假期間回港,以學長身份介紹他在內地讀書的體驗。他說,內地學生的學習態度很積極,這樣濃厚的讀書氛圍在香港比較少有。至於畢業後的打算,他希望投身教育界。

數據顯示,2019年報名到廣東省高校就讀的港生人數顯著上升。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主任鞏萬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有一定推動作用。另外,香港居民可參加內地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新政策,也吸引更多港生報讀內地師範大學。

目前港生升讀內地高校主要可通過三個途徑,除了參加部分院校的免試招生計劃外,還可參加專門為臺港澳僑生而設的聯招考試;另外,港生可參加個別院校的獨立招生計劃。2019年通過各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超過1萬人。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21世紀經濟報導 新華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港生今年報讀內地高校逾萬人!一起看看錄取分數
    內地高校對港生的吸引力正在進一步增加。通過DSE報讀內地院校的學生比例創新高雖然參加DSE考試的考生總人數從2013年起年年下降,但報讀內地高校的考生人數從2017年起持續第四年增加。今年通過DSE報讀的港生人數為3993名,佔所有考生人數的7.58%,同比增長13.7%。這個佔比是自2012年文憑試招生正式推行以來的最高值。
  • 港10高校2015內地招生安排:香港大學錄取比例41:1
    原標題:港10高校2015內地招生安排:香港大學錄取比例41:1   內地自主招生還未有動靜,香港高校的自主招生卻已拉開序幕,近日,省教育考試院在官網上掛出了「2015年香港院校招收內地本科生一覽表」。
  • 教育部擴大招生規模 | 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
    今年港生申請內地大學的比例創九年新高,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建設,粵港澳青年人才流通備受關注。「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近來致力為內地港青提供服務,他建議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為港青提供更多北上升學就業的有用信息及輔導,乃至「一條龍服務」。
  • 香港高校2018年內地招生全面啟動,港大學費獎學金均上漲
    香港大學上海辦事處負責人崔吉佳告訴澎湃新聞,除入學獎學金外,港大今年繼續通過「明德學子」招收精英學生,每年獲香港大學錄取的前1%的內地精英高中生有望獲此榮譽。「明德學子」為新一年入讀港大的精英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及專屬獎學金。「明德學子」除能獲得足夠覆蓋就讀期間全部學費及生活費的入學獎學金外,還將獲得海外交流或暑期學習機會,並有機會獲得高達港幣10萬元的海外交流獎學金資助。
  • 內地生赴港讀大學不需再讀預科 過二本線可申請
    繼香港科技大學在農曆大年初六舉行2012年內地本科招生開放日後,近日,香港多所高校公布了招生計劃,今年均增加內地招生計劃,但學費不漲。記者獲悉,從今年起,香港的大學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內地生赴港讀大學不需再讀預科。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9年新高,要火
    今年報考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9年新高!話說,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算是煞費苦心,爭破腦袋還不一定能上到心儀的名校。但如果你有香港身份的話,就不會這麼被動了!持有回鄉證的港籍學生可以用DSE成績報讀內地大學,難度和要求遠遠低於內地高考。
  • 港生赴內地深造成「優選」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有3993名考生通過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報考內地院校,比去年增加14%,佔參加文憑試考生的比例為7.58%,比例創9年新高。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港生赴內地升學總報名人數為10778人,當中通過「文憑試招生」的報名人數為3993人,港澳臺僑聯合招收香港學生報名人數為2650人,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為4135人。為何赴內地升學成為港生熱門選擇?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分析,2019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社會出現的亂象,對學生和家長的求學選擇產生一定影響。
  • 港籍生和內地生,報考HKDSE的區別
    HKDSE(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即香港高考)是香港入讀大學前統一的考試,由香港考試評核局於2012年設立,簡單說HKDSE即為香港的「高考」。
  • 香港8大高校研究生內地生錄取率10.5%
    昨日立法會上,港府透露2012/2013學年,香港8大高校研究生錄取港生531人,錄取率高達26%;錄取非港生1876人,其中內地生1615人,但錄取率僅為10.5%。港府強調,世界各地一流大學均錄取相對較大比例的非本地研究生。
  • 赴港內地生專訪 看香港讀大學有何不一樣?
    他們來自內地不同地方,他們的高考成績平均超出重點線50分以上,他們不約而同選擇赴港讀書。晨報特派記者實地探訪香港8所高校,採訪了十餘位內地在港大學生,希望通過他們的學習生活寫照,折射出一個真實的香港高校。
  •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6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眼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打開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官網,考生會發現在例行發布的考試須知外,還有84所內地高校接受文憑考試畢業生報讀申請的詳細信息。這意味著香港中學畢業生可通過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實現「一箭雙鵰」,既可以此投報香港當地大學,又可依照相關錄取標準免試就讀內地高校。
  • 港校在內地褪色?香港八大院校內地生申請人數下降引發議論
    與去年相比,各校所錄取內地生並無太大波動,但高考狀元選擇來港升學人數減少,三甲亦不多見。其中,香港中文大學今年錄取內地各省市三甲生人數從去年的42人減到17人,校方沒有透露當中是否有狀元考生。近年香港特區政府鼓勵各所大學招收非本地生。但是去年遼寧省高考狀元劉丁寧入讀港大一個月後,因不適應而返回內地讀書,引發熱議。
  • 更多香港學生期待到內地升學 報讀人數創新高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參加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的港生人數同比增加9.2%,佔報考中學文憑考試考生人數的6.25%,創2012年免試招生計劃推出以來的新高。  香港學生阿晶通過這項計劃報讀了內地高校,首選是華南理工大學的經濟專業。  「現在內地大學的水平很高,家人都很支持我報讀。」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
    將繼續增加面向港生的招生院校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共有380所內地(大陸)高校具備招收港澳臺學生資格,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其中廣東地區共有52所本專科院校可招收香港學生,就讀港生近8000人。
  • 港生內地升學 首選經管金融
    圖為觀眾在觀看陸家嘴實景沙盤\新華社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日前發榜,今屆有近3993名考生計劃到內地升學,比去年增加14%,數字創下7年以來新高。今年參與文憑試招生的內地大學達122所,多在八月初開始錄取。
  • 北上不全為"保底"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6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眼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打開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官網,考生會發現在例行發布的考試須知外,還有84所內地高校接受文憑考試畢業生報讀申請的詳細信息。這意味著香港中學畢業生可通過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實現「一箭雙鵰」,既可以此投報香港當地大學,又可依照相關錄取標準免試就讀內地高校。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港籍的便利可不止這些!
    小德昨天看到了這條熱搜:#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每年都有大量內地學生來香港求學。其實,每年也有不少香港學生"北上"求學!今年,又有一大票內地知名高校到港招生,幾乎所有的985/211都來了!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截至6月1日,今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778人,其中文憑試收生計劃有3993人進行了確認。,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起2019年增長了13.7%。連通港澳臺聯招、北大清華等6校自主招生,港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超過萬人。
  • 香港高校擴招內地生 解各校獎學金、培養方式
    近日,香港各高校陸續公布了內地招生計劃,相比往年提前了足有一個多月。隨著內地家長和考生對香港高校的了解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考生在選擇高校志願時,將港校列入備選。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內地生的報考,今年各港校在獎學金政策、培養方式上都有一些新的變化,而隨著香港高校學制由3年改為4年後,招收內地生計劃也將進一步擴容。初步預計,今年12所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數量將達到1600人。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在北京舉行了成立75周年的慶祝活動,該校也公布了今年在內地的招生辦法。
  • 香港高校的含金量還有多少?
    其實,香港高校含金量的討論在各種論壇和平臺討論已久,眾說紛紜。但是,隨著近幾個月來,香港高校的種種亂局,香港高校對於內地生的吸引力墮入冰點,甚至於內地師生思考的問題從「是否有含金量」轉變為「是否有人身安全」。從今日中央到特區政府的表態和行動上看,香港的社會秩序已臨近觸底反彈,向好的方向發展。
  • 聚焦港校招生:香港高校狂攬內地15名高考狀元
    香港高校 狂攬內地15名狀元香港大學招走6名,香港中文大學招走4名,香港科技大學招走5名港校內地招生將結束 最高分者南飛成焦點 據統計 香港大學6名 香港中大4名 香港科大5名香港高校 招走15個高考第一名申請人數與錄取名額增加 本市文理科「冠軍」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