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於小港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3月初,市規劃局出臺《寧波市鎮海—小港片分區規劃》進行批前公示,對鎮海—小港片的總體定位為「兩區兩基地」,即甬舟地區濱海綜合服務樞紐區、甬江兩岸高品質宜居新區、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寧波生態文化休閒基地。寧波市規劃設計院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熊璐也進行了一番解讀。
這意味著,作為北侖最靠近寧波市區的板塊,小港將承載「北侖西拓、寧波東進」的交匯中心便利,享受兩面紅利。依託著城市向東發展的大趨勢,以小港為核心的濱江新城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圖片來源於《寧波鎮海—小港片區規劃》批前公示)
寧波市副市長褚銀良在調研濱江新城中提到,「從市級層面謀劃,與周邊新區錯位協同,加強市區兩級聯動,深化產業布局,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實現雙城聯動,產城融合」,由此可見無論產業發展、人口流入,還是城市的建設,都顯示出小港板塊後勁十足。
當下,東部新城是寧波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有2000億的市政規劃配套,而小港作為大東部副中心的功能互補,兩者之間的交融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
北侖區生態溼地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技能表示,濱江新城將主動呼應寧波城市東擴戰略,接軌寧波東部新城,藉助區位優勢和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發揮北侖與主城區、甬江沿岸城市功能及鎮海聯動中的核心作用。交通區位優勢
產業格局拉動居住需求
小港板塊重新定義大東城的概念本身就是有先天地理優勢的。
從交通區位上看,通過江南路或通途路約10公裡左右車程,小港就能與高新區、東部新城無縫連接。
地鐵,是小港板塊起飛的引線。板塊內規劃有2條軌道交通,距離項目約2公裡的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延伸段紅聯站(清水浦——小港,預計2020年建成)和距離項目約500米的規劃中的6號線長山村站(古林——新,連接鎮海北侖老城中心),可快速串聯寧波城市各個區域,2號線和6號線的到來將給片區出行提供極大的便捷,可以直接拓寬小港市民「生活圈」,大大縮短居民到寧波各核心區的時間,為定居在小港提供更多可能。
區塊內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規劃形成「兩環、兩射、一疏港」的總體布局。「兩環」為繞城高速公路和杭甬高速公路複線,「兩射」為甬舟高速公路(鎮海接線)、甬舟高速公路複線(北侖連接線),「一疏港」為穿山疏港高速,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與此同時,寧波是全國首批「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北侖作為寧波製造業版圖上的重要板塊,在「中國智造2025」試點示範建設過程中被委以重任。片區內,海天塑機、球冠電纜、騰龍精線、隆興電信、菲仕電機等一大批先進裝備製造企業的廠房拔地而起,區域產業經濟有蓬勃發展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