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識人技巧:從人眼睛和走路看人品和財富,八九不離十

2021-01-13 知書知史

《易經》識人技巧:從人眼睛和走路看人品和財富,八九不離十

孔子說「凡人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以及《增廣賢文》中也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聰明的人們總能想出辦法,通過「識人術」來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即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心理學」。

曾仕強教授說:「走路最能夠看出一個人,但是我們現在最不重視的就是走路。最好的走路是怎麼走,走的時候,好像背上有重物,就表示你這個人可以負擔重責大任。你腳步很穩,按部就班,就讓人覺得可靠!」

易經識人術:眼神見人品,走路姿勢暴露內心,足以看出能否深交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說的是一個人的正邪主要看眼睛,畢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神正人正,神邪人邪;鼻子歪斜也是一樣的邏輯。嘴唇薄的人,往往是薄情的人,容易虛情假意;厚嘴唇的人,往往忠厚老實。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這句話主要是從神態和體相來識人:一個人走路器宇軒昂,神採奕奕,走路時抬頭挺胸,充滿男子氣概,精神氣十足,則說明此人的富貴功名都很好。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這句話就是看人體相了:手指細長的人,腦子靈活,聰明,更有主見;手指粗短的人,就是體力活幹得多,主見少,成不了大器。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這句話是聽言語而觀人: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一個人有沒有真才實學,做事情是否靠譜,聽他講話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條理,然後結合他說話的語氣、語速,便可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性格、能力、人品等等。

五短多貴,兩大不揚,負重高官,鼠行好利,此為定格。

曾仕強先生說:「腳步很穩的人,你可以相信!你看現在人走路七扭八歪的,那就叫輕浮,一點不穩重。」所以說,走路姿勢穩重的人,心智也更加成熟穩重,更值得信賴,更有福氣。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一個人的外在的形態和舉止,都是內心世界的映射:浮躁之人,多有輕狂之舉;成熟、穩重、厚道之人,舉止也厚重,涵養和修煉功夫都不會差,最終的福報也會深厚。

易經包含各種智慧,可以運用到生活各處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易經傳承幾千年,有很多的易學家,研究很深了,非常了不起,但是從來也沒有人能全學完的,全部解開易經,但是有些學習易經的人卻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很多人想學習易經,但是無從下手,再加上文言文晦澀難懂,就更加不好學了!這套是白話文圖解版本的,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這本能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中揭露「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決定富貴,眼睛決定人品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真的無法看透人心嗎?其實不然,古往今來,無數高人都能夠通過「識人術」來辨別是非。而在現代,我們通常把它稱作「心理學」,在古代,像「識人術」這樣的心理學,其實就藏在《易經》這本書中。
  • 老祖宗的三句識人口訣,懂得「以心鑑人」,看人八九不離十
    如果不會識人,凡事都要謹慎。遇到陌生人不要輕易交心,這樣能夠避免吃虧上當;做事一定要三思再三思,思慮周全才能避免禍患。馮道一生歷經五朝而不倒,他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以心鑑人」,能夠把人看清楚,所以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天子雖然換來換去,宰相卻始終安穩,這就是他識人的大智慧。
  • 老祖宗的識人術:教你2句「以貌取人」的口訣,八九不離十
    老祖宗的識人術:教你2句「以貌取人」的口訣,八九不離十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以貌取人」到底是否靠譜,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且個人的前後說法也不一致。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人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有外現的一面也有內顯的一面,正所謂畫人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變化莫測的。顯然,要想看透一個人的本質,外貌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內心。為了能更加準確的識別人心,我們就需要用更高級的識人術去觀人。明代有本奇書是《菜根譚》,其中就總結了兩句高明的識人術口訣,歷經400多年,依舊很切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 老祖宗的2句識人術口訣,教你「以貌取人」,八九不離十
    「以貌取人」到底靠不靠譜,眾說紛紜,且同一個人的前後說法有時也不一致。比如,鬼谷子先生提出了「相由心生」的識人術,但他自己又說:「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即僅從外形來看相,如同從一根小管子裡看豹子,看不到全貌。
  • 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來識人,判別出3種人,八九不離十
    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嘴巴是心靈的門面和窗戶,心靈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慾、思想和智謀都要由這個門窗出入。因此,用開放和封閉來的把守這個關口,以控制出入。所謂「捭之」,就是開放、發言、公開;所謂「闔之」,就是封閉、緘默、隱匿。 當我們說話或者沉默的時候,都會有意或無意地表達出我們的內心世界。
  • 易經勸誡:一個人走路有這4種表現,都沒啥真本事,建議保持距離
    這裡我給大家介紹《易經》中的一個識人術,教你從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和體態行為,看透一個人。中國人經常來看人,看人的氣質,看人的內心表現在形體的象《周易》中的象,來看這個人的內心,來確定他到底值不值得交往等等。
  • 不怎麼發「朋友圈」的男人,一般是這4種人,八九不離十
    不怎麼發「朋友圈」的男人,一般是這4種人,八九不離十我們如今的社會已經不過去那個什麼都要人工操作的時候了,不用寫信,不用大老遠來回跑就能說話見面。現在跟過去不一樣了,如今大家最常見的就是刷微信微博,看別人的動態。說到微信就要提到朋友圈,相信現在大家都離不開朋友圈了。可有的人就是拿著先進的手機,不發圈,也不是不會玩,就是那種無措感讓他們關掉朋友圈。可能他們有很多原因,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科普一下那些不發圈的男生是什麼情況。
  • 易經:走起路來有這4種表現的人,可能沒什麼真本事,建議別交心
    大部分人都用這本書來看人。比方咱們認識了一個人,可是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從其他方面也看不出來這個人可不能夠談心。該怎麼辦呢?易經提示你:走起路來有這4種表現的人,或許沒什麼本事,建議別談心易經中有一個"識人術"想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就要經過他下意識的行為來看,因為這時分會流露出他心裡的真實主意。所以一個人的走路姿態和體態行為,能夠暴露了他的人品。
  • 《易經》識人術:「男看鼻頭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
    高挺的鼻子被古代人稱作「富貴鼻」,而「小嘴」也是富貴相的象徵,所以這類人乃大富大貴之人。第三、走路姿態,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運氣晚清名臣曾國藩,對《易經》深入研究後便對識人特別有一套,他在《冰鑑》一書裡寫道:「五短多貴,兩大不揚,負重高官,鼠行好利,此為定格。」。
  • 《曾國藩日記》:如何觀察一個人,可參照這7句口訣,八九不離十
    《曾國藩日記》:如何觀察一個人,可參照這7句口訣,八九不離十!第一、邪正看眼鼻;解釋:一個人奸邪或者忠正,可以從他的眼睛和鼻子看出來。曾國藩在《冰鑑》中說:「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好不好主要是看他的眼睛,眼神清澈明亮,那麼他就是一個正直的人,如果眼睛飄忽不定,證明他就是心中有邪念之人。
  • 《易經》揭秘:一個人的眼神暴露他的人品,一個走姿決定他的富貴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真的就是看不清楚嗎?孔子說「凡人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 但是聰明的人們總能想出辦法,通過「識人術」來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即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心理學」!而在古代,這些秘書都藏在《易經》中!
  • 易經提示:走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易經提示:走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易經裡有一個「識人術」一個人,走路的姿勢,會暴露出他的內心活動和人生狀態。從走路的姿勢看人,從古至今都是識人術的重要內容,如何識人?4、走路如軍事步伐的人走路如同上軍操,步伐齊整,雙手有規則性擺動,在有些人看來非常做作,但他們卻感覺那樣協調。這種人內心較為強大,對自己的信念非常專注,他們選定的目標一般不會因外在環境和事物的變化而受影響。
  • 朋友圈信息寥寥無幾的人,往往都是這四類人,八九不離十
    而有的人,很長時間都不會發一次動態,點進去一看,他的信息更是寥寥無幾。你以為是他們懶?事實並非如此,其實不愛發朋友圈的人,都是自身性格所致,一般情況下,都屬於這四類人,八九不離十。有一些人,本身的性格就很內向,不管是生活日常,還是自己的心情,都不愛與人分享,只要跟最好的朋友們經常聯繫就好了。
  • 識人術:「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你的言行決定了你的格局!
    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有一些人,老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幹大事的人,對於一些小事和細節都不屑一顧,其實這就是一種很愚蠢的想法。聰明的人都知道「小事見格局,細節見人品」的道理。「細節看人品」晚清名臣曾國藩,他的親戚有一次來投奔他,曾國藩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他也有心去幫助他的親戚。但是一頓飯之後,曾國藩給了他親戚一筆路費錢,找藉口打發他走了,本來都已經打算幫助他,為什麼吃頓飯的時間就改變了想法呢?
  • 鬼谷子:會大富大貴的人,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八九不離十!
    鬼谷子:會大富大貴的人,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八九不離十!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人們也越來越追求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設起來。我們追求自身精神文化方面,可以多去讀一讀名人名言。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
  • 觀人術和識人技巧都是不可靠的!聰明的管理者用人靠這三點
    尤其是在職場,這些所謂識人術往往只能看透一些普通人的人,對於一部分「聰明」的人,就完全失去了效果。我挑選了其中被點讚最多的回答,其中幾條:這些只是挑選其中幾條,為什麼說這些觀人術和識人技巧是不可靠的呢?人都是會偽裝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知道偽裝生命,來獲得父母的關心。
  • 如何識人:看人先看眼,從眼睛看透性格!
    如何識人,特別是在不熟悉的情況下怎樣去判斷一個人?眼睛是不錯的選擇,因此也有「看人先看眼」的說法。有位名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人們可以從這個窗口看到其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想。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
  • 易經:「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面相識人術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易經》中與識人、面相、婚俗,有著很大程度關係的經典俗語之一。1.娶妻不娶顴骨高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顴骨是不同的,顴骨的高低,會直接的影響一個人的面部輪廓。遵循當代的審美觀念看來,一個顴骨較為高的男人或女人,通常都會給人一種剛毅、立體之美。
  • 《易經》識人之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非常有道理
    《易經》識人之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看這3點,非常有道理問之以是非,觀其志。問對方一些大是大非的事,以此來觀察對方的志向。一些可作為論點的事件,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眼界和志向如何。我們在為人處事的時候,也許會因為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不足,對很多事情不夠了解,無法知曉所有事情的對錯。但是一個人最起碼應該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否則就是一個是非不分的人,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通過這幾點去看人,一看一個準。
  • 易經識人術: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5件事,還是比較有道理的
    觀人識人是一門大學問,畢竟人是群居動物,每天都要與其他人溝通交流、合作交往。如果遇人不淑,很可能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危害。當初諸葛亮就是因為沒有看透馬謖剛愎自用的缺點,導致了軍事重地街亭的失守,北伐功虧一簣。《易經》提醒我們,交友須慎重,別以為朋友越多越好,朋友要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