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問兒子中秋節去誰家,孩子回答姥姥家,爸爸臉色瞬間難看

2020-12-25 檸果育兒

執筆:檸兒

昨天晚上,跟閨蜜一家一起吃飯。眼看著就要到中秋節了,我們各自都要回老家跟老人團圓,所以就提前出來先慶祝一下。席間酒過三巡,閨蜜的老公問兒子:「中秋節你想回奶奶家過,還是姥姥家過呢?」孩子想都沒想就回答說:「姥姥家!」這位爸爸一聽,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罵了一句「白眼狼」,那表情就差沒站起來動手了。

閨蜜的老公,平時脾氣也挺好的,倒是閨蜜比較強勢。她婚後不願意婆婆幫忙帶娃,一忙就把孩子送到姥姥家。平時帶孩子回老家,也大多是直奔娘家,沒什麼事很少回婆家,除非過年需要她幫忙張羅飯菜才會回去。對此,她老公嘴上不說,其實心裡很憋屈。因為每次他回家看父母,街坊鄰居都會問他:「老婆孩子沒回來啊?」甚至,還有好事之人編排他是入贅到嶽父母家了,所以兒子也跟著嶽父母,不願意回奶奶家。

說的人多了,他心裡積壓的怨氣也就多了。剛好昨天說起中秋回老家,他又喝了點酒,就發洩出來了。

逢年過節回哪方父母家?這還真是一個大問題,處理不好,不僅傷了老人的心,更會破壞夫妻關係。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孩子一人帶一次

我身邊還有一位朋友,夫妻倆在外地工作,最後買房紮根,一到逢年過節說起回誰的父母家就吵架。所以,他們結婚兩年,最害怕過節。但是後來,他們突然不吵了,朋友說出原因,是倆人達成了共識——「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因為都是獨生子女,去哪一方另一方父母就要落單。而且兩家離得又遠,把父母接到一起過節又太折騰,只能做子女的自己回家探望父母了。

後來,他們有了孩子,都想帶孩子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最後也決定公平處理,孩子一人帶一次,輪流去撫慰老人的心,解老人的思念之情。

這樣的處理方法,確實很不錯。畢竟,逢年過節,父母們最喜歡看到的其實還是自己的兒女,至於兒媳會不會回來,女婿會不會來,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自己的兒女在身邊,老人心裡還是能接受小兩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

男女都一樣,婚後女人雖然嫁給了男方家,但也要兼顧自己的父母

身邊很多因為逢年過節回誰家,而鬧矛盾的夫妻,其實還是沒想明白一個道理。現在社會進步了,雖然女人是嫁給男方,生的孩子也跟男方姓,但是法律上規定,夫妻婚後,女方可以到男方家,男方也可以到女方家,並沒有規定女方一定要去男方家生活。所以,男女都一樣,逢年過節女方也不一定非得跟著男方回公婆家,也可以兼顧自己的父母。

那些說老婆總回娘家,天天不著家的男人,其實應該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讓你離開生活了二三十年的父母,去一個陌生的家庭,生兒育女,孝順別人的父母,你心裡什麼感受?兒子是父母生的,女兒也是父母生的,都有對父母盡孝的義務。

所以,只有明白這一點,夫妻倆相互尊重,教育孩子對雙方老人都一視同仁,一樣愛,這樣兩個家庭才能融合成一個家庭,小兩口的日子也能越過越幸福。

今日話題:網友們,中秋節要到了,你跟愛人覺得回哪方父母家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爸爸問兒子:你為什麼凌晨3點起床?孩子的回答,爸爸瞬間紅了臉
    導讀:爸爸問兒子:你為什麼凌晨3點起床?孩子的回答,爸爸瞬間紅了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問兒子:你為什麼凌晨3點起床?孩子的回答,爸爸瞬間紅了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二胎沒跟爸爸姓,孩子奶奶偏心明顯,動不動就攆二寶去姥姥家
    這樣,作為獨生女的老婆,也能有自己姓氏的孩子,而嶽父嶽母也會感覺很安慰。雖然,一開始公婆不樂意,但畢竟小夫妻恩愛,他們也阻止不了。直到前幾天,朋友才發現,二胎隨母姓在公婆心裡產生多大的影響。原因是二寶跟大寶爭玩具,二寶有些強勢,就把大寶氣哭了。誰知,孩子奶奶竟然低聲對二寶吼道:「爭什麼爭?這是你哥哥家,再爭送你回姥姥家去!」
  • 在孩子眼中,奶奶和姥姥有區別嗎?孩子的回答雖扎心但真實
    而在眾多老人中,有的是奶奶幫忙帶娃,有的是姥姥幫忙帶娃,雖然同樣是老人帶孩子,但由於立場不同,奶奶帶和姥姥帶的方式也不同,而這也就導致孩子對兩位老人的感情也有區別。小羅最近總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兒子不聽話,非要去奶奶家,小羅很是好奇,明明兒子從小是被姥姥帶大的,為何更喜歡奶奶呢。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更喜歡去姥姥家,而非奶奶家?原因有三
    朋友小張跟朋友們抱怨:我家閨女從小由姥姥看管多一些,但小時候特別喜歡去奶奶家玩,一到周末就嚷嚷著要去。但是長大之後,女兒就不願意去奶奶那了,反而更喜歡回姥姥家。這次暑假小張許諾女兒,只要回奶奶家就給金錢獎勵,可是這個小財迷壓根沒有動搖,就是不肯去。爺爺奶奶又著急見孫女,小張難為急了。據了解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小時候喜歡回奶奶家,長大後更喜歡去姥姥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原因有三。
  • 爸爸帶1歲兒子去健身房,兒子下一秒的舉動,讓爸爸瞬間傻眼了
    爸爸帶1歲兒子去健身房,兒子下一秒的舉動,讓爸爸瞬間傻眼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身材管理越發看重,大多數人為了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都會選擇健身,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去健身
  • 國外爸爸接兒子放學拍孩子瞬間,爸爸參與成長,孩子更有安全感
    國外老爸接兒子放學錄製孩子摔跤瞬間合集,哈哈是親爸沒錯了!這爸爸真的是寵兒子,每次放學都要親自來接孩子放學,在孩子出校門的那一刻,老爸親手把孩子那種興奮狀態都錄製下來。不知道心情怎麼激動了,兒子每次見到老爸都要興奮的摔一跤。恰好這每日一摔讓細心的老爸錄下來,孩子長大後看到可能會紅臉嫌棄吧。
  • 有個美國小孩問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我有錢,你沒有
    有個美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所以美國小孩從小就會自己努力,等繼承了父輩祖業,也會如此傳承,幾代過去,就成就百年企業。有個中國小孩問他爸爸:「我們很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錢,等我死了,這些將來都是你的了。」
  • 姥姥接vs爸爸接,娃的表情對比明顯,背後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最近,網上有一段視頻,爸爸接女兒放學和外婆接,女孩的表情太真實了。視頻的前半段是外婆來接孩子放學,小女孩剛出校門,一看是外婆來接自己,頓時開心了起來,直接跑過去拉住姥姥的手 ,孩子沒有走幾步,小女孩發現爸爸站在不遠處,本來期待的眼神瞬間變了,她一句話也不說,徑直走到爸爸跟前,低著頭,跟在爸爸的身後,上了車,全程一句話也不說,就算爸爸問她,她也不回答。
  • 放假去姥姥家還是奶奶家?孩子的回答幾乎一致,背後原因太現實了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老人幫忙帶娃,也沒有問過老人對孩子的態度。而家長忽視的這一塊,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寶媽小麗今年生了二胎,之前大女兒放暑假時,因為自己又要照顧小的又要休養身體,所以決定送孩子去老人家裡待兩個月。不過寶媽每次問到孩子放假去姥姥家還是奶奶家?
  • 爸爸與兒子的幽默對話!值得每位爸爸收藏
    僅10秒:「呸呸,爸爸,嗆水了,好難受。」「是嗎?等等跳到河裡,可能會更難受些。」「爸爸,我們可以不去跳嗎?」「好吧,不去就不去了。」從此,兒學會了謹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後行。某晚,放學經麥當勞,駐足:「爸爸,麥當勞!」兒子垂涎欲滴的說。「嗯,麥當勞!想吃?」「想吃!」「兒子,一個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接著問:「兒子,你要做英雄呢還是做狗熊?」「爸爸,我當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麥當勞時會怎樣呢?」「能不吃!」很堅定!
  • 5歲兒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回答很直接
    案例:小月的兒子今年已經5歲了,孩子天性好動,活潑開朗,對什麼都好奇,每天都會問小月好多新奇古怪的問題,儼然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於是,晚飯後,小月給孩子早早洗漱完,哄孩子上床睡覺。平時,孩子聽一會故事就睡著了,今天不知怎麼了,孩子遲遲不肯入睡,特別精神,這讓小月和老公苦笑不得。
  • 3歲兒子問:「爸爸,你為什麼趴媽媽身上?」寶爸的回答很是直接
    小張有一個3歲活潑可愛的兒子,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每天問東問西小嘴說個不停。也因為兒子年紀小還沒有和父母分床,小張和媳婦每天睡在孩子兩側,想要趁機親熱親熱也怕孩子發現,這對於"正值壯年"的小張來說也是一份苦惱。
  •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等到冷靜下來我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回答是多麼的愚蠢。「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去上班?」這句話和「我是怎麼生下來的?」一樣,是每個小孩都好奇的問題。這些問題正體現了孩子對於世界的思考,代表他們世界觀的初步形成。而我們的回答,也許就會決定孩子未來的格局。
  • 在孩子的心中,奶奶和姥姥到底有什麼區別?3個孩子真實的回答
    在孩子的心中,奶奶和姥姥到底有什麼區別?3個孩子真實的回答·小林和奶奶小林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將小林生下之後就交給了奶奶撫養,而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賺錢,小林是奶奶一手帶大,也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不僅給小林做飯,偶爾也會留下來一些錢給小林,讓他去村裡面的商店買零食,而小林也很孝順,他覺得自己的 學習成績也不錯,算是對奶奶的一種回報的。
  • 「奶奶好,還是姥姥好?」聽到女兒的回答,媽媽搖頭讓孩子改掉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的時候,大人總是喜歡逗孩子。據統計,大人喜歡問的問題有:「爸爸和媽媽,你最喜歡誰呀?」「哥哥和姐姐,誰最疼你呀?」這兩個問題還不算太得罪人,而「奶奶和姥姥,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就不一樣了。
  • 爸爸帶兒子去老闆家做客,8歲兒子說的一番話,直接讓老爸加薪了
    孩子能帶給父母什麼?除了是夫妻情感的紐帶,還能帶來家庭的歡樂,有的寶寶竟然能幫助父母升職加薪。在五一假期裡,康康爸爸帶著康康去領導家做客,看望領導的同時也為了增進跟領導的關係,讓自己在事業上有更好的提升。領導看到可愛的康康,就問:你幾歲了啊?康康:我已經都8歲。又問康康:你是喜歡媽媽呢?還是更喜歡爸爸?當領導提出這個問題後,康康猶豫了,雖然爸爸媽媽對康康來說都非常重要。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晚餐時閨蜜瘋狂吐槽:「我和老公為愛鼓掌的時候被孩子撞見了!他『哇』地一聲就開始大哭,邊哭邊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在幹什麼啊?』給我倆尷尬壞了......」 另一個閨蜜說:「媽耶,我也被撞見過!只能撒謊說『爸爸媽媽在做遊戲』......結果我兒子也開始脫衣服要跟我們做遊戲!太上頭了!」 帶娃的尷尬瞬間實在太多了,誰家沒碰見過一兩次呢?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3個孩子的回答完全不同,現實又扎心
    今日話題:你知道大多數孩子怎麼回答姥姥好還是奶奶好這個問題嗎?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而家裡的老人,更是寵孩子寵到不行,孩子想要月亮,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都不能給摘星星。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出去遛彎的時候,在街角巷尾總會有一些鄰居大媽逗弄孩子,問姥姥好還是奶奶好?
  • 「媽媽,我們回家吧」,為啥孩子不願意在姥姥家?三大原因很現實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小潔平時工作忙,周六日也加班,自春節後就再沒帶孩子去過姥姥家。最近姥姥嚷嚷著要見外孫,小潔趁孩子還沒開學,請了兩天假帶他回姥姥家,去的前兩天兒子和姥姥相處得不錯,姥姥捨不得外孫離開,於是小潔一人買車票回去上班,留兒子在姥姥家多住幾天。
  • 讓孩子愛不釋手的繪本2:《我爸爸》和《爸爸去哪兒了?》
    買回來之後,我兒子主要鍾情於《蛤蟆爺爺的秘訣》,對這本繪本並不太喜歡。所以,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兒子都只是聽一遍就並不要再聽了。等到他兩歲的時候,爸爸因為工作需要,要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當爸爸在國外工作的這段時期,因為我兒子太想爸爸了,所以《我爸爸》這本書在我兒子心中的地位直線上升,每天在和爸爸視頻完之後,都要求我們給他讀這本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