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裡面有一則故事。聽說曹操曾經想見過匈奴使者。由於感到自己又矮又醜,他想找個替身來給自己樹立形象。
正好他有個部下叫崔燕,那時長得很英俊。曹操考慮再三,決定讓崔巖代替他的位置,假裝是親信。因此,他不但能夠塑造自己英俊威武的外部形象,而且在遇到匈奴使者時,能夠毫不猶豫地聽從「曹操」的指揮。
匈奴人來了,崔巖穿上魏王的衣裳,坐在沙發上,與遠方的匈奴人打招呼。真實的魏王曹操,身著侍衛服裝,手持鋼刀,恭恭敬敬地站在沙發邊,觀察匈奴使者的言行。
信使送行之後,曹操想知道對方對「魏王」的看法和印象,於是暗中派人打聽。他不願回信說:「魏王雖然英俊瀟灑,但床邊拿著刀子的衛兵風度翩翩,更像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聽了很生氣。他希望樹立一個體面的形象。但他也看到了自己的失敗。所以他派人去追捕匈奴的使者。
事實上,一個人的命運和形象不在外表,而在氣質。步態是靈氣的一種體現,人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動作來預見其未來。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曾世強說過:「走路是看人的最佳方式,但我們最不注意的就是走路。走哪條路最好?走著走著,你的背上好像有個沉重的包袱,這意味著你可以承擔很重的責任。您非常穩重,一步一個腳印,讓人感覺可靠!
走路的姿勢表明一個人的性格和財富。他非常準確。這裡有三種最常見的步行姿勢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