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2020-12-25 吉林廣播網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編輯:王小盒    來源:中國氣象網   2017-06-15

分享

  桑美登陸前,截止到8月10日16時,浙江省共轉移989937人,其中溫州轉移509708人,台州轉移285606人,麗水轉移17216人,舟山轉移25820人,寧波轉移89480人,紹興轉移29409人,金華轉移25002人,嘉興轉移1744人,湖州轉移5952人。沿海地區回港避風船隻共34313艘。2006年8月10日17點25分,颱風桑美在蒼南馬站登陸,中心氣壓920百帕,中心風力為17級,成為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桑美登陸後,重創閩浙兩省,截至截至8月23日在核心災區福建省福鼎市,據當地政府確認,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18人,失蹤72人。閩浙兩省因颱風共造成450人死亡,失蹤138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96.5億元。
  正是因為風力超強,「桑美」的破壞性大大超出了常規性的抵抗能力。在福建福鼎,颱風「桑美」來臨之前,共有1萬多艘在近海作業的外地漁船和本地漁船在沙埕港避風。然而很多漁民在颱風來臨之前沒有上岸,仍留在進港避風的漁船上。沙埕港是一個避風良港,只要颱風不超過12級,漁船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這裡的許多漁民都習慣守在船上開機避風。「『桑美』在福鼎登陸時沿海風力達到17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結果造成數以千計的漁船沉沒和毀壞,許多人因此死亡或失蹤。」

相關焦點

  • 專家解析「燦鴻」與2006年颱風「桑美」異同
    今年第10號颱風「蓮花」、第9號颱風「燦鴻」以及第11號颱風「浪卡」,一度在洋面上從西至東一字排開,從衛星雲圖上看來,蔚為壯觀。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除了「浪卡」不大可能影響我國之外,「蓮花」「燦鴻」都有可能登陸我國。  相對而言,「三兄弟」最早誕生、能量最大、生命歷程也最為曲折的「燦鴻」受到的關注度最高。
  • 桑美颱風_桑美颱風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2006年第8號颱風「桑美」8月10日下午17時25分,超強颱風「桑美」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60米/秒。雖然其猙獰面目剛剛顯露,但已經創下了多個第一,堪稱「颱風之王」。 桑美颱風 -   50年來登陸我國大陸颱風中強度第一 據歷史資料顯示,「桑美」登陸時的中心氣壓低於1956年第12號颱風登陸時的923百帕,成為50年來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颱風。
  • 颱風之王「桑美」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註定是不太平的,短短10天便集中爆發出4個熱帶氣旋,這其中,就有創下多個第一的超強颱風「桑美」(Saomai)。從天空中俯瞰,它形體婀娜,結構勻稱,色澤飽滿,然而,在美麗的雲牆之下,卻是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從不起眼的熱帶雲團到超強颱風,「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
  • 力擒驚世狂飆「桑美」颱風
    力擒驚世狂飆「桑美」颱風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1年05月11日08:35
  • 「威馬遜」成史上最強颱風 登陸廣東風力達17級
    一天內兩次登陸也無法阻滯超強颱風「威馬遜」。刷新了我國大陸颱風史上多項記錄後,「威馬遜」今天移入廣西,但粵西仍有狂風大雨。一日兩次登陸今早還將登陸廣西由於南海海水溫度較高,為颱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臨近登陸前,9號颱風「威馬遜」的強度明顯提高,昨日清晨5時它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並於下午3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地區登陸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晚上7時30分,「威馬遜」在湛江徐聞縣龍塘鎮沿海地區再次登陸。
  • 利奇馬將超過雲娜成為台州最強颱風?權威預報:確實有可能
    8月9日上午開始,浙江台州、溫州等地風雨加強,沿海海島風力甚至開始加強至12級以上麼,這其實是超強颱風利奇馬逼近我國浙江沿海的表現。雖然在進入東海後颱風利奇馬的強度略有減弱,但東海大部目前仍有29度的海溫,能夠使得颱風利奇馬不會崩潰性減弱,隨著它的步步逼近,對於浙江的威脅進一步加大。
  • 超強颱風「桑美」雲圖集錦
    圖2、2006年8月瑪利亞、桑美、寶霞共存西北太平洋路徑圖2006年8月中西太平洋出現了比較少見的3個颱風共存的盛景,專家稱這是比較少見。圖3、2006年8月9日5:59桑美雲圖2006年8月9日第8號颱風「桑美」勢力不斷加強,9日上午6時衛星監測顯示「桑美」出現清晰的眼區結構,密閉雲區厚實對流旺盛,此時已經加強為強颱風,「
  • 利奇馬為2019我國「颱風王」!權威數據:登陸時16級
    而發布最佳路徑數據集的一個目的也是修正並確定2019所有颱風的強度,根據修正後的數據顯示,2019年西太平洋颱風中,強度最強的颱風為1923號超強颱風夏浪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
  • 別用調侃的心態看待颱風,12年前的「颱風之王」——桑美!
    圖片來自網絡雖然沒住在沿海城市,沒有體會到真正的颱風是什麼樣子,但這是我對颱風的最初印象。我們那裡的颱風,多半是颱風的殘餘。即便僅僅是颱風的殘餘,還是很簡單明了的教會了童年的我什麼叫「絕望」,格外深刻。
  • 誰還記得桑美颱風的巨大人員傷亡
    超強颱風「利奇馬」已於8月10日1點45分左右在浙江溫嶺市城南鎮登陸,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受颱風影響區域,抗臺防臺正在進行時。現在媒體已經報導了災情,死亡13人,另有16人失聯。判斷一個颱風的破壞力,一般就是從人員財產損失來評判。
  • 哪些颱風被除
    當颱風登陸或能量不足並衰減為熱帶低壓(近中心最大平均風力小於8級)或進入高緯度變性為溫帶氣旋時,氣象臺停止對其編號,不再發出有關報告 。否則每隔固定時間,氣象臺會發布有關報告。 給颱風命名始於20世紀初,首位命名者是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從1945年到1979年,各國命名颱風大都採用人名。
  • 「巴威」可能是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最強颱風!
    過程最大降雨量可達100~200毫米與此同時黃海北部偏北風轉西南風9~12級陣風13~14級將接近或超過歷史極值「巴威」或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最強颱風預計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登陸時的最大風速為33~38 米/秒 (12~13 級),瞬時風速將達45~50 米/秒(14~15 級),將超過強熱帶風暴級別,可能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的最強颱風。
  • 超強颱風「山竹」被除名 前世竟是被除名的榴槤
    颱風鳴蟬在釜山西部登陸時,當地記錄到51.1m/s(16級)的平均風速和60.0m/s(17級)的陣風,均為韓國自190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之最,而實測954.0hpa的海平面氣壓也僅次於1959年在同一地點登陸的颱風莎拉(951.5hpa)。(它倆的登陸強度與04年登陸浙江的雲娜颱風類似或略強)。
  • 超強颱風「利奇馬」打破多項歷史記錄!
    今天,中國氣象局針對超強颱風「利奇馬」的影響評估出爐!它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No.1登陸強度歷史上全國排名第五、浙江第三「利奇馬」在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中強度排名第五,在登陸浙江的颱風中強度排名第三。
  • 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最強颱風,你了解多少呢?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在颱風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歷史上有許多颱風都對我國沿海造成過很大傷害,嚴重的會危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動則上億。最近颱風「山竹」就要過來了,我來蹭一波熱度,檢點一下颱風過去的累累「惡行」,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史上的最強颱風。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第二致1.6萬人死亡,第四財產損失25億美元
    颱風泰培是有紀錄以來全世界綜合情況最強烈的熱帶氣旋,對中國福建泉州造成風災。颱風泰培先是在日本登陸,風力超過12級,中國福建省沿海持續多天大風天氣。颱風期間福建省平潭縣損失嚴重,大風打碎帆船1條,損傷123條,打碎木船42條,損壞55條,打碎或流失魚網418張,人工養殖紫菜絕收252.6畝,受災人口約達2.5萬人颱風海燕是西北太平洋有史以來強度最強的熱帶氣旋,也是世界公認風速最強的颱風。海燕於2013年11月11日登陸我國廣西,合計造成2.8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710.4萬元。
  • 海高斯突然爆發巔峰登陸 為何最近颱風總愛近海加強?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今天(19日)06時左右以颱風級在廣東珠海沿海登陸,在18日17時到19日06時短短8小時裡,颱風「海高斯」在我國南海近海爆發從熱帶風暴加強至颱風級,並以巔峰強度狀態登陸。
  • 中國00後的超強颱風盤點,你經歷過幾個?
    那麼自2000年以來,我國出現過多少超強颱風呢,為大家一一盤點:2000年以來登陸中國(包括臺灣地區)的超強颱風:(2000-10)颱風碧利斯2000年08月18日20時,一熱帶低氣壓在雅蒲島西北海面上生成。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超強颱風威馬遜(140kt)登陸中國海南省文昌市後,打破了2006年颱風桑美(130kt)的記錄,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登陸時17級,錄得最低氣壓899hpa。截至2014年7月19日上午,南方電網10千伏以上線路累計跳閘1342條次,累計損失負荷139.74萬千瓦。廣西數十條普通公路部分路段斷通,高速公路沿線設施受到較大破壞,北海、欽州、防城等地數百條客運班線停運,交通部門正全力救災搶通。盤點歷史上最強的颱風颱風威馬遜2014年第9號超強颱風威馬遜三次強勢登陸我國,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
  • 海貝思是日本最兇颱風?盤點:日本歷史上那些致命大颱風
    拋開地震不談,日本毫無遮擋地正對太平洋,經常遭颱風襲擊。雖然年均登陸數量只有2.6個,少於我國,但平均強度、環流尺寸明顯偏大,且颱風經常從南到北橫掃全國,出現「全國有風」、「全國有雨」的大範圍風雨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