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閨蜜小王到了臨盆的時候,可從她被抬進醫院的那一刻起,開宮口、測胎頭、喊使勁的全都是男醫生,為數不多的幾個年輕女孩也是小護士,站在一邊看著不敢動手。小王感覺自己被看了個遍丟了自尊,心裡很不舒服。
生完孩子以後,跟別人提起這件事,旁人的安慰話都一模一樣「醫生眼裡無男女」,可小王卻覺得沒人能理解自己。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類似的遭遇和感受,覺得很沒有面子,尤其是被一群實習生圍觀生孩子,簡直尷尬至極。
其實,婦產科男醫生居多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存在,外國比率更大。或許是因為沒有封建思想的束縛,但他們官方的解釋是婦產科屬於外科,需要投入更多的體力、精力,而成年女性往往要顧家,所以男生居多。
「為什麼婦產科都是男醫生?」男實習生的一番自述,揭開背後真相
在知乎上有一位男實習生,他就自己進入婦產科做了一番自述,背後真相更多的還是職業發展需求:
1)考研時,競爭壓力小
普通醫院中,眼科、心內科、骨科的醫生工作壓力更小,但競爭也更大,就業的時候院方擇優錄取。那些成績平平,想要找個好單位的孩子只能選擇婦產科,相對容易考中。
2)婦科手術多,收入可觀
近幾年,女性對婦科疾病越來越重視,嚴重的就要動個手術,相對其他科室好賺錢,只要醫生努力就夠了。
3)升職加薪容易,男性優待
婦產科的護士都是女生,男生大多都去做了醫生,更有機率擁有自己的治療小組,並當上病區主任甚至大主任,比其他科室的同事更早實現升職加薪。
不少寶媽看完這位男實習生的自述後,紛紛放下了心理戒備。其實,在醫生眼裡自己只是在上班,並沒有刻意要去看產婦的隱私,也不存在不尊重問題,大多還是孕婦自己顧不去心裡的那道坎。
如何理性對待婦產科男醫生?除了安撫女性,丈夫也需要心理準備
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在婦產科檢查時有兩個隊伍,突然一個隊伍前面出來的人說「裡面是個男後生」,這一隊的人都轉去了另一邊排隊。
人們常說,中國傳統的「男女有別」在生命健康面前需要放下,可現實卻是不少女性都會留有心理障礙,丈夫們更是無法忍受自己的妻子被看,這種封建觀念可以採取辦法杜絕。
1)檢查時,讓女護士陪同
人們不願意找男醫生的原因,無非是擔心醫生「非禮勿視」,如果有人在旁邊就能很好避免這種尷尬。
建議可以讓女護士陪同,出於女生的同性心理,護士會保護隱私,男醫生也不會刻意鹹豬手,但不不能讓丈夫陪同,因為丈夫難以容忍,哪怕是正常的檢查。
2檢查前,要求醫生性別
並不是所有的婦科醫生都是男性,女性雖為數不多但還是有的。如果夫妻雙方就這個問題無法達成一致,建議就診前看醫生性別,別因為治療影響家庭關係。
或者可以讓女護士幫忙,將病症告訴醫生,病人和醫生不直接接觸,這也不失為一種安全的方式。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