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脫貧攻堅重要手段之一,金融扶貧如何「對症下藥」,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陝西信合)以「金融扶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的責任擔當,在服務「三農」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不斷改革創新,充分發揮金融扶貧生力軍作用,讓投入貧困地區資金髮揮最大效應,成為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力引擎。
小額信貸包村扶貧精準到戶
貧困農戶「貸款難」「貸款貴」,一直是扶貧領域面臨的普遍性問題。陝西信合充分發揮全省有2700個營業網點和3萬餘名員工優勢,實行黨委成員包片對接全省50個貧困縣,各個縣級機構一把手負責落實包扶全省8850個貧困村,基層客戶經理進村入戶進行調查摸底,確保讓金融扶貧政策精準到位,用好用活貧困戶小額信用貸款。
蒲城縣龍陽鎮東王村過去一直依靠傳統農業發展,如今連片的蔬果大棚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橋梁。村支書張六三說:「能建這些大棚,多虧信合給提供的扶貧貸款。去年全村發展特色農業,年收入在15萬到20萬元之間的農戶就有129戶。」
據悉,今年以來,陝西信合陸續為東王村205戶群眾發放貸款500餘萬元,建成標準日光大棚238座,發展綠色無公害杏、西甜瓜、櫻桃、蔬菜等新型農業。不僅如此,他們還堅持「一手送資金、一手送技術」,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為貧困戶進行農技培訓。
鎮安縣永樂鎮慄園村村民丁仕清,一直想發展養羊產業,但苦於沒有啟動資金,在陝西信合鎮安農商行工作人員幫助下,通過「金融扶貧富民農戶貸」,貸款6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的問題。
截至今年上半年,陝西信合扶貧小額貸款餘額21.68億元,支持貧困戶53233戶;扶貧項目貸款餘額11.24億元。據省扶貧辦統計,陝西信合扶貧小額貸款餘額佔全省的83%,在部分縣區實現了扶貧小額貸款全覆蓋。
涉農產業「貸」動區域脫貧致富
隨著現代農業快速推進,農戶「單打獨鬥」的農業經營方式逐漸被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替代。金融機構如何有效參與脫貧?陝西信合的做法是,重點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通過建立信貸主體項目庫,實施精準營銷,提高信貸投放針對性。
白水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蘋果產業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年產量近60萬噸。根據地方產業需求特點,陝西信合白水聯社堅持「向農向小向實」信貸投向,先後推出了「利果興」、「商易通」、「易居寶」和「富民樂」等四大信貸產品,每年投放資金1億元以上,扶持該縣40餘家果儲企業發展壯大。
作為「省扶貧龍頭企業」白水縣興華果蔬公司,2000年從水果儲存做起,在陝西信合信貸支持下,發展到現在資產規模達7000萬元,產業鏈逐步擴張。公司通過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高於市場價收購儲存,「劣果深加工保底+盈利溢價」等三種模式,扶助果農脫貧致富。旺季年均吸納800多名果農協助打理,直接受惠農民達2000戶以上,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5%。
興華果蔬負責人說:「陝西信合不但幫助我們解決資金困難,還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公司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他們支持!」據悉,在白水縣像興華果蔬公司這樣,由陝西信合從零規模扶持起來的企業,還有很多。
截至今年6月底,陝西信合白水聯社累計投放蘋果生產貸款7.56億元,貸款規模淨增1.8億元。目前,白水聯社已累計投放果儲企業貸款28家,共計3.75億元,授信企業38戶,授信金額達2.1億元。
金融創新普惠服務覆蓋城鄉
「過去每個月都要趕早到鎮上信用社排隊取錢,光來回車費要花好幾塊錢。自從有了這個『新玩意』方便多了,抽空就能來取個錢,還不耽誤幹活兒。」南鄭縣青樹鎮冉家營村72歲的張成材大爺,在村口的陝西信合金融服務便利店裡,一邊查詢存摺上的各種惠農補貼信息,一邊樂呵呵地說。
張大爺所說的「新玩意」,是陝西信合創新研製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助農服務E終端」產品。如今,在村衛生室、村委會和小賣部都可以免費安裝,並且方便易攜帶,有「助農服務E終端」的地方,就相當於是一個小型的信用社,村民「足不出戶」即可全方位享受銀行查詢帳戶、領取補貼、取款轉帳和代理繳費等業務。
據了解,陝西信合「助農服務E終端」產品榮獲了2015年度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成果一等獎。漢中市作為率先在全省實現所有村級「助農服務E終端」全覆蓋的市,「助農服務E終端」的推出,滿足了偏遠鄉村農戶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如今已成了廣大農民交口稱讚的「貼心金融客服」。它不僅解決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而且還將向提供更多社會服務方向延伸。
目前,陝西信合在已開通的1.7萬戶銀行卡助農服務點中,累計布放了1.3萬臺「助農服務E終端」,全省部分市、縣實現了對轄內行政村的全覆蓋,有力助推貧困地區群眾發家致富。
愛心捐助400萬元圓夢學子
9月初,正值大學新生陸續報名入學的日子,但對於華州區杏林鎮貧困大學生張歡(化名)來說,特別有意義。能圓大學夢,要感謝陝西信合的資助。張歡家住偏遠山區,父親在家務農,母親身患疾病,家庭收入微薄,屬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歡家貧志堅,今年考入陝西師範大學。正當全家為高額的上學費用發愁時,華州聯社不僅送上3500元助學捐款,還為其家庭發展養殖業發放精準扶貧貸款3萬元。
在陝西信合資助下,與張歡一樣改變求學命運的,還有1000餘名寒門學子。
教育脫貧,是「五個一批」精準扶貧重要組成部分。扶貧工作不僅是簡單地幫鄉親們賺到錢,更應助力群眾拔除貧困的根。多年來,陝西信合針對貧困學生上學難,多地機構採取形式多樣的公益行動,紛紛開展助學活動。
2016年7月,陝西信合聯合團省委、省扶貧辦和青基會共同開展2016年度「螢火蟲」希望工程千人愛心助學活動。陝西信合各級機構和員工共同出資捐款400多萬元,向貧困大學生資助上學路費和生活補貼、提供實習崗位和補助,同時給予其本人及家庭扶貧助學貸款,掀起「螢火蟲祝您啟程、陝西信合伴您前行」主題助學活動。
「金融扶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作為陝西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對於基層貧困現象感觸最深!很多貧困家庭年收入都不足1萬元,動輒數千或上萬的學費對於他們來講就是一筆巨額的開支,這種無奈讓我們感同身受。」陝西信合的一名基層領導感慨道,不讓貧困家庭的學子失學,是每位信合人的責任擔當。今年短短兩個月時間,陝西信合近3萬名員工,共計愛心捐助近100萬元。(記者 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