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談中大校區布局:希望實現校際軌道交通互聯互通

2021-01-11 金羊網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談中大校區布局:希望實現校際軌道交通互聯互通

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19-03-09

金羊網訊 記者張璐瑤報導:作為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重要人才輸出地,近年來,中山大學在廣州、深圳、珠海「三校區五校園」的布局建設進展飛速。未來,中山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程中,將有哪些新規劃、新設想?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中山大學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哪些重要的人才支撐和創新、智力引擎?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在北京接受了金羊網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大學的責任就是把人才培養好,把學校做好。未來,中大將發揮「排頭兵」作用,關注社會,關注國家重大需求,與國家發展同步、同向、同心、同行,助力廣東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多的人才、科研、創新等方面的支撐。

談中大校區布局:

三個極點設三校區,希望實現校際軌道交通互聯互通

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這是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三個重要極點。在這三個極點上,中大在廣州、深圳、珠海都設有校區,與大灣區的建設同頻共振。

「提升一個城市的品味,支撐城市的發展,促進城市科技創新,大學是非常重要的。」羅俊說。他希望,未來中大這三個校區能給廣州、深圳、珠海在科技創新等方面以一定的支撐。

2000年開始,中大就開始在珠海布局校區建設,2015年,珠海校區開始大發展。羅俊透露,未來3-5年內,珠海校區或將擴至2萬名學生在那裡就讀。

去年6月,中大深圳校區開始動工,預計明年9月將會迎來第一批約8000名學生。

羅俊告訴記者,校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大珠海、深圳兩個校區距離中心城區都較遠,未來又將形成上萬人的大學生活圈,如何實現人才、產業、科研的集聚效應?便利的交通非常重要。

「深圳校區在規劃時就已經在考慮地鐵、公共巴士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布局。但珠海校區現在只有公共汽車站、校巴,從廣州坐校巴過去要2個多小時。」他建議,將廣州到珠海的軌道交通延伸到珠海校區,這樣,廣州、深圳、珠海三校區之間,基本就可以實現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

談助力大灣區發展:

中大重點做好服務,為灣區提供人才、平臺、智力支撐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中山大學有哪些設想?羅俊告訴記者,中大重點在為灣區建設發展做好服務。

首先,粵港澳三地已經成立了高校聯盟,如何充分發揮聯盟的作用?羅俊認為,可以通過聯盟的平臺讓大灣區內高校更緊密聯繫,互通有無,加強交流,相互促進。「我們還建立了很多專業聯盟,比如超算專業聯盟,海洋專業聯盟,空間科學專業聯盟,圖書館專業聯盟,旅遊專業聯盟等,都與大灣區的發展需要緊密相關。」

其次,發揮三個校區的地理位置優勢,接收更多的港澳學生到中大來學習。「目前,中大在讀的港澳學生已經有2000多人,未來還會進一步擴大。尤其是軌道交通實現互通之後,或許未來澳門的學生到中大珠海校區來學習,就不用擠公共汽車了,周末回家也很方便。」

第三,組建專業智庫,助力灣區建設。羅俊告訴記者,中大已經成立了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中大各學科都可以結合灣區的發展需求組建智庫,為灣區發展提供一些建議參考。

第四,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平臺支撐。羅俊告訴記者,中大與港澳的科研合作越來越多。如中大的超算平臺,港澳一些大學也在用。中大還正在建設面向空間科學的天琴科學中心平臺等,也歡迎港澳同行一起參與。「未來,我們可能還會建更多的平臺,讓港澳同行也能利用我們的平臺開展工作。」

談「雙一流」建設:

一流大學要有更好的老師,三地高校合作將實現1+1+1>3

不只做「嶺南第一」,還要爭做「世界一流」,未來中大在「雙一流」建設中還有哪些目標?羅俊告訴記者,大學的根本任務在立德樹人。如何培養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中大的根本使命,也是一個大學的根本使命。

為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年輕人,中大近年來下大力氣引進人才、做大平臺建設。

「一流的大學要有更好的老師。」羅俊說,「只有擁有優秀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個重要的人才培育、輸出基地,近4年來,中大一共引進了4000多名優秀人才。羅俊透露,在這方面,中大還會繼續努力,為廣東多引進、培育一些人才。

「建好基礎平臺,做大平臺建設,為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提供更好的舞臺。」羅俊說。他認為,要給人才一個成長和育人的環境,平臺建設好了,不僅能讓學生參與到科學研究,也能讓老師自己的水平不斷提高。

在他看來,過去幾年,中大雖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仍任重道遠。如何推進「雙一流」建設,中大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路上。

如今,廣東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羅俊看好廣東高等教育的發展前景。他告訴記者,香港的一些高校這幾年發展很快,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括中大在內的許多廣東高校在國內的排名也一直在上升。在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三地高校如能合作交流、協同創新,未來一定會出現1+1+1>3的效果。

談大學創新發展:

海洋科考今年還將「起航」,大學應與社會發展同步

「大學要創新,還是要針對國家的需求。」羅俊說,「國家現在有哪些重大需求,有哪些『卡脖子』的問題,是大學未來攻關的方向。」近年來,中大大刀闊斧改革,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如何補好工科短板?

羅俊告訴記者,近幾年,中大加強工科學科建設,成立了若干個工科相關的學院,尤其在深圳布局了比較多的工科學院,現在已經可以看出明顯的成效。尤其通過引進人才等舉措,中大工科建設方面已經有不錯的成績,國際排名進步很快。

2016年,中山大學提出實施「南海科學考察」綜合航次計劃,支持海洋學科師生開展海洋科考,積累科考經驗,培養高層次海洋人才。3年來,中山大學海洋科考隊伍已經4次起航。羅俊告訴記者,重視海洋、發展海洋、經略海洋的形勢下,作為大學、作為學者,應該去認識海洋,要多做一點事。「今年可能還要計劃兩次科考,預計明年10月份左右,我們自己的科考船就建好了。」他笑道。

「大學要發展,還是要關注社會。高校不是空中樓閣,不是世外桃源,跟社會的發展應該是同步的,跟國家的發展應該是同步、同向、同心、同行的。」羅俊說。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
    「深圳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山大學將辦學範圍從廣州、珠海擴展到深圳, 『三校區五校園』辦學格局正式形成,為中山大學未來百年發展奠定了重要戰略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深圳校區建設啟用,是中山大學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為服務」的新體現,是中山大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
  • 中山大學迎「男神」校長羅俊:低調為人治學嚴謹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世寧報導:今天上午10時,在中山大學召開的教師幹部會議上,中組部幹部三局局長喻雲林正式宣布,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羅俊調任中山大學校長。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玉妹出席了會議並講話。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啟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深圳校區建設啟用,是中山大學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為服務」的新體現,是中山大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學校圖書館館長何文平說,他希望學生們能在這裡暢遊書海,認真思考。據悉,深圳校區圖書館正在建設中,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預計藏書500萬冊。已設10個學院15個專業據介紹,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重點建設醫科和工科。深圳校區的建設將補強中大在工科發展上的短板,使中大形成「文理醫工農藝」融合發展的學科格局。
  • 中山大學迎來「男神」新校長羅俊:低調為人治學嚴謹
    羅俊表示將延續中大現有的辦學理念,譜寫出人心向學的篇章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世寧報導:今天上午10時,在中山大學召開的教師幹部會議上,中組部幹部三局局長喻雲林正式宣布,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羅俊調任中山大學校長。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玉妹出席了會議並講話。
  • 中大深圳校區一期投資120億
    南都訊 記者朱倩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昨日在中山大學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透露,2020年9月,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將舉辦開園儀式,「天琴一號」引力波技術試驗衛星項目也將落地深圳。    據悉,中大深圳校區一期項目投資120億元,2020年6月交付使用,為深圳有史以來建設標準最高的校園。羅俊坦言,中大要搶抓深圳發展機遇,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 瞭望丨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 以三大建設 瞄準世界一流
    ,中大形成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2014年,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提出了天琴計劃,用以探測空間引力波。    日前,羅俊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天琴計劃是中山大學面向學術前沿發起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中山大學還將著力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大項目、大團隊、大平臺建設,實現學校「讓國家首先想到、讓社會首先想到、讓學界首先想到」的目標。
  • 【畢業季】12字「臨別的希望」——羅俊校長畢業典禮演講
    編輯:幸意7月4日-7日,中山大學2015屆畢業典禮暨2015年學位授予儀式在南校區梁球鋸堂舉行,14073名畢業生將從這裡接過校長羅俊授予的學位證書,走出校門,邁向新的徵程。陳建華還代表市政府向中山大學贈送《廣州大典》。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是「男神」羅俊校長上任以來首次參加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其堅持了與畢業生一一握手的傳統,並為畢業生留下了難忘的演講。
  • 中大深圳校區今天正式啟用,首批五個學院進駐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夏嘉欣 通訊員 漆小萍 孫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中大首批5個學院師生今明兩天搬遷、進駐深圳校區。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中大深圳校區的主體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籃球場等設施基本竣工,建築風格承繼紅牆綠瓦的建築傳統,顯得古樸典雅。
  • 中大深圳校區啟用!2346名學生進駐,他們眼前的校園是這樣的
    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中大首批5個學院師生今明兩天搬遷、進駐深圳校區。其中,智慧互聯黑板可將板書投屏到投影幕上,並進行數位化存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介紹,中大深圳校區主要以重點發展醫科和新型工科為辦學特色,緊密契合深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未來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戰略進行學科布局。現已設立10個學院,下設15個專業,構建文理醫工農相對齊全的學科體系和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大學、大城與大國
    南風窗:教育家必須是個戰略家,要抓住機會、創造機會進行謀篇布局,這是一種教育家精神的傳承,也是您這兩年多來在中大所做的工作,在國內引起了很多高校領導者的共鳴。2015年,中央除了提出「雙一流」建設方案,還提出了「加強中國新型智庫建設」的要求,一方面國家要求大學的水平要和中國的大國地位相匹配,能夠服務於民族復興的宏大願景,另一方面則希望社會能夠匯聚力量,共同為國家發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您認為怎樣的大學才稱得上世界一流?中大為通向這一目標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回應國家提出的匯聚民智的要求?
  • 中山大學2020級開學了!校長羅俊致訓詞:立大志,練真功,勇擔當
    中山大學新生代表駱紫丹講述著自己對大學生活的展望。12日上午,中山大學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在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來自三校區五校園的近8000名新生齊聚一堂。開學典禮上,除《傳承 紅色基因》《擔當 家國情懷》《引領 追求卓越》等三個系列主題片外,還有穿插現場的情境講述、情景對話等,中國科學院院士宋爾衛、戴永久等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表達了對新生的希望與期待。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為深圳史上建設標準最高!
    自主招生港校申請綜合評價出國留學競賽組織論文輔導生涯規劃性格測評南都訊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昨日在中山大學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透露據悉,中大深圳校區一期項目投資120億元,2020年6月交付使用,為深圳有史以來建設標準最高的校園。羅俊坦言,中大要搶抓深圳發展機遇,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 華中科大常務副校長羅俊或將任中大新校長
    今天上午,有消息傳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羅俊將擔任中山大學校長。隨後記者從中大有關人士處了解到,中大新校長的人事任命尚無正式消息,學校也在等待正式通知。但記者獲悉,校長人選最快有望在月底前公布。
  • 張軍拜會中山大學校長羅俊
    張軍拜會中山大學校長羅俊 2020-07-29 20: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深圳5年內投300億建中大深圳校區—新聞—科學網
    深圳5年內投300億建中大深圳校區12月25日,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的400多名青年學者,參加了首屆中山大學青年學者深圳論壇。據悉,今後5年內深圳將投入約300億元建設中大深圳校區,一期100萬平方米的校園基本建設將在明年6月全面動工。
  • 羅俊院士正式出任中山大學校長 中青報導
    羅俊院士正式出任中山大學校長 中青記者:王靜儀 蔡乙鴻 蘇煒 王紫寒 吳凌雲「中山不放假大學」放假了;「中山沒校長大學」校長來了。2015年1月27日上午10點,中山大學召開幹部教師會議,正式宣布原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擔任中山大學校長一職。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明年啟用
    來源: 深圳新聞網12月28日,中山大學第九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2019年度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深圳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將於2020年9月正式開學,第一批中大深圳校區的學生約為4000人。
  • 今日,大灣區顏值最高的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迎來第一批師生進駐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深圳校區建設啟用,是中山大學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為服務」的新體現,是中山大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的「雙區效應」驅動下,深圳正在發生著「靜水流深」的變化。
  • 中大基因,遺澤餘芳: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正式啟用
    它坐落於光明科學城中心,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總投資近1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6.1萬平方米,打造成了一所立體複合、開放共享和智慧生態的創意創新型學校。中山大學羅俊校長多次關心學校建設發展,光明區相關部門多次親臨現場調研,為學校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羅俊一行來訪調研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羅俊一行來訪調研 2020-11-20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