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尋力·未來學者」課題評議暨探究性研學研討會在重慶楓葉國際學校舉行
專家學者充分肯定楓葉的研學旅行項目
永川網(永川日報記者 張天彥)日前,「文化尋力·未來學者」課題評議暨探究性研學研討會在重慶楓葉國際學校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文化尋力項目管理辦公室、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所、重慶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專家學者充分肯定重慶楓葉國際學校的研學旅行項目,稱讚是一門在路上的課程,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載體。
重慶楓葉國際學校是一所以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國際精英人才為目標的國際學校。為了能使更多的學生升入世界名校,真正實施素質教育,除了中西融合的文化課程外,該校還創造性地將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社團活動納入到學校的育人課程體系當中,並賦予相應的學分,由領事老師提供課題選擇、專業指導、定性評價和學分認定。今年年初,重慶楓葉國際學校的16名學生搭乘「文化尋力·未來學者」項目的「順風車」,開展了中美文化、教育、節日和「一帶一路」等課題的研究之旅。
據了解,「文化尋力·未來學者」項目是國家文化創意工程、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重慶楓葉國際學校的16名學生是該項目的首批「未來學者」。項目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遠程課題準備階段,學生先後接受線上視頻培訓和清華大學校內為期兩天的專業指導;第二階段是課題開題階段,學生在清華大學老師的指導下,自由組隊選題;第三階段是課題實施階段,在清華大學等一流高校研究生及文化尋力項目組專業老師和楓葉老師的帶領下,到美國政府推薦的當地中學課堂去學習,學生們與美國學生一起聽課、學習,並完成課題的資料搜索,調查分析和課題報告,回國前學生一一匯報,並順利獲得結題證書。學生們此行除了進行課題研究之外,還作為中華文化傳播的使者,參加了在美國舉辦的中國春節晚會。四名同學貢獻京劇、葫蘆絲表演,為美國師生獻上了一場中國特色的視聽大餐。今天進入第四階段,由16名參與學生分組匯報課題實施的過程、收穫,接受專家現場評議。
會上,16名參與學生分成四組,匯報了中美文化、教育節日差異和中美人民眼中的「一帶一路」等課題研究成果。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哲博士、文化尋力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學文、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長楊昌弋、重慶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樂勇等對課題作了點評。專家學者充分肯定參與學生的研究成果,稱讚重慶楓葉國際學校的研學旅行項目是一門在路上的課程,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載體。專家學者希望以此案例為範本,將該項研學活動做成永川區甚至是重慶市的精品教育活動。
據悉,重慶楓葉國際學校將申請成為「文化尋力」項目的實踐基地,搭建中西教育資源的對接平臺,不僅讓中國的學生能走出去,更要讓美國的學生走進中國、走進重慶、走進永川、走進楓葉,促進中美學生的多元文化交流,讓國外的孩子領略到中國重慶永川的地域文化。
永川區、九龍坡區教委負責人及永川區100多所中小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