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廈門提出「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三大戰略,明確以「新城+基地」為抓手的城建模式,加速產業、城市、社會「三個轉型」。而集美新城作為打響廈門「提升島內、跨島發展」的第一槍,經過12年的開發建設,以優美的人文環境與完備的基礎設施配套成為廈門島外最為宜居的新城片區之一。
「雙千億」工程 打造集美新中心
不僅誠毅書城、誠毅圖書館、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劇院、集美新城市民中心、集美新城商務中心在內的公建配套基本建成投入使用;還有軟體園三期、杏林灣商務中心等眾多配套的增持,建造出了一個文化品位高尚、人居環境優美、創業條件優越、功能配套完善的廈門島外城市新中心。
集美新城·效果圖
六大板塊 灌口最大潛力股
目前集美新城,可基本分成6大板塊,分別是①杏林灣橋頭板塊、②大學城/北站板塊、③灌口/杏北板塊、④園博西板塊、⑤西亭板塊、⑥濱水板塊等。就當前各大片區發展前景而言,不管是「兩條大道一片海」將橋頭四公子與核心產業與核心商業劃清界限的杏林灣,還是大學、商業與北站周邊村落密布,拆遷難度較大,規劃落地存在較大難度的北站板塊;亦或是僅有蓮花雙盤、中交、中航C在內的寥寥三個社區等待崛起的西亭;相比之下,近年來隨著各類城市配套的加速兌現和軟三產業園的建成,灌口板塊則已然成為冉冉上升的潛力股。
加速推進 灌口蛻變全面開掛
灌口板塊是一個典型的窪地區域。因為在廈門絕大多數人的傳統認知中,灌口距離本島較遠,可能也沒怎麼去過,而且有大量工業集中區,總給人以低端板塊的感覺。然而,近年來廈門一中、實驗小學分校落地灌口;醫學院升級、灌口東部新城與軟體園三期僅一路之隔;龍湖聯發坐莊開發;加上融僑、富力、禹洲、陽光城、龍湖、招商等一眾大牌開發商扎堆湧入;杏林大橋灌口的城市界面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蛻變。
集美新城·衛星圖
灌口板塊·衛星圖
兩大商業體 灌口繁華再升級
這樣的蛻變,讓龍湖新壹街、萬達廣場兩大綜合體紛紛落地。新壹街主體建築已封頂,萬達廣場的樁機也已豎起。灌口東部新城的規劃密度之低、別墅體量之大放眼島外絕不多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千億軟三 廈門產業新巨艦
隨著軟三2021年即將如約建完,灌口將一改「離島內遠」的印象,總規劃10平方公裡的集美軟三科技園總投資達460億元,整體規模十倍於島內的軟二。未來1000家企業入駐,2000億的年總產值成為驅動集美新城發展的產業航母;總要知道2017年廈門的年總產值為4351.18億元,也就是軟三的建成等於再造了「半個廈門」。另外伴隨的是20萬軟三IT精英的目光聚焦灌口,使得灌口一躍成為軟三產業集群的低密度、高品質後花園。
集美軟三·實景圖
灌口核心區 湖景央座8#樓 全城爭藏
龍湖首開·景粼原著作為致敬廈門層峰人士的頂級湖岸別墅,對望730畝集美風景湖,容積率低至1.8,項目緊靠軟三,地鐵4號線暢行全城,黃金區位不可複製;周邊1200億公建配套全面兌現,更有萬達廣場即將入住集美灌口,區域繁華升級。
據悉,景粼原著8#樓自10月20日加推以來,引全城爭藏,持續熱銷,席位銳減中。最高480%得房率,最高38%窗牆比,6米挑高全採光地下室......尺度與奢適度比肩獨棟,在廈門難得一見。湖山之巔,少量席位銳減。
風景湖·實景圖
廈門龍湖首開·景粼原著位於廈門市集美風景湖板塊景湖北路與鳳泉中路交界處,毗鄰風景湖公園、仙靈棋山。交通便利,集灌高架無縫連結島內,板塊內更享有輕軌4號線。周邊學、商、醫等配套齊全,便利可到達鳳泉廣場、集美萬達廣場,四大國有銀行、百貨公司、知名餐飲等業態一應俱全。
龍湖首開·景粼原著,見證了一個國家上層生活的三十年變遷,凝練了25年別墅之尊的實踐與修為,在代表著中國別墅造詣最高殿堂的原著序列中卓然超群。
景粼原著·實景圖
景粼原著·效果圖