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桑美颱風的巨大人員傷亡

2020-12-25 騰訊網

超強颱風「利奇馬」已於8月10日1點45分左右在浙江溫嶺市城南鎮登陸,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受颱風影響區域,抗臺防臺正在進行時。

現在媒體已經報導了災情,死亡13人,另有16人失聯。

判斷一個颱風的破壞力,一般就是從人員財產損失來評判。而其中,最為寶貴的是人的生命,因此颱風造成的人員傷亡,是評判颱風破壞力的關鍵指標,也是評估抗臺防臺效果的關鍵因素。

13年前的2006年,也是在8月10日,2006年第8號颱風桑美登陸浙江蒼南縣馬站鎮。桑美登陸時,風力達到17級(60米/秒)。桑美颱風給浙江蒼南和福建福鼎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

桑美颱風造成的人員死亡數字,最為正規的公布是: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福建、江西、湖北4省共有665.6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483人。然而,這個數字,是一個頗受質疑的數字。

桑美颱風造成巨大人員死亡,除了颱風強度大之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在人員疏散方面做得不夠硬不夠實。

其實,對於桑美颱風,氣象預報已經作出了準確預報,對於桑美颱風的暴烈程度也有足夠的預估。為此,中央氣象臺還進入了一級響應狀況。這是中央氣象臺有史以來第一次啟動一級響應。

由於桑美颱風來勢很猛,浙江、福建相應發布了颱風紅色預警,氣象臺在在發布颱風紅色預警之後,就不斷發出緊急警報,提示沿海漁船回港避風,當地政府也開始對進行人員疏散,並對受颱風影響的人員進行強制撤離。

可是,在浙江、福建沿海漁民,颱風來時有守船的習慣,雖然他們也做到了漁船回港避風,但漁民並沒有離開漁船,而是堅守船上,而這些漁民最後幾乎全部遇難。

桑美颱風兇猛襲來之時,在「避風塘」避風的漁船,在威力巨大的桑美,捲起狂風惡浪,此時漁民們才意識到到自己的兇險處境,紛紛棄船求生,但為時已晚,當一艘艘漁船像紙船一樣被撕碎沉沒,漁民們也只能無助地在滔天惡浪中離開人間。

8月18日,浙江方面報出的災情統計是死亡193人,失蹤11人。

8月23日,福建方面報出的災情統計是死亡233人,失蹤144人。

爭議比較大的是福建福鼎沙埕港的死亡人數。

據當時的沙埕鎮鎮長介紹,在颱風來臨前,沙埕港共有萬多艘在近海作業的外地與本地漁船避風。然而很多漁民仍留在進港避風的漁船上。這裡的許多漁民都習慣守在船上開機避風。桑美登陸時風力達到17級,出乎很多人意料,故造成數以千計的漁船沉沒和毀壞,許多人因此死亡或失蹤。

對於沙埕港的死亡人數,外國媒體、香港媒體和網上流傳的數字,都比官方通報的數字要大得多。

新華社8月15日,有一個新聞報導中說到:「而據遇難者親屬的自發的統計,遇難人員保守估計也有1千左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桑美颱風威力驚人的破壞力,造成了慘重人員傷亡,時刻在提醒人們,防災減災的重要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力擒驚世狂飆「桑美」颱風
    「桑美」颱風,於2006年8月5日20時在關島附近洋面上生成,7日8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7日14時加強為颱風,9日11時增強為強颱風,9日18時增強為超強颱風,於10日17時25分在浙江省蒼南縣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力17級(60米/秒)。
  • 桑美颱風_桑美颱風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桑美」登陸前,浙江省全省災前轉移近百萬人,福建省安全轉移人員56.9萬人。 為了更好的做好「桑美」氣象服務,減少損失,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鄭國光於8月10日上午9時30分籤署了《中國氣象局颱風應急響應命令》,宣布浙江、福建省氣象局和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影視宣傳中心進入颱風一級氣象響應狀態。
  • 專家解析「燦鴻」與2006年颱風「桑美」異同
    更有不少氣象愛好者認為,「燦鴻」與2006年第8號颱風「桑美」極為類似,堪稱「翻版」。「桑美」颱風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至今讓人難以忘懷,昔日的一幕會重演嗎?  「桑美」與「燦鴻」有三點相似在2006版的「颱風三兄弟」中,「桑美」生成後向西北方向移動,直撲閩北浙南沿岸,最終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登陸;而「燦鴻」在生成之後,也基本向西北方向移動,預計登陸地點亦為浙閩交接地區。  三是「燦鴻」與「桑美」都屬於三颱風中位置相對居中;強度方面,都比位置相對偏西、更先影響我國的颱風要強。
  • 颱風之王「桑美」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註定是不太平的,短短10天便集中爆發出4個熱帶氣旋,這其中,就有創下多個第一的超強颱風「桑美」(Saomai)。從天空中俯瞰,它形體婀娜,結構勻稱,色澤飽滿,然而,在美麗的雲牆之下,卻是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從不起眼的熱帶雲團到超強颱風,「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
  • 超強颱風「桑美」雲圖集錦
    圖2、2006年8月瑪利亞、桑美、寶霞共存西北太平洋路徑圖2006年8月中西太平洋出現了比較少見的3個颱風共存的盛景,專家稱這是比較少見。由於當時太平洋高壓東退到北邊,讓低壓有廣大的生長空間,氣流因此各自串聯,此消彼長,「群魔亂舞」,才會一下生成了3個颱風。
  • 別用調侃的心態看待颱風,12年前的「颱風之王」——桑美!
    圖片來自網絡雖然沒住在沿海城市,沒有體會到真正的颱風是什麼樣子,但這是我對颱風的最初印象。我們那裡的颱風,多半是颱風的殘餘。即便僅僅是颱風的殘餘,還是很簡單明了的教會了童年的我什麼叫「絕望」,格外深刻。
  •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編輯:王小盒    來源:中國氣象網   2017-06-15
  • 超強颱風「山竹」被除名 前世竟是被除名的榴槤
    中央氣象臺颱風專家張東認為,災害主要是從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兩方面來看,以官方統計數據為準。     「山竹」已致近70人死亡 被除名可能性較大     颱風「山竹」就有一位「前任」。     2006年第21號超強颱風「榴槤」在菲律賓造成數百人死亡,成為菲律賓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之一。
  • 颱風科普:那些颱風教我們的事_網易探索
    最早的命名:藉機諷刺政治人物 最早,所有的颱風都是沒有名字的。從此開始,很多國家似乎約定俗成地將颱風用女性的名字命名,這一做法遭到了女權主義者的反對,但是固執的氣象學家們堅持這一做法,很多國家堅持沿用女性命名法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
  • 颱風如何命名,2017年會出現哪些名字的颱風?
    颱風和颶風都是對於熱帶氣旋的不同說法,一般把出現在太平洋海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出現在印度洋或者大西洋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圖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受到颱風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不少颱風登陸,有的甚至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2006年的「桑美」颱風,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
  • 颱風如何命名,2017年會出現哪些名字的颱風?
    颱風和颶風都是對於熱帶氣旋的不同說法,一般把出現在太平洋海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出現在印度洋或者大西洋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圖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受到颱風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不少颱風登陸,有的甚至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2006年的「桑美」颱風,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
  • 颱風「利奇馬」已降低為熱帶風暴,我們能掉以輕心嗎?絕對不能
    這次「利奇馬」颱風,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2019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是建國以來登陸浙江的第三強颱風,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為16級,最大風速達到了52米/秒!上一個則是2006年的中心風力達17級的超強颱風「桑美」,給浙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次的「利奇馬」導致了402.4萬人受災,緊急轉移86.7萬人,倒塌房屋1.4萬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74億元!
  • 颱風來去之間:哪裡是中國受災最重的地方?
    回看近些年颱風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2004-2016年,不完全記錄109場颱風共導致大陸地區3127人不幸遇難,這其中還不包括248名失蹤人口;福建、廣東、浙江、湖南這幾個省份傷亡情況最為慘重,湖南是唯一一個死亡人數在500人以上的內陸省份。
  • 哪些颱風被除
    颱風停止編號是什麼意思? 颱風的風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是颱風了,這個颱風走過的路徑就到此為止,即停止編號。 一直以來,各國對颱風叫法不一。比如,我國用四碼編號命名颱風,美國則用人名命名。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第二致1.6萬人死亡,第四財產損失25億美元
    颱風泰培是有紀錄以來全世界綜合情況最強烈的熱帶氣旋,對中國福建泉州造成風災。颱風泰培先是在日本登陸,風力超過12級,中國福建省沿海持續多天大風天氣。颱風期間福建省平潭縣損失嚴重,大風打碎帆船1條,損傷123條,打碎木船42條,損壞55條,打碎或流失魚網418張,人工養殖紫菜絕收252.6畝,受災人口約達2.5萬人颱風海燕是西北太平洋有史以來強度最強的熱帶氣旋,也是世界公認風速最強的颱風。海燕於2013年11月11日登陸我國廣西,合計造成2.8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710.4萬元。
  • 這次颱風為啥叫"摩羯"? 來看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如何命名
    據2018年颱風的最新消息,其實,颱風名字是早就有的,而且有很多,整整一個命名表你說多不多?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我們看看今年的颱風都叫什麼。另外,濟南市防辦工作人員給大家來科普一下颱風的命名規則: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 蒼南一排澇站養護工抗臺30多年 曾七天七夜戰桑美
    排澇站養護工人堅守崗位30幾年  桑美颱風曾奮戰7天7夜  1977年,位於蒼南靈溪鎮嶺前村的這座嶺前排澇站建立起來。  這30多年來,鮑陽桃經歷了多次颱風,有幾次颱風極為嚴重,對蒼南的影響很大。  老人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的「桑美」颱風,當年這場超強颱風就是在蒼南登陸。鮑陽桃說,當時颱風過境破壞力極為強大,很多人在這次災難中喪生,讓人唏噓不已。  那一次,鮑陽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眼裡一直盯著排澇泵儀錶盤上的數據,每一個指針異常,都讓他提心弔膽。
  • 利奇馬將超過雲娜成為台州最強颱風?權威預報:確實有可能
    8月9日下午,颱風利奇馬已經闖入浙江溫州的雷達圖上,從雷達圖上看,颱風利奇馬仍然維持著清晰的風眼結構,在它的外圍有大量雨帶正朝著浙江沿海撲來,今天下午浙江多地的風雨還將繼續加強。而從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可以看到目前仍然是17級的超強颱風利奇馬已來到浙江中部沿海近海海域,仍然有著比較清晰的風眼結構。
  • 暴雨中有我們的身影--抗擊颱風現場的新聞記者
    在危險叢生的抗擊颱風現場,一批盡職盡責的新聞工作者,忠實履行職責,留下了他們壯麗的身影。  為了迅速報導災情  今年第8號超強颱風「桑美」造成贛中、贛西北普降中到大雨,局部特大暴雨。江西撫州市遭受了嚴重洪災,當地媒體記者迅速行動,出現在抗洪最前線。在大雨中,他們走進災區,及時報導著災情。
  • 寧波掀起看颱風旅遊熱 賓館臨港房間被搶訂一空
    時報與溫州都市報、台州晚報、東南商報、舟山晚報  聯手播報颱風最新消息  除了溫州蒼南,浙江各市都受到了「桑美」的影響。時報與台州晚報、東南商報、舟山晚報、寧波日報聯手,各地記者互通信息,一起向全省讀者播報和颱風有關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