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陝西信合精準掌握貧困戶信貸需求,對症下藥,為全省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截至今年3月末,陝西信合扶貧貸款總量佔到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90.2%。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組織召開金融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陝西省聯社作為全國農合機構唯一代表參加並且介紹了工作經驗。
根植三秦沃土 助力脫貧攻堅
2015年12月,陝西省聯社制定了《陝西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支持全省脫貧攻堅戰略實施意見》,提出了「金融扶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的口號,進一步優化配套金融產品,全力推進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藉助「雙基聯動」、信用工程建設、「5321農戶脫貧貸」等有力舉措,陝西信合積極投身於金融扶貧工作,2016年、2017年分別投放扶貧貸款55.75億元、60.13億元,完成當年投放計劃的111.5%、120.26%。截至2018年3月末,陝西信合各項存款餘額5224.0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38.44億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陝西信合積極探索「5321農戶脫貧貸」模式,即貸款金額最高5萬元,期限最長3年,免保證、免抵押,一律實行基準利率或優惠利率。對於有脫貧發展意願、有創收增收項目、有創業就業潛質和信用良好的貧困戶,陝西信合還進一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滿足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
陝西平利農商銀行嚴格按照貧困戶申請、村組推薦、鎮政府審核、農商銀行審批發放、扶貧局備案的辦理程序,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並在業務推進中完善工作措施,不斷簡化辦理流程。截至2017年年底,該行累計發放「5321農戶脫貧貸」4901戶2.3286億元。
家住秦巴山區寧陝縣的黃章友,前些年因身體不好,成為貧困戶。眼看著兩個孩子上學費用支出越來越高,他有了種植香菇的想法。但資金從哪兒來?在當地村委會的評估和推薦下,2017年黃章友來到寧陝農商銀行,貸到了5萬元3年期的免抵押免擔保貼息貸款,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推進「雙基聯動」 實現建檔評級全覆蓋
近年來,陝西信合積極推進基層網點與基層黨組織密切協作,以「雙基聯動」為抓手推進農戶建檔工作。目前西鄉農商銀行各基層營業機構與西鄉縣215個行政村(社區)黨支部、村(居)民委員會均籤訂《農村金融「雙基聯動」合作協議》,建成「雙基聯動工作站」。工作站配備的助農E終端等基礎金融服務設施,既能為當地群眾提供「存、取、查、轉」等基礎金融服務,還可以受理存貸款業務諮詢和申請,成為廣大農村群眾的金融服務「便利店」。農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
商南縣貧困戶權照山,家住十裡坪鎮核桃坪村。為了脫貧,權照山打算發展山羊養殖,需要啟動資金8萬元,而他自己僅能籌集3萬元。商南農商銀行包扶幹部了解到此信息後,及時對接需求,向權照山發放扶貧貼息貸款5萬元。2017年4月,權照山開始養殖山羊,目前養殖山羊200隻,因為成績突出,他還被評選為農商行貧困戶致富帶頭人。
陝西信合通過整村推進、逐戶走訪的方式,準確掌握轄區內貧困戶有效信貸需求,做到信貸資金使用對象精準、利率優惠、流程匹配、模式多樣、風險可控、群眾熟知。他們對全省農合機構包幹的944個扶貧包片鄉鎮,切實承擔起「包建檔評級、包需求調查、包扶貧小額信貸投放」的兜底責任。截至2018年3月末,全省農合機構對轄區內除西安市外各市的76.95萬戶貧困戶完成了建檔評級。
深化信用工程建設 提高扶貧工作質量
陝西信合持續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鄉)」創建活動,在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增強社會誠信意識的同時也解決了貧困農民貸款難問題,提高了信貸扶貧質量。
通過信用工程建設,陝西信合向貧困群眾宣講普及金融扶貧政策,及時掌握貧困戶生產經營狀況,提高扶貧精準度,提高扶貧貸款質量,確保每一筆扶貧貸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成效。
截至2018年3月末,陝西信合建立農戶信用檔案544.8萬戶,其中已評級382.89萬戶,已授信252.3萬戶,授信餘額1063.4億元。陝西省聯社指導全省農合機構按照「產業導向、帶動致富」的原則,結合陝西省肉羊、蘋果、奶畜等特色產業以及西鹹新區都市農業、秦嶺北麓及秦巴山區獼猴桃、渭南高效設施農業等,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