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抵達山西考察調研,首站來到大同。他強調,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一下車,總書記就直奔田間,深入了解當地黃花產業發展情況。
黃花又名萱草、忘憂草,既能食用,也能藥用。大同黃花種植有600多年歷史,近年來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年產值達9億元,帶動了1.5萬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正如古話所講:「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
村民們正在地裡除草、鬆土,看到總書記來了,興奮地圍攏過來,高聲向總書記問好。
習近平同大家攀談起來:土地是不是流轉了?一畝地能給多少錢?加上做工,一年下來能賺多少錢?
大家告訴總書記,土地流轉後每畝地一年收入500元,在這裡做工一天還能賺150元。這些年,在龍頭企業、合作社引領下,黃花產量品質穩定,銷路和價格也有保障,去年帶動貧困戶戶均收入1萬多元。
「原來不敢多種,現在基地辦了加工廠,烘乾、加工、儲藏、銷售都不愁了,黃花越種越多,收入也越來越多。」村民們興奮地說。
聽了大家的「致富經」,習近平十分高興:「我上個月去了陝西秦嶺山區的一個村叫金米村,那裡種木耳形成了產業化,我稱讚他們是『小木耳大產業』。你們這裡也是『小黃花大產業』,很有發展前途。」
他叮囑當地幹部,一定要保護好、發展好黃花這個產業,讓它成為鄉親們致富的一個好門路,變成群眾的「致富花」。「共產黨人就要為民辦事、為民造福,要扎紮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大同,黃花相關產品已經形成系列。黃花產品展廳裡,黃花幹、黃花醬、黃花餅、黃花製作的化妝品等各色產品琳琅滿目。通過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綜合效益,當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條幸福路。展廳牆上貼著「忘憂草,脫貧寶」標語,生動詮釋了黃花種植給鄉親們帶來的好處。
習近平細緻察看黃花產品,感慨地說:「就是要立足本地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把大同黃花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鄉親們富而忘憂。」
——摘自《蹚出新路子 書寫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山西考察紀實》(人民日報 2020年5月14日1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11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